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抽土换土,提高肥力。盆栽桂花土量有限,易板结,难保肥。应于每年清明节前后整一次树盘,将1/3的盆土从上至下挖出,换上培养土,并分层埋入适量的驴蹄、马掌。3年一轮,循环不断。在换土过程中,难免损伤一部分侧根、须根,无关紧要,不必担心。因为这样处理后,会诱发更多的新根,长势更旺。此法更适用于大盆老桩,可免翻盆之苦。二、经霜冻,晚入室。北方冬天寒冷,盆栽桂花不能露天存放。可于初冬经2—3次轻霜冻(不要低于  相似文献   

2.
商家选择浙江金华万盛园艺场、金华万盛花卉良种推广中心。购买佳期盆栽桂花一年四季都可选购。如只为赏花,可于秋季花期购买。参考价格无土盆栽桂花2年生嫁接苗2.5元/盆,3年生嫁接苗6元/盆,4年生嫁接苗12元/盆,5年生嫁接苗25~30元/盆。莳养年限管理得法,盆栽寿命可达50年以上,从近几年的实  相似文献   

3.
现在,人们赏花不再单单只看花朵和叶片了,株形和根也渐渐被重视起来。比如桂花,就出现了先看根、再看干、三看头形的三位一体的株形要求。其中有好根者被拜为上品。一般的盆栽桂花,根露在盆面的并不多,将根整理得美观耐看的更是甚少。就拿嫁接桂花的理想砧木——流苏(肉根)来说,其根系发达、柔软,盆栽地栽时如能将根进行一番调整,使根凹凸盘旋弯曲,就可为嫁接桂花后盆面露有好看的根打下基础。盆栽桂花主要是处理好根干,好的根形多是细心调整出来的。图1是早年露根处理过的,根爪已显、干身疙瘩成块、头冠矮,是较好的株型。图2~6的几种根是育砧时处理过、上盆时悬提的不同形状。喜欢的朋友,可在每年  相似文献   

4.
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一棵成年的桂花树,每年抽梢两次,幼树抽梢可2—3次,新梢且有三枝丛生习性,虽然能自然形成灌木,如能进行整形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生理平衡,可年年花繁  相似文献   

5.
桂花地栽一般不作修剪,任其自然生长;但盆栽土壤有限,且盆栽对株形要求较高,因此必须修剪。修剪大都在早春进行。幼树修剪亦称营养期修剪。这是培育具有理想株形的盆栽桂花的基础,应以加速植株营养生长为目的。修剪得当可提前开花,观赏效果也好;否则推迟开花,观赏效果也差。首先主干高度要适宜,其次侧枝数量要合理。中小盆栽一般主干保持50~60厘米、侧枝保  相似文献   

6.
竹的品种繁多,目前常见栽培的有凤尾竹、观音竹、佛肚竹、方竹、斑竹、紫竹、桂竹、金竹等,比较适宜家养盆栽的小型品种有罗汉竹、米竹、菲白竹、金刚竹、麒麟竹、翠竹等。竹子盆栽株数一般要求3~7株,但2株的“双干式”也有人栽种,如笔者刊登于本刊95年第11期24页上的“竹趣”图,就是用2支佛肚竹以双干式构图盆栽的。至于盆栽株数多少,本人认为可根据个人爱好和用盆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7.
《继往开来》是一盆真柏盆景,它是一盆由侧柏嫁接真柏而成的根冠共生体。原来是一盆1米多高的直干式侧柏盆栽,没有明显的曲线变化,枝叶零乱、构图呆板,尽管上盆多年,但仍是一盆缺乏意境、没有观赏价值的盆栽。经反复构思于1986年3月截去上部主干,  相似文献   

8.
倒盆也称翻盆,即将原盆的部分旧基质剔除,换上新的基质(文中简称基质为土)。家庭莳养的桂花,长到什么状态需要倒盆,倒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都是听来容易、做起来却把握不准的事.桂花根系发达,以流苏砧木嫁接者更甚。在正常盆栽莳养中,7~8年根就满盆了,形成"盆底无土全根化"(见图1)。若不及时倒盆疏根换新土,必然会阻碍以后的生长。倒盆时间以早春或晚秋为好。倒盆图示图2a、b:左手握住干中部,将盆略提离地面,右手拿软器物,围盆沿捶打,盆即能脱落,将树坨提出;若是大盆,可两人或用绳索住干再抬起,做法同前。图3:将底部盘状根剔散开,露出土,剔去底及下围的部分旧土,约占总体的1/3或多一些。图4:适当疏去部分  相似文献   

9.
桂花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以北地区,喜温凉多湿及疏松微酸含有机质的土壤。金、银、丹桂类等品种每年9月开花前要有一段低于24℃的凉爽湿润气候,入冬后要有一段0℃~10℃的休眠期,孕育来年花芽。桂花养护管理根据生态环境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全国各地都能种好桂花。 1、选土栽后冬加罩:选择山林含有机质微酸性土,栽后灌透水。北方盆栽冬季入室,置于向阳处。为提高空气湿度,防叶片失水及烟尘入侵等,可在盆上加透明塑料罩封闭,上封口,上下留气孔,以罩壁现细  相似文献   

10.
桂花是我国特产的名花,在南方各地多为地植,北方则只适于盆栽。桂花一般正值中秋、国庆佳节盛开,芳香馥郁,沁人肺腑。但盆栽桂花如果在夏季管理不当,秋季开花会大为减少,甚至不开花。桂花性喜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耐高温而不耐寒,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因此,盆栽桂花在夏季应置于室外向阳处,光照不足会使桂花叶片发黄、生长瘦弱;并应充分浇水,一般晴天每日浇一次透水,使盆土经常保持湿润。北方夏季炎热干燥时,还应常  相似文献   

11.
1.培养基质赤楠虽然在盆瘠的山野也能生长,但盆栽要求培养土酸性、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混透气性好、肥力适中。笔者常选用冲积细砂土(潮泥沙)或田园上或红(黄)壤进行培养初次移栽上盆的赤桶树桩,而对于翻盆(换盆)用土,笔者用冲积细砂土(潮泥沙)3份、田园土或红(黄)壤3份、腐叶土或火烧土3份、城市垃圾或优质农家肥1份混合配制使用,效果很好。 2.上盆与翻盆时间以梅雨季节为最适宜。树桩上盆以根部带土球为好,如果不是带  相似文献   

12.
桂花奇观     
常州市护王府院内有两株1983年移栽的桂树从不开花。88年春,经过精心养护。近秋时节,有一株竟出现了奇景:树冠顶端并列两根“超众独高”33厘米的枝条,其中一枝顶端现出“密集丛生”的桂花,似丰满盛开花的小向日葵,直径7厘米,下有五张小叶衬托,盛花历8天。这一异特的桂花奇观,实属罕见。(见右图)  相似文献   

13.
桂花与我家有着不解之缘。首先我老婆名字有个桂字。其次我家有一盆15年生的日香桂,历经多次拆迁,时而下地,时而盆栽,多次磨难,却年年繁花满树,连枝干上也着花不少。花期较长,自9月下旬第一次盛花,每隔10~15天便盛开一次,一直到11月下旬。花开之时,馨香四溢,楼上楼下,室内院外,都弥漫着阵阵香气。5年前,我向邻居借了一个大花盆,种上了这株桂花(图1),栽后生长  相似文献   

14.
1.选盆:刺梨根系深,直根发达,宜用口径30~40厘米、高40~50厘米的瓦盆、木盆或塑料盆。 2.盆土:刺梨耐瘠薄,适应性强,一般栽培两年后便可开花结果。盆栽最好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以微酸性为好)。 3.上盆:宜在1~3月上盆,此时刺梨的地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温度回升,根系开始活动,有利于先生根后发芽,提高成活率。换盆宜在休眠期进行。  相似文献   

15.
淮北平原上的野生枸杞均为土枸杞,叶与果形较小,是制作中、小型盆景的好材料。挖掘时间以初春“惊蛰”前后为好。此时种植,当年秋季便可枝繁叶茂,红果满枝。桩头采回后应视其形态进行二次修剪。树干上小枝应按制景需要去弱留壮,进行强剪后(每枝保留3至4节芽点),用0.1%的高锰酸钾处理根部即可上盆。宜用园田土、烟筒灰及草木灰为培养土,比例为5∶3∶2。上盆时可采取一次成型法,其造型方法有二: 1.以根代干法:将植株根部上提,或卧、斜式;或直、悬式,定植于合适的景盆上。 2.本末倒植法:有些桩头上部分根较多,而下部仅一独根,造成正栽树型不够美。对这类桩头可将  相似文献   

16.
家有黄蝉     
在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探月的日子里,我家的桂花正巧盛开,仿佛心有灵犀,关注着“嫦娥”、关注着月宫里的桂树。 我家有一株10年生的日香棒和一盆3年生的盆栽桂花。年年繁仡满树.枝干上也着生不少。花期较长,自9月下旬第一次盛花,每隔10~15天便盛开一次,一直开到11月下旬,以后虽还有花,但因温度下降,花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7.
刘松本的枸杞(见右照图),严格来说,它是未经修剪、造型的盆栽,枝叶茂盛,但零乱无序,观赏价值不高。经仔细审视后,我以为此桩可采用两种造型形式处理。现绘上设计图稿,以供参考。一、曲干式造型:可将此桩移出原盆,配以大小合适的浅马槽盆。栽时将此桩向右侧倾斜约80°,形成主干第一弯,再利用顶枝培育向右弯后收顶(见图1)。疏去左右两侧多余枝条,在主干第一弯处培育第一出枝,以上部位只  相似文献   

18.
问:我有两盆梅花,已养了多年,株型优美,枝叶繁茂,但就是开花不多。怎么办? 荆州徐岚答:要想使盆栽梅花达到满树繁花,在栽培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翻盆。盆栽梅花在花后要进行翻盆,剪去部分老根,并让根系在阳光下晾晒至表面发白后再上  相似文献   

19.
盆菊越冬法     
盆栽菊越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宿根保存法;二是存芽法。宿根保存法花谢枝枯后剪掉老本,并浇足越冬水,然后将盆菊移入有阳光的室内。室温一般以0~3℃为宜,不能超过5℃。盆土保持稍有潮湿即可,过干时可适量浇水,不可过湿,以保证盆菊处于休眠状态。如环境条件过于阴暗,  相似文献   

20.
1980年,朋友送我一个小绒球,直径约3厘米、高约5厘米,暗绿色,疣状,短刚毛白色,顶生新毛为棕色。用菜园土栽于一小盆中,放置南阳台。5年后长满盆(盆径15厘米),丛生球径达17厘米,春季开淡黄色的小花,长年挂满鲜红色小果。换上盆径32厘米的大盆,1988年又长满了,丛生球径34厘米,且红果更多(见图),于是用同样大的4个盆分栽,3年后又长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