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丁胺醇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是人工合成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之一,曾被非法用于肉用家畜的促生长剂[1].但β2-兴奋剂易在动物组织中形成积聚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农业部已明令禁止在畜禽生产中使用沙丁胺醇等β2-兴奋剂.由于受经济利益诱惑,仍有生产者和养殖者在非法使用.因此,建立检测沙丁胺醇残留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沙丁胺醇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法[2]、液相色谱-质谱法[3]、酶免疫分析法[4]等,这些方法均需昂贵的仪器且过程繁琐.而免疫胶体金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直观、廉价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兽药残留和毒素检测的热点[5-6].  相似文献   

2.
β-兴奋剂多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伦特罗(CL)和沙丁胺醇(SAL)属于β-兴奋剂,都可增强肌肉发育,减少脂肪沉积,常被非法用于肉用动物的养殖[1]以提高瘦肉率.由于β-兴奋剂在动物组织中会形成蓄积性残留,世界各国均禁止此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肉用动物的生产.因此,必须要对β-兴奋剂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的非法使用进行监控和检测.目前,对沙丁胺醇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4],分子印迹技术[5]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的检测技术也日益完善。在改进现有方法之余,国内外近几年也研发出了诸多检测β-兴奋剂的新技术。对此,文章详细阐述了20种常见β-兴奋剂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β-兴奋剂的药用价值、在饲料中的常用形式、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同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β-兴奋剂新兴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朝着全自动多残留检测的一体化模式改进,减少人工操作,缩短检测时间,提高精密性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4.
沙丁胺醇是β-兴奋剂的一种,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常见哮喘类呼吸道疾病。在畜牧业中能提高瘦肉率,但由于β-兴奋剂易产生残留而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大部分国家通过立法以禁止β-兴奋剂的使用。本文就β-兴奋剂中沙丁胺醇的危害以及常用检测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贾涛 《饲料与畜牧》2007,(12):32-35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属于β-兴奋剂。β-兴奋剂是营养重分配剂的一种,是一类结构和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它可以加快畜禽生长速度,降低酮体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β2-兴奋剂常见的有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随着我国对克伦特罗监管力度的加大,克伦特罗的使用逐渐减少,其他β2-兴奋剂的使用逐渐增加。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美国最新研制出的一种β2-兴奋剂,由于莱克多巴胺有类似于盐酸克伦特罗的作用,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文禁止莱克多巴胺用于动物养殖,目前我国还未统一监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因此建立莱克多巴胺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适合市场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对β2-兴奋剂测定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朕用法(GC-MS)等,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检测过程只需要2h)的特点。经过试验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莱克多巴胺,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相关系数(r值)可达到0.99以上,而最低检测限能达到0.5ng/ml。  相似文献   

6.
β2-兴奋剂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2-兴奋剂类药物具有降低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的作用,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由于具有潜在的危害,已被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检测β2-兴奋剂类药物残留的研究进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研究该类药物的检测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牛尿样品中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马布特罗等14种β-兴奋剂类药物多残留的液质联用确证方法。牛尿液样品经β-葡萄糖醛苷酶水解、pH 5.2的乙酸钠溶液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对β-兴奋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5μg/L,在3个浓度水平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平均回收率为78.3%~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2.04%~13.70%。该方法简便、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内外法规的要求,可用于牛尿液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8.
沙丁胺醇是一种用于人上呼吸道疾病治疗的短效β2-激动剂,在猪日粮中添加能起营养再分配作用,加快猪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但是沙丁胺醇能在猪可食性组织中蓄积并通过食物链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本文简述了近年来使用的猪尿中沙丁胺醇残留的各种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法,以期为食品药品安全部门检测沙丁胺醇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属于β-兴奋剂.β-兴奋剂是营养重分配剂的一种,是一类结构和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它可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降低酮体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β2-兴奋剂常见的有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及沙丁胺醇等,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随着我国对克伦特罗监管力度的加大,克伦特罗的使用逐渐减少,其他β 2-兴奋剂的使用逐渐增加.莱克多巴胺是美国最新研制出的一种β 2-兴奋剂,由于莱克多巴胺有类似于盐酸克伦特罗的作用,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文禁止莱克多巴胺用于动物养殖.目前,我国还未统一监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因此,建立莱克多巴胺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适合市场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国内测定β 2-兴奋剂测定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及气质联用(GC-MS)法等,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检测过程只需2 h)的特点.经试验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莱克多巴胺,回收率可达到75%~95%,相关系数(r值)可超过0.99,而最低检测限能达到0.5ng/mL.  相似文献   

10.
沙丁胺醇(salbutamol, SAL)是一种选择性β兴奋剂,可以减少动物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但SAL在动物产品中蓄积会引发食物中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自2002年开始,中国将SAL列为养殖业违禁药物,但因猪肉残留SAL所导致的中毒事件仍频繁发生,因此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SAL的残留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SAL残留的检测方法在灵敏度、特异性和检测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作者综述了近年来SAL检测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色谱法、免疫学分析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传感器分析法、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等,以期为规模化养殖产业快速、准确检测SAL残留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饲料中β-兴奋剂等13种违禁药物检测技术通过专家鉴定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张丽英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饲料中β-兴奋剂等13种违禁药物检测技术研究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实现了对饲料中多种违禁药物的同时检测和确证,检测方法的综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有关部门将其列入标准制定计划,尽快转化为农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该研究项目针对我国饲料安全管理的需要,采用固相萃取(SPE)和液质联用(LC-M S)技术,建立了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3种β-兴奋剂,盐酸异丙嗪、奋乃静、盐酸氯丙嗪、盐酸硫…  相似文献   

12.
莱克多巴胺属于β-兴奋剂的一种,容易在动物体内残留,对人体会产生毒副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进行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从而达到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的目的。本文针对免疫分析技术快速检测猪尿中莱克多巴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β—兴奋剂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β-兴奋剂全称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或肝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英文名卜Athene(常熟饲料添加剂厂215500)哈cgrist。它是一类能与动物体内大多数肝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激发肝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的药物,其基本结构为苯乙醇胺及其衍生物。目前常用的p一兴奋剂有:沙丁胺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家畜尿液中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西马特罗和妥布特罗6种β-兴奋剂残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样品量取体积、定容体积、标准溶液、提取回收率等不确定因素进行了评定,对测量结果的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量化。得出家畜尿液中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西马特罗和妥布特罗6种β-兴奋剂残留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07、0.062、0.154、0.218、0.063和0.244。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13种违禁药物检测技术通过鉴定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丽英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饲料中β—兴奋剂等13种违禁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据介绍,该成果为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饲料中违禁药物兴奋剂的检测技术研究”,同时也作为农业部下达的“饲料中碘化酪蛋白的测定”、“饲料中异丙嗪的测定”行业标准制定和兽药残留及饲料安全专项等课题的成果。该研究项目针对我国饲料安全管理的需要,课题组采用固相萃取(SPE)和液质联用(LC—M S)技术,建立了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3种β—…  相似文献   

16.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由于其快速、简便、适合同时处理大量样品的特点,被国内外普遍应用于进行口一兴奋剂等各种兽药残留的筛选检测。国内目前销售的菜克多巴胺残留ELISA试剂盒主要有4种,据悉新的试剂盒还将推出。但国内外尚缺乏对不同莱克多巴胺ELISA试剂盒的检测性能的权威评估。由于不同试剂盒的检测效果可能存在差异,检测试剂不统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将不利于政府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和企业维护自身权益。本研究拟通过比对检测试验,对不同莱克多巴胺ELISA试剂盒进行评估和比对,为制定合理的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技术方案和准确评判检测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克伦特罗(Clenbuterol,CBL)又名瘦肉精,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β-兴奋剂)的主要代表,作为生长促进剂用于家畜饲养时可加速脂肪分解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家畜的瘦肉率,因其在家畜体内残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加强药物禁用和残留的控制管理,明确规定饲料或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的临界值,建立建全准确、快速的检测控制体系。本概述了各国有关克伦特罗控制的规定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是β-兴奋剂的一种。β-兴奋剂在人类医学上常见还有沙丁胺醇、马布特罗等。自从有人证实盐酸克伦特罗具有减少胴体脂肪,提高瘦肉率,使瘦肉外观鲜艳等特点。目前,我国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查处力度较大,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盐酸克伦特罗的检出率极低,而在猪尿检时却有很高的阳性率。不法分子为了对付检测查处,  相似文献   

19.
“瘦肉精“是指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β类一兴奋剂药物添加剂,它可以降低动物饲养成本,提高经济价值。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人如果食用含有该类药物残留的肉品时,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的就会导致心脏病,出现中毒现象,心跳加快、震颤、心悸等症状。目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食安办[2011]14号)规定的“瘦肉精”品种目录有16种,其中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几种“瘦肉精”药物较常见。把好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关,是确保肉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肉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β-兴奋剂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检测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的常用分析方法,指出现行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