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乌桕几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乌桕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别山中部地区4个产地的34棵乌桕优良无性系的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数量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测定的10个数量性状中,果序长度的变异程度最大,达到了57.70%,整齐度最低;叶形指数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65%,整齐度最高;与单株产量和单位冠幅产量相关性最大的性状因子为果枝比和果序长,其次为千粒质量、果序种子数、果序结果数、叶形指数;各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性状特征是研究植物遗传分化及多样性最基础、最直观的方法,是区分橡胶树品种和判断种质遗传变异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129份橡胶树野生种质的茎围、株高、分枝角度、嫩叶色、老叶色、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等10个植物学性状参数进行了测量,并作变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变异性方面,分枝角度变异系数为40.53%,茎围变异系数为28.52%,其余植物学性质变异系数也较大;相关性方面,橡胶树野生种质生长量相关的茎围、株高、叶面积、小叶长、小叶宽等5个植物学性状具显著相关性,说明上述性状可为橡胶树速生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橡胶树植物学性状变异性及相关性分析,初步阐明了橡胶树野生种质的资源丰富程度,可为后续的橡胶树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种质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品种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油橄榄优良基因型,以便进一步开展油橄榄遗传改良工作,对四川青川县10个油橄榄品种的14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各项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7.59%,叶形指数、核形指数、果形指数、叶柄长和花序长是油橄榄品种鉴别与优树选择的重要特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提出了5个反映油橄榄表型的主成分;经系统聚类,把10个品种大致聚为3类。10个油橄榄品种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海口林场47株油橄榄结果树9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7株油橄榄结果树9个表型性状在株间均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其中平均果重(43.06%)和核重(44.63%)变异系数较大,叶左宽/叶宽(2.02%)变异系数最小,且生殖器官变异水平大于营养器官变异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形指数、核形指数、果重、核重、叶左宽/叶宽及叶厚是引起47株油橄榄结果树表型变异的主要因子;聚类分析表明,47株油橄榄结果树分为4个大类群,第1,2类群分别包含2个亚类、2株结果树,第3个类群包含1个亚类、1株结果树,第4个类群包含3个亚类、42株结果树,约占总结果树的89.36%,是开发利用的主要类群(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筛选出香花油茶优良家系群体,为香花油茶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香花油茶11个家系群体植株为研究对象,每个家系群体选取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单株30株,连续3年测定其叶片、果实的表型性状指标,取3年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家系间重要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提取影响香花油茶果实性状的主要因子,并对各家系果实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片和果实性状在各家系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叶质量和单果质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5.81%、69.20%,稳定性较差。叶绿素值和干籽总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3.00%、11.56%,稳定性较好。除叶柄长与叶片厚、叶片宽无显著相关性及叶片厚、叶片宽与叶绿素值无显著相关性外,其他叶片表型性状指标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果实大部分性状间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果皮厚、籽粒数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叶周长与果高、果径、种长极显著负相关。从10个果实表型性状中共抽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3.793%。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各家系依次为F-1、A-3、F-10、F-2、D-2、G-7、F-4、G-8、...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欧李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山东等8个省份的71个欧李优良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叶片的长度、宽度、形状、基部形状等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欧李叶片的质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指数为0.841~1.572,叶片形状和叶片顶端形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72、1.404。叶片形状可被分为5种类型,其中窄倒卵圆形叶片的数量占比最大(28.17%),倒卵圆形叶片数量占比最小(12.68%)。欧李叶片的数量性状中,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26.61%),叶片长度的变异系数最低(13.12%),欧李叶片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样本中叶形指数与叶宽、叶柄长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叶宽与叶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方欧氏距离为5时,可将供试的71个欧李优良单株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主要包括内蒙古和山西地区的欧李样本,占第1类群数量的85.96%,其主要特点是叶片基部形...  相似文献   

7.
为阐述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叶片性状变异特征,在广东省内 高州油茶主产区选取3 个代表种群为研究对象,选择6 个叶片性状为特征变量,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多 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对叶片性状进行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高州油茶 除叶厚、锯齿百分比外,其余叶片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间和种群内变异丰富。群内变异 (9.45%)大于群间变异(5.33%),因此叶片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其群内变异。其中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 数(Vst)为0.362 7,分化水平较大。(2)叶片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6.77%(9.85%~35.02%), 其中叶柄长、叶厚、叶形指数、叶长、叶宽、锯齿百分比的变异系数依次为35.02%、15.67%、14.65%、 13.09%、12.33%,9.85%。(3)6 个叶片性状指标可归纳为3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73.33%。(4)年均气 温越高,叶形指数越大;随着海拔上升,叶柄长度越短;纬度越高,年均降水量越大,锯齿百分比越小。 随着经度与纬度变大,叶形指数越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评价甜仁仁用杏种质资源,对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147份甜仁仁用杏优株的23个果实形态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果最大径与果纵径,果横径与果腹横径,果重与肉重、果侧径和果肉厚,壳重与核重,核横径、核腹横径1与核腹横径2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 8以上,果实形态性状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由此选育高出核率的品种重点参考果重和果型指数指标;选育高出仁率的品种重点参考核重、仁侧径和核型指数指标。同时23个甜仁仁用杏果实形态性状可被简化成了代表果实形态性状信息9个主要性状:果重、核重、仁重、仁纵径、仁侧径、出核率、出仁率、果型指数和核型指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内蒙古野生长柄扁桃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内蒙古野生长柄扁桃优良单株果核性状的变异程度、变异类型、果核性状与产量和出仁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单核质量、核长、核宽、核壳厚度、核径等数量性状均有较大变异,其中单核质量和核壳厚的变异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30、0.27,说明核质量的选择潜力最大;根据核质量变异分为4个类型,即中、较大、大、很大核型;根据核长变异将分为7个类型,即很短、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核型;根据核宽分为5个类型,即较窄、中、较宽、宽、很宽核型;根据核壳厚度变异将分为4组,即较薄、中、较厚、厚核型;根据核径长变异分为5组,即很短、短、较短、中、较长核径型;长柄扁桃果核性状与出仁率无显著相关,核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结论为野生长柄扁桃资源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内37份金枣柿和3份农家柿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表型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指标,分析不同产地金枣柿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金枣柿枝、叶、芽等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23%23.54%,其中萼片长与柿蒂长变异系数最大,果形指数、叶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果实营养成分在单株间的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9.58%66.21%,平均变异系数为37.89%,变异程度高于表型性状;21对SSR多态性引物可从40份材料中扩增出381个DNA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89%,UPGMA聚类分析显示,所选SSR标记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4时将40个试验单株分为3类,主坐标分析所得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金枣柿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山杏果为研究对象,在山杏的主要分布区庆阳地区,调查了138株山杏果实的7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其在此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山杏果各表型性状的差异都极显著.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山杏果的单果质量、单果大小、单核质量、果肉厚、单仁质量、出核率及出仁率7个表型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果大小、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出核率、单仁质量、果肉厚、出仁率.  相似文献   

12.
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果实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群果实不同性状的相关性不一样并差异显著,其中果长、果宽、果质量、种质量、仁质量、种子长、出种数、出种率、千粒质量和果柄粗的相关性强,与多个性状呈显著相关,而果形比、出仁率、结果量和种子产量与个别性状呈显著相关,果实心室数和果柄长相关性最弱,与所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遗传资源丰富。调查并分析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农家种质果实、花和叶片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07~0.50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16~2.137之间,表明江西省油茶农家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选择潜力。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宽、花冠直径、单果重3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关联性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4个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果实优先评价项目,而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4个数量性状可作为叶片优先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同一区域不同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对来自河北省灵寿县五岳寨地区3个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进行单果质量、单果皮质量、果长、果宽、果厚、果实长宽比、单种质量、种长、种宽、种厚、种子长宽比及种子千粒质量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采用平均值、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同一区...  相似文献   

15.
普通油茶优良单株产量与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1个油茶品系单株的10个主要性状(树高、冠幅、分枝级数、果形指数、单果重、出籽率、花蕾直径、雄蕊数、雌蕊长度、产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52%确定了4个反映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比采用优良性状打分评优法科学、简便;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油茶品种的选择比传统的人为打分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以后油茶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及越南无患子属3种1变种的天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定向筛选最优种质,为无患子属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14省(市、自治区)及越南1地区的无患子、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及石屏无患子共200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针对20个种实性状,利用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种实性状变异,量化评价各种质。【结果】 1)无患子属种实性状变异系数(CV)在5.46%~38.19%,平均变异系数为17.42%,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CV=38.19%)、种仁百粒质量(30.23%)和果皮百粒质量(30.29%)变异较大,果型指数(5.46%)和种型指数(5.70%)变异较小。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47~2.0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2)果实百粒质量与果皮百粒质量( r^2=0.927)、种子百粒质量(0.768)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百粒质量与种壳百粒质量(0.863)、种仁百粒质量(0.63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Ⅲ为中果型,类群Ⅱ为大果型。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Ⅰ,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Ⅱ、Ⅲ。类群Ⅱ集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区域。4)针对无患子产业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开展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类无患子属优良种质各10份,主要为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种质,综合利用优良种质较平均水平增益36.85%。【结论】无患子属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产量指标变异幅度最大,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无患子属对皂苷产物积累过程投入的增加要以减少对油脂积累的投入为代价,这体现了无患子属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权衡策略;筛选出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3类各10份无患子属最优种质,普遍分布于云南、贵州区域,推测这些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果长、果宽、果厚、果形指数、果实千粒质量、果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单果含胶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供试的35个无性系中,果皮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4个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5个无性系;无性系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与果实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单果含胶量则与果长、果宽、果厚、果实千粒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果皮含胶率和果实含胶率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楚雄地区海拔1346~2200 m区域栽培的漾濞泡核桃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其感官性状:核桃取仁容易,仁色以黄白色或黄色为主,食味香甜或香纯,无涩或微涩;经济性状:坚果三径均值为3.32~3.51 cm,果形指数为1.14~1.20,果壳为1.27~1.37 mm,单果质量为1.27~1.37 g,出仁率为46.21%~51%,单果质量、果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26、8.35,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低,为4.19。在不同海区间段三径均值、果形指数、果壳厚差异极显著,单果质量及出仁率差异不显著。海拔与果形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单果质量与出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出仁率与果壳厚、果形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海拔1800~2100 m区域果实性状各项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19.
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青皮和果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实核桃辽宁1号和晚实核桃清香果实生长发育过程青皮和种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皮和种仁中的矿质元素以钾的含量最高,氮、磷和锌含量较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青皮和种仁中钾变化趋势不同,青皮和种仁中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青皮中钾含量变化趋势基本是先增加后降低,种仁中钾含量逐渐降低。青皮中钾含量高于种仁中钾的含量,清香青皮中钾平均含量是种仁中钾平均含量的2.44倍,辽宁1号青皮中钾含量是种仁中钾平均含量的2.93倍。  相似文献   

20.
泡桐杂种花的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泡桐不同种间杂交后代花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多数性状在不同杂种间差异显著,花序长、花序宽及花序分枝角度等诸多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强。花序形状、花冠内斑点的疏密度及斑点大小等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杂交后分化程度较高。萼裂的浅对深、总梗的长对短在遗传上表现为显性。多数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和果实特征在整体表现上占主导作用,可以作为泡桐杂种分析的主要因素,在进行杂种定向选择与培养时应兼顾相关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