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肥还田与减施氮肥对烟叶SPAD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湘西烟地绿肥还田条件下氮肥的适宜减施量,以箭舌豌豆和黑麦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绿肥还田与减施氮肥对烟叶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箭舌豌豆的烟叶SPAD值高于黑麦草还田处理,翻压箭舌豌豆处理烟叶成熟较黑麦草还田处理要迟;翻压箭舌豌豆条件下可减施氮肥9 kg/hm2,翻压黑麦草则不可减施氮肥。  相似文献   

2.
在大蒜—水稻轮作模式典型区,以大蒜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无秸秆还田(CK)、秸秆1倍焚烧还田(A1)、秸秆2倍焚烧还田(A2)、秸秆1倍翻压还田(B1)、秸秆2倍翻压还田(B2)、秸秆3倍翻压还田(B3)对土壤培肥和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显著高于CK;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都显著高于CK;秸秆还田比CK增产,其中秸秆翻压还田各处理增产显著,秸秆3倍翻压还田(B3)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18.84%;秸秆翻压还田培肥效果较好,尤其在拔节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导致其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换率较高,从而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3.
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辽北地区适宜耕作方式及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田间小区试验,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不同耕作方式(旋耕、翻压和免耕)和还田周期(连年和隔年),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不还田相比,翻压还田处理显著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免耕还田处理显著增加耕层土壤含水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连年翻压还田处理玉米穗部性状最优,子粒产量最高;其次为免耕还田处理,旋耕还田处理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在同等氮肥施用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使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增加氮肥投入量并未带来显著增产效应。相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减施50%钾肥处理的玉米子粒产量无显著变化。在辽北地区,秸秆还田配合翻压、免耕耕作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理化形状,有利于玉米稳产高产,连年翻压还田对玉米增产效应最理想,且秸秆还田配合适宜的化肥减量措施不仅能保证作物产量,可降低养分流失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理化性质 ,是很好的有机肥源。目前开展还田非常必要 ,势在必行 ,并有成功的粉碎翻压 ,旋埋翻压 ,堆积沤制还田技术 ,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玉芹  岳玉兰 《玉米科学》2004,12(3):106-108
论述了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概况及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作用。秸秆还田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秸秆还田后,大豆、玉米和小麦等作物增产6.1%~14.3%。秸秆还田要确定适宜的翻压时间、翻压数量、补氮数量,并要保证秸秆粉碎。  相似文献   

6.
[目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双季稻冬闲期重要的绿肥作物,长期进行紫云英翻压还田可以实现土壤培肥和水稻增产的双重目标.但是,在众多的土壤理化指标中,有关紫云英不同翻压年限下驱动水稻产量变化的关键因子还不明确.[方法]本研究在紫云英传统种植区(江西省余江区),选择紫云英翻压时间为0、3、5...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湘西烟地翻压豆科绿肥后的适宜减施氮量,以箭舌豌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减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绿肥箭舌豌豆后适量减施氮肥,可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物理性状,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翻压绿肥箭舌豌豆还田可减施氮量9~18 kg/hm2,以减施氮量9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稻草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收获后,稻草直接还田或先处理再还田;秋耕地时将稻草翻埋;春季根据稻草还田的不同处理进行整地、插秧;水稻生育期根据其稻草还田特点进行施肥、灌水、植保。  相似文献   

9.
秋季收获后熏稻草直接还田或先处理再还田鸦秋耕地时将稻草翻埋鸦春季根据稻草还田的不同处理进行整地、插秧。水稻生育期根据其稻草还田特点进行施肥、灌水、植保。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免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清除、秸秆还田耕翻、秸秆清除耕翻四种不同栽培模式,研究其对豆田蛴螬发生量的影响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蛴螬发生量的表现为免耕田〉耕翻田,秸秆还田〉秸秆清除;在秸秆还田地块产量要素中,单株荚数、粒数增加较多,且翻耕田百粒重、单株粒重都最大;从产量上来看,耕翻田〉免耕田,对免耕田而言,秸秆还田〉秸秆清除,耕翻田则相反。经方差分析,产量结果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耕作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退化黑土为对象,对7种耕作技术模式下土壤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施肥+浅翻深松+秸秆还田"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降低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最好.与原垄种相比,各种技术模式对土壤有机质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以加有机肥和加秸秆还田的2种模式效果相对最佳,分别增加17.8%、22.4%;"测土施肥+浅翻深松"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常规施肥+原垄种相比分别增产9.7%和5.7%.不同技术模式中以浅翻深松加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处理对改良退化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培育试验,研究在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紫云英翻压量总体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紫云英低翻压量(47g/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而磷酸酶、转化酶最高值均出现在中翻压量(94g/盆)土壤中,高翻压量(141g/盆)土壤脲酶活性最强。翻压紫云英总体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量,且均在腐解20d达到峰值,但增加翻压量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不显著,紫云英高翻压量有助于前期土壤微生物量氮提高,低翻压量则对后期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效果更好。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量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百色市植烟土壤状况及保育和修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地调查和常年数据积累,分析了百色烟区植烟土壤的状况,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百色烟区冬翻晒土、秸秆还田、绿肥翻压、增施有机肥和腐植酸肥、施用生物肥料、生石灰、生物钝化剂等植烟土壤保育与修复技术措施的实施推广情况,提出了今后该烟区植烟土壤保育和修复的重点工作,可为百色烟区实施植烟土壤生态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西部地区水稻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尼龙网袋翻埋法,连续3年进行秸秆腐解试验,研究了黑龙江西部地区水稻秸秆腐解规律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每年10月至翌年5月,秸秆腐解进入停滞期;翌年6月至9月翻埋到水田中的秸秆进入腐解期。秸秆腐解速率年际间变化整体表现为"快-慢-慢"的升高过程。秸秆还田1周年时,秸秆腐解率大幅度提高,腐解率达44.3%;秸秆还田2周年时,秸秆腐解率提高相对减慢,腐解率为63.8%;秸秆还田3周年时,秸秆腐解率变化趋近于平缓,腐解率为69.5%。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对棉花生育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用地养地、培肥地力的一种好方法,已被科研和生产所证实。但玉米秸秆还田后,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效应如何?为此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进行。品种为陕1155。试验处理设:每公顷玉米秸秆15000公斤、7500公斤和对照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7m2。棉花5行区,等行距露地直播,每公顷9.0万株。玉米秸秆铡为8厘米,按处理均匀撒施,翻压28厘米土中,并行冬灌。2 结果与分析2.1 对棉花前期生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还田数量不同,棉花生育亦有明显差异。秸秆还…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现行生产体制下,积极地改绿肥直接翻压为饲养畜禽、过腹还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1986~1988年在潮盐土亚类的轻盐土,棉麦两熟田上进行了定位试验。畦面4米,适宜东风—12型拖拉机耕作。棉花采用100厘米和40厘米宽窄行种植。窄行内9月中下旬套种黑麦草、苔子混播饲草,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葡萄园施肥,明确常用绿肥紫云英的最佳翻压量,试验在施用等量氮、磷、钾条件下,研究比较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葡萄园土壤养分以及葡萄果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草紫云英翻压量达15 t/hm~2以上时有效提高土壤养分,且促进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鲜草紫云英翻压量为22.5 t/hm~2时,最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葡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但翻压量超过22.5 t/hm~2时,对土壤养分和葡萄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过去水田整地强调秋翻、耙地、早春耢地、提早放水泡田,然后水耙1~2遍,这种整地方法对增产起到明显作用。但有的年份因秋天不能及时翻地、耙地、早春又因缺水不能及时放水泡田耙地,使整地偏晚、次数增多,这样不仅成本高,而且误了农时。结果使插秧期延迟,产量大减。近年来有的稻农秋不翻、春不耙、而采用了放水后一次压耙的整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何谓免耕、压耙整地方法免耕压耙整地方法就是在上年水稻收获后不进行秋翻整地,而在水稻插秧前,放水泡田后进行压耙整地随后插秧。这种方法从现象上看耕作方法粗放,实践上…  相似文献   

19.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玉米秸秆覆盖还田(SCR)、旋耕还田(SPR)、翻埋还田(SDPR)和不还田(CK)4种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玉米根系活力、株高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使土壤容重下降3.24%~5.76%,孔隙度增加4.08%~5.89%,土壤含水率增加6.43%~10.86%。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且SDPR处理效果最好。秸秆还田有利于玉米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SDPR处理产量和WUE最高,其次为SPR和SCR处理,CK最低。SDPR、SPR和SCR处理较CK增产15.14%、9.41%和5.06%,WUE提高28.62%、22.67%和18.11%。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土壤水分与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交互作用,通过防雨棚微区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对小麦群体数量、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小麦群体数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和产量显著降低,最大根冠比出现时间推迟至开花期;与秸秆不还田(CK)相比,秸秆还田(RS)处理的群体最大茎数提高了8.5%,灌浆期根冠比增加12.26%,但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穗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也分别下降5.10%、3.17%、15.46%和8.39%;轻旱和适宜水分条件下,根冠比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RS处理的群体最大茎数较CK增加12.04%~14.18%;拔节期根冠比显著增加,灌浆期则相反;RS处理的不孕小穗数减少了14.91%~18.98%,穗粒数和产量则分别提高9.18%~26.30%及5.76%~6.96%。在轻旱或适宜水分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小麦群体质量,协调植株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最终提高籽粒产量;而土壤干旱时不宜进行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