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氕、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2.
泥鳅苗种来源有二:一是在市场上购买无伤而且活跃的泥鳅;二是在池塘、稻田、湖泊中捕捉。泥鳅亲鱼要求体型端正,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色正常,体长15~20厘米,体重30~50克。 繁殖泥鳅要求雌雄亲鱼配组。雌雄亲鱼在生殖季节的鉴别方法是:雄鱼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中  相似文献   

3.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疗和药用价值。据分析,每500g泥鳅含蛋白质40g,还含有脂肪、核黄素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广大群众喜食的鱼类。同时,泥鳅药用价值也很高,其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包括钙、磷、铁),具补中益气、祛风利湿之功效。泥鳅有很强的生命力,繁殖特别快,饲养管理简单易行,且耐  相似文献   

4.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肴,还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泥鳅属常年消费品种,无季节性限制。近年来,由于泥鳅的产卵繁殖环境及天然饵料遭到严重破坏,其产量日趋下降,资源锐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实践证明,泥鳅稻田精养具有稳粮、增粮、增鱼、增收的作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稻田养鳅的苗种成本,武隆县沧沟乡一位村民在今年5月首次获得泥鳅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又于最近喜获秋季繁殖成功。据悉,该村民今年9月底进行泥鳅秋季繁殖,共催产3批:第一批催产亲鳅70组,获泥鳅水花10万尾;第二批催产亲鳅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鳞副泥鳅在藕塘中自然繁殖技术,通过池塘改建,在10个面积为2 000 m2的泰国花奇莲池塘进行大鳞副泥鳅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池塘中投放性腺发育成熟的大鳞副泥鳅50 kg(雌雄比为3∶1),种植泰国花奇莲种藕1 000 kg,每个池塘收获泥鳅苗种155 kg、莲藕3 375 kg,投入产出比1.0∶2.1,每亩(1亩≈667 m~2)均纯收入达到0.7万元。  相似文献   

7.
泥鳅的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属于温水底栖小型淡水鱼类,具有分布广泛、适应性强;1年多次产卵、繁殖能力强;耐低氧,能用鳃和肠呼吸;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等特性。泥鳅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近年来,野生泥鳅由于捕捞过度,加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致使野生泥鳅数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8.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它的每1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8.3克、脂肪2.9克。近年来由于人为的滥捕加上农田大量施用农药及杀虫剂,其天然产量急骤减少,国内外市场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因此,大力发展泥鳅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是渔(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泥鳅虽在养殖环境中能自然繁殖,然而其产卵率,孵化率与成活率均不  相似文献   

9.
泥鳅的人工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小型淡水鱼类.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很强的滋补和药用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有很大的需求量,加之泥鳅食性杂、病害少、投资小、见效快、饲养管理简单,是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台湾泥鳅在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工繁殖技术状况,试验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注射液(DOM)、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_2(LHRH-A_2)合剂对台湾泥鳅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每尾台湾泥鳅注射400 IU HCG+4 000μg DOM+15μg LHRH-A_2为较理想的催产激素配比,三批次繁殖的平均催产率为98.0%,平均受精率为90.1%,平均孵化率为88.7%,平均出苗率为87.2%。雌雄比为5.4∶1时,催产率最高,为98.5%;雌雄比为5.7∶1时,受精率最高,为91.2%。说明台湾泥鳅在该地区繁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是贵州省主要的水产养殖方式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稻田生态养殖从养殖品种上越来越多样化。稻田养泥鳅因苗种来源广、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成为了我省稻田生态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现将稻田泥鳅养殖经验总结如下。1稻田环境条件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 000 m2。稻田要求地势平坦,粘性土壤,保水力好,无渗漏,排灌自成体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泥鳅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野生小鱼类,在分类上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广泛分布于我国辽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我国各淡水水域,如湖泊、池塘、河溪、水沟、稻田等处都有这种鱼。  相似文献   

13.
泥鳅人工养殖过程中易被忽视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泥鳅的认可以及泥鳅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拉动作用增强,泥鳅养殖在国内众多省市逐渐兴起,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正成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养殖户的致富主渠道.但由于泥鳅人工养殖时间不长,广大养殖户的经验也不足,大部分养殖户仍然依靠以往的养鱼技术养殖泥鳅,容易忽视泥鳅的习性,不清楚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好苗种和饲料等.针对以上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泥鳅养殖进行阐述,以增进养殖户对泥鳅养殖的了解,引起养殖户时这几个技术要点的重视,促进泥鳅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14.
泥鳅是一种形体细长、体表粘液丰富的鱼纲鲤形目鳅科类动物,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增大。如果在繁殖或培育的过程中掌握不好相关技术,对人工繁殖以及育苗的成活率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泥鳅在广东等地市场上销售顺畅、价格走俏。野生泥鳅每500克售价9~10元,个别地方曾达到15元左右。 泥鳅是鱼中之珍品,营养价值很高,是药食两宜的滋补佳品。泥鳅的药用价值高。有补气,祛湿、解毒等功效,对肝炎、痔疮、皮肤病及小儿食欲不振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泥鳅蛋白质含量约22.6%,脂肪约2.9%,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食而不腻等特点。但近年来由于大量使  相似文献   

16.
黄鳝、泥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 ,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 ,天然野生黄鳝、泥鳅资源减少 ,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 ,前景广阔。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黄鳝、泥鳅项目组 ,通过8年研究实践 ,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 ,黄鳝生长快 ,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 ,效益高 ,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1建好养黄鳝、泥鳅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 ,环境安静 ,水源方便的地方 ,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 ,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的大小一般为20~100平方米 ,…  相似文献   

17.
泥鳅营养价值很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容易吸收利用,深受城乡消费者喜爱。泥鳅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不但具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的功用,还能治丹毒、腮腺炎、肝炎、小儿盗汗、痔疮、胆囊炎、跌打损伤、糖尿病等疾病。目前沟渠、河塘等野生泥鳅不多,市场供不应求,人工饲养投资少,产量高,收益大,是一条好的致富门路。 一、苗种的繁育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用泥鳅可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如用泥鳅治疗肝炎、皮肤瘙痒、腹水等疾病。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宜在坑塘、稻田、河沟、庭院养殖,所以掌握养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很有益处。1鱼苗的培育泥鳅善于钻洞逃逸,因而鱼池面积要小些,以30~50平方米为宜。最好是土池,底泥稍厚一些,水泥池底要铺一些腐殖质或10~15厘米肥泥。进出水口要安装好拦鱼设施,水深保持20厘米。要挖鱼溜,面  相似文献   

19.
薛承坤 《蜜蜂杂志》2010,30(1):22-22
<正>我地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早春气候阴冷多变。我们从未进行过超早繁殖,但我们的蜂场年年都是繁殖速度快、蜂群质量好,生产成绩优秀。繁殖期间从未出现过下痢、爬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殖泥鳅有两种方法:一、又种稻又养泥鳅:1.稻田每种5行水稻空一行养泥鳅,依次循环。2.水层保持30厘米深度,在进出水口处,用马口铁皮网或其它栏网围好,以防泥鳅潜逃。3.种完早稻即放养,饲养4个月可捕捞上市出售,一年可放养二次。4.饲料为经过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