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提出在“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以种畜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肉牛“种子工程”建设步伐,以市场为导,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为依托,以肉牛业发展为主题,以调整肉牛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生产为重点,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转变肉牛业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高档牛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产业,肉牛业则在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目前生产水平很低,投资肉牛业在部分地区具有显著的政策、资金和市场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3.
肉牛业是阜新地区的优势产业,在阜新市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肉牛业,为肉牛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再加上阜新市特有的资源优势,使阜新市肉牛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省主要的肉牛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肉牛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宁夏作为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努力发展肉牛业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宁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肉牛业,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宁夏固原地区肉牛养殖业面临挑战的剖析,以期为宁夏固原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牛肉日渐成为餐桌新宠,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牛肉产量占肉类总量的比例很低.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肉牛业将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肉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交通不便、消费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本文对肉牛的综合养殖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黑龙江省肉牛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肉牛业实现役用向肉用的根本性转变。黑龙江省肉牛生产在全国名列前茅,肉牛业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业快速发展的方法,与时俱进、整合资源和应用科技发挥肉牛业潜力的途径,使广大养牛户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成为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对2006年黑龙江省肉牛产业情况及发展趋势做以概述,旨在为黑龙江省肉牛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肉牛产业(Beef Industry)是以牛属动物的肉作为原料,经过加工以满足人类需求的产业.西方国家由于草地或粮食资源较丰富,他们在将牛属动物作乳用和役用之外,还发展了以肉用为目的的养牛业.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牛属动物主要用作役用和乳用.正如一位外国学者说:"80年代之前,中国没有真正的肉牛业".这位学者在解释什么是肉牛业时说:所谓肉牛业是指牛属动物,包括黄牛、水牛、牦牛等动物的肉作为主产品为人类利用的产业.他将中国的肉牛业定义为始于1978年后,即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牛肉生产中心由西部牧区转移到中部平原和东北农区而形成的.中国的学者在描述这一时期农民的心情时说:"生男孩子和下母牛娃成了农民的两大喜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宁夏隆德县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养殖业发展后劲,因地制宜突出发展市场前景广、附加值高的肉牛品种养殖,促进农民增收。以"杨河乡肉牛养殖整乡推进"工程为重点,加快发展好草畜产业带,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扩大饲草面积,着力提高草畜业经济效益。目前,本乡85%的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养牛户户均建有2个青贮池,2个标准化牛棚,80%农户年均出栏肉牛10头以上。作为畜牧兽医工作站,对提高肉  相似文献   

9.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WTO的加入,给内蒙古肉牛业带来极好的机遇,同时将引进更加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更加有序竞争环境.如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发挥内蒙古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笔者提出了发展内蒙古肉牛业的思路,即加快畜牧"种子工程"建设步伐,促进肉牛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模式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黄牛从传统的役用向肉役兼用及完全的肉用方向转变,发展肉牛业成为农民脱贫和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肉牛业成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渐形成以养殖为起点,育肥为重点,屠宰、加工为亮点,餐饮消费为终点的高效链条环节。其中,育肥环节既解决了我国饲养分散的状况,又保证了深加工所需的优质牛肉的来源,是肉牛业产生效益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肉牛育肥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做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