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祯国 《云南农业》2011,(10):18-18
1)育苗棚:可采用埋料小拱棚或者大棚。小拱棚拱高90cm以上,宽220cm,大棚高300cm,宽600cm。 2)建池:小拱棚建单池,大棚双池,用空心砖围栏四周,小拱棚池内宽140cm,池高20cm,池长根据育苗多少而定,小拱棚池长以不超过15m为宜;池内平整,上铺一层稻草和厚0.008mm塑料膜。注入无污染清水.水深13cm;每m^2用2g敌克松进行水体消毒,闷棚2.3d,提高水温。  相似文献   

2.
一、建造大棚选择8~10年没有种过西瓜的肥沃沙壤土地块。常用竹架结构的拱型棚。大棚棚宽7m,用3幅3m宽的薄膜扣膜,中间立杆2.1m,埋地40cm,棚长因地而异,一般以100m为宜,棚柜1~1.2m。二、整地施肥在埋好棚柱以后,扣棚膜以前进行整地施肥。先用铁锹挖深25cm、宽1.5m的大沟,把土  相似文献   

3.
1建棚材料 1.1 12m跨度、56m长的大棚建造用料。6m长94根拱杆,18根棚头斜项杆(其中:3.5m长2根、3m长8根、2.5m长8根1,3m长48根中柱,2.5m长94根侧柱,2m长94根边柱,  相似文献   

4.
<正>1建造大棚。选择8-10年没有种过西瓜的肥沃沙壤土地块。常用竹架结构的拱型棚。大棚棚宽7m,用3幅3m宽的薄膜扣膜,中间立杆2.1m,埋地40cm,棚长因地而宜,一般以100m为宜,棚距1-1.2m。2整地施肥。在埋好棚柱以后,扣棚膜以前进行整地施肥。先用铁锹掘深25cm、宽1.5m的大沟,把土取出放在两边,再深挖25~30cm,把土弄碎整平,然后将取出  相似文献   

5.
1.1大拱棚结构及建造标准:大拱棚南北走向,宽12米,高2.1米,分4跨,每跨宽度(即每排立柱间距)4米。大拱棚由5排呈中间对称水泥立柱架粗竹竿构成,中间立柱最高,地上部分2米,埋地下部分0.5米。第一侧柱地上部分高1.5米,埋地下部分0.5米,第二侧柱(即边柱)地上部分高1米,埋地下部分0.5米,水泥立柱南北间距1.8米。竹竿最小直径5厘米以上,最小长度8米以上,竹竿上覆5幅0.08mm厚度薄膜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一、设施类型1.水泥柱钢架塑料大棚用直径12cm、长2.8~3.7m的水泥柱作立柱,用φ22mm×1.5mm的钢管作棚杆。棚跨度6~8m,顶高2.8~3.0m,肩高1.8~2m。棚长30~50m,中间设一排支柱,支柱间隔3m,拱杆间距0.8~1m。2.钢结构塑料大棚用直径40mm钢管作立柱,用φ22mm×1.5mm的钢  相似文献   

7.
高建新 《河南农业》2014,(13):38-38
<正>一、双层拱棚的规格及结构(一)大棚(外棚)长度50~100m,跨度5.6~5.7m,高1.7~1.8m。拱杆用下端直径4~5cm的2根竹竿对折而成,拱架间距0.5m,3~5道拉杆与拱杆连接,竹竿最好用布条缠住,以防止撑破棚布。为防止大雪压塌大棚,可在大棚内中心线每隔2~3m加1根直径5cm、长度为2m左右的立柱。用厚8dmm、宽8m的长寿无滴膜覆盖,上用压膜线压紧防  相似文献   

8.
正一、栽前准备(一)田块选择要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交通方便,3年以上未种过瓜茄等作物的地块。(二)大棚搭建在移栽前要搭建好大棚,大棚采用错位排列,即每排棚之间相隔1~1.5 m,每排棚内中沟对另一排棚间排水沟。大棚长度要求在30~50m,以利于通风降湿。钢管棚宽一般5.5 m,棚高1.7~1.8 m,采用对称式搭建,即以中间立柱为对称点,1根钢丝索为拉杆,将1排立柱、钢管连成一体。大棚搭建好后,整地施肥做畦,每棚做2畦,将畦面做成"龟背形"。畦面宽2.5 m,沟宽30~40 cm,深15~20 cm。顺栽植行每667 m2带施优质有机肥和45%  相似文献   

9.
主导品种 吉利518、吉特605、农大8、白粳1等。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大中棚旱育稀播 1.大中棚育苗,床宽5~8m,床长15~20m,床高8~10cm,设步行道宽40cm,棚高1.8~2.0m。 2.应进行整地、打床、备土、埋桩。  相似文献   

10.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壤肥沃,不重茬的田块搭棚种植,大棚宽6m左右,采用三膜或四膜覆盖,即地膜+小拱棚+中棚+大棚,先在畦面上铺2m宽的地膜,瓜苗移栽后在西瓜行上先用小竹片搭一个宽40~45cm、高30~35cm的小棚,再在小棚上用长2.2m的竹片搭一个宽1.3m、高0.7~0.8m的中棚。  相似文献   

11.
1育苗大棚 育苗大棚地面要平整,大棚必须建在避风、向阳、利于灌水、排水、远离蕉园、菜园的地方,可在棚内铺10cm厚的河沙,以防草滤水。采用钢架或竹森结构,一般宽度5~8m,棚顶至地面高2~2.5m,棚边至地面高1~1.5m,  相似文献   

12.
<正>一、塑料大棚的建造(一)棚址选择宜选在地势高燥的桑园附近、无病原污染的空旷地方。(二)大棚建造大棚以南北向为好,一般宽6m,高2.2~2.5m,长度约15m,用细竹竿或镀锌薄壁钢管作拱架,间距60cm左右,棚内设1~2排棚柱(间距3m左右)支撑,上覆棚膜,两拱架间用粗铁丝或尼龙绳作压膜线,两端以地锚固定;两侧置60~80cm高的裙膜,两端中部设棚门。大棚建好后,四周挖沟以利雨天排水,大棚上面覆盖厚度2cm以上的苫,固定,大棚南边可挂草帘遮阴。  相似文献   

13.
凯特杏简易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30~40天,经济效益提高15~20倍。1.简易塑料大棚的构造所建大棚为南北拱圆式大棚,跨度为10米,长度为60米,大棚顶高2.5米,肩高1.5米。采用钢筋水泥柱作为立柱,竹竿做拱架和悬梁。共5行立柱,主柱行间为2.5米。边行立柱间距为1米,中间3行立柱间距为3米。在中间3行立柱上方分别设置一条悬梁,并在每两个立柱之间每隔1米在悬梁上安置一个20厘米吊柱。拱轲每隔1米架在边立柱和吊柱上。大棚膜选用无滴膜,棚膜幅与幅之间相互压茬。在每2个拱架中央用一条压膜线压紧,通风时在棚肩部两幅棚膜压茬处掀…  相似文献   

14.
棚体多采用竹竿、竹片搭建,也有无支架大棚.一般跨度10~12m.长度50~100m.高度为2.1~2.3m.以南北向最多.南北或东西向开沟,沟距1.4~1.5m。普施或沟施底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kg或充分腐熟的鸡粪2000kg,磷酸二铵50kg.尿素30-50kg等。每多重茬一次,一般再多施10%左右的有机肥、5%-10%的化肥。做成高畦,畦高20~25cm.畦面覆盖或全部覆盖地膜。  相似文献   

15.
<正>多柱式竹木结构塑料大棚(见图1),规格面积667平方米,跨度12米,长50米~55米,高2.2米~2.5米,每排由6根立柱支撑。多柱式竹木结构大棚用料见表1。1.放线根据大棚的跨度,先引出1条南北延长的中心线,在其东西两侧确定立柱的位置,跨度10米的大棚设6行立柱,行间距离为1.5米;跨度为15米的大棚设8行立柱,行间距离为1.8米;两侧边柱图1竹木结构大棚示意图1.门;2.立柱;3.拉杆;4.吊柱;5.棚膜;6.拱杆;7.压杆  相似文献   

16.
<正>1建棚材料1.112m跨度、56m长的大棚建造用料。6m长94根拱杆,18根棚头斜顶杆(其中:3.5m长2根、3m长8根、2.5m长8根),3m长48根中柱,2.5m长94根侧柱,2m长94根边柱,4m长60片竹  相似文献   

17.
<正>为使广大玉木耳种植户能够充分掌握玉木耳的吊袋栽培管理技术,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效益,笔者现将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一、大棚场地的选择与搭建搭建玉木耳大棚,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首先,搭建一个宽10 m,长30~50 m,边高1.8 m,中间立柱高3.5 m,间隔4.5 m的大棚。其次,搭建菇架时,在距大棚两侧1.8 m处栽2排立柱,挖坑至30 cm深放立柱,用水泥灌注牢固,立柱间距  相似文献   

18.
1.建大棚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能栽培大棚枣。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为宜,长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可用水泥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3米为宜。  相似文献   

19.
张全智 《河南农业》2019,(16):44-44
一、暴雪寒潮天气来临之前,提前做好防护(一)修补、加固棚室对蔬菜温室大棚,认真检查覆盖在棚室上的塑料薄膜,若发现破洞、裂缝要立即修补,周边棚膜用土压实,谨防冷风吹入棚内。棚体过宽、棚杆间距过大、经年失修的老棚,抗压能力差,要及时增设立杆加固棚体,根据大棚的宽度,在梁架底下每隔2m加1根直径≥8cm的立柱,以加强棚架承受能力,防止雪压倒棚。  相似文献   

20.
温室大棚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棚标准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块。朝向以正南或偏西5-10°为好。最高点高3.8-4.0米,前排立柱高度1.2米,种植区宽9米,大棚长60-80米,主墙厚5米以上,后墙高3.0—3.2米。选用EVA防雾无滴膜覆盖。覆盖物选择棉被或草帘,覆盖物上面确保有防寒膜,加强保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