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基地位于玛纳斯县头工乡经济开发区乌伊路312国道旁,交通方便,是一家集生产、经营各种苗木和引种、驯化、繁育珍稀树种为一体的种苗专业化苗圃,现有种苗生产基地33.3公顷(500余亩),大规格行树苗木有:樟子松、云杉、夏橡、桦树、山楂、皂角、黄菠萝、核桃楸、仁用杏、大叶白腊、小叶白腊、大叶榆、钻天榆、长枝榆、黄榆、裂叶榆、健杨、银新杨、耐寒苹果、李子、银杏等。  相似文献   

2.
《新疆林业》2006,(4):47-47
该基地位于玛纳斯头工乡经济开发区乌伊路312国道旁,交通十分方便,是一家集生产、经营各种苗木和引种、驯化、繁育珍稀树种为一体的种苗专业化苗圃,现有种苗生产基地33.3公顷(500余亩),大规格行道树苗木有:樟子松、大叶白腊、小叶白腊、大叶榆、钻天榆、黄菠萝、山楂、夏橡、桦树、健杨、银新杨、耐寒苹果、李子等。  相似文献   

3.
对雷林1号桉与大叶相思进行株间、行间、双株、2:1行间混交及二树种纯林等6种处理,结果表明雷林1号桉与大叶相思的混交试验是成功的,形成了较好的混交林;不同混交方式比较,行间混交比株间混交效果好,其中1:1行间混交林分结构好,形成了复层林冠结构,比另5种处理林木生长快(胸径大1.7%~22.0%、树高高5.7%~14.1%)、产量高(材积高24.1%~81.2%、生物量高24.4%~88.1%)。  相似文献   

4.
2010~2012年在怒江流域等海拔1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马鹿花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造林中最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混交模式为马鹿花×小叶榕,其种植效果好,其次为马鹿花X印度黄檀X小叶榕X高山榕×零星大青树混交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模式对马鹿花的株高、地径和冠幅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青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害虫,别名大绿浮尘子、青叶跳蝉、大浮尘子、小叶蝉。刺吸植物汁液,并能转播病毒,是农、林业的一大害虫。寄主食性很杂,危害柳、杨、榆、苹果、梨、李、桃、核桃、花椒、葡萄、海棠、沙枣、白腊等160多种植物,对林木主要是在树枝表皮下产卵为害,严重时着卵率达100%,在1米的枝条上产卵310多处,常是树木表皮剥离,枝梢枯死,最后导致苗木或树木整株死亡,同时由于产卵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林木病害的发生,如腐烂病等。  相似文献   

6.
平庄地区的混交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庄地区混交造林可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和土类,选择以侧柏、油松、落叶松为主作混交树种。以落叶松和油松、紫穗槐,刺槐;侧柏和山杏、小叶锦鸡儿、灰榆;油松和小叶朴、暴马子丁香、怀槐、皂荚、千金榆等营造针叶、针阔、乔灌各种混交类型的混交林。为了确保混交造林成功,要加强栽植技术和对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银白杨×白榆为科间远缘杂交,由于亲本间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差异,造成生殖隔离,产生不育或败育现象。1978~79年,我们曾把败育种胚采用子房离体培养法,成功地获得银白杨×白榆(以下简称为银×榆)6株F_1代的完整植株,经过扩繁于1980年5~7月移入田间定植,现共保留42株。通过几年来的试验,观察到银×榆F_1有较高的杂种  相似文献   

8.
小叶白腊(Fraxinus sogdiana Bunge)属木樨科白腊树属,是我国新疆特有的树种,其植株高大,树形优美,材质好,是营建用材林及农田防护林的优良树种,也是新疆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目前,小叶白腊已成为新疆濒危树种。为了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利用小叶白腊,提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我们于1984年开始在全疆范围内收集小叶白腊优树,并进行采种,当年秋季育苗,苗期试验3a,1987年建立小叶白腊种子园,旨在研究小叶白腊的生理特性及遗传品质,培育优良的小叶白腊种子,实现小叶腊种子生产良种化、专业化、基地化。  相似文献   

9.
白腊槭(Acer negundo L.)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抗寒、抗旱、抗盐渍化,同橡树、梣树和和白桦一样,乃是苏联中部黑土地带护田林带中的主要树种之一。从1.27万公顷白腊槭混交护田林带中调查得知:白腊槭是主要树种,占81%;伴生树种占19%,其中橡树10%,欧洲白榆5%,绿梣3%,灌木1%。护田林带中的白腊槭,按年龄分:1~10年占4%,11~20年占11%,21~30年占8%,31~40年占57%;按地位级分:Ⅰ级占11%,Ⅱ级占57%,Ⅲ级占21%,Ⅳ级占  相似文献   

10.
小叶白腊育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俊岭 《中国林业》2011,(18):50-50
小叶白腊学名为木犀科.白腊属植物。 一、特性 小叶白腊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百花林场栽植最为普遍,是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小叶白腊适应性强、抗寒、较耐盐碱、耐干旱、抗风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在湿润、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长更好。可用以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小叶白腊木材坚硬.结构细致,是良好的建筑、家具的优良用材。其树皮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肠炎下痢,有消火解热、收敛止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我场位于皖东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5.2℃,年降雨量1023.1毫米,年蒸发量1565.4毫米,无霜期215天,黄棕壤瘠薄、含石砾多。自五十年代建场以来,营造了二万多宙马尾松、黑松与麻栎、小叶栎、栓皮栎的混交林,混交方式多为行间和不规则的株间混交,初植密度均在400株/亩以上,一般化管理,现多数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2.
白榆,又名家榆、榆树,是榆科的落叶乔木树种。高可达20—25米,胸径约1米。树冠近圆形或卵圆形。枝条开展。但在十分干瘠的地方,常呈灌木状。木材纹理通顺,花纹美观,力学强度较高,材质坚硬,比重达0.70。为东北、华北广大平原地区“四旁”绿化、用材林、防护林造林主要树种。白榆在内蒙古地区有钻天榆、小叶榆、细皮榆及大叶榆等几种。  相似文献   

13.
<正>花曲柳(Fraxinus americana L.)为木樨科白腊属,落叶乔木。小叶通常7枚,卵状长椭圆形,缘具钝锯齿或近全缘,顶端叶较大,叶面具光泽。花单性异株,翅果生于小枝。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展叶时间较晚。花曲柳幼时较耐荫,长大后喜光。幼树植于树荫或林间空地,较植于光照充足处的树生长快,适宜阳性树种疏林地的补植或多树种混交造林。幼树生长缓慢,10 a 左右长势渐快。花曲柳抗逆性较强,耐寒冷,耐高热,不择土壤,耐水湿与干旱,  相似文献   

14.
章古台沙地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栽培试验分析,选择出适宜章固台沙地造林应用的乡土树种刺榆(Hemiptelea davidii)、小叶朴(Celtes Bengeana)、黑桦(Betulasp.),外来树种铅笔柏(Sabina virginiana)和新疆大叶榆(Ulmus laevis)等造林树种。乡土树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没有出现任何干枯死亡现象,表现稳定。刺榆的生长量超过大果榆和家榆,小叶朴和桦树也表现出适应性强的特性。引种的外来树种,铅笔柏和新疆大叶榆,虽然在前2~3年发生枯梢现象,但总生长量已超过或接近对照树种,可以在营造混交林中应用。刺榆和铅笔柏选出了不同形态类型,经过不断选择,选育出具有不同形态的树木,可以在不同目的造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适生树种筛选试验,发现大叶相思为最适宜在高岭土矿迹地种植的树种,其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所选树种。黄花风铃、紫荆、菜豆树、木棉、大叶紫薇、阴香为较适宜种植品种,可与大叶相思进行混交种植。黄槐、铁冬青、幌伞枫、马拉巴栗、小叶榄仁可作为补充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6.
杨毒蛾是新疆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每年都有局部地区大发生,危害严重。据在一株直径6厘米、高5米箭杆杨调查有幼虫1560条,将树叶食光。往年虽然进行化学防治,但因树木高大,药液喷洒不上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银杏 (Gingobi ioba)因其果、叶、材、树均具有较大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而备受人们青睐 ,随着全球兴起生产和销售银杏果、银杏叶提取物制品的热潮 ,必将需要大量的银杏资源 ,因此发展栽培银杏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栽培银杏、开发利用银杏资源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和林农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1 银杏栽培模式1 1 以采叶为目的的栽培模式1 1 1 采叶圃 :一般为温室催芽育苗于大田中 ,每公顷 7~ 15万株不等 ,在床内定植发芽种籽时一般为 5× 10cm ,第三年行内间株移植为 10× 10cm ,第四年全圃内间…  相似文献   

18.
特异观赏植物-跳舞草的种子萌发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舞草是一种极具观赏性和药用价值的多年生豆科小灌木。由于其独特的观赏性,近年来备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空间很大。但因其种子萌发较难,限制了其发展。本文仅对跳舞草的栽培及种子的萌发培养做初步探索。1 跳舞草的独特观赏性跳舞草株高0.6m左右,花紫红色,于深秋时开放。初生真叶为1对生小叶,后为互生单叶,8叶龄后多为互生三出复叶。中出叶大,长椭圆形,侧出小叶为倒披针形,中出大叶的长度和宽度为小叶的5~7倍。白天,当太阳升起时,它的小叶能绕大叶旋转跳动,时快时慢,上下左右,周而复始,运动不息,傍晚当夜幕降临时,则整株叶片垂落下…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较其他果树耐盐碱,易栽培,结果早,收益快,而银杏树生长慢,栽培密度稀,前期林地隙地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为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林地经济效益,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以果养林的目的,我们于1989年2月,在如东县海堤林业管理站所辖的苴镇丁秦村二堤及北青坎进行了200亩无花果与银杏混交栽培试验。 1 无花果与银杏混交栽培方法 试验林主体为银杏,用3年生实生苗定植,第2年嫁接,主干保留1.2m,嫁接第6年挂果,10年开始郁闭,并形成银杏产量。无花果用1年生扦插苗定植。为不影响银杏的正常生长,并充分利用林间隙地,又要保证无花果的栽培要求,采取3种不同的密度进行混交。Hp银杏按3×4m、4×5m、5×6m3种不同的株行距定植。无花果在银杏行距中,按2.5×4m、3×4m,3×5m的株行距定植。 2 造林地的技术处理 试验地地形复杂,有修筑30年的海堤,堤身和斜坡大都为脱盐土,有围垦10多年的滩涂地,大都为轻盐地或接近脱盐土,并有10多亩中盐地和极少数重盐地。为保证林地完整性和混交林的一次成园,对试验地土壤进行了栽培技术处理;对脱盐地或轻盐地普遍开大塘定植,大塘规格长×宽×深为0.6  相似文献   

20.
混交林有十大好处,营造混交林是一种科学的造林方法。混交造林,就是在一块造林地里,栽植两种以上的树种,使其混交生长,互相促进,创造适合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混交林有块状混交,带状混交,还有行间混交和株间混交等形式。混交林的十大好处是: 一能抗病防虫。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的林木,可以使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