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雷春生  李英柳  姚倩  唐璐  张凤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41-11743,11749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改性凹凸棒土对微污染废水中苯酚及其再生后吸附效果进行动态试验,研究了去除苯酚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凹凸棒滤料经CATB改性后在动态试验过程中对微污染水中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苯酚的去除率随着废水流速的减少而增大,在pH为6~8,废水中苯酚浓度为17.74mg/L,流速为2m/s,吸附时间25min条件下,吸附去除率达93.07%;改性后的凹凸棒滤料可用碱进行再生,再生后对苯酚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苯酚的动态吸附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波改性凹凸棒滤料对微污染苯酚废水动态吸附。[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对微污染苯酚废水进行动态试验研究,并研究了去除苯酚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凹凸棒滤料经CATB改性后在动态试验过程中对微污染水中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苯酚的去除率随着废水流速的减少而增大。在pH值为6~8,废水中苯酚浓度为17.74mg/L,流速为2m/s,吸附时间25min条件下,吸附去除率达93.07%;改性后的凹凸棒滤料可用碱进行再生,再生后对苯酚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苯酚的动态吸附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r)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水中苯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试液中开路富集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pH5.6)中溶出,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苯酚的溶出峰电位为+0.73V(Ag-AgCl参比电极),检测限为0.05μg/L.应用该法测定了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并讨论了该法测定苯酚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几种修饰电极测定苯酚的灵敏度,探讨了苯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富集机理  相似文献   

4.
在20mg/L-100mg/L范围内,苯酚处理的菜心幼苗,其呼吸强度和光合强度均受抑制,其可食部分的苯酚残留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大。  相似文献   

5.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耗氧量,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照呼吸室与试验呼吸室水中溶解氧之差的方法测定耗氧量,用Winkler氏法测定氧含量,得出口虾蛄耗氧量随体长增大而递增,而耗氧率却随体重而减小。不同的温度,pH,性别对口虾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自然光照与遮光,饱食与饥饿状况下,其耗氧率也明显不同,而盐度变化对相近大小个体的影响不很显著。结果还表明,口虾蛄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其窒息点范围为0.5734-0.6934ml/L。  相似文献   

6.
三十烷醇对侧耳菌丝体生长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三十烷醇对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侧耳菌丝平板培养、瓶栽培养和液体培养的最大增长率为9.11%、17.10%和36.17%,其最佳促进生长浓度为0.05ppm0.1ppm和0.05ppm、通过对侧耳菌丝在深层发酵时总糖、总氮利用情况的测定。证明了添加适量的三十烷醇.菌丝对碳、氮源利用的增加与其生物量形成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红江橙花后4-8周幼果胚珠为试验材料,培养于MT附加500ppmME或BA0.5ppm+IAA0.5ppm+KT0.1ppm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MT基本培养基上,能保持旺盛的增殖能力。不同的激及有机附加物对太体形成有不贩影响。将发育正常的胚状体接种于MT+GA1ppm+NAA0.1ppm固体培养基上,能正常萌发进而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四个水稻品种在不同浓度Na2CO3溶液中萌发及成苗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Na2CO3浓度到33000ppm为止对水稻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而秧苗到4叶时开始迅速死亡,说明Na2CO3对水稻秧苗的危害比萌发严重。20000ppmNa2CO3处理对秧苗的危害程度与5000ppmNaCl相似,因此,将20000ppmNa2CO3做为水稻苗期筛选浓度。苗高、叶龄、鲜重和干重分别与Na2CO3浓度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6,-0.9842,-0.9236和-0.6560),因此,苗高,叶令、鲜重和干重均可作为水稻苗期耐Na2CO3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的姜田土壤经测定有效锌含量为0.65ppm,有效硼含量为0.32ppm。单纯施锌(硫酸锌)增产24.0%,同时施锌和硼(硼砂)增产38.9%。施锌后提高了生姜植株各器官的锌浓度;累积吸锌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植株的锌主要在生育后期吸收;施锌还增加生育后期锌在根状茎中的分配。施硼主要提高了生姜叶片中的硼浓度;累积吸硼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施硼还增加了硼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0.
6——BA对小麦叶片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10ppm的6-BA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麦叶片的SOD、CAT及POX活性,3种处理中以1ppm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稻田甲烷(CH_4)排放研究甲烷(CH4)是仅次于CO2的重要温室气体。最近200年来,大气中CH4浓度提高了1倍多,由0.7ppm增加到1.7ppm(按体积计,以下同)。从绝对量上考虑,CH4浓度还大大低于CO2(约为360ppm),但是一个CH4?..  相似文献   

12.
以薮北种的茎切片为试材,研究了铝(Al)浓度与PH及磷(P)浓度对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切片根分化的增殖过程呈“S”曲线,在PH4.3-5.5时,Al浓度为0-10.0mmol/L范围内,以PH5.0及Al浓度0.5-1.0mmol/L对不定根分化的促进作用最大,P对增加不定根分化数量及分化根长有明显效果。在Al浓度1mmol/L及P浓度1.25mmol/L下培养,根鲜重增加63.6%-176  相似文献   

13.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黄瓜种子对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2,4-D、乙烯利处理黄瓜种子,观察其对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哇50ppm、2,4-D45ppm和30ppm可以有效抑制黄瓜幼苗株高,促进根系发育,使幼苗健壮生长,对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影响不大。多效唑100ppm严重影响出苗。乙烯利浸种不利于黄瓜幼苗根系发育,而促进茎的伸长,造成弱苗。  相似文献   

14.
在20mg/L~100mg/L范围内,苯酚处理的菜心幼苗,其呼吸强度和光合强度均受抑制,其可食部分的苯酚残留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大.  相似文献   

15.
^14C应用示踪研究了不同pH和Zea浓度对参根组织人参皂甙净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皂甙生物合成以pH5.0~5.6为适;高pH值净合成量下降。Zea低浓度500ppm促进合成,而高浓度1000ppm则抑制皂甙合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高浓度铜具有促进猪生长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不同浓度(125—220ppm)高铜日粮,饲喂大约克×山西黑F1代猪,对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一些生化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是:高浓度(150ppm)铜日粮对红血球数量无明显的影响;当提高饲料铜含量达220ppm时,10~30kg和60~90kg阶段的猪血液中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1);随铜摄入量的不断增加,血清铜含量明显增加,但无线性关系;高铜试验组血清α2—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铜蓄积量随饲料含铜量的增加而有提高的趋势,但可以通过其它元素的平衡而保持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用三十烷醇的水溶液对绳江蓠藻体和孢子进行浸泡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三十烷醇对绳江蓠藻体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附着有不良影响,使也子的附着率明显降低。对藻体生长的适宜浓度为1-4ppm,对孢子萌发生长的适宜浓度1-8ppm。在使用中以1ppm为宜。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稻秧苗素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效唑是一种较多效唑效果更好的植物生物延缓物质。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能有效地降低苗高,增加绿叶数和分蘖数,增加茎基宽、单苗根数和干物质,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在50-200ppm浓度范围内浸种,均表现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中以150ppm浸种增产效果最显著,每公顷增产稻谷1284.3公斤。当浸种浓度达250ppm时,明显降低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高锰酸钾对鲫鱼咳嗽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对鲫鱼呼吸运动和咳嗽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和直接观察记录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在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pH条件下对鲫鱼呼吸运动和咳嗽运动的影响。[结果]鲫鱼的呼吸频率和咳嗽反应频率随着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升高、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刺激条件升高到一定数值后,鲫鱼的呼吸机能受到影响,咳嗽反应频率和呼吸频率又开始变小;中性环境下鲫鱼的呼吸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强酸强碱会使鱼体发生病变,严重抑制呼吸机能。[结论]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在不同条件施用时,均对鲫鱼的呼吸运动和咳嗽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外追硼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京郊一渡河村缺硼褐色土上对冬小麦根外追硼效果显著。当喷施硼砂溶液浓度由0-0.109%,冬小麦产量随浓度加大而递增。优化浓度的硼营养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喷硼经不喷硼冬小麦增产达20%,氮素利用率提高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