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 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的方法。将1~7日龄雏鸡的肺动脉中膜剪成小于1 mm2的组织块,0.1%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PASMC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对培养细胞进行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采用抗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α-Smooth muscle actin)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胞浆内α-肌动蛋白的表达,用以鉴定所培养的细胞。结果表明,倒置显微镜下细胞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未见明显异型细胞。α-actin胞浆染色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97%以上。因此,胶原酶消化法可用于分离培养肉鸡PASMC,且有方法简单,成活细胞数多、传代周期短的特点,可用于肉鸡心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简便、高效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试验材料,采用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并应用倒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块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有90%的组织块接种存活,初次传代后的平滑肌细胞纯度达95%以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而酶消化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表明组织块贴块法是为简便、可靠,短期内可获大量高纯度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组织贴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传代。采用形态学和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获取原代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采用贴块法培养2周左右可获得单层生长的细胞,而采用胶原酶消化法3~5d即可获得单层生长的细胞。原代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在体外可传5~6代。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符合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因子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呈阳性进一步证明培养的细胞是肺动脉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建立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采集42日龄山羊的瘤胃肌肉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了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阶段的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了第5代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曲线及第1~11代细胞生长活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了鉴定,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的α肌动蛋白(α-actin)在各代次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经0.20%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于培养1 d后开始贴壁生长,2 d开始进入对数期生长,呈典型的"波峰"状生长,5 d进入平台期,第5代细胞生长活性达到最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内α-actin阳性表达,各代次间细胞α-actin表达稳定,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应用0.20%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可成功获得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营养物质对山羊瘤胃功能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比较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对牦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原代培养的差异,为牦牛PASMCs的分离培养及后续的研究建立细胞模型。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0.2%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别获取牦牛PASM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比较2种方法分离的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钙调节蛋白(calponin)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细胞计数法获得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显微镜下2种方法获得的PASMCs均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结构,且传代存活率均在98.5%以上;2种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均表明培养的细胞为PASMCs;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的PASMCs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顺利分离得到较纯的PASMCs,但各有优缺点,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牦牛PASMCs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通过建立简单高效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和鉴定方法,为下一步培养其他动物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奠定基础。取成年SD雄性大鼠胸主动脉组织,显微镜下分离出主动脉中膜层,采用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再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中α-SMA和CD105两种蛋白表达情况对细胞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组织块联合酶消化培养5 d细胞开始增殖,10~12 d细胞长满。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纺锤形、三角形或椭圆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中α-SMA表达为阳性,CD105表达为阴性,表明分离出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不含有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条件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取14~16日龄鸡胚,改良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氯化钴作为化学缺氧模拟剂处理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以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为缺氧指标,摸索合适的氯化钴使用浓度,构建细胞缺氧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阻断剂ISO-1阻断MIF,比较阻断前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利用Western boltting检测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MTT法及细胞计数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显示:经800μmol/L CoCl2处理24 h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IF-1α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极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IF及CyclinD1表达均显著升高;与缺氧组相比,阻断剂ISO-1处理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IF及CyclinD1表达均极显著升高。综上,缺氧条件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IF表达量增加,通过上调CyclinD1的表达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用外科手术方法取山羊皱胃的平滑肌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的方法,在体外进行山羊皱胃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为反刍动物皱胃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培养出山羊皱胃的平滑肌细胞。倒置显微镜下,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的"峰-谷"状结构,活细胞达95%以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平滑肌细胞是胃动力的基本单位,为研究奶牛皱胃弛缓的发病机理,本研究建立了奶牛皱胃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手术取奶牛皱胃组织,镜下分离出肌层,运用酶消化法分离皱胃平滑肌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平滑肌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的"峰-谷"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表明该细胞为平滑肌细胞,可用于后续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进行胎鼠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刮除法和相差消化及相差贴壁法对细胞进行纯化,用0.05%的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对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了原代分离培养、传代、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得到了小鼠生长状况良好的细胞,经过纯化,得到了较纯的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得到的细胞为小鼠上皮细胞.用组织块培养可以分离纯化出增殖能力较强的上皮细胞,并能进行传代纯化,通过免疫组化鉴定,证明分离出的小鼠EEC为阳性,即为小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