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正> 葡萄白腐病也叫腐烂病,是冀南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每年7、8月份间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损失率可达20%~30%,对产量影响很大。 1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果穗(包括穗轴、果梗及果粒),也为害新梢及叶片,果穗发病多先发生在近地面果穗的先端,穗轴及小果梗上易发病,发病1周后病果变深褐色,果皮下密生灰白小粒点,果梗溢缩,  相似文献   

2.
1 症状 果穗感病,一般先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发生,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粒.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果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严重发病时常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新梢发病,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并具有深褐色边缘的腐烂斑.病斑纵横扩展,以纵向扩展最快,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凹陷、不规则形的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3.
<正> 1 症状 果穗感病,一般先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发生,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粒。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果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粮点,严重发病时常全穗腐烂,果梗重轴干枯缢缩。 新梢发病,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并具有深褐色边缘的腐烂斑。病斑纵横扩展,以纵向扩展最快,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凹陷、不规则形的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4.
一、白腐病 主要为害果穗、果粒,严重时蔓梢,叶片也受害.果粒先从基部发病,发病初期,先在小果梗或果穗上产生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先软腐,随后全粒变褐腐烂,表面密生白色粒点,病果易脱落.干缩后僵果不落.  相似文献   

5.
<正> 白腐病是葡萄的一种主要病害,该病为害主要部位是果穗和新梢,此病发生后往往使葡萄果穗大量烂掉,减产20—30%左右,严重影响果品质量。为害新梢时使新梢腐烂,造成新梢的生长、幼树的成形严重阻碍。所以,在葡萄生产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其为害。白腐病从夏到秋都能发病,特别是7—9月份,空气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为害更为严重。果穗上发病时,往往先从离地面较近的果穗梗或小果梗开始,病部出现浅褐色、边缘不鲜明、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步向下部或果粒蔓延。一般小果梗发病3—5天就可蔓延到果粒,使果粒出现浅褐色软腐状,有时先从一个小果穗或果穗下端开始软腐,终至整个果穗烂掉。软腐果面分布着许多灰白色微突起的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雨后或空气潮湿的时候,从分生孢子器中流出粉红色粘液——即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为害。果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症状 发病初期首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发病首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梗干枯缢缩.  相似文献   

7.
葡萄白腐病的病状 果梗和穗轴上发病处先产生淡褐色水浸状近圆形病斑,病部腐烂变褐色,很快蔓延至果粒,果粒变褐软烂,后期病粒及穗轴病部表面产生灰白色小颗粒状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由分生孢子器内溢出灰白色分生孢子团,病果易脱落,病果干缩时呈褐色或灰白色僵果.  相似文献   

8.
葡萄白腐病的病状 果梗和穗轴上发病处先产生淡褐色水浸状近圆形病斑,病部腐烂变褐色,很快蔓延至果粒,果粒变褐软烂,后期病粒及穗轴病部表面产生灰白色小颗粒状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由分生孢子器内溢出灰白色分生孢子团,病果易脱落,病果干缩时呈褐色或灰白色僵果.  相似文献   

9.
一、发生症状 发病初期首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发病首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梗干枯缢缩。  相似文献   

10.
葡萄的白腐病又叫腐烂病,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重要病害,在7-9月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枝蔓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果粒发病后约一周,病果由褐色变为潔褐色,果实软腐,果皮  相似文献   

11.
葡萄白腐病又叫腐烂病,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重要病害,在7~9月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枝蔓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先出现淡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果粒发病后约1周,病果由褐色变为深褐色,果实软腐,果皮下密生灰白色略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白腐病以此得名),以后病果逐渐失水干缩成僵果.病果在软腐时极易脱落,僵果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12.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已成为葡萄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之一. 1.危害症状病源菌在5月上旬葡萄花序分离期侵染发病,发病初期先在幼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后致穗轴变褐色;5月中下旬花期是危害高峰期,果粒失水萎蔫或脱落.有时病部表面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病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易在分枝上被风折断脱落,幼小果粒染病仅在表皮上生直径2毫米圆形深褐色小斑,果粒不断膨大,病斑表面呈疮痂状,果粒长到绿豆粒大时,病痂脱落,果穗亦萎缩干枯.6月中旬一般不再有侵染.  相似文献   

13.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为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发病初期,先在幼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展后致穗轴变褐坏死、果粒失水蒌蔫或脱落,有时病部表面呈黑色霉状.  相似文献   

14.
刘万珍 《中国农资》2014,(27):23-23
<正>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最易发生,主要危害果实和穗轴。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果实发病后1周,病果由褐色变为深褐色、软腐,果皮下密生白色略突起的小点,以后病果逐渐干缩成僵果,果粒或果穗易脱落,并有土腥味。防治白腐病,采取以下综合措施具有良好效果。1.清除病源。生长季节及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葡萄因遇连阴雨年份,往往造成丰产不丰收,在河北中东部地区雨水较多,易造成该病害的流行。1症状特点1.1果穗。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果穗感病,一般先在小果穗或穗轴上出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逐渐蔓延到果  相似文献   

16.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或"穗烂"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叶片,穗轴、果梗和当年的新梢.八十年代在我区仅个别地区有零星发生,随着我区葡萄产业的发展和新品种的引进,葡萄白腐病也开始扩大蔓延.特别是近年来引进的葡萄品种力扎玛特,一旦发病损失率都在7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7.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生产上危害严重且常见的半知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白腐盾壳霉菌。1症状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叶片和新梢。白腐病无论侵染果实、穗轴还是新梢,在潮湿的情况下,都有特殊的霉烂味,这是此病区别于其他病害的主要标志。1.1果穗感病症状大多先发生在接近地面的穗尖处,以后逐渐向果粒蔓延。发病初期,在小果梗或穗轴上生有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蔓延扩大。感病后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俗称"水烂"、"烂穗",是危害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果梗、枝蔓和叶片,尤其8~9月份果实成熟期果穗发病最重。一般年份损失10%~15%,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50%以上。是葡萄病害中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一种病害。1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19.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果梗、穗轴、枝蔓、叶片和新梢。在潮湿时受害部位发出特殊的霉烂气味。穗轴最易受害,果实上多从果柄开始生成不规则形稍凹陷的褐色斑点,以后全粒变褐并软腐,上生有略为突起的灰白色小点。病果失水逐渐干缩为僵果,严重时常引起全穗腐烂。病果受震极易脱落,地面落满一层果实和果穗,这是白腐病的重要特征。白腐病菌是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反  相似文献   

20.
草莓灰霉病又叫腐烂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病害,温室及露地栽培均易发生,直接为害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为害症状草霉灰霉病多在谢花后开始发生,病菌先侵染小果,使接触湿土的果面首先发病,然后沿果梗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果实受害后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