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约80%重庆茶园土壤处于不适宜茶树生长土壤pH范围.在不同pH值区段内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当土壤pH值处于小于4.5区段时,对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明显减弱,pH值的降低与交换性盐基离子Ca+2的脱除速度呈明显正相关,而与交换性Mg+2的关系不明显;而当土壤pH值处于4.5~5.0以上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则明显增强,盐基脱除速度与pH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土壤pH值处于大于5.0以上区段时,交换性Ca+2,Mg+2及盐基饱和度与pH值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重庆茶园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约80%重庆茶园土壤处于不适宜茶树生长土壤pH范围。在不同pH值区段内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当土壤pH值处于小于4.5区段时,对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明显减弱,pH值的降低与交换性盐基离子Ca^ 2的脱除速度呈明显正相关,而与交换性Mg^ 2的关系不明显;而当土壤pH4值处于4.5~5.0以上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则明显增强,盐基脱除速度与pH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土壤pH值处于大于5.0以上区段时,交换性Ca^ 2,Mg^ 2及盐基饱和度与pH值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农田土壤酸化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威胁着粮食安全。本研究以仪征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4年、2005年和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农田土壤样点pH值化验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和重心偏移模型,分析30年间仪征市农田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值降低,呈现酸化趋势;仪征市的农田土壤pH值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农田土壤酸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改良酸化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酸化土壤综合培肥1.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长期大量偏施氮肥,会造成土壤pH值持续下降,造成土壤的酸化,控制土壤酸度的钙、镁、钾等盐基离子淋溶加剧,而这些盐基离子与pH值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平衡施肥是保持土壤pH值的一个重要途  相似文献   

5.
土壤酸化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土壤酸化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土壤酸化问题异常严峻。有统计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全国农田土壤的pH值平均下降了0.5个单位,酸化的土地面积已占到我国耕地面积的40%以上。酸性土壤在我国表现出强度高、面积大、分布广等特性。就目前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部分酸性地区土壤pH值在4.5~5.5,属于强酸段,而酸化更为严重的地区pH值<4.5。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2010~2020年发表的有关江西土壤酸化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江西耕地(水田和旱地)、园地(茶园和柑橘园)及林地的土壤pH值、酸化面积及酸化程度,明确了江西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酸化现状及酸化原因。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江西耕地土壤pH均值下降了0.53个单位,水田和旱地土壤pH均值分别下降了0.60和0.40个单位,其中酸性强酸性(pH<5.5)土壤面积占84.89%;茶园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3.00~6.95,均值为4.58,其中pH<4.5的茶园土壤面积占55.8%,且茶园表层(0~20 cm)土壤的pH值低于下层(20~40 cm);柑橘园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3.41~7.65,均值为4.66,比对照地下降了0.48个单位,其中pH<4.5的强酸性土壤面积占45.7%,以40~60 cm土层酸化最为严重;林地土壤的pH均值下降了0.1~0.5个单位。江西省内耕地和园地的酸化主要由不合理施用化学氮肥造成的,而林地的酸化主要归因于大气氮、硫沉降和林木收获带走盐基离子。  相似文献   

8.
合理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是土壤内部产生和外部输入的氢离子引起土壤pH值降低和盐基饱和度下降的过程。自然条件下土壤酸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土壤pH值每下降1个单位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但是,最近20多年来,由于农业生产高投入和高度集约化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酸化进程明显加快。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当前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果园土壤酸化状况及酸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全面了解目前山东省果园土壤的酸化状况,本研究从全省各主要果树栽培地区的老果园采集土样570份,测定了这些土样的潜性酸和活性酸含量、有机质、营养元素含量和酸缓冲性,分析了果园土壤的酸化状况及其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除鲁北潮土区外,有60.22%的土样pH值小于5.5。土样有机质含量0.87%~1.52%。43%的土样碱解氮含量大于150mg/kg,最高达247.63mg/kg。速效磷含量为91~180mg/kg。结果表明,土壤氮、磷含量越高,钙、硼含量越低pH值越低,且土壤pH值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从果树根系范围内pH分布状况来看,施肥越多、根系活动越旺盛区域土壤pH值越低。可见,氮、磷肥施用过量而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使用不足,可能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酸化现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2010~2020年发表的有关江西土壤酸化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江西耕地(水田和旱地)、园地(茶园和柑橘园)及林地的土壤pH值、酸化面积及酸化程度,明确了江西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酸化现状及酸化原因.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江西耕地土壤pH均值下降了0.53个单位,水田和旱地土壤pH均值分别下降了0.60和0.40个单位,其中酸性强酸性(pH<5.5)土壤面积占84.89%;茶园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3.00~6.95,均值为4.58,其中pH<4.5的茶园土壤面积占55.8%,且茶园表层(0~20 cm)土壤的pH值低于下层(20~40 cm);柑橘园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3.41~7.65,均值为4.66,比对照地下降了0.48个单位,其中pH<4.5的强酸性土壤面积占45.7%,以40~60 cm土层酸化最为严重;林地土壤的pH均值下降了0.1~0.5个单位.江西省内耕地和园地的酸化主要由不合理施用化学氮肥造成的,而林地的酸化主要归因于大气氮、硫沉降和林木收获带走盐基离子.  相似文献   

11.
经研究发现,在模拟酸雨(pH≥3.0)淋洗的早期,土壤pH值因盐基阳离子的释放而上升,但在继续淋洗后,土壤的pH值显著降低(石灰性土壤例外),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也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Fe、Cu、Zn、Pb和Al)的活化度增加。模拟酸雨致酸土壤盆栽试验表明,在土壤未明显酸化时,蔬菜生长往往表现正效应,但随土壤明显酸化,活性铝显著增加时,将导致蔬菜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研究还表明,酸雨pH降至3.0时,中性和酸性土壤在5年后可能发生酸化,而降雨的pH值为4.0时,则需10年以上方可使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对酸化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其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通过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烤烟产量的情况。结果表明,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可有效提升土壤pH值(土壤pH值从4.58提高到5.71)。另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交换性铝含量,烤烟产量较习惯施肥对照增加277.89 kg/hm~2,增幅为12.63%。在烤烟品质方面,在pH值4.58的酸性土壤上施用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有利于烤烟氮、磷、钾养分的积累,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处理糖碱比为烟叶上部10.01、中部9.90和下部8.96,较习惯施肥对照要协调,氮碱比为上部0.87、中部0.91和下部0.86,较习惯施肥对照协调。总体来看,施用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值、烤烟产量及烟叶品质方面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引用酸化材料加剧土壤酸化,探究 Cd 污染土壤酸化后,土壤 pH 值改变对土壤中 Cd活性及水稻产量、质量的影响,为 Cd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开展土壤培养试验,分析Cd 污染土壤施用酸化材料后土壤 pH 值及有效态 Cd 含量的动态变化,探究土壤 pH 变化对 Cd 活性的影响;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土壤酸化后水稻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稻植株及稻米 Cd 含量的变化,探究土壤pH 降低对水稻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酸化材料能精准降低土壤 pH,使试验土壤形成一定的 pH 梯度。土壤 pH 值降低 0.33、0.67 个单位,土壤有效态 Cd 含量分别增加 0.04、0.07 mg/kg,增幅达 21.05%、36.84%,土壤有效态 Cd 和土壤 pH 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 pH 降低导致水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瘦弱,与对照相比,pH 4.77、5.11 处理的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 9.61%、2.48%。水稻有效穂数、穗实粒数、结实率随土壤 pH 降低而减少,导致 pH 4.77、5.11 处理的水稻产量较对照减少 11.58%、1.74%。土壤酸化致使重金属活化,导致水稻植株及稻米对 Cd 的富集能力增强,pH 4.77、5.11 处理植株 Cd 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87.52%、1.13%,稻米 Cd 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134.55%、165.45%。【结论】土壤 pH 影响 Cd 的形态,土壤酸化使 Cd 的生物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效态 Cd 和土壤 pH 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水稻生长受阻,地上部生物量降低,成穗数与实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同时亦加剧土壤 Cd 活性,使水稻对 Cd 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增强,被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5.
广西红壤果园土壤酸化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红壤上的柑桔、荔枝、龙眼和芒果的4种果园土壤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与1980年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比较发现,红壤果园土壤环境恶化土壤酸性很强,pH值平均只有4.83;土壤pH值在5.5以下的酸性、强酸性果园占83%,其中pH<4.5的强酸性果园占样本总数的34%,比1980年增加19个百分点.果园土壤普遍酸化.4种果园中,土壤pH下降最大的是柑桔园,下降了0.95个单位, 龙眼园、荔枝园和芒果园分别下降0.89、0.70和0.64个单位;3种母质中,第四纪红土母质果园土壤pH值下降达1个单位,花岗岩母质和砂页岩母质果园土壤pH值依次为0.88和0.54个单位.与1980年比,广西不同地区土壤酸化顺序为(严重轻)桂南>桂北>桂中>桂东>桂西.果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果园施肥管理不善,加上广西温度高雨量大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所引起.根据果园土壤现状,提出了防止土壤酸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嘉兴市秀洲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与2007—2017年水田土壤pH值的时空分布、酸化特征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王店镇和洪合镇箱子田区域通过推土整理将pH值较高的母质层及以下层次土壤倒置耕层,对土壤酸化起到了重要缓冲作用,新塍镇、王江泾镇和油车港镇受农户长期偏施酸性化学肥料影响,土壤酸化则十分明显。同一区域内土壤pH值受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产生的酸化或碱化作用等因素影响离散现象明显,产生了高比例土壤酸化和一定比例土壤碱化问题,新塍镇、王江泾镇微酸化和五镇酸化问题突出,须采取调酸控酸农艺措施改良酸化土壤和控制酸化土壤比例。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棚土壤的酸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调查,当前土壤pH值<5.5的大棚占30%,pH值<6.0的面积达50%以上,而且,还有不少pH值<4.5。大棚土壤的酸化使作物发育不良,病害加重,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海南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水平下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海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总体上会降低土壤pH,导致农田土壤酸化,且土壤酸化程度与其初始土壤pH值有关;适当的施用氮、磷,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供试条件下,对于pH较低的土壤,N2P2处理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为显著,而pH较高的土壤,N1P3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周宁县水田土壤pH值现状,分析土壤酸化的原因,并总结了改良酸化土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沂南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几年来对土壤pH值的测定,基本摸清全县土壤酸化状况、该文简要分析了沂南县的土壤酸化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为沂南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