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播油菜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油菜单产急剧下降,而密度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但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可适当增加油菜播种密度,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杂交油菜全面普及,单产200千克田块应随处可见.但实际生产中许多田块单产水平却只有百余千克,远远达不到油菜生产的可实现效益.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提高油菜单产是我县实现粮油双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2004年、2005年油菜丰产栽培(播种期、密植度、施肥量)三个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以及示范材料来探讨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夺取油菜高产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应做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硼肥,加强田管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播种期对直播油菜高产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直播是油菜简化栽培的一种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收割,并要等20d左右才能移栽油菜。改部分移栽油菜为直播油菜,既能充分利用中稻茬口和温光资源,又能节省用工,避免发生因移栽质量等因素而影响油菜产量。决定直播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期,只要栽培技术到位,直播油菜同样能取得高产。为探明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及其下限,为提高油菜生产水平提供依据,2005年秋播我站进行了直播油菜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北州杂交油菜繁育与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近年来对油菜生产因素的调查,初步了解了影响杂交油菜高产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海北州杂交油菜繁育与制种技术,包括防杂保纯、播种、调节播种期、培育壮苗、科学施肥、重视菌核病防治、收获与脱粒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油菜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云飞  冯中朝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475-4479
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东南三大油菜(Bras sica campestrisL.)产区分别选取荆州、襄阳和黄冈3市,利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2002-2011年总化肥用量、机械作业量、种子投入、机械灌溉量、自然灾害发生率及农药用量6个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这6个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情况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湖北省三大产区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并不一致.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其他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等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在封杀老草和简单整平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轻简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之优点。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相比,可节约成本60—80元1667m^2,单产略增或持平,播种期提早2d左右。免耕直播油菜更适合机收操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春油菜是北方春油菜区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菌核病的发生已成为限制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常年产量损失10%以上,严重的年份或田块产量损失达80%左右。选育抗菌核病优良品种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试验是利用人工病圃鉴定春性甘蓝型  相似文献   

9.
丘陵旱地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菜是豫西丘陵山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干旱、品种退化、管理粗放,致使油菜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平均单产仅为1170kg/hm^2。为了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提高丘陵旱地油菜产量和品质,我们针对油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积极探索和改进栽培措施,开展试验研究,认真总结生产实践,形成了适应当地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般可增产15%左右,高的可达4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苏北沿海地区直播油菜播种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9-11
针对传统的油菜育苗移栽生产耗费人工多,生产效益低的实际,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东台沿海地区不同播种期下的产量水平,并通过人工直播和大规模机械化直播验证了适宜播种期的可靠性,明确东台沿海地区直播油菜最佳播种期在9月25日至10月5日。  相似文献   

11.
稻田套播油菜(简称稻套油菜1就是不育苗、不移栽、不耕翻,在水稻收获前5~7天直接将油菜籽套播于稻田中。这是便于稻秆还田(通过留高茬),油菜角果整齐、成熟一致,便于机械化收获的一种轻型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只要技术配套.单产水平不低于传统的育苗移栽油菜,一般每亩产油菜籽160kg以上.高产田块达到200kg以上。其不足之处是极易发生冻害,给稻套油菜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中部地区迟直播油菜低产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直播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牛产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直播油菜的籽粒产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江苏中部地Ⅸ直播油菜最适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3日,最迟播种期为10月16日~10月24日;迟直播条件下油菜产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单株角果数较少,其次是千粒重较小;迟直播油菜单株角果数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开花前植株的生长量较少.  相似文献   

13.
湘杂油6号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利用化学杂交育成的双低高产抗病中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我县于2002年引进试种,表现良好,2003年在全县推广种植1500多公顷,在大面积生产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经两年试验示范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单产,下同)为154.82千克,部分高产田块单产超过200千克,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53%,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6,(3):126-127
为了科学施肥,提高油菜种植的产量,通过在都匀市平浪镇选择高、中、低田块各1个点进行油菜施用钙肥单因素田间试验,确定钙肥推荐施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试验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实现油菜栽种的机械化作业,是实现油菜生产的革命性改变,利用机械栽种油菜,可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油菜机器栽插的关键因素是栽插苗的培育、田块平整及浇水效能的有效掌控。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菌核病是我市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病率为10%~30%,自98年以来,已连续大发生几年,一般田块减产20%~30%,重病田块几乎绝收,病害出现了流行频率提高,普通甘蓝型和杂交油菜发生加重的两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可使油菜减产20%,严重田块减产30%~50%。尤其低芥酸油菜易感染此病。发病植株表现早枯,角果减少,并提前裂果,种子散落、皱瘪,籽粒千粒重和出油率下降,对油菜生产威协很大。油菜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形式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夏和过冬。在温、湿度适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中熟油菜品种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条件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单产稳定超过150kg的适宜农艺组合措施为:播种期9月13-20日,密度12-15万株/ha,N,P,K肥分别为232.5-285kg,52.5-66kg和112.5-150kg。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播种期>N>P>K>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油菜生产抗灾技术措施,2016~2017年在枝城镇进行了油菜延迟移栽和延迟播种试验。试验设计为正常直播、老龄苗延迟移栽、延迟直播等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半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正常直播667m2生产成本投入494元,单产205.0kg,纯收益592.5元;老龄苗油菜延迟移栽生产成本投入792元,单产252.0kg,纯收益543.6元;油菜延迟直播生产成本投入455元,单产123.7kg,纯收益200.61元。  相似文献   

20.
<正> 油菜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双低油菜的推广,不仅增产显著,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深受农民欢迎。在油菜生产中,由于种子小,播种质量不高,油菜田缺苗或幼苗过密现象严重,影响油菜单产的提高。油菜苗期生产的关键在于全苗壮苗,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