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区域水资源潜力综合评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深入分析水资源潜力内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潜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指标,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关中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5个地市的水资源潜力的评判。结果认为,西安和铜川处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阶段;咸阳、渭南则处于饱和阶段;宝鸡市水资源利用处于开发阶段;以宝鸡市水资源开发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模糊物元模型对再生水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再生水资源价值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物元法计算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4个城市的再生水资源价值评价结果,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校验。【结果】利用建立的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再生水资源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4个城市再生水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得到上述4个城市的欧式贴近度分别为0.696 8,0.619 6,0.513 9,0.427 6,Ⅰ~Ⅳ等级的欧式贴近度分别为0.864 9,0.707 4,0.489 7,0.380 6,通过计算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的贴近度与4个等级贴近度的欧式距离,确定4个城市的再生水资源价值等级分别为较高、较高、较低、低。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4个城市再生水资源价值评价等级进行校验,表明评价结果合理可信。【结论】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再生水资源的再生水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可信,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属性识别方法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西安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处于水资源开发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他地区如户县、周至、高陵、蓝田的水资源开发处于初始阶段,开发规模较小,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科麦169和对照周麦1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9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5.
且末县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其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且末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好合理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加强法制管理的工作;通过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潜力的分析计算得出近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34×108 m3或3.17×108 m3的水资源潜力可以挖掘;中远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6×108 m3或3.43×108 m3的水资源可以挖掘.且末县今后农业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应该以开源和节流相结合,但以节流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陕西关中地区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为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对关中地区及各地市1994-2008年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并与陕西省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核算期内,陕西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比较稳定,平均为0.704 5hm2/人,各市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平高低依次为咸阳>渭南>铜川>西安>宝鸡>杨凌;在核算期内关中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较大,平均为0.196 0hm2/人,与陕北、陕南相比是陕西省最低的;在核算期内,关中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均远远大于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赤字平均为0.507 7hm2/人;各用水账户中,生产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林渔牧副业用水)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80%以上。【结论】陕西关中水资源生态赤字较大,必须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法律体系、水价格体系,实施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减小生态赤字,以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9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9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黄淮冬麦区南片(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省10个地级市(西安、延安、榆林、铜川、渭南、咸阳、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的旅游经济发展作比较研究,采用熵值法对10个地级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各项指标数据加权计算,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值并进行排名。结果显示,各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西安市综合值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宝鸡市高0.469 5,比排名最后一名的铜川市高0.546 9。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的统计数据,建立陕西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度函数对陕西省10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铜川、咸阳和渭南是土地集约利用优先型发展模式,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榆林、延安是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发展模式。西安属于优质协调型,咸阳属于初步协调型,渭南属于轻度失调,宝鸡属于中度失调型,汉中、铜川、安康、商洛、榆林、延安属于严重失调型。  相似文献   

10.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策勒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策勒乡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策勒乡水资源开发有效利用率偏低,水资源开发处于低级及过渡阶段,农业经济属于耗水型结构,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低;水资源开发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390~ 660 mm,历年有效降水不均,分布差异较大,区域性显著,一般东部多、西部少,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以上气候特点决定了黑龙江省有必要从空中云水资源中开发获取较多的降水,弥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缺水现状.鉴于以上原因,需对云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在此依据CWR-PEP方法对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认为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共约为1.295亿t,具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全省玉米生产区光温资源及生产情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范·费尔图依森介绍的Dewit公式,对玉米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省玉米生产光温潜力很大.春玉米一般均在880公斤/亩以上,最高产量可达1228.28公斤/亩。夏玉米也在550公斤/亩以上,依此,作者提出了挖掘我省玉米生产潜力的综合措施。同时,也为玉米育种工作者培育适应不同区域玉米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单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86-13687
通过对水资源费性质的论述及辨析,得出水资源的稀缺性是水资源费征收的起因,水资源费具有形式上的半强制性而实质上的强制性特征,具有一般费而非选择费的特征,涉及全部产品,应该由全体消费者即全民负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我国近年畜禽养殖(大型牲畜猪、牛、羊和家禽)数据为基础,经污染量化评估得出,各地养殖结构的不同导致畜禽污染COD、TN、TP负荷占比呈现显著差异。总结分析了目前畜禽粪便的典型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特点,为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系统评估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化潜能,认为我国主要畜禽粪便能源潜力非常可观,畜禽粪便资源化可在较高程度上填补氮、磷肥的需求,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对农田土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论水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水资源特别是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揭示了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原因,从人类文明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角度阐述了科学认识水资源,珍惜和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参4。  相似文献   

16.
伏总强  王新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85-11786,11791
在介绍宁南地区概况的基础上,研究该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水源地开采情况、缺水状况以及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而分析该区的水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7.
商丘市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杰  孙民  王海翔  晁保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79-7082
[目的]分析商丘春秋两季的空中水资源分布特征、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方法]通过计算、分析代表站的各标准层等压面的水汽含量研究商丘市的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结果]3月份的水汽含量不到是5月份的一半,9月份的水汽含量是11月份的2~3倍。Ⅰ区的水汽含量比Ⅱ区少2~4k∥m^2。在春季Ⅰ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44.92kg/m^2,Ⅱ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56.34kg/m^2,Ⅰ区和Ⅱ区的水汽含量差异为11.42kg/m^2。在秋季,Ⅰ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39.74kg/m^2,Ⅱ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53.25kg/m^2,I区和Ⅱ区的水汽含量差异为13.51kg/m^2。适宜增雨作业的云层高度为3000~5500rn。6月份的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的增雨潜力最小。[结论]人工增雨是一条综合利用空中水资源补充地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绿洲农区与非绿洲农区棉花生产潜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种植棉花的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棉花特殊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个农区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各主要棉区的光热水资源优于非绿洲各主要棉区,光温水潜力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棉花生产潜力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主要棉区光、热、水资源潜力,实现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价值及商品水定价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根据,探讨了水资源以及商品水资源的价值内涵;从资源价格、工程价格、生态环境价格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商品水资源价格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影响商品水定价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提出了当前制定水价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林区土壤水分与降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祁连山林区森林和阳坡草地的土壤水分特点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祁连山林区不同地类的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分配的影响.一般年份5月以前为土壤干季,6月土壤湿季开始;但在偏旱年份,表现为土壤湿季在前、干季在后.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差异表现为,林地土壤水分上部大于下部;绝大多数年份,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水文年土壤水分的年循环水平及生长期末的贮水量与降水量有关,以土壤贮水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