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胡奔 《当代农业》2014,(22):44-45
一、干香菇1.原料选择选用实体己长成,菌盖边缘稍内卷,菇伞八成开的新鲜香菇。2.清洗清除杂物并除去有病虫害及霉烂的香菇。3.烘干将鲜菇摆放在烘盘上送进烘房,温度调至40~45℃,烘制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要注意通风排湿。当香菇烘到五成干时,再升温至60~70℃继续烘制,其间适当翻动。当香菇含水量降至12%左右时,结束烘制。注意烘干期间不能使温度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香菇质量。二、香菇肉松1.原料准备干香菇、瘦猪腿肉、花生油、生姜、茴香、葱、精盐、复合味精、优质酱油、黄酒和水。  相似文献   

2.
任金喜 《河南农业》2003,(11):31-31
1.干燥贮存。香菇吸湿性强,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也会发生霉变。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含水量6%以下)进行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返潮。 2.低温贮存。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相似文献   

3.
利用已成荫的林地果园间套种香菇,不仅可免搭野外避荫棚,节省成本,而且在气温高时林果枝叶可自然调节温度和更新空气,对香菇生产十分有利。这里介绍葡萄架下套种香菇的技术措施,其他林果间套种可参照此法。(一)场地整理选择近水源、已成荫的葡萄园,地势坐北朝南或朝东南,能通风  相似文献   

4.
研究同一栽培棚的香菇子实体,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香菇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生物合成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季节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分析和环境因子监测结果的相关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一茬新鲜香菇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81%;二茬和三茬新鲜香菇总氨基酸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56%和1.5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湿度、CO2浓度与子实体中生物合成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湿度、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香菇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有显著性影响。综合气象条件可以看出,环境温度是影响其氨基酸生物合成含量的主要因素。香菇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影响其子实体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辛丰 《农村百事通》2006,(23):37-38
冬春季调节和管理好棚室内的温度、光照和湿度,在棚室内形成有利于蔬菜生长的小环境,可以使蔬菜早熟、优质、丰产,获得高效益。一、温度管理1.温度变化规律:棚室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昼夜温差比露地大,晴天温差大于阴天,棚室内温度回升快,阴天棚室内增温效果不明显。2.增温措施:(1)多层覆盖。多层覆盖的覆盖形式主要有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内平铺覆盖地膜等。(2)草帘防寒。夜间在大棚内侧的四周围上1米左右高的稻草帘,一般可提高棚室温度2 ̄3℃,或在小棚上覆盖草帘,增温效果也很好。(3)火炉增温。在遇到特别寒冷的天气,可在棚室内增设火炉,这样可…  相似文献   

6.
王迪轩 《今日农村》2005,(11):33-33
采用电热温床育苗,床土升温快,均匀稳定,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每小时能提高温度1℃,比一般冷床能提高温度10℃~15℃.昼夜温度稳定,温差仅3℃~4℃;幼苗出土快而均匀,比一般阳畦可早出苗、早齐苗2~5天;幼苗生长健壮,叶数、茎粗、株高、苗重等方面在同一时期均优于阳畦苗,幼苗病害较轻;经济效益较高,用电热温床育苗平均每亩(1亩=1/15公顷)可增产蔬菜14%,增值25%.  相似文献   

7.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生保护性生理变化而形成的优质畸形菇,是香菇中的珍品,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远远高于香菇.创造花菇形成的适宜条件,提高香菇栽培中花菇比例和品质,可大幅度提高香菇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8.
地栽香菇“L18”是永定县农业局食用菌站引进筛选的优良香菇菌株.非常适宜本地袋栽,其所产香菇朵型圆整、单生、柄粗短、大叶、菌肉组织致密。并且其菌丝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高温,属中高温型品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3℃,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为15—32℃.最适出菇温度为12—15℃。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进即食香菇的加工技术,探讨了复水温度对即食香菇加工中干菇复水效果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沸水协同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即食香菇复水工艺的最佳温度为90℃,此时复水时间为15min,可减少多糖和蛋白质的损失,并能除去部分苦味;微波-沸水协同杀菌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03s,微波发射功率3.7W.g-1,沸水时间21min。即食香菇复水与杀菌工艺的改进,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对即食香菇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香菇反季节脱袋覆土栽培是指冬季种植、越夏出菇栽培技术,其特点是可省去催蕾、浸水等工艺,为香菇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可解决鲜香菇夏季供应紧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反季栽培的香菇.通常可存春季出菇,这样的香菇质量好、价格高、市场也好.今后发展香菇必须增加反季栽培的数量.做到常年有货供应市场.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香菇周年生产应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把握技术关键环节,即可利用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和优质冬花菇产品,以季节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1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香菇周年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是制约香菇周年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尤溪县中高海拔(500 m以上)山区,夏季最高平均气温在26℃以下,这种气温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长发育,同时中高海拔山区周年多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反季节香菇和冬花菇栽培,形成周年栽培香菇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荫棚利用率,使整体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栽培上反季节香菇因夏季温度高宜采用覆土地栽办法,利用山高水冷的气候特点调节菇场温度,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冬花菇则宜搭建床架排放,以利用温湿度的调节来诱导生产优质花菇.  相似文献   

13.
干燥中香菇内温度与含水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热风干燥香菇时温度失水特性试验,得到香菇升温与干燥速度,菇温与含水率的相关性,对升温与干燥速度关系作了理论分析;在试验基础上,经回归分析得到干燥后期菇温与菇内含水率相关性的数学模型,可作为干燥作业中实现温度反馈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进行热风干燥香菇时温度失水特性试验,得到香菇升温与干燥速度、菇温与含水率的相关性。对升温与干燥速度关系作了理论分析;在试验基础上,经回归分析得到干燥后期菇温与菇内含水率相关性的数学模型,可作为干燥作业中实现温度反馈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温度温度是影响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最重要因素。1.1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香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在22℃~26℃;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32℃,最适温度24℃~27℃,10℃以下32℃以上生长不良,35℃停止生长,38℃以上死亡。菌丝  相似文献   

16.
施旺 《农家顾问》2010,(7):55-55
香菇烘干技术非常重要.其关键是掌握好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它对香菇干品的形状、色泽、香味起决定作用。采用烘干机烘干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以保证香菇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复方保健袋泡饮品具有卫生和方便等特点,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精选山东当地的大枣和香菇制成袋泡饮品,香味浓郁、绵厚、略带淡淡的焦糖味。经正交试验,315次配比,最终确定香菇大枣袋泡饮品的最佳工艺为:香菇用量30%~40%,大枣用量60%~70%,香菇片与大枣片的最佳烘烤温度均为95℃。  相似文献   

18.
香菇是人们喜爱的高档食菜,并且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鲜菇大量上市是在冬、春季节,能否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香菇,在炎热的夏、秋季节也有鲜菇供应,就必须进行香菇反季节栽培,以便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里,也能生产出优质的香菇.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 ℃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pH 4~8范围内随着培养基pH值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镉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mmol/L Ca(NO32、KNO3和 Mg(NO32,发现Mg2+能明显抑制菌丝对镉的富集;随着香菇子实体发育成熟,镉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镉含量呈现菌褶>菌盖>菌柄;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硫酸镁、硫酸锌、活性炭和沸石,发现添加50 mg/kg硫酸镁、60 mg/kg硝酸锌和2.5%活性炭,能使子实体镉含量下降42.8%、46.9%和50.3%。上述研究表明,培养条件和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外源添加物抑制香菇对镉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长,对健康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食用菌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鲜品香菇需求不断加大,保持鲜品香菇常年上市成为一种必然要求,但香菇生产周期长且对光线、温度的要求高,且纬度相近地区的气温相近,出菇时间比较集中,易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而后又无产品供应的市场现象。为了产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香菇周年化循环生产技术:一、栽培时间因为要实现周年化循环生产,所以每天都要生产一定数量的栽培菌棒,每天都有一批菌棒上架出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