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建省大豆常年种植面积10万公顷左右,种植上以春、秋大豆为主,面积各占一半。由于我省大豆育种较薄弱,大豆科研人员少,育种上以春大豆为主,因此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主要是春大豆品种,秋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曾是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代表优质大豆的中国大豆,在中国开放大豆市场后,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被贴上了"劣质"的标签,含油量低,水分高,杂质含量高,诬称"中国大豆一半都是沙子".1995年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随着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被种种言论批判时,以转基因品种为主的进口大豆,则洪水般涌进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3.
大豆属于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大豆原产于我国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但以春大豆占多数。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十一月份开始进入流通渠道。重迎茬对大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茎粗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开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主产区主要推广品种株型变化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株型的优劣是大豆能否高产稳产的关键,也是大豆育种中重要选择指标之一。本文所论及的株型,主要是由结荚习性,株高,倒伏性,分枝性,以及主茎发达程度等性状综合组成。一定的大豆株型须与一定的自然条件与耕作栽培水平与条件相适应。近年全国大豆主产区推广的高产品种的株型指出,东北春大豆产区的大豆株型,以亚有限结荚习性,植株较高大,主茎发达又有一定分枝,抗倒伏,百粒重20克以上为主。黄淮夏大豆产区,以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多分枝,株高适中,秆强,荚密者为主。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夏大豆,以典型有限结荚习性,多分枝,分枝上举,荚密,高度中等,抗倒伏,子粒大小中等为主体。当今各区的大豆育种,应按照上述生产上大豆株型的形势,确定株型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它内部具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而且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作为农业食品食用,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食品加工原料以及牲畜的饲料。由此可见,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大豆。但是大豆病虫害的频频出现,严重的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几种常见的大豆病虫害的危害、防治技术进行论述,以供参考。一、常见的大豆病虫害1.常见的大豆病害我国常见的大豆病害有20多种,如: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菟丝子、灰斑病、灰星病、大豆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  相似文献   

6.
<正>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7.
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防治大豆蚜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出安全有效地防控大豆蚜虫的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各处理不喷施任何杀虫剂,研究了不同间作比例对大豆蚜虫数量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与早熟马铃薯以8:8比例间作对大豆蚜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且增产14.2%,其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大豆曾经享誉世界,可以说,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大豆市场遭遇剧烈波动,进口大豆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与此同时,前不久农业部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外大豆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大豆市场,国产大豆究竟能否守住最后的壁垒?我国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9.
1 大豆蚜虫1 .1 发生大豆蚜虫 (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 ,是黑龙江省大豆产区主要害虫 ,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 ,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 ,严重时布满茎叶 ,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 ,叶卷缩 ,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RT-PCR克隆大豆子粒Le1基因核心保守序列515bp片段,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为基本载体,构建了抑制大豆Le1基因表达的RNAi载体。通过酶切检测及测序,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正确。本研究为通过RNAi技术降低大豆中凝集素含量,改良大豆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创建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核心,以精准田间管理为基础,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保证,主攻提高大豆单产,改善大豆品质。实现了用80%的大豆播种面积生产出全区95%大豆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豆类,栽培面积以东北地区最为广泛,其中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大豆品质最好,产量最高。大豆物美价廉,营养极其丰富,是农户们亲睐的农作物之一。影响大豆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因素就是大豆病虫害,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豆种植农户有益。  相似文献   

13.
据海关统计,中国1996年进口大豆110多万吨,之后大豆进口数量逐年猛增;2009年,大豆进口数量达到4255万吨。13年来,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增加了38倍多,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严重冲击国产大豆市场,而且进口大豆中转基因大豆占很高比例。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和虫害主要是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容易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每年的大豆种植中,尤其是重迎茬大豆地块必须做好上述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大豆作为黑龙江省海林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提高其产量,保障农民正常生产、生活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大豆的科学种植技术以及对大豆病虫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大豆作物的健康生长以及高效的产出量。  相似文献   

17.
纪双 《吉林农业》2011,(12):235-235
大豆既是我国原始的栽培作物,又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现状,着重研究了东北四省区大豆产业的发展趋势,最后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集粮食、油料、饲料为一体的主要农作物,在我县大豆种植史上,面积曾达50万亩。由于大豆的产量低而不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提高大豆产量,1983年,江苏省科委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在我县开展以合理密植、增施花荚肥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高产攻关,于1985年在我县首次突破大豆亩产1  相似文献   

19.
大豆重茬现象是阻碍大豆生产行业的一大弊病。本文针对如何减轻大豆重茬危害的问题,总结了重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大豆的发源地,有5000年栽培历史,国产大豆品种占世界大豆品种的97%以上。国产大豆是全世界最好的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相比,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然而,国产大豆的种植量和产量逐渐减少的尴尬正困扰着大豆产业。与此同时,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却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保护民族大豆产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行动,收复中国大豆失地之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