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上海市510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ISM模型,探究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绿色生产的因素,深入挖掘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与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绿色生产行为有较强的倾向性;在影响绿色生产行为的3个层次因素中,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的地理标志呈显著负向影响,加工出售则相反;中层间接影响因素中的市场销售问题、绿色生产认知、收购商质量要求、绿色技术掌握、政府补贴和经营主体类别呈显著正向影响;深层根源影响因素种植规模呈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完善绿色技术推广培训体系、改善绿色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和加强扶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倩  张国春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0):206-208,225
循环农业技术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技术之一,农户在采用循环农业技术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运用经济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河北省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选择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农户是否采用循环农业技术主要受到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家庭经营土地面积以及是否获得过贷款等金融支持和是否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因素的影响,要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必须在加快土地流转、农民不断增收和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动物福利被看作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体现,在经济上动物福利猪肉也有着改善肉质、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作用。根据山东省215位猪肉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消费者动物福利猪肉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ISM模型解析出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动物福利概念认知、动物福利肉质安全认知、肉质味道认知、政策诉求以及市场诉求7个因素对动物福利猪肉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动物福利概念认知、政策诉求、市场诉求是直接影响因素,动物福利肉质安全认知、肉质味道认知以及收入状况是间接中间因素,文化程度是根源深层因素。最后从消费者角度为促进动物福利猪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分别以湖北省黄冈市和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农产品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城市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黄冈市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农产品过程中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家庭人口、价格、包装、认知等8个因素的影响,武汉市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农产品过程中受性别、农产品质量、文化程度、收入、价格、品牌、认知、购买的便利性等8个因素的影响。ISM模型分析发现,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是黄冈市绿色农产品购买决策的深层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和消费者性别是影响武汉市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深层因素,进而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大,探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当前发展农业的关键。构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2007—2017年10年间的相关数据加以分析。通过EBM模型和Moran's I指数(莫兰指数)分析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之外各省(市、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bin model,SDM)探讨各因素的重要性及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针对农业绿色发展转型路径提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相对较高;注重农村教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间接效应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农业发展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森  郑纪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219-223
基于山东省西南地区375份麦农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ISM模型实证分析了麦农过量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递进结构关系.结果表明:麦农过量施药行为受文化程度、职业选择、种植规模、专业化程度、农药防治效果认知、病虫害压力以及施药技术培训7个变量的显著影响,其中农药防治效果认知和病虫害压力是表层直接因素,专业化程度和施药技术培训是中层间接因素,麦农文化程度、职业选择和种植规模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生态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转变正是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平南县、北流市和大新县等地406份水稻种植农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制度因素和环境素养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构建解释结构模型(ISM)剖析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联与层级结构.结果表明:(1)制度因素层面的村规民约、项目示范显著影响农户间歇灌溉和病虫害防治行为;环境素养层面的环境认知、环境情感、环境责任感对农户间歇灌溉、绿肥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还受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个体特征以及家庭收入、农机成本等经营特征的影响.(3)环境责任感、家庭收入作为表层直接因素,项目示范、环境认知、农机成本作为中层间接因素,村规民约、环境情感、土地流转作为深层根源因素,共同影响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联合采纳行为.为激发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应建立健全生态环保村规民约、增强项目示范作用、强化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指导、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实施多元化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动物疫情突发时,养殖户积极的防疫行为对于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挑选出影响养殖户疫病防控行为的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病死畜处理便利度和动物疫病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信息渠道和组织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文化程度、养殖规模、重大疫情经历和补贴政策满意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河北省坝上地区5个县85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Probit模型为工具,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坝上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显著,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与龙头企业合作紧密程度、龙头企业规模、中介组织数量、生产加工基地数量和覆盖农户数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消费领域的矛盾凸现,这实质上是消费者对农产品满意度的问题.从消费者购买心理角度出发,构建农产品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天津市223个蔬菜水果消费者为样本,实证分析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购买渠道规范程度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对满意度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消费者认知条件和相关信息关注度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的演进,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不完全理性的政府、农户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数值仿真三方的策略选择及演化过程,结合制度和偏好演化理论探讨了最优演化稳定状态的达成条件。研究发现:为达到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均衡,需要打破原有制度演化,构建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制度环境。该过程的实现需要政府作为“创新者”率先偏离既定规则并带动其他博弈方取得更高收益。政府可从物质、信念、价值和心智模式角度改变农户和消费者的偏好演进,以最大化绿色农业发展的效益,具体包括:1)制定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2)扶持绿色生产龙头企业、生产示范区等典型范例;3)制定有效的农业生态净化措施及检测标准;4)制定有公信力的绿色农产品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甄别信号;5)通过知识宣讲、自然教育、农旅文化等手段提高公众对绿色农业的整体认知,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由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农业要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关键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因此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科技的产生与供给这条线索,可分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广4个部分。通过梳理与分析,总结其相关研究得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资金来源,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创新投入的规模与结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及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机制上;农业科技创新需求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其主体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相关研究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承担着创制科技产品的重任,相关研究的思路基本为在分析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措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出,负责农业科技的供给,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模式、推广主体和推广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将农民分为远离城市的全职农民、靠近城市的兼职农民和在城市生存的农民3类。在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价格认知、过去的购买行为2个变量,从心理认知层面对不同类型农民价格认知如何影响购买意愿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个体态度、过去的购买行为对购买意愿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且在3类农民中,过去的购买行为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和个体态度的影响存在差异。2主观规范还通过个体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3远离城市的农民的价格认知通过个体态度间接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靠近城市的兼职农民的价格认知主要通过主观规范间接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在城市生存的农民的价格认知通过个体态度和主观规范间接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从农户参与角度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187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农户参与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产出角度进一步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产生影响的途径。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均值为0.58,整体处于相对低效水平。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和参与、参与垃圾分类村民间的监督行为等农户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付费等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直接和间接参与行为通过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和产出来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据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合理增加垃圾分类处理相关投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31-13734
以农户经营行为分析为切入点,从转轨时期和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两个阶段,详细分析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农户的经营行为及绩效。研究表明,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确立了农户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要求农户按照资源配置效率原则重新对其经营行为作出选择。从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两个方面来构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推进农户经营的组织化发展,增强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绿色农业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农业是1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绿色农业是江西省"建设绿色江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SWOT分析,明确了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为江西省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In Norway, the production andconsumption of organic food is still small-scale. Research on attitudes towards organic farming in Norway has shown that most consumers find conventionally produced food to be good enough.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existence of food scandals in a country will affect consumer demand for organically produced foods. Norway is an interesting case because of its small-scale agriculture, few problems with food-borne diseases, and low market share for organic food. Similarities between groups of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of food,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when it comes to attitudes concerning environment, use of gene technology, and animal welfare have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market conditions for organically produced food.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indicate that organic farmers and organic consumers in Norway have common attitudes towards environmental questions and animal welfare in Norwegian agriculture. Conventional farmers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agreement with the way agriculture is carried out today. Unlike organic farmers and consumers, conventional farmers do not se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with animal welfare in today's farming system. But like the organic farmers and consumers, and to a stronger degree than conventional consumers, conventional farmers renounce gene technology as a solu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griculture.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importance for the market situation for organically produced foods.  相似文献   

18.
刍议现代农业推广中的农民行为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多数农民的需求行为表现为多样化和复杂性,农民行为的改变受到文化素质、社会环境、市场因素及经济收入等影响越来越大。农业推广工作应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改善生产经营环境、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途径,积极引导农民更多地自愿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方式,研究消费者对设施蔬菜的实际购买行为.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设施蔬菜市场供需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改善银川市设施蔬菜的生产销售问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农户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选择不同销售模式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用实证数据加以验证,为提高农产品运销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以海南芒果果农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和实地考察,总结当前芒果果农销售农产品的主要模式,并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农户选择销售模式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Logit模型验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教育程度、风险态度、进取心态、获取信息难度、社会认同五个因素对农户选择不同销售模式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选择"地头市场"模式而不选择"批发市场"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新模式不够了解、惧怕承担风险和受到舆论压力。因此,政府应在农村地区加强宣传教育,扶持农业带头人,以促进新型销售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