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植物热值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评价的重要指标。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东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木不同器官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在统计上大都存在显著差异,去灰分热值从大到小排序为叶(21.57 kJ/g)﹥枝(20.98 kJ/g)﹥皮(20.73 kJ/g)﹥根(19.88 kJ/g)﹥干(19.51 kJ/g),灰分含量排序为叶(5.79%)﹥皮(2.48%)﹥枝(1.88%)﹥根(0.95%)﹥干(0.47%);树干热值和灰分含量随树干从下往上呈增加趋势,且上、中、下部均存在显著差异;树根热值和灰分含量从根茎、粗根到细根也呈增加趋势,且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地上部分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和灰分含量均大于地下部分(树根),且差异显著;不同器官的热值和灰分含量与林木直径、树高和起源等因子显著相关,但其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四种杨属植物的热值及灰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胡杨(P.euphraticaOliv.)、俄罗斯杨(Populus.Russkii)、新疆杨(P.albavar.pyramidalis)、银×新杨(Populus alba×Populus bolleana),茎、枝、根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杨属植物不同组分灰分含量变化趋势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各组分皮的灰分含量均大于木质的灰分含量;(2)4种杨属植物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变化相同,均为枝茎根;(3)4种杨属植物不同部位木质的干重热值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不同部位皮的干重热值和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5)4种杨属植物热值各组分木质和皮的差异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南方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森林资源连清马尾松生物量调查数据,对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水率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基于年龄、起源、海拔、土壤类型等因子的含水率模型。结果表明:①不同起源的马尾松林木含水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工起源的平均含水率为58.85%,天然起源的平均含水率为55.61%;按马尾松各器官综合平均含水率高低排列顺序为树叶〉树根〉树干〉树枝〉树皮;②随着马尾松林龄或龄组的增长,各器官含水率均降低;③马尾松树干(去皮)中部位(3.5/10树高)处含水率可以作为整株平均含水率;④马尾松含水率与年龄、树高、胸径、坡度、起源、土壤类型、坡度、海拔、冠幅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其中以年龄与其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652,与省份、坡向、坡位相关性不显著;⑤建立包含马尾松年龄、起源、坡度、海拔等多因子的林木含水率模型,模型拟合度R2均在0.50以上。  相似文献   

4.
广西主要树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树种不同器官间的植物热值规律,可为这些树种的能量特征和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对广西12个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热值测定,结果表明:各主要树种的加权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18.56~20.41 kJ/g和19.11~20.57 kJ/g;树种各器官热值表现为叶片含量最高,各器官热值含量顺序一般为叶〉枝〉皮〉干,或叶〉皮〉枝〉干;树种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在0.18%~14.48%,树种各器官灰分含量一般表现为叶〉皮〉枝〉干。  相似文献   

5.
新疆8年生银新杨热值与含碳率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银新杨的茎、枝、根的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皮(19.701 kJ.g-1)>主干干(18.653 kJ.g-1)>侧枝皮(18.512 kJ.g-1)>侧枝干(18.135 kJ.g-1)>根干(18.075 kJ.g-1)>根皮(17.106 kJ.g-1);干的灰分含量在0.80%~1.69%之间,皮的灰分含量在8.05%~9.63%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的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皮的热值与灰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58;木质素和纤维素与热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热值与含碳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856。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内22a生的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eii)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各树种人工林的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3种栲属树种各器官灰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叶根枝干,各器官平均灰分含量则表现为拉氏栲丝栗栲闽粤栲;各树种各器官去灰分热值总体表现为叶枝干根,各器官平均去灰分热值则表现为拉氏栲闽粤栲丝栗栲;各树种各器官碳含量均表现为干枝根叶,各器官平均碳含量则表现为闽粤栲丝栗栲拉氏栲;各树种各器官间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总体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检验,P0.01);除了碳含量与去灰分热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其他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3种栲属树种人工林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表现为为闽粤栲丝栗栲拉氏栲,在低产低效林分改造中可优先考虑闽粤栲。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永春县,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的10月至翌年春季的3月灰分含量较高,而春夏季相对较低;毛竹成熟叶的灰分含量在7.56%~15.91%之间,老叶的灰分含量在7.46%~16.67%,老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叶(P=0.0199)。②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干重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在18.166~20.923 kJ.g-1之间,老叶的干重热值在18.581~20.249 kJ.g-1,老叶的干重热值与成熟叶接近;成熟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老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③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去灰分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061~22.962 kJ.g-1之间,平均为(21.670±0.720)kJ.g-1;老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793~23.053 kJ.g-1之间,平均为(21.779±0.584)kJ.g-1;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与老叶接近。  相似文献   

8.
新疆6年生白榆热值与含碳率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白榆的茎、枝、根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年生白榆乔木不同器官的热值变化是各组分干的热值均大于皮的热值.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干(19.272 kJ·g<'-1>)>根干(18.881 kJ·g<'-1>)>侧枝干(18.738 kJ·g<'-1>)>主干皮(17.145 kJ·g<'-1>)>侧枝皮(16.021 kJ·g<'-1>)>根皮(15.326 kJ-g<'-1>);不同器官的干的灰分含量在0.94%~1.36%之间,皮的灰分含量为9.78%~10.91%,白榆的热值与灰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908,这与大多数研究结论相同;木质素和纤维素可能是影响热值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与热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热值与含碳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947.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藏高原森林的热值特征,对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5个乔木树种全株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2.34 MJ/kg~22.92 MJ/kg之间和23.19 MJ/kg~23.48 MJ/kg之间,灰分含量在2.23%~3.54%之间,云杉属的干质量热值显著高于圆柏属,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圆柏属。2青海省主要乔木树种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1.20 MJ/kg~26.60 MJ/kg和22.20 MJ/kg~28.28 MJ/kg之间,灰分含量在0.43%~8.33%之间。就干质量热值而言,每种植物叶片的热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就去灰分热值而言,除紫果云杉外,每种植物叶片的热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就灰分含量而言,不同树种灰分含量最小的器官均为干。3树种热值和灰分含量均会受到年龄和海拔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5年生刺槐4个无性系的枝干生物量及热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陕县5年生的3-I、豫刺槐1号、匈牙利四倍体、一般刺槐(CK)4个刺槐无性系的生物量、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单位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3750~3950kcal·kg-1与3800~4000kcal·kg-1之间,高低排序均为3-I>CK>豫刺槐1号>匈牙利四倍体;部位间单位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3800~3960kcal·kg-1与3840~4000kcal·kg-1之间,高低排序均为树干中部>树枝>树干上部>树干下部;无性系间单株枝干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10900~35000kcal与11000~35500kcal之间,无性系间单株枝干热值排序与枝干总生物量排序一致,均为豫刺槐1号>3-I>CK>匈牙利四倍体。综合热值、灰分含量和生物量分析,对刺槐进行能源林经营的品种选择是有效的,无性系豫刺槐1号选做能源刺槐树种栽培最为理想,3-I次之;树干中部为理想能量部位,树枝次之。  相似文献   

11.
Calorific value of plants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evalu- ating and indexing material cycles and energy conversion in forest eco- systems. Based on mensuration data of 150 sample sets, we analyzed the calorific value (CV) and ash content (AC) of different parts of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trees in southern China using hypothesis tes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CV and AC of different tree parts were almos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In descending order, ash-free calorific value (AFCV) ranked as foliage 〉 branch 〉 stem bark 〉 root 〉 stem wood, and AC ranked as foliage 〉 stem bark 〉 root 〉 branch 〉 stem wood. CV and AC of stem wood from the top,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s of tre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CV increased from the top to the lower sections of the tnmk while AC decreased. Mean gross calorific value (GCV) and AFCV of aboveground par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lowground parts (roots). The mean GCV, AFCV and AC of a whole tree of Masson pine were 21.54 kJ/g, 21.74 kJ/g and 0.90%, re- spectively. CV and AC of different tree parts were, to some extent, cor- related with tree diameter, height and origin.  相似文献   

12.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控制及对木材育种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 1 3年生马尾松子代测定林的 2 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木材试样 ,着重研究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化学组分、基本密度和生长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并受中等至强度的遗传控制。在 6个木材化学组分中 ,灰分、戊聚糖和 1 %NaOH抽出物含量的遗传力较高 ,木质素、综纤维素和热水抽出物含量的遗传力稍低。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木材化学组分相关性很小 ,似相互独立。遗传相关认为灰分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可分别作为综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间接选择指标。由于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家系间的绝对差异较小 ,仅为 2 %~ 3% ,对选育的实际意义不大。可选择综纤维素含量高的优株进行无性繁殖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南方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碳储量监测日益受到重视,而含碳系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计量指标.以南方马尾松为对象,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叶>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干不同高度干材和干皮的含碳系数也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同层次树...  相似文献   

15.
各树种的胸径随着林龄增加而增长,白蜡的树高随林龄延长也呈递增趋势,而其他树种的树高变化则没有明显规律性,在林龄13年内,杨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要明显优于其他4个树种。刺槐、白蜡、白榆和臭椿的长期人工林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增加土壤的养分,从而培肥土壤,但对土壤pH稍有提升作用,碳汇量大小顺序为:白蜡刺槐白榆臭椿;刺槐人工林更新为杨树林后,林地土壤含盐量有所增加,但土壤肥力得到改善,明显提高了人工林的固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