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山东庆元颐元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机与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主要由机架、旋耕机、播种(肥)器、种(肥)开沟器、覆土器、镇压器、深度调节轮和起垄犁等组成。适用于玉米秸秆还田地免耕播种小麦和麦茬地播种玉米作业,一次进地即可完成秸秆切碎、起垄、旋耕、  相似文献   

2.
由山西浮山县惠丰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GTN-20025(10)A5型播种机主要用于一年两作和两年三作保护性耕作。它可以在直章玉米秸秆地和小麦高茬地直接播种小麦或玉米、大豆等作物,一次作业完成秸秆粉碎、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后地表形成带状免耕秸秆集垄覆盖、垄际耕作施肥播种这样一种虚实并存的带状保护性耕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麦收获后花生播种存在的麦茬高、秸秆量大,拖拉机多次进地旋耕、起垄、播种、覆膜等作业效率低、耗费人力成本高、耽误农时等问题,同时根据我国黄淮海地区麦茬地夏花生机械化起垄覆膜播种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集灭茬、旋耕、施肥、起垄、播种、喷药、铺膜和膜上覆土于一体的麦茬夏花生播种机。阐述了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设计了传动系统、起垄装置、排种器等关键部件。以秸秆粉碎合格率、起垄合格率、穴粒数合格率指标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表明,整机结构稳定,性能良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技术特点玉米全膜覆盖双垄双沟施肥播种技术有别于普通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其技术特点是:选用1.2m的宽幅地膜,播种后地表地膜基本全覆盖,最大程度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地表温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并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播种机开沟起垄,地表形成双垄双沟,玉米生长于沟部,有效利用了天然降水;播种作业时播种机提土装置取土、输土和覆土,覆土分别覆盖于地膜两侧和沟内,沟内的覆土使播种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衔接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农机农艺更有效地结合,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制订了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板茬播种技术规范。1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是将切碎的秸秆覆盖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扶垄等作业。  相似文献   

6.
秸秆粉碎覆盖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了2BMQ-180/3型秸秆粉碎覆盖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提出了在破茬开沟器前安装驱动立轴旋转式秸秆粉碎装置,将秸秆和杂草粉碎并抛撒在地表的防堵措施,并进行了田间播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通过性良好;种、肥覆土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3.7%、20.8%,粉碎秸秆长度小于10 cm的达到90%以上,出苗率超过90%,提高了播种质量;实现了秸秆粉碎还田和免耕播种的联合作业方式,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集秸秆深埋、化肥深施技术于一体,对构建土壤水库、肥库、碳库和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彻底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此,对深耕合垄施肥机进行了设计和试验。该机可实现深开沟、化肥深施及起垄整垄联合作业,配合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开沟参数和起垄参数符合秸秆深埋还田农艺要求;当开沟深度在30~40cm时,该机作业阻力在25~30k N变化,还应进一步优化工作部件结构以减小作业阻力。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种植玉米每公顷增产率为10.5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机具评介     
北京生产的免耕施肥播种机SGTNB-200Z4/8精量旋播机由西安市旋播机厂生产,2004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农机局引进进行试验。该机灭茬能力强,机具通过性好,播种侧深施种肥,种、肥隔离但不分层,距苗根系远近适宜;开沟器采用起垄直管式,能够在硬茬地进行作业,开沟器前设置有旋转刀具,作业不壅堵,种床秸秆、杂草少,播深一致,播种均匀。该机一次能完成秸秆压倒、切碎、灭茬、播种、镇压等项作业,适宜硬茬地免耕播种玉米、小麦、豆类。但也发现该机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业速度慢,效率低,作业时不便于检查排种、排肥情况;②排种链轮轴与轴套间隙过大,…  相似文献   

9.
尼勒克县、昭苏县农机局引进新疆昌吉州新晨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CM-2马铃薯施肥播种机4台。该机由机架、种箱、肥箱、培土器、地轮,靴铲等部件组成,一次可完成开沟、分层施肥、播种、起垄、覆土等多项作业工序,通过现场对比,机播比人工播种提高工效6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是指在小麦收获后秸秆覆盖的土地上,不翻耕土壤,用玉米播种机直接播种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喷药等作业工序,具有增产增收、节约成本、培肥地力、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起垄、播种、喷药、覆膜一体种植机主要由悬挂装置、机体、起垄装置、整形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传动机构、喷药装置、覆膜覆土装置等零部件组成,工作时由小四轮拖拉机牵引行走,起垅犁耕翻土壤起垄,整形装置整理成花生垅。地轮转动驱动播种装置的排种轮转动和施肥装置的排肥轮运转,种子从种子箱经排种轮、排种管和开沟器种到土壤下方20-50mm;肥料从排肥轮、排肥管、开沟器深施土壤下方80-110mm。拖拉机的气泵经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机》2012,(2):40
由潍坊明兴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机是同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播种施肥机械,适用于小麦免耕条播和玉米施肥播种作业,可一次完成灭茬、开沟、起垄、施肥、播种、覆土及镇压等工序。其主要特点:①采用圆盘梅  相似文献   

13.
烤烟种植一体机是烤烟种植专用机械,一次行走,就完成起垄、施肥、喷药、覆膜作业工序。该机主要由悬挂装置、机体、起垄装置、整形装置、施肥装置、传动机构、喷药装置、覆膜覆土装置等零部件组成。工作时由50拖拉机牵引,起垄犁耕翻土壤起土垄,整形装置将土垄整形压实并整成梯形状凹槽形烟垄;地轮转动驱动施肥装置,肥料从肥料箱经排肥器、排肥管和开沟器深施到垄下90~110mm处;拖拉机的气泵经压力罐给喷药装置加压,药液由喷杆进入喷头,均匀喷洒到整理成形的烟垄表面,实现喷药灭虫除草;覆膜装置将地膜铺盖到喷洒农药的烟垄上,经压膜覆土完成覆膜作业。  相似文献   

14.
单行半自动马铃薯种植施肥机主要用于小块梯田作业。该机(如图所示)由种箱、肥箱、旋转盘、地轮、链传动机构、开沟器、起垄器及机架组成。地轮转动提供动力,通过链传动机构传给排肥轴,经锥形齿轮机构使旋转盘作水平旋转。槽轮机构定量排肥。作业时,驾驶员操作机组前进,一名辅助人员把马铃薯块茎投入旋转盘上的窝眼内,通过输种管落入开沟器开出的沟内,同时肥料经输肥管落入沟内距块茎4cm处,然后起垄器起垄覆土。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皖北地区小麦茬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免耕播种玉米时小麦秸秆堵塞严重、种肥深浅间距不一致和播种质量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免耕穴播机。该机采用防绕及肥种复合仿形开沟和覆土侧方镇压等机构。可一次完成拨开秸秆、仿形开沟、种子侧下方条带施肥、单粒播种、覆土及种侧镇压碎土、种上二次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时土壤扰动小,播种作业质量可满足皖北地区农艺要求,为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播种时,使用玉米播种施肥机,通过设置适宜的种子和肥料间距,安全有效地将种子和缓控释肥一次性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可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缓控释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一、山东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自2012年起,省财政连续两年对缓控释肥"种  相似文献   

17.
1.作业条件(1)耕地:坡度≤15度,土壤含水率在(15±2)%。(2)土壤:选择土壤耕层深厚、结构适宜、土壤肥力中上等、保肥保水性强、偏酸性、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最佳耕深为200~250mm。2.播种方式播种机将种薯点播在开沟器开出的沟内湿土中,正、侧位深施肥、覆土、起垄;每一垄播两行,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等五道工序。  相似文献   

18.
由河南省濮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研制生产。其主要功能是用现有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但不用灭根茬),然后用该犁完成灭玉米根茬、深埋粉碎的玉米秸秆与草肥、耕翻土壤等多项作业。 该犁为主、辅犁结构,辅犁用来灭玉米根茬、深埋秸秆和根茬,主犁完成耕翻土壤作业。使用该犁耕地,能将根茬、碎玉米秸秆和草肥严密地覆盖在耕层下面,提高了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作业效率,也不影响以后的整地和播种作业。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8.8~13.2kW(小四轮拖拉机)耕宽: 20cm耕深: 20~ 26cm(沙土、两合土…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国内常用秸秆还田机具功能单一的情况,研制出1ZF-180型秸秆培肥整地机具。该机具能够实现秸秆掩埋以及原有垄台和垄沟的交替更换,一次进地完成垄台深松、灭茬、旋耕、起垄秸秆掩埋、镇压多项作业。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械漏播和重播等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覆膜等作业。该机采用独特的手指状取种播种机构,使漏播率和重播率降低;使用了旋耕起垄装置,种沟均匀覆土的同时能够完成起垄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该机具无论播种质量(包括株行距、漏重播率、起垄覆土、覆膜等),还是作业效率,均能达到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田间试验表明,该马铃薯联合作业机具的平均漏播率为0.91%,平均重播率为1.17%,平均株距偏移率为7.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