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苦菜的开发     
董艳 《中国果菜》2004,(5):45-45
苦菜是一种野菜,卫名苦荬菜,苦苣菜小鹅菜等。野生类很多.但其形态,生态习性和风味相差不大。苦菜作为野菜的食用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就有记载:“虽菜谓萘苦,其味如芥”.萘即苦菜。苦菜在田野间无处不在.一直处于野生状态.极少人工栽培,生命力极强.污染较少.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苦菜作为一种野菜,探受人们的青睐。过去.人们一直以春,夏季采集野生株供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苦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苦菜已不足食用,其开发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苦菜(败酱草)具有独特的药食同源功效,在闽南等地采食悠久。详述苦菜特点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以及其营养价值、食用方法,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苦菜又称苦苣菜,苣莫菜等,为菊科苦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叶可供食用,因基生叶味苦而浓,故称苦菜,我国各地普遍野生,近年经驯化栽培,已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新兴蔬菜,可在露地和保护地进行栽培,四季播种,周年供应。食用苦菜,有助于促进人体内抗体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大脑机能,对急性细菌性痢疾、尿血、急性黄疸肝炎都有一定的功效,并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因此,苦菜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4.
苦菜(Sonchusolearleu L)为菊科苦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苣菜、苦荬菜、败酱草等。苦菜是一种野生蔬菜,以其嫩茎叶作汤、凉拌或爆炒为佳,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和软包装保鲜产品。我国食用苦菜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食用记载,《本草纲目》中“萘”就是苦菜,劳动人民在灾荒年月把它当作救命菜。其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每100g鲜嫩茎叶中含有蛋白质1.8g、脂肪0.5g、糖类4.0g、铁53.0mg、钙120.0mg、磷52.0mg、胡萝卜素1.79mg、维生素B2 0.18mg、维生素C12.0mg、维生素B1 0.6mg,并含有17种氨基酸。苦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5.
苦菜(Sonchus olearlau L)为菊科苦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苣菜、苦荬菜、败酱草等。苦菜是一种野生蔬菜,以其嫩茎叶作汤、凉拌或爆炒为佳,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和软包装保鲜产品。我国食用苦菜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食用记载,《本草纲目》中“萘”就是苦菜,劳动人民在灾荒年月把它当作救命菜。其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每100g鲜嫩茎叶中含有蛋白质1.8g、脂肪0.5g、糖类4.0g、铁53.0mg、钙120.0mg、磷52.0mg、胡萝卜素1.79mg、维生素B20.18mg、维生素C12.0mg、维生素B10.6mg,并含有17种氨基酸。苦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和胃、清肺止咳、益肝利尿之功效,特别是氨基酸中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对肝病、糖尿病疗效显著,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莱州市的周兴明在看了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后,突然来了灵感。回想起这些午从书报刊上看到的苦菜花的医疗和保健功效,他想:何不把家乡野生的苦菜花资源开发利用起来造福于民呢?在请教专家,肯定了苦菜花的开发价值后,立刻开办了小型加工厂,并注册了“苦菜茶”商标,开始批量生产苦菜茶。目前,所产苦菜茶不仅被北京、上海等城市消费者认可,还销往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相似文献   

7.
利用机械传动为植株定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不仅能满足植株健壮生长的营养需要,而且能节约平面面积3.14倍,同时,植株的根系生长状况也尽入眼帘,具有很强的科普、演示效果。适合滚筒栽培的蔬菜有:生菜、芹菜、草莓、空心菜、甜菜、木耳菜、香葱、韭菜、油菜、苦菜等。  相似文献   

8.
李平 《吉林蔬菜》2005,(1):22-22
苦苣又名苦菜、菊苣菜,是菊科苦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用部分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南部或东印度。是欧洲的重要生食蔬菜之一。我国的山东青岛、北京、上海、湖北武汉等大城市郊区有少量栽培,近几年,在我省长春市近郊也有少量栽培。其病虫害极少,可作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现将其采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苦菜 ,又名白花败酱 ,属败酱科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野生 ,本省各地均有分布 ,多生长在溪边、沟谷边、阴山脚下及疏林间。茎圆直立 ,上部有分枝 ,偶有根状茎在地表匍匐生长。茎基叶片丛生 ,宽卵形 ,俗称大叶苦菜 ;茎基叶片长圆状披针形为小叶苦菜。茎生叶 ,对生 ,叶缘锯齿状。聚伞花序 ,花白色 ,瘦果 ,倒卵形。民间多采集大叶苦菜佐餐。在浙南的野生苦菜 ,3~ 8月以茎叶生长为主 ,9~ 11月开花结果 ,12月后落果 ,地上茎叶枯死 ,翌年春暖宿根萌发新芽 ,落地种子也萌发生长。苦菜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可用于清热解毒 ,排浓消肿。煎汁内…  相似文献   

10.
在此次调查采访中,凡从事野菜种植、加工的有关专家、农户、私人老板和企业家都一致认为,温州发展野菜种植大有前途,其优势有:一是野菜品种资源丰富。我市文成、泰顺、永嘉等县,广泛分布着以苦菜、蕨菜、马齿苋、荠菜等一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适应性强的土生野菜品种。二是地理环境优越。  相似文献   

11.
苦菜的营养成分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菜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主要概述苦菜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加工利用现状,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和开发苦菜资源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苦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 mmol/L水杨酸(SA)预处理后,苦菜幼苗分别在0.6%、0.8%、1.0%NaCl溶液胁迫下5、10、15、20、25 d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5 mmol/L SA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苦菜幼苗细胞SOD、POD的活性,抑制了CAT的活性;在盐胁迫处理后10、15 d,苦菜细胞内脯氨酸和H2O2含量分别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说明SA通过诱导H2O2含量增加,提高抗氧化酶活力,缓解盐胁迫伤害,提高苦菜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塞北的野菜     
塞北的野菜苦菜是塞北最普遍的野菜。菊科,叶似蓟而无刺,锯齿型。其嫩苗鲜而脆,采下腌酸调食,略有苦涩,但涩中带甜,甜中带凉,凉中带鲜,食而不厌。若调拌辣酱就食,顿感野香扑鼻.回味无穷。沙葱是生命力极强的野菜。夏季,开纯白和淡紫的小花,常将它切碎后腌食或...  相似文献   

14.
冯雅顺 《果农之友》2008,(11):28-29
近年来.闽侯县利用山区资源优势,改造传统农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三苦”产业(苦橘,苦笋,苦菜)。闽侯县洋里乡1982年曾引进种植苦橘。以前消费者对苦橘的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没有销路,纷纷砍掉,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保健观念发生转变.苦味食品又受人们的青睐,从2002年开始.苦橘年年供不应求,当地批发价从当初的每千克1元.  相似文献   

15.
虽然野菜品种众多,但实际上常为人们找到并流行于烹饪的只有十几种,不同的野菜根据其生长地域的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一样。目前我们常见的野菜有:马齿苋、藜蒿、桔梗、香椿、荠菜、鱼腥草、蕨菜、蒲公英、车前草、人参苗、南瓜花、花椒芽、薄荷、田七、神仙草、苦菜、婆婆丁、白蒿、水晶菜、马扎菜、曲曲菜、扫帚菜、面条菜、马生菜、莲蓬菜、芹苗、茴香球、青青菜等。  相似文献   

16.
张洪建 《蔬菜》2007,(1):35-35
山东省平邑县魏庄乡农民在自家庭院里种上荠菜、马齿苋、苦菜等野菜,年增收入都在几百元以上。庭院种野菜,正成为该乡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好门路。2006年以来,在魏庄乡的农贸市场上,除了琳琅满目的西葫芦、黄瓜、西红柿等大路菜外,又多了几种价格不菲的野菜——荠菜、苦菜、  相似文献   

17.
苦苣又名苦菜、菊苣菜,是菊科苦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用部分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南部或东印度.是欧洲的重要生食蔬菜之一.我国的山东青岛、北京、上海、湖北武汉等大城市郊区有少量栽培,近几年,在我省长春市近郊也有少量栽培.其病虫害极少,可作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现将其采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庞大的菊科蔬菜家族吕振家,赵勃,齐心(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菊科蔬菜在人类膳食结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国人民传统的菊科蔬菜就有二十来种。像龙蒿、蒿、款冬、苦荬菜、刺儿菜、马兰、散叶莴苣、莴笋、苦菜、蒲公英、菊花脑、菊芋、茼蒿、紫背天葵等。此外,还...  相似文献   

19.
苣荬菜俗名苣苣菜、野苦菜、取麻菜等。1起源与分布苣荬菜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呈野生状态。中国自古有采集野生苣荬菜食用的习惯。苣荬菜的野生适应性很强,可以在田边地头、盐碱地等其他蔬菜不能生长的地方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20.
苦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菜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6h (小时),适宜催芽温度为20~25℃。GA3、PEG处理均可明显促进苦菜种子发芽,方法是用浓度分别为200 mg·L-1和 20%的溶液浸种 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