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起步较晚。果园生草栽培对果园小气候、土壤、果实品质等都有很大影响。对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指出: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果树的配套研究、草种对果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由此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我国果园生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橘园生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改良果园生态环境的栽培措施,但通过在橘园种植草坪草来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鲜有报道。本研究在宜昌云红柑橘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开展了马尼拉草坪草种植试验,并与清耕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清耕园相比,生草栽培园每666.7m2的产值增加了7200.0元,纯收益增加了3505.5元,显著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是土壤有机质严重匮乏 ,树体早衰减产 ,果实品质不断下降。推行果园生草技术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以园养园”生态农业的最佳途径。1 果园生草的益处1 1 减少水土流失 ,保水保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增进地力。白三叶草是果园生草的优良草种 ,可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氮素。据测定 ,生草 4年的果园全氮、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0 0 %和 15 9 8%。果园种植白三叶草可大大降低乃至取代氮肥的投入。生草果园即使不增施有机肥 ,土壤中的腐殖质也可保持在 1%以上 ,而且土…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介绍生草栽培的含义,生草草种选择原则,并结合南方果园生草的研究实践,着重论述果园生草的主要作用,对果园生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展望了果园生草栽培的发展趋势及果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南方果园生草栽培由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春季播种赤小豆、甜荞、多年生苦荞、紫花苜蓿,秋季播种箭舌豌豆、灰萝卜、箭舌豌豆+灰萝卜混播比较喀斯特山地火龙果园白花鬼针草的抑草效果和抑草时长,筛选适宜的周年生草草种及播种时间,同时比较生草栽培、防草布栽培和清耕对火龙果园草害控制成本投入、病虫害发生、产量、商品性、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初播种赤小豆,10月中旬播种箭舌豌豆+灰萝卜混播为适宜的喀斯特山地火龙果园白花鬼针草的抑草效果,周年生草栽培有利于减少白花鬼针草草害防治成本,降低火龙果枝条和果实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以及提高产量和商品性,但对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是在矮砧集约苹果园果树行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果园生草技术,对于苹果园生草的研究有很多。本文从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果园微生态,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苹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作用,发现对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苹果树的配套研究、不同草种混播对苹果园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为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草种对土著AM真菌的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园生草栽培为背景,果园土壤中土著AM真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柱花草、百喜草和藿香蓟对与之根系共生的AM真菌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花草根系的侵染率(62.2%)显著高于百喜草(36.5%)和藿香蓟(37.3%),丛枝率有相似的趋势;3种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含磷量没有差异,但是柱花草根系含磷量显著高于百喜草和藿香蓟;柱花草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菌种丰度和菌丝密度均小于百喜草和藿香蓟,但是孢子密度大于藿香蓟而小于百喜草;藿香蓟根际土著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略高于柱花草和百喜草;PCR-DGGE分析结果与之吻合。试验表明,在果园土壤中,不同草种根际的土著AM真菌群落结构并不相同,在选择草种进行生草栽培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苏南地区混栽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以及不同寄主、不同土壤管理制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南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初至10月份底,是防控的最佳时期;比较不同寄主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发现,枣园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石榴园和柑桔园小实蝇发生高峰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枇杷、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桃、梨、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枣、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种群校长呈双峰型,第一个高峰从8月上旬起到9月上旬止,第二个高峰集中在10月中旬;比较不同土壤管理制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发现,生草栽培柑桔园月诱虫总量显著高于清耕栽培柑桔园。  相似文献   

9.
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果园生草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是果园集约、高效、生态、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基础。生草栽培可降低土壤容重4.7%~13.0%,提高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的导水性能和保水性能,也有助于拦截降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干旱少雨的季节可能会出现牧草与果树争水的现象,需要通过选择适宜的草种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减小争水对果树造成的不利影响;生草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连续生草6年可使土壤表层有机碳增加19.6%~27.8%,有机碳的累积量会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生草覆盖可调节果园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酶活性;生草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同时豆科牧草也可通过固氮作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总体而言,果园多年种植牧草对土壤养分的积累具有正效应。本研究可为有关的研究工作和生草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市现有果园面积 1 3万hm2 ,而果园中山地果园面积占 80 %以上 ,这些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肥力差 ,影响产量和果实质量。为了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结构 ,我市从 2 0 0 1~ 2 0 0 2年先后从华中农业大学等地引进百喜草种子 30 0kg ,进行桔园生草栽培示范。现将百喜草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百喜草的主要特征特性百喜草属禾本科雀稗属植物 ,原产拉丁美洲的亚热带草种 ,适宜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种植。作为果园生草、覆盖增肥效果最佳 ;作为牧草 ,营养丰富产量高 ;且是南方水土流失控制的首选品种 ;也可作为草坪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杧果园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草种。本试验以桂热芒82号为试材,清耕为对照,全园种植紫花苕子、矮扁豆、自然生草、白花三叶草,研究不同生草种类对杧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和自然生草处理,可以自然越冬,次年无需再播,矮扁豆和紫花苕子次年需要再播。当年刈割一次回填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除白花三叶草外,果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紫花苕子,达14.33 g/kg;所有生草处理刈割回填后可以提高30cm深度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生草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最多的为白花三叶草;白花三叶草可以显著提高有效钾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最高;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镁含量以自然生草的最高。生草栽培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但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种植白花三叶草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氮素、磷素含量有关,白花三叶草和矮扁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生草栽培可提高芒果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整体影响以种植紫花苕子表现较佳。因此,杧果园生草可以优先选择紫花苕子,有灌溉条件的也可选择白花三叶草,但前期都需要及时补充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2.
《山东饲料》2014,(31):18-19
<正>(接上期)五、沃土壮树(一)果园生草。果园生草主要有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也可两种方式结合进行。1.人工生草。在果园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或早熟禾、高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毛叶苕子等优良草种。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撒播或条播,播种量1.5~3.0公斤/亩,播后喷水2~3次。2.自然生草。果园行间不进行中耕除草,由马唐、稗、光头稗、狗尾草等当地优良野生杂草自然生长,及时拔除豚草、苋菜、藜、苘麻、葎草等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是一项现代果园管理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控制果园杂草、提高土壤质量。本试验探讨了光叶紫花苕和鼠茅草两种果园专用草种植三年后对柑桔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草种植三年后土壤覆盖度达90%~95%,草层高30~40cm。两种草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本试验旨在为推广柑桔果园生草技术、促进生态控制杂草、提高土壤质量提供数据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生草栽培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为果园生草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白龙江干热河谷地带种植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与自然生草的生草制油橄榄园为研究对象,以清耕果园为对照,在夏至和霜降后对果园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等因子进行了连续14 h的测定。结果表明:种植毛苕子和自然生草在6月和10月均可提高果园0~15 cm土层的土温和地上50 cm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在6月时随着土层的加深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0月时随着土层的加深呈升高趋势;在观测时间段内0~5 cm土温波动程度大于5~10和10~15 cm。果园空气湿度的日变化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生草有增湿的效应。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干热河谷地带油橄榄园种植毛苕子小气候调节的综合效应高于自然生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吉县苹果面积已超过 0.67万 hm2。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苹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综合栽培效益,该县倡导果园实行生草制,用草喂养鲁羊,羊粪还田,形成“果-草-牧”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县引进推广了适于果园间作的白三叶、百脉根等草种,每 6667m2可产草 1500~ 2 700kg。同时这个县还引进了被专家誉为“国宝”的鲁西有角高腿小尾寒羊(简称鲁羊)。不少果农就在果园种草,用草养鲁羊,羊粪还田,综合经济效益增幅达50%以上。吉县推广“果-草-牧”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生草栽培对果园面源污染的控制:三种牧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菊苣、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在桃园分别建立3种生草栽培模式,并以清耕为对照。通过人工模拟暴雨的降雨过程,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3种生草栽培模式对地表径流和果园面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桃园种植菊苣、紫花苜蓿和白三叶明显减少了地表径流,与对照相比,径流量依次降低41.6%,35.0%和58.4%,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地表径流量与草地盖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与草地密度和基盖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施氮条件下,菊苣、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地的铵态氮、总氮和总磷径流量明显下降,其中,白三叶草地对降低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径流流失量效果最好,其次是菊苣草地。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草栽培模式对果园面源污染的防控效果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果园建立适宜的生草栽培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品种选择 1.1草种选择人工种草适宜选择的草种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光叶紫花苕一年生牧草,以及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牧草。对于水源条件较好的良田,可以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季多花黑麦草,或选用肉羊喜食的高丹草与多花黑麦草轮流种植。  相似文献   

18.
刘静  李孝龙  明月欣  余东  孙宏洋  周俊 《草业科学》2022,(11):2380-2392
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养分水平和生物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发现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多个指标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分析了现有土壤健康评价方法在果园土壤健康评价中的适宜性,发现由于缺乏合适的评价方法,目前尚无法定量评价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整体水平的影响;提出应构建适用于不同果树品种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合理的指标体系应包含的5类核心指标:1)土壤结构和酸碱度;2)土壤养分的最低和最高含量以及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均衡性;3)土壤重金属含量;4)土壤生物调控的养分供给能力;5)抑制土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建议开展更多研究揭示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的作用机理,为研发适宜不同果园土壤的生草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生草栽培对柑桔园土壤、微域环境、柑桔生理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生草对渭北黄土高原苹果(Malus domestica)园土壤呼吸的影响,设置果园清耕、间作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间作小冠花(Coronilla varia)3个处理,于2012年4-11月利用SR1LP土壤呼吸仪监测了3个处理的土壤呼吸,分析了果园生草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草与清耕处理 4-6月和8-11月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但生草处理果园土壤呼吸日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延后效应(4-6月)或推前效应(11月),且生草与清耕处理土壤呼吸日变幅存在明显差异,7月生草与清耕处理土壤呼吸的日变化格局不同;果园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变化趋势,但生草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呼吸速率,不同月份不同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差异显著(P<0.05);生草与清耕果园土壤呼吸都与5 cm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为显著,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生草处理果园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而清耕处理果园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多元回归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高于土壤水热单因子的影响,可解释果园土壤呼吸时间变异的56%~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