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要介绍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综合论述了根系分泌物的分泌特性、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根系特定分泌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讨论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和根系分泌的部位及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扩散的范围.并阐明了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养分的活化及吸收、异株克生的关系,以及与土壤固氮微生物及连作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西南亚高山人工针叶林主要造林树种粗枝云杉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根系分泌物对林下植被更新和群落多样性的潜在生态效应。【方法】通过前期在野外原位收集根系分泌物,后期在实验室人工添加的方式,从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幼苗形态3个方面来探究根系分泌物对西南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生境内的2种草本植物白车轴草[JP2]和紫花苜蓿的影响。【结果】1)在种子萌发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紫花苜蓿种子在处理间差异显著。2)在幼苗生物量方面,2种草本植物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在根系分泌物处理下均呈下降趋势,而且紫花苜蓿幼苗处理间差异显著。3)在幼苗形态特征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且幼苗总长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4)根系分泌物处理下,2种草本植物的各项化感效应指数(RI值)均小于0,而且根系分泌物处理造成的2种植物化感效应综合指数(SE值)小于0,表明根系分泌物添加对2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紫花苜蓿种子的抑制作用更强。5)UPLC-MS分析表明,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多种酚酸类物质。【结论】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了抑制效应。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物质可能是导致根系分泌物处理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系分泌及其在林业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和数量、根系分泌的影响因素、分泌的部位以及分泌物在土壤中扩散的范围,重点论证了树木根系分泌在森林群落及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在林学理论和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植物之间,有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的"亲家". 有些植物的分泌物,不但彼此无妨,而且互助互利. 春天,在冬小麦地里行间播种豌豆、棉花,可以收到互相促进,增加产量的效果.小麦、玉米和瓜类根系的分泌物彼此有利,玉米和大豆是"亲家",玉米需要氮肥,大豆的根瘤菌就是一个小小的氮肥工厂,把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里,玉米可以随时吸收营养,茁壮生长,它们生活在一起,没有斗争,成了亲密的好"邻居".棉花、小麦的根系分泌物能促进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生长,所以种植棉麦以后,土地轮种豆科植物为好.大麻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免疫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马铃薯如果和洋葱间作,马铃薯的免疫病也会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5.
氮磷亏缺条件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酚酸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收集装置收集杨树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对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均能分泌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苯甲酸和肉桂酸等酚酸类物质,养分缺乏显著促进杨树根系分泌酚酸。在缺N条件下,杨树幼苗较正常培养条件下酚酸分泌增加量为对羟基苯甲酸125%~263%、香草醛201%~316%、苯甲酸230%~332%、肉桂酸138%~188%,且根系分泌的各酚酸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但3个培养时间段内(0~5天,6~10天,11~15天)酚酸分泌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在缺P条件下,杨树幼苗较正常培养条件下酚酸分泌增加量为:对羟基苯甲酸96%~124%、香草醛58%~156%、苯甲酸222%~734%、肉桂酸99%~328%,其中,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分泌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而苯甲酸和肉桂酸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酚酸的平均速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在缺N条件下的平均分泌速率高于缺P培养,而苯甲酸和肉桂酸的平均分泌速率低于缺P培养。杨树幼苗在N,P缺乏条件下根系分泌酚酸...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较大,为研究其作用机理,采用根系分泌物溶液,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群落分布特点,同时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剖析其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作用,探究微生物商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处理对土壤pH有较大影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出一致规律,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土壤全磷含量不受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影响。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处理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根系分泌物浓度越高,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越多,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受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影响显著,根系分泌物浓度越高,其含量也就越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处理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Mcintosh指数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根系分泌物浓度越高,其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也越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微生物优势度指数不受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影响。综合来看,根系分泌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群落分布特点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核桃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核桃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利用乙酸乙酯提取核桃活体收集到的根系分泌物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根系分泌物对萝卜种子发芽、胚芽和胚根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酸性、中碱性组分对萝卜种子发芽、胚芽和胚根伸长都有抑制作用;核桃根系分泌物酸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酯、醇、酚、酮、胺、醌、苯等;中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酯、醇、酚、萜、胺、萘、醌、苯等;碱性组分包括烷烃、烯烃、酸、醇、酚、胺、醌、酮、苯等.  相似文献   

8.
邓恩桉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对供磷浓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磷浓度对邓恩桉幼苗有机酸分泌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低磷的适应机理.试验采用Hoagland营养液并设置5个不同的磷浓度对邓恩桉幼苗进行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随邓恩桉幼苗生长,根际总体pH值呈现下降趋势,磷浓度不同下降幅度存在差异,无磷、极低磷和低磷条件下pH下降幅度最高.邓恩桉幼苗根系分泌物中所检测到的有机酸有草酸、甲酸、乙酸、苹果酸、乳酸和柠檬酸,其中草酸含量最高,磷浓度的不同对有机酸分泌的种类无影响,但6种有机酸分泌的量均在低磷水平时显著高于正常磷和高磷水平.邓恩桉幼苗根系分泌物对Al-P和Ca-P的活化能力高于对Fe-P的活化能力.根系分泌物对Fe-P的活化量不受磷浓度不同的影响,但对A1-P和Ca-P的活化能力不同,低磷环境下的根系分泌物对A1-P和Ca-P的活化量显著高于其他磷水平.邓恩桉幼苗低磷水平促进了根系6种有机酸的分泌,降低了根际周围的pH值,提高了根系分泌物对难溶磷的活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收集5 a、10 a、15 a林龄泡桐根系分泌物,以不进行根系分泌物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林龄泡桐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以10 a处理效果最佳,与CK处理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61.27%,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了57.48%、22.22%、40.38%,土壤脲酶、过...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浓度芘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机理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选取栾树、樟树为试验对象,测定在不同芘浓度胁迫下(L_0:0 mg/kg;L_1:500 mg/kg;L_2:2 000 mg/kg)两种树种的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总碳、总氮含量及根系活力吸收面积、磷酸酶活性吸收面积及其生长形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芘胁迫下,2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种类均发生明显变化,栾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化合物种类顺序为:L_1(20种) L_2(19种) L_0(15种);樟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化合物种类顺序为:L_1(14种) L_2(9种) L_0(7种)。不同浓度的芘胁迫改变了植物根系的活性吸收能力,且低浓度的胁迫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本研究可为城市绿化树种去除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植物分泌的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化学行为和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具有重要影响。对施加根系分泌物的方式、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和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根系分泌物对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具有重要作用,这与根系分泌物影响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有关。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机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紫玉兰为试验对象,设置三种芘处理浓度(L0:0 mg/kg,L1:500 mg/kg,L2:2000 mg/k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根系分泌物的组分进行分析,测定根系分泌物中总碳(TC)和总氮(TN)及根系活性吸收面积,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与多环芳烃污染修复的响应机理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筛选植物修复树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随芘浓度升高,根系分泌物中检测的物质种类减少;(2)芘胁迫下根系分泌物中化学成分变化较大;(3)紫玉兰根系活性吸收面积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4)根系分泌物中TC含量随着芘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TN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的生理过程比植物结构特征对芘胁迫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接种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生长、形态、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阐明不同外生菌根菌促生抗逆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棚内盆栽试验,分析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橙黄硬皮马勃(Sc)、琥珀乳牛肝菌(Sp)和未接菌(CK)马尾松幼苗的地上和地下生长、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差异。【结果】1)干旱胁迫抑制马尾松生长和根系活力,但接种Sc和Sp均能促进马尾松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活力,改善根系形态,以接种Sc效果更佳。2)在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酸类、酮类、萜类、酯类、醇类和醛类6大类有机物质,共28种化合物。分泌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受接菌和干旱胁迫调控,其中,接种Sc和Sp分别使分泌物种类增加和降低;无论是否接菌,分泌物种类均在干旱胁迫下增加;各类分泌物相对含量对干旱和接菌处理响应明显且存在差异,变化幅度和方向与分泌物种类有关;接种菌根菌能改变干旱胁迫下各类分泌物相对含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抑制萜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相对含量,同时,酸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程度更大。菌根菌对同一组分不同化合物相对含量也有显著影响。3)马尾松幼苗接种Sp后通过提高根际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植物根-土界面的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其对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产生极大影响,但某些有机物之间有些相促或相克作用,有研究表明胡颓子植物对其根域土壤具有很强的影响效力。【方法】以3年生胡颓子根系为试验材料,通过GC-MS分析根系分泌物中的组分,同时结合相关报道分析哪些有机物组分可能具有化感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胡颓子根系分泌物中含有的有机组分有33种,分属酸、酯、醇、烃、酰胺、胡颓子碱和其他共7大类,总相对含量约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其中,胡颓子碱、邻苯二甲酸等8种成分中相对分量大于3%,共占到总组分的64.5%;组分中相对分量介于1%~3%的有12种化合物,而相对分量小于1%的有13种化合物。根系分泌物的酸性物质含量较少,且影响胡颓子生长较大的根系分泌物组分(组分比例是40.6%)是胡颓子碱、邻苯二甲酸。【结论】测定出的根系分泌物组分中有21种化合物已经被证实是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可见胡颓子植物具有一定化感效应。可以在林地的生态抑草栽培方面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性强的无性系的根系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增殖显著低于感病无性系,验证通过茎段浸泡接种筛选出的桉树无性系的准确性,同时表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可以反映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强弱。  相似文献   

17.
林木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林木根际微域环境的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根系分泌物与根际效应、根际微生物与林地土壤质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此外,对当前在林木根际微域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析与展望,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比较了不同种类土壤、不同植被和不同土层的土壤抗冲性的大小;根系通过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来提高土壤的抗蚀性.活细根产生的分泌物和死根分解产物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同时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且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根系通过自身及根-土的相互作用来增强土壤的抗剪切能力.根系自身可以抵抗一定强度的拉力。大量的细根增加了土壤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乔木根系的主根和侧根在抗剪切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以马尾松人工林及林下灌木短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分析凋落物处理[对照(保持原状凋落物不变,CK)、去除凋落物(LR)、添加凋落物(LA)]对两树种根系分泌物碳输入速率、根际土壤氮含量和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凋落物输入量变化对马尾松和短柱茶根系分泌物碳输入速率无显著影响。同一凋落物处理下,马尾松和短柱茶根系分泌物碳输入速率无显著差异。凋落物输入量变化不显著影响根际土壤氮含量及马尾松根际土壤脲酶、羟胺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短柱茶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去除凋落物处理显著大于对照,其余氮转化相关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可能是凋落物处理时间较短,凋落物未完全分解或者是林分年龄较大有关。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单位根长根系分泌物碳输入速率与根际土壤全氮(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根表面积根系分泌物碳输入速率与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NO-3-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根系分泌物碳输入与根际土壤氮素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22)P示踪法测定了油松和豆科植物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数据,并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据测定,油松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排出率为15~23%,豆科植物为5~14%。含磷根系分泌物中。水溶性组分约占66~76%,脂溶性组分15~19%,其余为含磷蛋白质。试验证明,在油松与豆科植物之问,存在着明显的含硫化合物交流现象。根据上述材料,作者认为油松与沙打旺、草木间作,在磷素营养方面可能比与小冠花间作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