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佚名 《农家参谋》2014,(9):15-15
<正>一、新桑园保成活一要及时定干(离地15~18厘米);二要扶正、培垄、踩实;三是干旱时注意浇灌保成活。二、合理施肥新桑园要分期多次施肥,并注意氮、磷、钾比例(10∶4∶5),第一次于桑树摘芯后667平方米施尿素8~10千克、复合肥20~30千克或磷钾肥30~40千克;第二次于第二次桑园摘芯后667平方米施入尿素15~20千克;第三次于8月中旬前667平方米施入尿素10~12千克,促进秋叶生长;到冬季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2.
采用马铃薯、青糯玉米、大白菜、青蒜反季节高效栽培模式,一般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500千克、大白菜5000千克、青糯玉米2000千克、青蒜2000千克,年产值1.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 1.施肥。冬季施肥主要以改良土质为目标,在桑树休眠期进行,即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桑园内隔行在行间中间位置开沟,沟宽50厘米,沟深40~45厘米,开沟位置每年轮换。施肥量分别为饼肥40~45千克/667平方米、蚕沙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垃圾2000~2500千克/667平方米、磷肥45~50千克/667平方米。施肥时将饼肥、蚕沙、垃圾均匀混合施入沟内,磷肥施在沟的一边上,使之形成一层“肥土层”,最后将原土回填沟内。 2.耕作。在桑树冬季休眠期及时耕作,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耕作层,改善土  相似文献   

4.
曹玉佩 《农家顾问》2013,(10):41-41
这种茬口属粮、菜、特用杂粮等四种四收间作套种模式。其中春玉米和花生既可收干,也可鲜品上市。该模式秋菠菜每667平方米产量2000千克,青蚕豆荚700千克,春玉米收干产量为500千克(收青750千克)甘薯产量2500~3000千克(如套种芝麻,产量50千克,如套种花生产鲜荚250千克)。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我县的桑园资源,农业增效,使农民增收,从2002年开始,我镇在桑园中开始示范套种定单榨菜,每667平方米可以为农民增收600元以上.榨菜叶还可以作绿肥开沟埋田,为桑园培肥,具有较好的效益.根据几年的实践,在桑园中套作无公害榨菜,重点要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定植1.整地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圈肥或腐熟鸡粪500~8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作基肥。2.定植时间:播种后25天、幼苗5片叶为定植适期,冬春茬栽培的在1月30日左右,秋冬茬栽培的在9月15日左右。3.定植密度: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密度为每667平方米3500株。田间管理1.温度的调节:在日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7.
以春葱栽培为主的春葱—夏玉米—架菜豆模式易于操作,经济效益高,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5342元。近几年产量、产值平均为春葱每667平方米产量5500千克,产值3910元;玉米每667平方米产量670千克,产值536元;架菜豆每667平方米产量640千克,产值896元。合计总产值5342元,去掉投资,每66  相似文献   

8.
王树林 《农家顾问》2008,(10):53-53
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 1.改善环境 首先改善鱼种生活水体,将原池水放出1/2后,再加注新水。二是施肥培水,适当多施发酵粪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150千克,9天施1次,每667平方米池塘共施500~750千克。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尿素1.5~2.5千克,配施过磷酸钙3~5千克,7天左右施1次。  相似文献   

9.
<正>一、秋冬种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1)目标产量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1亩),施纯氮11~15千克/667平方米,五氧化二磷4~6千克/667平方米,氧化钾14~16千克/667平方米。(2)施用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做基肥。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1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锌1~2千克/667平方米。对于缺硫土壤,可基施硫磺2~4千克/667平方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  相似文献   

10.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11.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近几年来,颍上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进行间作套种,提高种植效益;马铃薯、西瓜、玉米套种就是近年来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收马铃薯1200千克,西瓜3000~4000千克,玉米400~450千克,667平方米产值达3000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品种选用马铃薯选早熟品种如克新4号,西瓜品种可选西农8号,华蜜8号,玉米品种可选用澄海11号,济单7号等优良品种。2技术要点(1)整地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土杂肥2000千克左右,高效复合肥40千克,尿素25~30千克,深沟作…  相似文献   

13.
苗昌泽 《新农村》2001,(2):13-13
“冬抓分枝,春抓荚。”蚕豆在春季管理主要是保花保荚防脱落,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合理施肥蚕豆春季的施肥原则是控施氮肥、增施磷肥、补施硼钼肥。这样养料充足齐全,有利于壮秆防倒,明显减少花荚脱落。在初花期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氯化钾或硫酸钾5千克,或草木灰50~75千克,拌土后开穴埋施;在盛花期每亩用尿素4~5千克,开沟条施,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对氮营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汶上县南旺镇形成了笋瓜、春玉米、大白菜种植模式,并且笋瓜、大白菜于2007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一种植模式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笋瓜7500千克,玉米450千克,大白菜600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左右,纯收益可达6000元以上,同时,这一种植模式病虫危害较少,适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秋辣椒与糯玉米、生菜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秋延后辣椒2000千克,鲜食春糯玉米棒1200千克,夏生菜1500千克,产值13000元,纯收入9000元左右。秋辣椒通常8月上中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采用宽窄行起垄栽植,宽行距50厘米,窄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667平方米栽4000株左右,元旦至春节上市。糯  相似文献   

16.
菜豆     
《现代农业》2004,(3):16
小寒黄双色菜用毛豆 经如东县海神种业有限公司提纯复壮,使其植株粗大、分枝多、粒型大、产量高、品质鲜糯、抗病性强的优点充分显现,而且成熟期晚,能填补晚秋鲜毛豆稀缺的市场空档。小寒黄毛豆一般667平方米产鲜籽45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500千克以上;667平方米产干籽250千克左右,青荚剥籽率为65%。  相似文献   

17.
1.科学施肥。春季返青以后要进行第1次施肥,为洋葱根系的生长补充营养,同时,为以后地上部分的旺盛生长打下基础。施肥要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1亩)施入1000千克,并且要加入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硫酸钾。采用地膜覆盖的,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入硫酸二铵15千克和硫酸钾10千克。  相似文献   

18.
低产桑园的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在不同桑园的单位面积产量差异很大。高的每667平方米产3500千克以上,大多数仅有2500~3000千克左右,少数桑园更低。因此,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改造现有桑园,变低产为中产或高产,对增产蚕茧意义十分重大。下面重点叙述近年来我县常用的几种常用的改造措施。一、增株增条 1.增株。桑园株数太少有两种情况。一是株行距过大,产叶量不易提高;二是缺株过多。前者可在行间或株间增栽桑  相似文献   

19.
1适时稀播,培育壮秧 培两优慈4在安徽省作中稻栽培,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取旱育秧或湿润育秧.一是稀播、匀播,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0.6千克,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5千克;二是用强氯精浸种;三是播前用多效唑浸种,即用0.5千克干谷的谷芽用1克多效唑对水0.5千克浸种15~20分钟沥干后待播;四是秧苗一叶一心期追施断奶肥,每667平方米秧田用尿素3~4千克,移栽前3天,每667平方米追施2~3千克左右的送嫁肥.  相似文献   

20.
培两优慈4在安徽省作中稻栽培,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取旱育秧或湿润育秧。一是稀播、匀播,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0.6千克,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5千克;二是用强氯精浸种;三是播前用多效唑浸种,即用0.5千克干谷的谷芽用1克多效唑对水0.5千克浸种15-20分钟沥干后待播;四是秧苗一叶一心期追施断奶肥,每667平方米秧田用尿素3-4千克,移栽前3天,每667平方米追施2-3千克左右的送嫁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