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每只雌螺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  相似文献   

2.
为从分子水平上明确入侵我国的福寿螺在分类学上的地位,采用分子克隆和序列比对的方法,对来自菲律宾及我国广东、广西、浙江等不同地理种群福寿螺的18S rRNA基因和28S 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同瓶螺科、田螺科和环口螺科相关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福寿螺18S rRNA基因和28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602 bp、325 bp,且不同地理种群间碱基序列无差异。通过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证实福寿螺隶属于瓶螺科,与田螺科物种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环口螺科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
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福寿螺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寿螺,学名为大瓶螺(Ampullaria gigas Spix),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各地先后引进饲养,以供食用.  相似文献   

4.
大瓶螺发生为害观察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瓶螺(Ampullaria spp.)又叫福寿螺或金苹果蜗牛。近年来,由于部分专业户盲目引进,大量饲养,继而抛弃野外,致使大量繁殖和扩散,为害水稻等多种作物,已逐渐泛监成灾,成为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广东省植保站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连续4年进行了大瓶螺发生为害、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探索和研究了综合治理技  相似文献   

5.
四川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四川稻区的分布和危害,并就现有化学杀螺剂进行了药效评价和综合防控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福寿螺目前在四川省16个地区均有分布,以成都、乐山、泸州等地福寿螺的危害较为严重.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稻田福寿螺防效最高,达86.74%,而杀螺胺、四聚乙醛等防效相对较差.综合防控措施的灭螺效果为89.73%~93.64%,保苗率56.13%~80.36%,每667m2挽回经济损失553.21元.福寿螺在四川省分布广,化学杀螺剂需交替使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45%三苯醋锡可湿性粉剂防治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寿螺是一种杂食性有害生物。八十年代初,福寿螺以动听悦耳的名字而引起众多人们的竞相养殖,一阵浪潮过后,徒有虚名的福寿螺被人们抛弃在野外,由此种下了祸根,缺少食物的福寿螺开始向水稻发起了攻击,经过十多年的生长繁殖,福寿螺已成为稻田中的新的有害生物。挑选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福寿螺,是势在必行。1997年我们在恭城县西岭乡的晚稻秧田里进行了杀螺剂防治福寿螺的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1 供试农药  45%三苯醋锡可湿性粉剂(温州市鹿城农药厂生产)、6%密达颗粒剂(瑞士龙沙公司生产,广州农药厂加工分装)。2 处理设置  试…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螺剂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谷芳 《江西植保》2007,30(1):42-43
福寿螺已上升成为我县的一种祸害,受害面积达7~8万亩,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福寿螺危害,选用几种杀螺剂对福寿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其结果是: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粉50g/667㎡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螺死亡率83.40%,校正防效82.38%,防治效果达到极显著差异。并持效期长,药后14d死亡率保持73.81%,校正防效72.80%。可作为生产上防治使用药剂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茭白田福寿螺进行摘卵捡螺、捡螺不摘卵、摘卵不捡螺和不摘卵不捡螺4种方法处理,并就4种方法对福寿螺危害的控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摘除卵块或者直接捡去田间成、幼螺,能有效地减轻福寿螺对茭白的危害,摘卵捡螺的效果最好,苗蘖受害率比其他3种方法低4.56%~2.13%,丛高受害率低7.91%~0.39%,产量损失率下降6.77%~2.17%。  相似文献   

9.
福寿螺(A mpullaria gigas)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1种对我国水稻生产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软体动物.近年来,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水稻上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1,2].化学防治是控制福寿螺发生为害的主要方法.当前可用于防治福寿螺的药剂品种较多[3],其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是杀灭福寿螺的有效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
福寿螺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随灌溉水在田间及沟渠迅速扩散,危害性大,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等多种作物,孵化后的幼螺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能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是粮食生产上新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1.
陆丰县福寿螺的发生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佐达 《植物保护》1991,17(6):48-49
福寿螺也叫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苹果螺科。1979年台湾从阿根廷引进,1981年由台湾引入广东中山县试养。 一.福寿螺在陆丰县的发生及防治情况 1984冬,该县东海镇、华侨农场等有个别  相似文献   

12.
福寿螺(Pomacca lineataSpix),又称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以水生植物为食。20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我国的台湾、两广、四川等地作为一种致富门路引进饲养,后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市场,养殖户便将大大小小的福寿螺抛进水沟、池塘。由于福寿螺的繁殖力强,防治困难,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最终泛滥成灾,成为稻田新的有害生物,目前已被我国环保总局列为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为害,近年来笔者等对贺州市福寿螺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1发生情况1·…  相似文献   

13.
温度胁迫对福寿螺生长、摄食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福寿螺对温度的耐受性及其在我国南方稻区成灾的原因,通过高温(30、33、36、39、42℃)和低温(6、9、12、15℃)胁迫处理,对福寿螺幼螺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福寿螺幼螺适宜生长温度的高温胁迫,对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三者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福寿螺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36℃条件下处理21天仍有50%的生存率,42℃下平均生存时间为2.57天.福寿螺不耐低温,在偏离适温的低温下,福寿螺生长缓慢,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下降,6℃时7天内全部死亡,致死中时间为4天.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陈秉瑶(鹿寨县植保站)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可供人食用,鹿寨县于80年代引进,但由于味道不佳而滞销。该螺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杂、食量大,因而迅速扩散到农田危害作物。近年,福寿螺在部分稻旧已成为一大害螺。螺口密...  相似文献   

15.
茶皂素杀螺活性及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最具破坏性的外来入侵物种.茶皂素是一种杀螺效果良好的植物源农药,但关于其环境安全性评价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了茶皂素对福寿螺的室内活性,评价了其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福寿螺具有良好的室内...  相似文献   

16.
4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杀螺活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0种药用或有毒植物甲醇提取物的室内杀螺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荷、黄姜、博落回等3种植物提取物在浓度为100mg/L时,浸杀福寿螺幼螺48h,死亡率为100%;50mg/L时,浸杀72h,死亡率为98.28%以上。其中木荷、博落回对福寿螺有良好的抑制上爬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秉瑶 《植物保护》1994,20(5):46-46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福寿螺(AmpullariacrosseanaHidalgo)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可供人食用。广西于80年代引进,后由于味道不佳而被弃之于野外。该螺适应性和繁殖力均很强,食性杂、食量大,被弃之螺迅速扩散到农田危害作物。近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不同浓度碳铵毒杀福寿螺和田间不同碳铵用量防控福寿螺试验,结果表明:碳铵毒杀福寿螺效果非常好,碳铵1.874g/L、1.244g/L浓度下,12h福寿螺全部死亡;碳铵0.935g/L浓度下,24h福寿螺全部死亡。碳铵不同施用量试验范围内,单位面积碳铵施用量越多,死螺率越高,保苗效果越明显,后期有效穗越多。综合结果表明稻田移栽前施碳铵具有既施肥又杀螺的双重效果,用碳铵防控稻田福寿螺是环境和生态友好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寿螺配偶个体大小选择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观察与实验研究,掌握了福寿螺的婚配体制及其配偶选择性规律。福寿螺与多数低等动物一样,其婚配属于乱交制,无固定配偶;雌螺对与其交配的雄螺个体大小没有选择性,而雄螺对雌螺的个体大小有选择性,倾向于与较大个的雌螺交配。  相似文献   

20.
纪谷芳 《江西植保》2009,32(3):137-138
福寿螺抗逆性、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在水田、池塘、沟边等水域中繁殖生长,以成、幼螺啮食或咬剪植物的幼嫩组织。在我县中、低海拔的部分稻田已成蔓延之势,成为为害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的一种有害生物。根据福寿螺生活繁殖习性与发生为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