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西南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基地。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是重要的种植作物。而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夏谷更适合在该地区种植。为了获得高产、稳产,适时播种,科学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鲁西南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基地。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是重要的种植作物。而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夏谷更适合在该地区种植。为了获得高产、稳产,适时播种,科学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谷子耐瘠抗旱,适应性广,营养丰富,杂交谷产量高,效益好,谷草饲养价值高,适合粮饲兼用型农业发展方向。廊坊地区的气候、土壤、降水等条件适合夏播品种冀谷35和汇华金米的栽培。本文详细介绍了廊坊地区夏谷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以期为进一步推广一年两熟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提供一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熟期类型的马铃薯和夏谷品种,在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下,进行了不同播期的生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谷子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中,马铃薯应选种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适宜播种时间为3月中旬~4月上旬;夏谷宜选择生育期80~90 d的中熟品种衡谷10号和衡谷13号,播种一般在6月底以前完成。在该种植模式下,马铃薯产量约为37 000 kg/hm~2、谷子产量约为5 700 kg/hm~2,周年纯收益可达47 000元/hm~2左右。该栽培模式可节约水资源和灌水成本,且马铃薯采用全覆膜双垄栽培,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谷子适应性广,分布广泛,耐干旱,耐瘠薄,抗逆性强。谷子的生育期一般在100~120天左右,从播种到成熟,根据外部形态特征的显著变化,可以把谷子分为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及成熟期等五个生育期。以下是谷子栽培的主要技术:种植谷子选择茬口很重要,前茬以豆类,油菜最好,不宜重茬,必须合理轮作。一、整地旱地谷子播种出苗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上一年。  相似文献   

6.
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属华北夏谷区,为了提早收获,生产上常利用夏谷品种进行春播,导致谷子病虫害发生严重。且该区缺乏与油葵、马铃薯接茬的早熟谷子品种。以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谷子品种为试材,在春夏季节不同时期进行播种,从生育期、农艺及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适宜该区域不同茬口种植的春夏播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张杂谷16和冀谷38适宜春播;张杂谷16、冀谷36和冀谷35适宜麦收后播种;张杂谷16和改良8号适宜晚夏播种;特早一号较适宜接油葵茬播种和作为救灾品种在7月25日以后播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麦茬谷子机械化免耕种植技术,包括免耕播种机、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华北夏谷区谷子的规模化和简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衡谷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黑谷子为母本、(20015×SR3522)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饲用夏谷新品种。该品种饲用特点突出,抗病性强、活秆成熟,平均秸秆鲜重31 863 kg/hm~2,平均秸秆干重8 922 kg/hm~2(较对照饲草2号增产22.14%),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夏播或晚春播种植,生产中可与小麦、油葵、绿豆和饲用黑麦等其他作物组成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郭伟令 《新农业》2013,(19):16-17
谷子性喜高燥,后期怕涝,生育中期肥水条件适宜,无病虫草危害,一般均可获得高产。近几年来,我国谷子主产区创造了以中(中熟品种)、矮(矮牡植株)、密(在适宜范围内增加有效穗数)为中心的栽培体系,把谷子的抗旱、耐瘠薄、丰产性结合起来,提高了谷子对降雨和光能的利用率,增强了谷子的抗旱、避灾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浅谈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去壳后为小米,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谷子适应广具有抗旱耐瘠、喜光喜温的特性,谷子一直是辽西地区主栽的粮食作物之一。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会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收益。本文针对谷子的特点的分析,介绍了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苦瓜适应性广,喜温,耐热,喜湿润,怕雨涝,耐肥。冬春栽培一般是上年11月初播种,12月初定植。夏秋栽培,一般是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下旬或6月上旬定植。  相似文献   

12.
谷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相对稳定的特性。本文从种子、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讲述谷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低产区夏谷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1999,5(3):18-21
通过对夏谷新品系(种)产量和有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了中低产条件下谷子品系(种)的各性状对产量的灰色关联度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 单位面积穗数> 千粒重> 出谷率> 穗长,为中低产区夏谷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华北夏谷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夏谷子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河北东粮公司自选优良品系东储粮黄金苗16号为试验材料,在冀南地区曲周试验点,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邯郸地区生产上7种夏谷子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灭茬和微喷水肥处理对夏谷子株高、穗长、穗粗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播前机械灭茬、精量播种、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的模式下夏谷子增产9.8%.[结论]播前机械灭茬、精量播种、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的模式更适宜该地区的夏谷子生产.  相似文献   

15.
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剐达到了5380.20kg/hm^2和5680。35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010.30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260.10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7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正>衡饲1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粮饲兼用型谷子新品种,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晚春播种或夏播,生产中可与其他作物如小麦、油葵、绿豆、饲用黑麦组成高效栽培模式。衡饲1号生育期91天,株高216厘米;穗纺锤形,松紧适中,穗长39厘米,单穗重23克,穗粒重19克,千粒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富硒谷子新品种豫谷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豫谷11号是以矮88为母本,安4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02~2003年,该品种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华北夏谷区),较对照品种豫谷5号增产6.36%;2003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豫谷5号增产8.48%,且品质优,属于富硒品种,硒含量是一般品种的2.5倍。该品种成穗率高,株形紧凑,耐涝、抗病性强、熟期适中,增产潜力大,适合华北夏谷区多省份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华北夏谷生态区2004-2008年不同年份谷子品种(系)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是目前华北夏谷区主要病害,常年发生,特别是纹枯病呈显著上升趋势;白发病、线虫痛是华北夏谷区次要病害,个别年份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科技》2010,(22):73-73
武安市是中国谷子发源地,也是华北夏谷生态区谷子播种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已有8700年的谷子栽培历史。2004年武安市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小米之乡”,2005年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小米之乡”。武安市常年谷子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占秋粮播种面积31%,谷子总产占秋粮总产26%,特别是在武安西部山区和浅山丘陵地带,谷子种植面积占旱地的42%左右。  相似文献   

20.
免耕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方式之一,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功效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免耕技术应用概况,总结和分析了谷子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并对其在华北夏谷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