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大田县主要造林树种水土保持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构建大田县耐干瘠水土保持造林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研究区水土保持造林树种选择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21个初选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最优分割法将参选树种划分成3个等级。树种的综合指数通过树种对逆环境的抗性、树种的水土保持功能及树种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定得出。结果表明;青冈、枫香、马尾松等5个种综合指数较高,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一级树种;板栗、光皮桦、细柄阿丁枫等9个种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二级树种;檵木、楠木等7个种综合评分较低,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三级树种。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防护林单因素美景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防护林的观赏价值和游憩价值进行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从垂直结构、地被、绿草和枯草的搭配比例、裸露程度、落叶和常绿树种的搭配比例、地形等6个单因素角度,对水土保持防护林景观美景度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多元数量化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防护林景观美景度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长汀水土保持防护林景观化构建提出了技术要点,以期为水土保持防护林景观化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建设基干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确定树种生物生态特性、观赏特性、生态功能为树种选择主要依据,确定气候适应性、土壤适应性、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等15个准则层评价指标,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测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和树种评价得分。结果表明:进行评价的50种森林校园树种分为4个等级,Ⅰ级(>4),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共有10个树种;Ⅱ级(>3.7,≤4),共有14个树种;Ⅲ级(>3.2,≤3.7),共有20个树种;Ⅳ级(≤3.2),共有6个树种。本研究为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科学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理论出发,详尽地阐述了水土保持林的营造理论。根据水土保持的目的和原则,综合论述了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措施等理论,并指出了今后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所高智慧研究员主持的“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2003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成果包含“八五”、“九五”两项课题研究内容,是浙江省承担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攻关林业项目,历经10a研究。该成果营造了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为主体的防护林,选择了杜英等十多个抗盐、抗风、耐干旱及多用途、多功能适生树种,并提出了一套从立地分类、树种选择、林分优化结构模式到林种配套布局、实验林示范和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益测定与评价的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 目前该项目已在浙江省…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水土保持林研究进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阐述了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在国内外发展的概况,水土保持林功能、树种选择、优化模式结构、效益评价和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为水土保持林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行道树种综合评价与分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评价是城市美化与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由7个抗性功能指标、6个生态功能指标、5个美学性能指标、3个经济性能指标组成的城市行道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州27种主要行道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最优分割分级法对参评树种进行分级,评价分级结果显示与福州市行道树种选择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防火林带耐火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岩  李秋梅  宁宝杰 《林业科技》2001,26(3):31-34,30
防火林带树种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某一个因素进行比较和筛选。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常见的17个树种耐火性能,林分阻火机理、造林学特性三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的研究,并采用PUZZY综合评判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大兴安岭林区防火林带耐火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褂木等各5个优良地理种源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建设中推广应用造林.通过对造林地土壤监测表明:采用桤木、马褂木等阔叶树种造林后,林地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优良树种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抗逆性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确定了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优良树种选择评价的3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考虑不同专家评价水平,结合熵技术修正进行指标权重评价方法的研究,初步探索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优良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该评价模型,在广东省珠海市筛选出20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优良乔木树种。  相似文献   

11.
为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作者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池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池杉幼苗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池杉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池杉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2.
作者针对三峡库区植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库区水土保持型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点区域——低山丘陵区为例,在现有植被建设模式基础上,从生态规划、树种选择、群落结构配置等方面加以提高和改进,筛选和配置出对各区适应性强的植被建设模式,为该区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群落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3种典型森林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断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主要为马尾松、柏木等针叶树种,短柄袍栎、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种及多脉青冈、石栎等常绿阔叶树种;2)针叶群落中乔木层个体高度级频度顶点位于10~15 m,针阔混交群落与阔叶群落为5~10 m;3)阔叶群落中短柄袍栎和栓皮栎等优势种的胸径频率为逆J字型,伴生树种主要为L型或逆J字型,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表明优势种种群处于稳定状态;4)针阔混交群落针叶优势种的种群属于单峰型和逆J字型的衰退类型,阔叶树种多为逐渐增长的L型或间歇性发展的多峰型;5)针叶群落优势树种胸径频率属于典型的单峰型,伴生树种为单柱型或L型;6)由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推断三峡库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为针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是制约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试验小区对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有香根草的试验小区土壤物理性质要好于裸地,而2 a生香根草试验小区的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要好于1 a生香根草;2)裸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流失量为0.3383 t,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都有显著的下降;3)2 a生香根草过滤、沉积土壤流失量0.1986 t;4)香根草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2 a生单株香根草固土量为3.12 kg,其固土量与地下生物量关系可用Y(固土量)=-23.139X2+25.85X-3.1344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15.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photosynthetic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xodium ascendens seedlings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hydro-fluctuation belt. The four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s were: normal growth water condition (CK), light drought stress (T1), soil water saturation (T2), and soil submersion (T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water treatments could effectively influence the content of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 leaf gas exchange and apparent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of T. ascendens seedlings.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T. ascendens seedlings could not only tolerate water submersion and wet conditions but also endure a certain degree of drought. To establish a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species T. ascendens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onditions of root submersion or water-saturated soil. In case it is planted in drought conditions, this tree species should be watered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keep its normal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lated from Forest Research, 2006, 19(1): 54–60 [译自: 林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峡库区无干扰马尾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和天然更新状况,并选择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空间结构参数及直径分布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为马尾松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尾松群落物种数量丰富,共出现维管束植物117种,林下天然更新状况良好,共有树种24种,数量达5 221株·hm-2,其中高度小于100 cm的幼苗占48.9%。林分随着直径增大,林木株数逐渐减少,呈典型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8,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0,整体处于中度以上混交;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0,大部分林木个体分化程度较高,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林木个体数量基本相等。优势树种马尾松属轻度聚集分布,接近中度混交,且60.2%的个体处于竞争优势或亚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马褂木水源涵养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褂木是重要的绿化、用材和水源涵养林兼用树种.三峡库区栽培面积已超过2 400 hm2.本文通过分析8种复合经营模式的效益,来综合评价不同的复合经营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复合经营的马褂木胸径生长量年均提高10%以上.复合经营的马褂木-桔梗模式、马褂木 白术模式的年收入最高,投入大;而柴胡、黄芪和黑豆投入小、种植技术比较好掌握.试验出的几种模式可减少土壤侵蚀量33.3%,生态效益显著.根据推广应用前景,结合药材市场需求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促进林农增收.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地形和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是事关库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成败和三峡工程长久安全运行的大事。笔者通过对巴东县官渡口镇退耕还林现状的调查,分析三峡库区退耕还林与农民生活出路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峡库区第一重山脊内实施退耕还林的措施和办法。为有效改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曾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三峡工程的修建对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峡库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52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10目19科64种,其中I级保护物种8种,Ⅱ级保护物种55种,中国特有种9目18科47种,既是特有种又是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有4目5科8种。本文在综述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特点,即区系复杂与组成多样性、成分特有及分布不均匀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致危原因和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