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达到出圃标准,且苗木径、高生长差异小的1年实生山杏苗为材料,通过5次重复,5个浸苗时间及起苗后不同晾晒时间处理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的吸水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呈正相关,当苗木吸水在15~24h时,成活率可提高13.8~15.8个百分点;苗木起出后,在露天晾晒,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造林成活率下降的越严重。因此,造林前苗木浸泡15~24h,确保苗木本身有充足的水分,苗木在起苗、贮藏、运输及造林过程中,减少自身水分消耗,是保障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植苗造林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造林方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苗木内部的水分平衡。因此,造林苗木的保护和护理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苗木的保护和处理方法。1.苗木保鲜:当苗木从起苗出圃到包装运输及栽植的全过程,这期间应加强苗木保鲜,防止苗木过度失水,最好随起随栽。实践证明,在春季阳光直照下,二年生杨树苗晾晒10小时后,苗木可丧失水分45%一65%,栽植后降低成活率65%以上,在各季造林中,不管用什么树种,苗木都避免裸露晾晒,晾晒的时间长,就会被风抽干,降低造林成活率。相反,如果做到苗木保鲜,就会提高造林成活率。2.护根保湿:由于土地干旱,…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苗木持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个晾晒时间的试验水平对樟子松苗木进行处理,研究失水过程以及不同失水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晾晒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为86.5%;而仅经过15 min晾晒,苗木的持水量只下降了5.6%,造林成活率就降到了43.8%,经过3 h晾晒的苗木,造林成活率只有2.1%。由此可见,苗木持水量的多少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樟子松苗木在晾晒60 min之内失水较快,60 min以后失水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不同复配药剂对柠条、侧柏等苗木蘸根处理后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后的苗木含水量及栽植成活率,并在野外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苗木晾晒时间的延长,苗木累计失水量增加,失水速率减小;采用外源药剂处理苗木能够减少苗木在晾晒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栽植成活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处理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红松苗木水分状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前利用植物水分状况测定仪及四唑染色法对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系脱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苗木造林前大量失水,使根系水分下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必须使红松苗的含水率在63%以上,才能保证造林成活。  相似文献   

6.
高吸水剂在造林中的应用与技术要点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也叫保水剂。通过高吸水剂的作用,使苗木根系表面形面一种胶体膜,从而保护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使苗木根系处在较好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环境中,从而保持苗木的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  相似文献   

7.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苗木活力与水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苗木活力与水势关系的分析,发现苗木活力与其水分状况密切相关,苗木失水首先使根系的水势下降,最终导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降低, 在苗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有用保护剂是提高和保持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青正 《林业科技》1997,22(5):15-15,6
截干对迎春5号杨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张青正(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杨树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在于苗木水分的供需平衡。由于起苗时苗木的根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伤,致使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造林后如果苗木根系不能保证苗木地上部分对水分最基本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也叫保水剂.通过高吸水剂的作用,使苗木根系表面形成一种胶体膜,从而保护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使苗木根系处在较好的水分和营养环境中,保持苗木的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高吸水剂可以提高根系附近土壤水分.高吸水剂吸水能力非常强,能把水分吸收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来.经调查,雨季栽植的松柏树,根系附近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3%左右.  相似文献   

10.
张蕾  宋丽华 《林业科技》2011,36(2):31-35
采用不同复配药剂对1年生柠条、沙枣、红柳、紫穗槐苗木蘸根处理后进行晾晒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苗木晾晒时间的延长,苗木累计失水率增加,失水速率减小;采用外源药剂处理苗木能够减少苗木起苗后的水分损失,提高造林成活率,且以处理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苗木形态、生理和活力状况是评价苗木质量的主要方面(刘勇,1999),苗木活力与成活率直接相关(Krameretal.,1979;喻方圆等,2002)。苗木起苗后经过分级、包装、贮藏和长途运输,到最终被栽植,这期间可能会受到失水、高温和低温、光照不足等异常因素的影响,导致苗木活力下降,从而直接影响移栽成活率。一些研究表明,失水是导致苗木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成活率,本文以南方红豆杉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情况下研究苗木生长情况并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45%的土壤含水量最适宜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而干旱或者水涝都会影响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适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用的6个树种的育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适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用的川楝、墨西哥柏、圆柏、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山合欢等6个树种进行了育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各树种苗木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其中以施用1%复合肥的效果最佳,一般以施用0.5%~1.0%为宜;尿素对这些树种苗木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苗木的增长效果更为显著,生产中用量以0.3%~0.5%为宜;过磷酸钙在这些树种的育苗生产中以1%的用量更为适合。试验结果还表明,育苗期间采用1%的过磷酸钙 1%的复合肥 0.5%的尿素,是此6个树种苗期施肥的最佳组合。合理施肥能缩短苗木出圃的时间,墨西哥柏、圆柏2个树种一般可提前1~2个月出圃,而对于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3个树种可培育出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4.
对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3个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区主要造林树种不同育苗密度所培育裸根1年生苗的光生理效应、苗木的形态质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在其他育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苗木密度是决定其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苗木密度的增大,3树种裸根1年生苗木的总体质量随之下降,以低密度时为佳。3个树种裸根1年生苗的一级苗产量分别在其苗木密度为75株/m2、100株/m2为高,而以75株/m2时最高,虽然此时苗木的净收入不是最大值,但投入/产出比值最大。而二、三级苗木产量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苗木密度为150株/m2时三级苗所占百分率接近国家标准15%的许可界限。据此3个树种的裸根1年生苗培育的苗木密度以75株/m2、100株/m2为宜,而以75株/m2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模拟干旱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美国引种培育的岩榆、南方岩榆和国产白榆1 a生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同时调查水分胁迫后期幼苗的存活率.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初期,3种榆树幼苗的叶片RWC、质膜透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增加趋势;水分胁迫中期(第24天)白榆、南方岩榆的叶绿素总量呈现最大值,后开始缓慢下降,而岩榆仍继续上升至第30天后才开始下降,但各种幼苗叶片叶绿素a/b均增加.自然干旱初中期的RWC下降缓慢,后期失水迅速,白榆失水速率明显快于岩榆、南方岩榆.水分胁迫后期白榆叶片出现萎蔫,叶缘叶尖枯黄均早于南方岩榆、岩榆,萎蔫枯黄总数也最多,其次分别是南方岩榆、岩榆.因此,岩榆最耐干旱,南方岩榆次之,白榆较不耐旱.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相对电导率和茎尖水势预报落叶松苗木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落叶松在不同晾晒时间中茎尖水势,相对电导率及苗木生活力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茎尖水势,相对电导率确实能反映苗木遇到逆境后对其生活力的影响,用于预报造林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具有极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苗木质量评价的生理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苗木质量评价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现代苗木质量评价的生理指标主要有苗木水份、矿质营养、碳水化合物、导电能力、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芽休眠及其他生理指标。论述了各生理指标的作用、重要性和研究现状及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银杏苗木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2年生实生苗根系干鲜重均为茎的1.3倍,苗茎含水量58.68%、根系为66.74%,平均苗木含水量63.06%,根系含水量是茎的1.14倍。浸水天数与苗木吸水率和含水量、日晒天数与失水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日晒天数与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银杏边起苗达栽植或清水浸根1d成活率最高,栽植时苗木含水量应控制在52%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