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姆劳特无核葡萄系欧美杂交种 ,从美国引入 ,经我们多年栽培观察 ,在高温高湿、寡日照的南方地区表现出成熟特早 (6月底至 7月初上成熟 )、抗病力强、极丰产 (比巨峰高一倍产量 )等优点。目前 ,在成都市已发展3 3 3hm2 ,是当前抗病力最强、发展最快的无核葡萄品种。尤其适合南方高温、高湿气候特点 ,现将其主要性状及丰产技术介绍如下 :1 主要性状1 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近圆形 ,初成熟时黄白色 ,充分成熟时呈透明的乳黄色 ,平均粒重 4 5g。果穗紧凑、皮厚 ,易剥离 ,天然无核。可溶性固形物 17 5 % ,糖 14 2 % ,味甜 ,略有香气 ,耐贮…  相似文献   

2.
特早熟无核葡萄希姆劳特的无核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希姆劳特无核葡萄系欧美杂交种,从美国引入,经我们多年栽培观察。在高温高湿,少日照的南方地区表现出成熟特早(6月底至7月初成熟),抗病力强,极丰产(产量比巨峰高一倍)等优点。目前,在成都市已发展333.33余hm2,是当前抗病力最强,发展最快的无核葡萄品种。尤其适合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现将其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主要性状1.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初成熟时黄白色,充分成熟时呈透明的乳黄色,平均粒重4.5g。经赤霉素处理后平均粒重达8g,产量可增加1倍,平均穗重750g,最大1…  相似文献   

3.
希姆劳特无核葡萄系欧美杂交种 ,从美国引入 ,经笔者多年栽培观察。在高温高湿 ,寡日照的南方地区表现特早熟 ,抗病力强 ,极丰产等优点。目前 ,在成都市已发展 333.3hm2。1 主要性状1 .1 果实性状 果实近圆形 ,平均粒重 4.5 g,平均穗重 75 0 g,最大 1 470 g。果穗紧凑、皮厚  相似文献   

4.
适宜南方栽培的特早熟无核葡萄──希姆劳特陈健亚(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丽水323000)希姆劳特原产美国,属欧美葡萄杂交种,由安大略×无核白育成,台湾称“喜乐”。经引种观察和推广应用表明,希姆劳特在我国南方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栽培,表现抗病力较强,特早熟,...  相似文献   

5.
美国阿肯色州的无核鲜食葡萄育种及育成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核葡萄无须吐籽、食用方便 ,因而在市场上售价相对高于有核品种 ,发展无核葡萄已成为当前鲜食葡萄生产的一种趋势。美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就开始流行无核鲜食品种 ,目前无核品种已占到其鲜食葡萄总产量的 80 %左右。近十年来 ,我国先后自美国引入了 10余个无核葡萄良种 ,但绝大多数是从“夏干”的地中海型气候的加利福尼亚州引进 ,普遍存在抗病性较差的问题。这些品种即使是在我国华北地区栽培 ,也因生产难度大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更不用说在夏季高温多湿的我国南方栽培。近年南方少数果农尝试用保护地避雨栽培欧亚种无核品种 ,然而进行…  相似文献   

6.
葡萄是世界水果栽培面积、产量最大的四大果树之一。已有 5 0 0 0多年栽培史。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发源地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欧亚种葡萄在我国也有 2 0 0 0多年的栽培史。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大面积栽培大粒葡萄则是近 2 0年的事。由于葡萄适应性强 ,用途广 ,营养丰富、鲜果供应期长 ,便于机械化管理 ,结果早 ,经济效益高 ,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 ,荒山绿化 ,庭院美化的重要果树。制干、制汁与酿酒品种以北方发展为宜 ,在南方宜发展鲜食葡萄并以欧美杂交种为主 ,其次是北美种群、欧亚、东亚种群中的耐湿抗病品种 ,尤以优质大粒无核葡萄品…  相似文献   

7.
‘超级无核’葡萄系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无核新品种‘Superior Seedless’优选单株无性系选育出的新品种,在四川盆地多点栽培表现优良,是适合高温高湿少日照地区栽培的无核葡萄新品种。2003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超级无核’葡萄系从美国引进葡萄新品种‘Superior Seedless’优选单株培育出的优良品种。无核、大粒、早熟、优质、早实、丰产、生长势强健、耐病、耐不利栽培条件, 是适合高温、高湿、少日照地区栽培的无核葡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高雪山葡萄     
《现代园艺》2009,(8):I0001-I0001
南方高山葡萄(审定名:紫秋葡萄)是中国湖南芷江县大树坳乡高山组的一种野生葡萄,在1999年经过大树坳乡高山葡萄研究所正式推广.是南方山区高温、高湿、低光照生态环境下选育成功的晚熟鲜食刺葡萄良种。2001年首次在我市“农博会”亮相,2002年在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等媒体做了专题报导。南方高山葡萄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是“物种的天堂”继杂交水稻、冰糖橙、大红甜橙、金秋梨、无核碰柑、红玫瑰杨梅等稀世珍品后,  相似文献   

10.
南方葡萄棚架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葡萄种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提出通过搭棚避雨、加强苗期肥水管理,有效减少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让葡萄早结丰产,促进南方葡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设施葡萄在全国迅速发展,适宜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是设施葡萄发展的关键,由于设施内高温高湿、低光照、低二氧化碳的环境,对葡萄品种要求严格。针对这一情况,河北省衡水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与饶阳县林业局以选育综合性状优良早熟鲜食葡萄为目标,选育出了鲜食葡萄早熟新品种红无核。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南方地区鲜食葡萄主要以大粒有核葡萄为主,缺乏欧美杂种类型优质特色的无核葡萄品种.喜乐是南方无核葡萄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浆果具有诱人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但果粒偏小,采收期容易脱粒,限制了这一品种的发展.我们的育种目标是通过以喜乐为亲本的杂交育种,获得品质优良、果粒较大、不脱粒的无核品种,以取代喜乐,推动南方无核葡萄的栽培.  相似文献   

13.
克瑞森无核葡萄在浙江金华栽培表现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从北京引进葡萄品种克瑞森无核在金华市试种,2005年有45%左右植株开始结果,2006年全部植株投产,2007、2008年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420.8、1 805.6 kg。该品种在金华高温高湿区栽培适应性强、优质丰产,与其它欧亚种葡萄品种相比表现耐瘠薄、耐旱、抗病性较强等优点。在生产上只要采取避雨栽培、控制树体旺长、合理整形修剪等配套技术措施,克瑞森无核在南方栽培能达到优质丰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无核剂对几个葡萄品种的无核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葡萄正向优质化、大粒化和无核化方向发展,无核葡萄无疑是消费者感兴趣的.目前的一些无核品种果粒都比较小,用GA等药剂处理可以促使果粒增大,但比较有限[1,2],有些无核葡萄品种在南方多雨地区表现不佳.近年来,大粒有核葡萄得以迅速发展,选择适应性强的大粒品种用葡萄无核剂处理生产无核大粒葡萄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玉波 《西南园艺》2003,31(2):16-16
夏皇家无核 (SummerRoyal)为美国加州的早熟无核葡萄 ,2 0 0 0年引入我所 ,经种植观察 ,生长旺盛 ,抗病力强 ,结果早 ,结果率高 ,丰产 ,糖度高 ,无核 ,早熟 ,品质好 ,耐贮运 ,商品价值高。1 植物学特征嫩梢红绿色 ,幼叶红绿色稍有光泽 ,有红色条纹 ,无茸毛 ,成叶中大 ,深绿色 ,表面光滑 ,心脏形 ,3裂 ,裂刻浅 ,叶缘锯齿钝 ,叶柄圆形 ,紫红色 ,成熟枝条黄褐色 ,节间中长。2 生物学特性2 .1 物候期在山东平度地区 ,4月上旬萌芽 ,5月下旬开花 ,6月下旬果实开始着色 ,7月 1 5日成熟 ;设施促成栽培的 ,4月中下旬果实即可成熟上市。2 .2 生长…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葡萄容易感染病害,使得许多品种(尤其是欧亚品种)必须进行避雨栽培方能收获,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品质下降。这一因素也一直制约着南方葡萄的发展。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由于长江三峡和盆地的缘故,冬季温暖,夏季高热高湿,湿度和温度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具有典型的南方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南方高温高湿环境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鲜食葡萄主产区霜霉病发病情况,2013年8月笔者对广西兴安、资源和全州县主栽的14个葡萄品种,进行了一次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记录叶片病级,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发病轻、病情指数低,均适宜在避雨栽培模式下推广种植;其中巨玫瑰、大粒红无核和温克病情指数分别为0、0.63%、1.14%(或0),表现较好,应加大推广种植力度。  相似文献   

18.
在江南种植葡萄,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霉雨季节以及连日打暴天(指南方特有的夏季雷阵雨天气,直接的结果是高温高湿)防不胜防的病害.笔者种植葡萄多年,积累了一些雨天防治病害的经验,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又称提子,是世界上主栽的葡萄品种,外观美、品质佳、口感好,经济效益高,耐贮运。但欧亚种葡萄抗病性较弱,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易遭病害侵染,栽培技术难度也较大,发展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0.
葡萄在南方栽培后,由于南方果矧湿度高容易孳生各类病菌,葡萄又极易被各类真菌感染,因此露地栽培必须使用各种农药来帮助葡萄抵抗真菌的侵蚀。沿海地区在对葡萄进行大棚栽培后,病虫为害程度大大降低,但也由于南方早春低温多雨、夏季高温高湿等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