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铃期和蕾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需要营养的阶段,现针对棉花管理中常忽略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棉花产量。1蕾铃脱落棉花花铃盛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但此期正处于高温高湿的雨季,且气候变化不稳定,易造成棉花蕾铃脱落和烂铃。  相似文献   

2.
棉花蕾铃期是棉花整个生育期最主要的管理时期,此时管理的成功与否,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蕾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掌握此期蕾铃脱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脱落,对提高产量尤其重要。定性分析了气象条件对蕾铃脱落的影响,提出增铃保铃的有效措施,为棉花优产高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进入7、8月份,是棉花的集中结铃期,但由于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及栽培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棉花蕾铃大量脱落,而棉花"落蕾落铃"严重,是低产棉田的核心问题.根据我地棉花生产现状,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棉花在蕾铃期由于营养供应不足等原因常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如何满足棉花蕾铃期的养分需要,减少蕾铃脱落,增加单株成铃数,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我们自1976年至1983年先后进行了多种喷肥试验,除1980—1981年采用正交设计外,其  相似文献   

6.
棉花从棉苗出土到吐絮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受棉蚜的危害,但对棉花造成为害的主要是苗蚜和伏蚜,在棉花苗期和蕾铃期是危害的重要时期.棉蚜危害棉花时常成群集中在棉花嫩叶的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棉花苗期受害,植株矮小,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棉苗停止生长.蕾铃期受害,叶片背面布满棉蚜,棉蚜取食时排除大量蜜露,使叶片油腻发亮,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棉株早衰,蕾铃大量脱落,絮期棉蚜发生易造成糖浆花影响棉花品级.  相似文献   

7.
鄂北岗地棉花蕾铃期综合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蕾铃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对水、肥、光、热等要素的需求旺盛,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棉田害虫、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因地制宜地搞好棉花蕾铃期的综合管理.对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鄂北岗地棉花蕾铃期气候条件变化快,常出现伏旱、伏旱连秋旱、阴雨天气等气候特点,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普遍发生落蕾、落铃与僵办、焖铃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与自然条件及耕作管理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外,虫害是主要因子之一。三年来对于棉花害虫,因多偏重于保苗,仅注意到棉苗期害虫的防治,对于棉花蕾铃期害虫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棉花生产与纺织原料的供应。目前棉花将开始见蕾,进入发育阶段,除大力贯彻苗期害虫的防治措施外,更应加强蕾铃期害虫的防治工作,及时制止扩大蔓延,以达保铃的目的。特将几种主要棉花蕾铃期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后,供作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9.
杂交棉花铃期是其一生中积累干物质最多、生长最快、需肥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此期管理可奠定棉花的产量基础。管理到位,则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蕾铃率提高,棉花早发不疯长,稳发不早衰;  相似文献   

10.
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而生理性蕾铃脱落又是棉花蕾铃脱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大约占了整个生长期蕾铃脱落的80%~90%。因此,生理性蕾铃脱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为进一步搞好棉花生产,提高棉花单产,从2003年至2006年,我们对鲁西南棉花生理性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冰雹多发季节,棉花苗期或蕾铃期遭受雹灾后,将会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但棉花具有再生能力强和无限生长的特点,一般遭受雹灾后,只要加强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管理雹灾后的棉花,贵在及时,重在科学。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棉花蕾铃期综合管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蕾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和对肥水、光热需求的高峰期,同时也是我市棉田病虫、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发期。因地制宜的搞好棉田管理,促进棉花由弱转壮、稳健生长,并抓好这一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夺取全年棉花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制订了这一时期的综合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棉花蕾铃的脱落是直接影响棉花高产的一个重要因子,重点分析了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各棉区棉花将陆续进入蕾铃期,加强该期的田间管理,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氮肥追施策略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施氮量对陆地棉全生育期、不同生育时期蕾铃脱落的影响.[方法]研究地面灌溉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量下陆地棉蕾铃脱落情况的调查,[结果]在棉花生育期追肥量一定情况下,追肥策略即追肥次数和分次施用量不同时,会造成总的蕾铃脱落率和各生育时期蕾铃脱落率都有差异,产量也会有不同但不足以形成显著的差异;棉花蕾期施肥对蕾铃脱落没有影响或不明显,花铃期前期施肥量要适中,过多过少都使蕾铃脱落率提高,在花铃期后期施氮越多蕾铃脱落率越高.[结论]新疆中等肥力棉田采用基肥40;、蕾期追肥15;、初花期追肥23;、盛铃期或花铃期后期追肥22;的氮肥施用策略,可以使棉花蕾铃脱落率最小,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新疆各植棉区均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包括棉花、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番茄、豌豆、高粱、多种主要农作物。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了解和掌握棉铃虫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对提高棉花的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灌溉量对长绒棉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对地面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和灌水量下长绒棉蕾铃脱落情况的调查,研究了灌溉量、灌水量对长绒棉全生育期、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果枝节位蕾铃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溉量过少或过多,棉花蕾铃脱落都较严重,只有灌溉量达到适宜水平,同时能够及时补充水分,蕾铃脱落才相对较低.在南疆阿克苏地区灌溉量6 000~6 200 m3/hm2蕾铃脱落率最小.棉花蕾铃脱落在花铃期比较严重,所以应注意此时棉花对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棉花中部脱落比较严重,尤其是第7果节位达到8;~9;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棉花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棉花蕾铃脱落一直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一般棉田棉铃脱落率都在70%左右,严重的达到80%以上,如何减少棉花蕾铃脱落是棉农值得注意的问题.造成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本可分为生理失调引起的脱落、  相似文献   

20.
提高棉花结铃率是增加单位面积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如东沿海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蕾铃脱落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目前如东沿海地区的生产实际,提出了防止棉花蕾铃脱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