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结线虫(Meloidogyne)侵染寄主对寄主体内核酸含量有影响,通过先提取核酸再用紫外光吸收测定核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植株体内根结中的核酸含量(包含RNA、DNA)比同株健部根及健株健根均高,用不同寄主和不同种线虫作材料,结果也证明根结内的核酸含量较健株及同株健部高。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对根结线虫(Meloidohyne incognita)的寄主蕃茄上根结和同株健根、健株健根蛋白质含量测定表明,寄主在整个生长期间,根结内蛋白质含量在一定时间,显著高于同期同株健根,也高于同期相似部位的健株健根,且根结中蛋白质含量变化都是由低到高再到低即根结越大,其蛋白质含量越多,同株根结与健根中蛋白质含量的差数在寄主生长的前中期逐渐拉大,根结开始腐烂后,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荞麦面积的迅速增加,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于2014年对西南10个地区17个乡镇秋播苦荞麦根结线虫的分布、发生种类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危害荞麦的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大多数为单一种群,23.5%的样品为南方根结线虫与爪哇根结线虫(或花生根结线虫)组成的混合种群。调查发现前作为烟草或马铃薯的地块,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严重,平均被害株率为6.0%~77.5%,病情指数为1.4~26.1,而前作为玉米的荞麦根结线虫则较轻,被害株率最高为16.0%,相应病情指数为2.3。  相似文献   

4.
植物寄主根部及其根际微生物等释放的化学信号物质在根结线虫寻找寄主、配偶及逃避危险等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明确根结线虫预侵染阶段的化学信号物质以及相关的分子靶标,以期开发得到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引诱剂及驱避剂,是国际线虫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本文重点综述了根结线虫的趋化性及化学信号物质,概括了线虫诱饵效应与诱捕现象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平面琼脂及其改进模型、Pluronic凝胶模型以及沙土/土壤模型在根结线虫趋化性测试中的应用,讨论了根结线虫趋化性研究的意义和难度,并对未来根结线虫趋化性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运用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和 mtDNA-PCR 对采自海南岛9个市县的南药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有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西班牙根结线虫等5种根结线虫危害海南岛南药。5种根结线虫均能在海巴戟上寄生与危害,而南方根结线虫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大多数调查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南药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和mtDNA-PCR对采自海南岛9个市县的南药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有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西班牙根结线虫等5种根结线虫危害海南岛南药。5种根结线虫均能在海巴戟上寄生与危害,而南方根结线虫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大多数调查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灯盏花根际土壤寄生线虫的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2005年对云南省灯盏花主要栽培区的灯盏花根部及根际土壤的寄生线虫进行分类鉴定,共鉴定出9种线虫: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异头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eterocephalus)、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草地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活泼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 hilarulus)、戴维恩垫刃线虫(Tylenchusdavainei)和广东垫刃线虫(Tylenchus guangdongensis)。优势种群是双宫螺旋线虫,其次是南方根结线虫。灯盏花是这些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8.
宁夏葡萄苗圃根结线虫病发病症状、为害程度及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葡萄苗圃根结线虫病,采用拔根百分法和直接解剖法调查宁夏永宁县玉泉营镇葡萄苗圃葡萄苗木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症状、为害程度,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5个葡萄品种的病害症状之间有一定差异。除抗砧3号外,其余14个葡萄品种均受根结线虫侵染,且不同葡萄品种受根结线虫为害的严重度差异明显,其中西拉、红芭拉蒂、爱神玫瑰、阳光玫瑰、马瑟兰、贝达和黑比诺上根结线虫病较严重,病情指数介于51.67~78.33之间,大青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1.67。不同葡萄品种的每根段雌成虫数量之间、每根段根结数量之间差异明显,其中葡萄品种贝达的每根段雌成虫数量和每根段根结数量最多,分别为12.47条和4.27个,葡萄品种黑比诺的每根段雌成虫数量和每根段根结数量较少,分别为3.60条和1.73个;每根段雌成虫数量随着每根段根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根结线虫2龄幼虫、雌成虫和会阴花纹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为害葡萄苗圃的根结线虫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除抗砧3号外,其它14个葡萄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了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且所有葡萄品种感染南方根结线虫的比例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十五种根结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全国的不同地区采集的15种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按照国际根结线虫协作组综合鉴定方法,对每种病原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花生、葡萄、唐松草(均采自北京)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北方根结线虫;月季根结线虫病的病原(北京)有一种是北方根结线虫,另一种是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泡桐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河南禹县)也属于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烟草(河南郑州)、番茄(湖南长沙)、西瓜(湖南长沙)、白菜(江西南昌)、萝芙木(广西南宁)和栀子(广西南宁)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在广西南宁采集的美登木根结线虫病病原有一种是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另一种是爪哇根结线虫;黄瓜(北京)和柳树(广西桂林)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爪哇根线虫;在广东海南岛采集的青皮象耳豆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是国际上没有报道过的新种,定名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相似文献   

10.
南方根结线虫对生姜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生姜后,首先损伤根系,进而显著降低生姜植株的株高、地上鲜重、根系鲜重和根茎重,减产47.96%。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可使生姜叶片中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显著降低,感病生姜的脱落酸(ABA)则表现为前期降低,后期增加的趋势,并促使叶片中GA/ABA的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了生姜的生长,使感病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提前衰老。感病生姜根茎GA、IAA、ZR、ABA的变化规律与叶片相似,但9月份ZR、IAA含量的迅速上升,与根结线虫建立侵染据点、形成巨型细胞,从而造成根茎的局部疣裂有关。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可引起病株根系GA/ABA升高以及GA含量在生长后期上升,促进营养物质向根部运输,从而造成根系的补偿性生长;但IAA和ZR含量的下降不利于根结线虫建立侵染据点,不能在根系中形成过多的根结。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线剂氟吡菌酰胺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作用效果,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该药剂对线虫侵入、根结和雌虫数量以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黄瓜幼苗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氟吡菌酰胺施用剂量为31.25μg/株时,每株2龄幼虫侵染数量和根结数量分别为11.3条和6.4个,相比对照处理显著减少;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0~11 d,以施药量为125μg/株的氟吡菌酰胺进行灌根时,可大幅减少根结数量,每株根结数量减少至12.8~22.5个,同时,施药后根系内未见成熟雌虫产生;在接种后15 d,以施药量为250μg/株的氟吡菌酰胺进行灌根时,可大幅减少根内成熟雌虫数量,每株雌虫数量减少至16.9条;接种后20 d施药,施药量为500μg/株时可大幅减少根部产生的根结线虫卵块数量,每株卵块数量减少至18.9个。表明氟吡菌酰胺能抑制土壤内线虫对黄瓜根系的侵染并抑制根内线虫发育,但随着施药时间的推迟,防治已侵入根系的线虫需增加施药剂量,在生产上使用氟吡菌酰胺防治根结线虫病应在作物移栽前或线虫侵染早期施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红麻根结线虫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我国红麻上的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1号和2号小种,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2号小种,南方根结线虫是优势种。它们都不为害棉花、花生、小麦、芝麻和苎麻,对高粱和玉米为害极轻。丝瓜、西瓜、番茄和空心莲子草为其共同寄主。南方根结线虫还侵染大豆、豇豆、苦瓜、菜瓜、南瓜、茄子、辣椒、烟草、黄麻、甘薯、黄瓜、白菜、莴苣、菜豆和扁豆等作物。红麻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主要分布在0~40cm 土层内,砂壤土中的线虫密度大于黄壤土。病原线虫以卵和二龄幼虫主要在病株残体中越冬。实行轮作、清除病残和药剂处理土壤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笃肇 《植物医生》2000,13(1):10-11
目前世界上植物寄生根结线虫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h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 M. hapla)这 4个种,分布最广泛、危害寄主最多、最重,占整个根结线虫引起农作物损失的90%以上。为了帮助基层的植保工作者鉴别这4种线虫,本文列出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检索表如下,供参考。 一、4种最常见根结线虫检索表 Ⅰ(A)会阴花纹有一个高背弓,无明显侧线;(B)雄虫头部有一个中央凹陷的唇盘,这个唇盘高出中唇;(C…  相似文献   

14.
淡紫拟青霉E7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的致病性和生防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淡紫拟青霉E7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致病性和生防效果,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浓度E7孢子悬浮液侵染香蕉根结线虫卵,处理18 d后含孢子109个/mL的E7孢子悬浮液对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6.5%:利用不同稀释倍数的E7发酵滤液处理2龄幼虫,稀释1.5倍液处理6 d后相对死亡率为98.2%.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剂量为20、10和5g/株固体菌剂处理,90 d后香蕉根围土壤中香蕉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群体密度比对照分别降低84.5%、71.1%和66.7%,香蕉根重分别增加27.7%、20.6%和8.4%,株高分别增加17.2%、49.6%和16.9,地上部鲜重分别增加31.9%、23.9%和21.1%.3 g/株阿维地线净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70.7%,与10g/株和5g/株固体菌剂处理效果接近.高剂量的E7菌剂防病和促生效果均高于剂量为3/株阿维地线净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接种方法,测定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在不同接种时间(25、35d)和不同接种密度(0、500、700、1 000、1 200、1 500头/株)下对灯盏花生长和根系及叶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及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接种密度为1 000头/株时,接种后25d与35d的根结指数达到最大,分别为87.2及65.6;接种密度500头/株,对根结指数影响较大。接种后25d,接种量对灯盏花病根与病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大;接种后35d,灯盏花病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随接种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病叶中的POD活性除了接种密度为1 000头/株时低于健康叶部外,其他均高于健康组;接种密度对灯盏花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较大,在1 000头/株时,病根和病叶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接种密度对于灯盏花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影响不大,当密度为1 000头/株接种35d对根部丙二醛的影响最大,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接种密度对于灯盏花病叶和病根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较大,病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高于健康组,而病根中的SOD活性普遍低于健康组。综合研究结果,当南方根结线虫接种密度为500头/株时,对灯盏花有一定危害,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危害逐渐加重,当接种密度为1 000头/株时,根结指数最大,几种酶活性都显著高于健康植株,接种密度大于1 000头/株时,酶活性逐渐下降。接种初期,南方根结线虫对灯盏花叶部危害较大,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对根部危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6.
从海南岛10个县/市,9科31种蔬菜采集其根际土壤样本59份,用浅盘分离法分离线虫,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属寄生线虫.其中发生最普遍的线虫为肾状线虫属(Rotylenchulus),检出率为55.93%,寄主多达8科21种蔬菜;滑刃属(Aphelenchus)次之,检出率为47.46%,寄主多达9科24种;螺旋属(Helicotylenchus)、丝尾垫刃属(Filenchus)和根结属(Me loidogyne)分布相对较广,检出率分别为35.59%、33.90%和23.73%,寄主也比较多;拟滑刃属(phelenchoides)等其他14属较少或零星发生.在养心菜(Sedum aizoon)检出滑刃属线虫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对宁波14个主要蔬菜基地进行土壤和植株取样,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宁波地区蔬菜主要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 White)]和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Zimmer mann)]。南方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江北费市、宁海冠庄、宁波梅墟和镇海九龙湖,咖啡短体线虫分布在江北费市。南方根结线虫的寄主为番茄、黄瓜、豇豆和白菜,咖啡短体线虫的寄主为萝卜和大豆。  相似文献   

18.
4种常见根结线虫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120个随机引物对4种常见根结线虫10个小种和类型进行了全基因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析,筛选出的11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91条RAPD谱带,86条是多态性谱带,占总谱带的94.5%;OPL12、OPK01对4种根结线虫种及其小种扩增的谱型有明显的特异性。聚类分析显示在种间水平上4种根结线虫中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532,北方根结线虫与另外3种根结线虫的亲缘关系最远,平均遗传距离为0.786;种下水平上同种根结线虫的不同小种和类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南方根结线虫4个生理小种间,花生根结线虫2个生理小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爪哇根结线虫2个酯酶谱带类型间,北方根结线虫2个细胞生物学小种间遗传差异较大。在RAPD技术的基础上探索根结线虫分类鉴定的分子方法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田常见根结线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发生情况及种类分布,为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依据。对成都平原15个县(市、区)28个乡(镇)共159块水旱轮作田的土样进行根结线虫普遍率调查,利用线虫ITS通用引物和8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对其中检出率高的地区重新采集的土样进行根结线虫种类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平均检出率为40.25%。重新采集的土样共鉴定出5种根结线虫:拟禾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和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各线虫的检出率分别为40.91%、34.09%、13.64%、13.64%和2.27%,其中29.55%的样品由2种以上根结线虫混合侵染。拟禾谷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为该地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防治南方根结线虫,本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的玉米秸秆(8.32、4.16、2.08g/kg)、辣椒秸秆(4.16、2.08、1.04g/kg)和茵陈蒿秸秆(4.16、2.08、1.04g/kg)对温室大棚番茄及根结线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根结线虫侵染的土壤中添加植物秸秆后30d,玉米秸秆(4.16、2.08g/kg)对番茄株高有显著影响,辣椒(4.16、1.04g/kg)和茵陈蒿(4.16、2.08g/kg)秸秆对番茄茎粗影响显著;60d时经茵陈蒿处理的番茄植株比对照生长发育良好,对形态指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茎粗开花分枝;120d时番茄的茎粗、分枝和果实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末次接种后20d调查,每种作物秸秆处理以高剂量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依次为:茵陈蒿秸秆辣椒秸秆玉米秸秆,分别为79.60%、71.32%、68.89%,表明茵陈蒿秸秆处理既可降低根结线虫危害程度,又可提高番茄产量。本研究为温室大棚有效防治根结线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