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奶牛布鲁菌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简述,并对其诊断、防控以及流行趋势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Brucella)侵入机体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有着广泛的流行区域,较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布鲁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1]。据报道,截止2009年全国29个省(区、市)发生畜间布鲁菌病,牛、羊、猪感染达百万头之多,人间布鲁菌病2009年全年新增病例3.7万例,世界范围内每年出现约50万例人间布鲁菌病[2]。由于该病危害大、流行广,不仅影响畜  相似文献   

3.
奶牛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惠传染病.对奶牛布鲁菌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简述,并对其诊断、防控以及流行趋势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牛发生流产、不孕,公牛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和不育为特征,流产是该病的一个典型临床表现。本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对牛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巨大。近年来,一些饲养条件差、防疫制度不健全的养牛场出现感染和流行,这对防控本病带来极大压力。1病因分析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布鲁氏杆菌属的牛种布鲁  相似文献   

5.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可以造成动物的流产和不育,以及人类的波浪热。布鲁菌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目前报道有布鲁菌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0多个。鉴于该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对布鲁菌的防控给予了广泛的重视。本文阐述了OIE、FAO和WHO等国际组织在布鲁菌病防控领域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并针对布鲁菌病防控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参与国际合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布鲁菌病的传播,减少其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细菌学检验手段,对呼和浩特地区出现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疑似布鲁菌病现象的奶牛进行病料采集,并对其进行细菌学分离与鉴定,结果获取了5株布鲁菌菌株,表明该地区存在布鲁菌病。该结果为今后呼和浩特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布鲁菌病的流行、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奶牛布鲁菌病的症状入手,探讨了该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认为奶牛养殖区应当从接种疫苗免疫、布鲁菌病定期检测、自繁自养、犊牛培养以及环境消毒等方面着手,做好奶牛布鲁菌病的防治工作,培育健康牛群。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过程通常缓慢,对奶牛的危害非常严重.该病菌主要侵害奶牛的生殖系统,直接造成母牛流产、不孕和胎膜发炎,公牛感染会发生睾丸炎.目前,布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我国的内蒙、东北、西北等地区属于该病的高发区.奶牛布病的发生对奶牛的健康养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不仅直接损害饲养场的经济收益,而且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猪布鲁菌病是由猪布鲁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对猪养殖业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对猪布鲁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布鲁菌病的发生发展现状及其流行特点,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布鲁菌病的发生,切断其传播途径,阻止该病的蔓延,以保护易感动物及相关从业人员免受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羊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当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羊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介绍,并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以期为羊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布鲁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鲁菌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我国25个省(市、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鲁菌病在多数疫区明显有回升趋势.2005年全国新发病19 664人,发病率为1.504/10万,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布鲁菌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引起人的波状热和慢性感染以及动物睾丸炎和流产等,直接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从多种海洋哺乳动物(海豹、海豚、鲸等)中也分离出布鲁菌.通过DNA同源性比较,发现海洋与陆地哺乳动物布鲁菌DNA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布鲁菌分子结构的研究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和控制布鲁菌病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布鲁菌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布鲁菌的抗原分子生物特性、布鲁菌病的检测方法和布鲁菌病疫苗的现状等方面对布鲁菌病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动物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畜共患病,这两种病的流行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几年来,我国奶牛饲养规模发展迅速,奶产品消费也迅速增加,因奶牛频繁交易,奶牛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检测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淘汰感染奶牛,净化奶牛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牛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临床特征是患病畜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可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炎性病灶。该病一旦发生,治疗缓慢,治愈率低。大多数病畜只流产1次,以后不再有病症,呈隐性带菌状态,并向外界排菌,给人畜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做好牛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对减少人布鲁菌病的发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和人类。自20世纪90年代初,布鲁菌病在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该病的病原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布鲁菌(Brucel-  相似文献   

16.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形势严峻[1].据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羊、山羊存在布鲁菌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南美洲等国家;在101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牛有布鲁菌病发生,主要分布于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以及欧洲南部等;在33个国家和地区的猪中有布鲁菌病,主要集中于美洲、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等[2].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冰岛和维尔京群岛一直没有发现布鲁菌病存在.各个国家针对本国的疫病形势都开展了不同的防控措施,也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消灭了布鲁菌病,包括海峡群岛、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英国、荷兰、日本、奥地利、塞浦路斯和保加利亚[3-4].法国、以色列及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地方性流行已得到控制;欧洲的部分国家以及美国疫情较轻.  相似文献   

17.
奶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可  李桐  张勇 《动物医学进展》2011,32(7):133-135
为了解奶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随机对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共1 000头奶牛进行布鲁菌病初检和确诊.结果表明,被检奶牛血清16份呈布鲁菌阳性,阳性率为1.6%,其中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场饲养奶牛血清阳性数分别为6份、5份、5份,阳性率分别为2.67%、1.52%...  相似文献   

18.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一旦发生,治疗缓慢,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19.
猪的布鲁氏杆菌病(B.suis),是一种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一种特殊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当时Traum(1914)从印第安那州流产猪胎儿中分离出该菌,多年后,该病被认为是由流产布鲁氏杆菌引起的。布鲁氏杆菌病在全世界多数国家的野生和家养猪中都有发生。该病在美国南部广泛分布,主要是由亚种1引起,在欧洲(除了没有布鲁氏杆菌病的英国和斯堪地纳维亚),布鲁氏杆菌病有少量流行。在非洲,一些国家有该病的报道,但在非洲大陆上的猪的数量不多,而且实际状况也不清楚。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该病有较高的流行性,中国和新加坡主要由亚种3引起。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9,(12):91-95
为了解近年来广西人和家畜布鲁菌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分设区市收集2015-2018年广西人和家畜布鲁菌病疫情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大部分县(市、区)存在布鲁菌病病例,疫情总体上升,但阳性率不高。除人外,主要发病家畜为牛、羊,多发生于3-9月份。人布鲁菌病疫情与羊、奶牛布鲁菌病疫情及奶牛存栏量呈中等相关。总体判断,广西布鲁菌病主要呈零星散发,传染源为区内外感染布鲁菌的牛羊及其产品。布鲁菌病的高风险区为牛羊优势产区、牛羊及产品流动频繁区域。风险因素包括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牛羊及其产品跨区域、跨省的频繁调运,调动监管失控,接触带菌牛羊及产品,饮用生鲜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