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湿冷保鲜技术是一种新型保鲜技术.简述了湿冷系统的原理与优点,对湿冷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调节性、自然冷资源的利用及相关设备研发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应对湿冷技术展开更广泛深入的研究,以促进这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蒋新生  杜扬  沈伟 《油气储运》2004,23(4):29-32
在模拟地下储油场所试验台架及其数据采集装置上,采用可编程控制语言技术和交互式技术建立起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在线分析与处理,并从硬件和软件几部分分析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利用该数据采集系统得到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自动核型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周  郭东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29-15130
核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手段。染色体自动分析技术操作简便、速度快、结果可靠,是未来核型分析技术发展的方向。综述了生物核型分析的策略、系统组成、自动化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核型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定义及主要技术作了论述,并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示范方案,同时对系统结构、工作流程、系统特点及应用前景做了细致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领域物联网技术与流行的单片机开发板,提出了1种应用于农业大棚的物联网系统的选型与构建方案,利用Raspberry Pi、Arduino、ZigBee技术,设计了1种低成本、低功耗、高效率的智能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微信、PC终端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度、CO_2浓度、土壤湿度、烟雾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以及对农业设施设备的远程控制,为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C/S模式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提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法,并描述了系统的主要特点、技术、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机设备研究工作中机械、电子、液压联合仿真的效率,分析了AMESim及Simulink外部接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复杂系统的机械系统、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了仿真验证,为农机设备研发过程中机电液系统的联合仿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农村沼气发酵温度控制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气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温度是保证高效生产沼气的关键条件之一。该文对比分析了几种沼气生产增温技术,建立了一个8m~3的沼气池模型,对模型的热平衡及几种加热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器水循环沼气池加热系统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水低温热能资源,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供热制冷的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节能、节资的特点。分析了张掖市水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NET的通用在线考试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结构,融合了ASP.NET、C#和SQLSERVER2000技术来实现,分析了考试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构建需确定被追溯的信息及信息的组织管理方式。现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均基于信息系统理论进行构建。通过统筹管理自食品生产至消费全过程所涉及的质量安全要素,基于食品安全追溯链构建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更快捷有效。基于食品链理论,分解食品链过程,提出了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层次模型,进而全面分析了食品安全追溯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建立,不仅是食品危害分析、质量控制、风险分析的基础,同时也是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介绍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认为食品追溯体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手段,它是根据信息传播和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的,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处理食品质量问题,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最后,从完善食品追溯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食品召回过程中召回成本较大对企业召回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等问题,构建食品召回成本模型,测算建立可追溯体系和不可追溯体系下的食品召回量和召回成本,对比分析可追溯体系对食品召回成本的影响,并探究影响食品召回成本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可追溯体系下的食品召回成本是可追溯体系下召回成本的(m-1)倍(m为食品保质期),可追溯体系可极大减少召回成本;食品保质期、日产量、销售价格是影响食品召回成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善政府对食品经营主体监管.[方法]采取博弈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首先,从政府职能方面,研究并提出政府在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中具有提供相关信息、查处违法行为、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等职能.[结果]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博弈模型,分析改善政府在对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监管部门监管人的监督.提出了建立在全社会监督下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模式和运行机制.[结论]旨在政府通过改变监管模式,加强对新疆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的监管,鼓励其守信经营.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凌  刘华楠  周德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50-3752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则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构建了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其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系统要求的先进的架构模式,在围绕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内容、监管对象和机制方面,重点阐述了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构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是保证进口冷链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加快建设,在信息可追溯、快速召回问题产品、统计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口冷链食品建立了安全线,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了市场秩序,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风险得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卫健委多监测系统间食品分类编码不规范、层级不统一,数据难以有效关联、深度挖掘等问题,以现有全国食品污染物填报系统、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和全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汇总信息平台中的食品分类和编码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系统食品大类构成、设计目标、分类层次及依据、编码位数及规则,结合我国饮食结构特征,构建基于食品分类+属性的多元组合理论方法及编码规则,建立基于通用标准体系的食品映射标注系统网络平台并形成数据映射融合机制。基本完成了卫健委三大监测系统中食品分类和编码的映射工作,实现了数据融合。建立的通用标准体系具备兼容性强、可进化、可扩展特点,可以实现现有食品安全数据的跨库查询、统计,为进一步实现跨系统、跨部门、全链条食品安全业务数据融合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继续提高的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善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60-6561
从我国耕地资源和粮食供求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发,认为继续提高我国耕地复种指数,是提高我国粮食自给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分析认为劳动与制度要素是今后制约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继续提高的瓶颈,而突破瓶颈的根本出路:一是进行土地制度创新以促进耕地经营使用权的合理流动,二是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胡兰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16-11517,11528
结合食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析了目前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实践与校企合作,构建"7+1、四大体系、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我国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食品工程教育接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