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BLCS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依据完全配对试验分组原则,考虑胎次、泌乳月龄、产奶量、体重等因素,将24头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奶牛每头每天饲喂5 g BLCS,对照组不饲喂.试验期90d,统计试验期内各组奶牛的产奶量及乳成分,并在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脂肪、乳蛋白质、乳中总固形物平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日平均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奶牛对日粮CP、DM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NDF消化率有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1).结果表明,饲喂BLCS对提高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产量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据体重、胎次、泌乳阶段、产奶量等因素,将2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饲喂5g微生态制剂BLCS,对照组不添加。结果显示,饲喂微生态制剂BLCS后奶牛后肠道单位重量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有明显降低趋势(P〈0.10);乳酸杆菌数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试验组较高。饲喂BLCS的奶牛对日粮CP、DM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NDF消化率也有一定改善(P=0.051)。  相似文献   

3.
依据体重、胎次、泌乳阶段、产奶量等因素,将2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饲喂5 g微生态制剂BLCS,对照组不添加.结果显示,饲喂微生态制剂BLCS后奶牛后肠道单位重量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有明显降低趋势(P<0.10);乳酸杆菌数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试验组较高.饲喂BLCS的奶牛对日粮CP、DM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NDF消化率也有一定改善(P=0.051).  相似文献   

4.
研究全混合日粮与非全混合日粮饲喂产奶牛,选择20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对照组饲喂相同配方和数量的草料,经30 d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平均产奶量为23.52 kg,对照组日平均产奶量为21.78 k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平均产奶量增加1.74 kg,日平均产奶量提高7.99%,差异极显著(P〈0.01)。饲喂全混合日粮组比饲喂非全混合日粮组奶牛增收17 76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直接饲喂复合益生素制剂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体况、胎次、泌乳日龄、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复合益生菌的日粮。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60 d。每天测产奶量,试验开始采集乳样测定初始乳成分,试验期间每30 d采集一次乳样,共采集3次。比较和分析2组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提高了4.6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干物质和乳脂率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12.8%、13.8%,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体细胞数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并且趋于稳定,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乳蛋白率均趋于稳定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直接饲喂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并能有效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6.
酵母蛋白饲喂泌乳奶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岩 《中国奶牛》2011,(10):24-28
本试验通过在荷斯坦泌乳牛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部分替代豆粕,研究其对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选取400头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头,试验组每头牛每天饲喂500g酵母蛋白,通过60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32.54kg/d与32.34kg/d。在产奶量不变的基础上,试验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7kg(DM)/d,产奶效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王涛 《中国饲料》2023,1(10):22-25
文章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对奶牛产奶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00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平均干乳期40 d的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奶牛采用精粗分饲的方法,先粗后精,试验组采取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将精饲料和粗饲料充分混合搅拌后饲喂奶牛。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在前40 d均无显著变化(P> 0.05),在60~100 d,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奶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脂肪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 <0.05)。总的来讲,相对于传统的精粗分饲的饲喂模式,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模式在改善奶牛生长消化及产奶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应用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替代传统饲喂技术必将成为我国奶牛集约化养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怡丹  张营 《中国饲料》2023,1(10):78-81
文章旨在研究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其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三元杂交育肥猪,按照公母相同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5%、10%、15%发酵豆粕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本次试验周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末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5%发酵豆粕组、15%发酵豆粕组日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10%发酵豆粕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3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从营养物质消化率看,10%发酵豆粕组表现最佳。综合来看,用10%发酵豆粕替代育肥猪日粮中普通豆粕可帮助育肥猪更好地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具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配对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Ⅰ、Ⅱ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饲粮外,分别饲喂5、15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每5 d测定平均日产奶量,每10 d测定乳成分。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60天,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0.7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60%和11.34%(P0.01);试验Ⅲ组的乳中乳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1);对照组乳中体细胞数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可以提升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抑制体细胞数的增加,且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料甜菜对其泌乳量的影响,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方法:2011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选择健康黑白花奶牛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饲料甜菜组)和对照组(普通饲料组),进行饲料甜菜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量增加2 kg,产奶量提高7.9%,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14%,饲料成本增加504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头日均收入高6.8元,增加纯收入1 124元,经济效益提高13.2%,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饲料甜菜饲喂奶牛,牛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在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由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I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试验期内总情期受胎率试验I组67%、试验Ⅱ组64%,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和9%,试验组I、Ⅱ比对照组平均缩短空怀时间27.5d。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为精粗分开饲喂组(SI)、裹包全混合日粮组(bTMR)和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组(SDA),日粮精粗比均为50:50.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与SI组相比裹包TMR饲喂奶牛极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1),产奶量、4%标准乳、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现消化率也有所提高(P>0.05).裹包TMK中添加SDA组奶牛乳脂率、乳脂产量显著提高(P<0.05),乳糖含量也较SI组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4%标准乳也极显著提高(P<0.01).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现消化率,且在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可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3.
依据体重、胎次、泌乳阶段、产奶量等因素,将2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添加5g微生态制剂BLCS,对照组不添加。结果显示:试验期间,奶牛后肠单位重量粪中大肠杆菌数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高于试验组;乳酸杆菌数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试验组较高;试验组奶牛对CP、DM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NDF消化率也有一定改善(P=0.051)。  相似文献   

14.
加酶高粱青贮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36头黑白花奶牛,按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基本一致进行逐头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牛每天饲喂20千克酶制剂处理的全株高粱青贮,对照组每天饲喂20千克全株玉米青贮藏,干草及混合精料成分和饲养量完全一致。试验期为34天。结果显示:试验组奶年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72千克,平均日产奶量增加10.1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日平均产奶量(p=0.0074)。说明用酶制剂处理可以显著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不同精粗比例对中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课题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和30%:70%,研究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TMR日粮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以及其他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的增加,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粗饲料采食量都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产奶量也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并且日产奶量(Y,kg)与日采食量(X,kg)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的线性相关关系:y=0.66x-17.73,(r^2=0.76);试验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乳脂率(Y,%)与粗饲料采食量(X,kg)之间存在显著(P〈0.05)的线性相关关系:y=0.046x+1.78,r^2=0.56;试验组其他乳成分含量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分析表明,试验Ⅱ组的4%校正乳产量最高,日粮采食量与校正乳产量比值最低,即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讨酿酒酵母培养物对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试验选择一个较大规模奶牛场中产奶量水平相似的2个中产奶牛群,随机选择一群作为对照组,整群90头,饲喂奶牛场原有基础日粮;另一群作为试验组,整群76头,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50 g/d/头),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显示: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试验期的延长,试验组采食量增加的趋势大于对照组,11~20 d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10 d其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每天分别提高1.42和1.53 kg,酿酒酵母培养物对乳脂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11~20 d的乳脂率为3.82%,比对照组高3.73%;11~20 d试验组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率为2.07%(P0.01);前10 d试验组的乳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率为1.20%(P0.01);前10 d和11~20 d试验组的牛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降低22.96%和13.04%(P0.01);前10 d的乳中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降低率为4.99%(P0.01)。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各指标其他时间段影响不显著(P0.05)。由经济效益分析可得,每头牛在热应激期间使用酿酒酵母培养物每个月至少可以多挣14.22元。综上可得,炎热夏季在奶牛日粮中按50 g/d/头的量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体细胞数及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酿酒酵母培养物对缓解夏季奶牛热应激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盛期奶牛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牛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分三次饲喂,瘤胃保护胆碱直接投喂于TMR日粮上。试验期60 d。测定了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后,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6%(P〈0.05),乳脂率提高了0.06%(P〈0.05);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量、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在TMR日粮中添加复合营养补充剂对奶牛发情及产奶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年龄、胎次、泌乳日龄、妊娠期、产奶量、体重基本相似且身体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对照组(TMR)和试验组(在基础TMR中添加500 g/头·日的复合营养补充剂)日粮。经120 d试验结果显示,产后8~60 d内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在120 d内对照组与试验组每头日平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120 d内对照组和试验组乳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缩短产后发情时间(P0.01),在泌乳早期每日每头奶牛添加500g/头的复合营养补充剂,显著改善产奶性能,促进发情及配种。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中后期奶牛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泌乳(220±10)d、妊娠(100±5)d、产奶量(20±5)kg的健康荷斯坦中产奶牛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头牛,对照组饲喂低能量(6.51 MJ/kg DM)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饲喂高能量(7.26 MJ/kg DM)TMR,预试期7d,正试期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4%标准乳(FCM)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26、1.55 kg/d(P<0.01);试验组乳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饲料效率(FE)和乳脂率呈下降趋势(P>0.05);试验组奶牛饲料消化率(表观消化率、淀粉消化率)、淀粉降解速率、微生物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千克奶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增加0.83元/(头·d)、经济效益减少16.2元/(头·d)。由此可见,泌乳中后期奶牛仍然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会降低奶牛饲料效率,提高饲喂成本,应按照泌乳天数科学配制奶牛日粮。  相似文献   

20.
选择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占精料量0.8%的硫酸钠,试验期为40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每天每头平均多产奶1.07 kg,产奶量提高7.6%,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