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97年起,我所先后引种13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其中WL320、WL323、皇后、FD2、FD45个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品种,在我地的适应性比保丰苜蓿、武功苜蓿、淮阴苜蓿、晋南苜蓿、草原一号、无棣苜蓿等国内品种要好。现将这5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播种当年紫花苜蓿根茎和根系特征与越冬率的关系.【方法】对播种当年2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根颈和根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颈和根系特性差异显著.将24个紫花苜蓿品种根据不同苜蓿根颈和根系特征的聚类分析分为5大类,其中第Ⅳ类,为根颈分枝数较多、根颈分枝直径较粗、主根较粗、侧根着生距根颈较远、主根鲜质量较高的苜蓿品种,是播种当年干草产量达4 500~5 200kg/hm2的苜蓿品种,包括‘三得利’‘皇后’‘巨人201T’‘驯鹿’‘斯贝德’和‘公农1号’.播种当年‘公农1号’和‘皇后’的根颈分枝数最多,且有较大主根直径和根鲜质量,是适宜科尔沁沙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而‘WL363’‘WL168’‘WL319’则相反.【结论】苜蓿根颈分枝直径与越冬率的相关系数最大,可作为鉴定苜蓿品种越冬率高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河北低平原区紫花苜蓿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低平原区, 对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2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保定苜蓿产量最高, 中苜1号和WL323ML次之; 粗蛋白含量各品种差异不明显, 但保定苜蓿和中苜1号的茎叶比明显低于其它品种; 保定苜蓿和中苜1号等国内品种的抗涝性较强,但抗倒性较差; 抗寒性和抗旱性, 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综合性状以WL323ML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引种紫花苜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对引进的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440、WL525与正常种植低秋眠级苜蓿品种亮苜进行干草产量、主要性状、品质及相对饲喂价值指标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440、WL525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1837、11445 kg/hm2,较对照品种亮苜分别增产18.67%、14.74%.品质达到《...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的营养品质,为筛选适宜此地种植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引进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采集当年种植的开花期紫花苜蓿地上部分,测定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和磷含量,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16WET的吸附水含量最低,为4.13%;威纳尔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7.82%;416WET的粗纤维含量最低,为19.89%;420YQ的粗灰分含量最低,为6.87%;WL343HQ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63%;啊迪娜和WL298HQ的钙含量最高,分别为1.48%、1.47%;WL323的磷含量最高,为0.34%。7个营养指标的权重大小依次为:钙>粗蛋白>吸附水>粗纤维>粗灰分>磷>粗脂肪。从营养价值角度综合分析认为: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种植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啊迪娜、威纳尔和WL298HQ这3个苜蓿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可作为此地苜蓿引种栽培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10个品种种子经2 0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并就辐射处理对其部分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60Co-γ射线处理后,10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株高和营养指标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辐射处理对先行者、WL525、WL903和Adrenalian等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小,而明显降低了其余大富豪、阿尔冈金、费纳尔、苜蓿王、标杆和WL2321等6个品种的种子萌发率;辐射处理对部分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蒸腾特性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分枝期光舍蒸腾日变化及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为其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WL323高品质、WL414、大富豪)分枝期的Pn、Tr及相关的生理因子(Tl、Gs、Ci)和生态因子(PAR、Ca、Ta)的日变化,计算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苜蓿品种的PAR、Ta、Pn、Tr的日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的大小依次为WL323高品质〉阿尔冈金〉WL414〉大富豪;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LUE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主要受PAR、Gs、Ci的影响;Tr主要受PAR和Ta的影响。[结论]WL323高品质为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和低蒸腾的苜蓿品种,适应干旱的能力强;PAR、Ta、Gs、Tl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Tr的主要决定因子,Ca和Ci是其主要的限制因子;Gs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Pn的主要决定因子,Ci是其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河北省沧州地区引进的29个国内外育成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中苜1号、中苜2号和中苜3号综合评价较好,且这3个国产品种生育进程均较快,能较早完成全年4茬草的刈割,有利于苜蓿的再生和安全越冬,宜作为该地区推广的首选品种;国外引进品种中赛迪7(CNXHQ9-10-01)、FD4和WL440HQ综合评价相对较好,生产中可以考虑选择;皇后(2012GS02-C)、阿尔岗金、苜蓿王和沧州苜蓿综合表现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2 0 0 2年 ,武威市种子管理站在兰墩滩国家级原种场进行了 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比较试验 ,采用随机设计、一次重复的方法 ,通过观察测定生长习性、抗逆性、抗病虫害以及产草量等特征特性 ,初步筛选出表现较好的 4个品种 :WL32 3HQ、苜蓿王、阿尔冈金、WL2 32HQ。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黄河滩区对六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全年鲜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WL363苜蓿全年鲜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7.25 t/hm2,13.21t/hm2,显著(p0.01)高于其他参试品种;拉迪诺苜蓿在营养价值方面表现出众,特别是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表现较好。综合评价,WL363苜蓿产量较高,营养价值在参试品种中表现适中,适合河南黄河滩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耐硒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品种苜蓿在硒溶液处理条件下的发芽特性,比较其耐硒性,为富硒紫花苜蓿的栽植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水培法,以WL343HQ、WL353LH、WL363HQ、WL903、劲能5010、拉迪诺、甘农5号等7种苜蓿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亚硒酸钠梯度,分别为0、8.647、17.294、25.941、34.588 mg/L。试验使用人工培养箱,以滤纸作为发芽床,每个品种3次重复试验,单因素分析。根据发芽率、苗长、鲜质量、活力指数等指标来评判各个品种的耐硒能力以及分析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各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发芽率、苗长、鲜质量、活力指数都呈现减小的趋势,各个浓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综合比较7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各个指标,耐硒能力表现为甘农5号WL343HQ=WL903劲能5010WL363HQ拉迪诺WL353LH。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苜蓿丙二醛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4个国内外苜蓿品种,采用水培法进行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叶与根中丙二醛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赛特、德宝、苜蓿王和金皇后的耐盐性较强;皇后、WH323ML、放牧者、阿尔冈金、WL323HQ和固原紫花的耐盐性中等;WL324、三得利、WL232HQ和德福的耐盐性较差。[结论]试验确定的耐盐性品种还应进行田间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美国WL系列的5个包衣紫花苜蓿品种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发芽特性,筛选出适宜不同盐浓度的苜蓿品种,为紫花苜蓿推广种植提供依据。试验使用人工气候箱,采用纸上发芽法,滤纸作为发芽床。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各品种的苜蓿种子,包衣完整无破损,每皿50粒,试验设7个浓度梯度:0、20、40、60、80、100、120 mmol/L,每个品种3组重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每天记录当天的发芽数目,各个梯度的盐溶液在种子的生长阶段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单株鲜重、幼苗根长、幼苗茎长、叶重、根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不同影响,对数据进行测定分析后,结果发现:(1)在20~60 mmol/L盐溶液中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良好,说明紫花苜蓿种子能够在弱盐环境中正常发芽。(2)5种紫花苜蓿种子对盐的耐受性由高到低排列为:WL903WL168HQWL343HQWL353LHWL363HQ。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产优质的苜蓿新品种。[方法]引进北美高秋眠级苜蓿新品种在银川市西夏区进行麦后复种品比试验。[结果]参试品种WL712、WL656HQ、WL525HQ的鲜草产量和株高较高,而WL440HQ、WL525HQ、WL656HQ的平均茎粗较大。以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为主要参考指标,各参试品种均达到NY/T 1170—2006质量标准。[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西夏区麦后复种高秋眠级紫花苜蓿是可行的,以WL525HQ、WL656HQ和WL712表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研究了16个不同秋眠级品种的产量、鲜干比、茎叶比、株高、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爱菲尼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皋兰2号、多叶王、苜蓿王、牧歌,且爱菲尼特鲜干比较高,其次为德宝,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就茎叶比而言,赛迪最低,其次为爱菲尼特、多叶王、苜蓿王、猎人河、盛世、WL612;德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次为赛特、多叶王;从品质方面来看,阿尔冈金CP含量最高,其次为爱菲尼特、WL612、苜蓿王、金皇后.整体而言,半秋眠型品种爱菲尼特综合表现较好,其次为首蓿王、多叶王、WL612,它们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适应性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疆草产业发展,近些年引进了一些国外优良牧草品种,尤其以引进美国和加拿大紫花苜蓿品种最多,其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与国产紫花苜蓿有所不同。根据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本地实际,在试验示范和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的基础上,主要以伊犁河流域新垦区种植面积大的8个引进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三得利、霍普兰德、WL232HQ、菲纳尔、恺撒、苜蓿王、金皇后、阿尔岗金)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的建植期管理、建植后管理、病虫害与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美国WL系列的5个包衣紫花苜蓿品种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发芽特性,筛选出适宜不同盐浓度的苜蓿品种,为紫花苜蓿推广种植提供依据。试验使用人工气候箱,采用纸上发芽法,滤纸作为发芽床。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各品种的苜蓿种子,包衣完整无破损,每皿50粒,试验设7个浓度梯度:0、20、40、60、80、100、120 mmol/L,每个品种3组重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每天记录当天的发芽数目,各个梯度的盐溶液在种子的生长阶段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单株鲜重、幼苗根长、幼苗茎长、叶重、根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不同影响,对数据进行测定分析后,结果发现:(1)在20~60 mmol/L盐溶液中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良好,说明紫花苜蓿种子能够在弱盐环境中正常发芽。(2)5种紫花苜蓿种子对盐的耐受性由高到低排列为:WL903>WL168HQ>WL343HQ>WL353LH>WL363HQ。  相似文献   

18.
2001~2002年,研究了维可多,牧歌401,WL323,金皇后,阿尔冈金,巨人201,宁苜1号,晋南苜蓿等几个紫花苜蓿的物候期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维可多,牧歌401,WL323,金皇后等4个休眠级3级和4级的品种产草量高、再生性强,适宜太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属高纬高寒地区,培育高产、抗寒、适应性强的品种成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育种的首要目标,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对抗寒性、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aodong)和国外引进的3种高产苜蓿:美国苜蓿WL323、保加利亚苜蓿Pleven6、俄罗斯苜蓿Beza87分别进行正反品种间杂交,利用离体萌发法对杂交亲本的花粉活性进行检测,以及杂交结荚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本对结荚率影响显著,不同杂交组合结荚率差异极显著,肇东苜蓿与WL323正反交的结荚率高于其它杂交组合,为苜蓿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奠定基础,同时为苜蓿杂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4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南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应贵州地区的紫花苜蓿品种,研究了4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地区种植的成活率、产量、株高及分株数,并通过聚类对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所用品种的成活率均逐年降低,其中成活率较高的品种有SIMA1105、牧歌、Defi、Mvariax、Archer、Amerigraze701、Victoria、CW680;13 RSuperme、Victoria、CW403、CW502、CW650、CW900、WL414、WL525、捷卡1号的产草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间的株高差异较小;不同品种的分枝数差异显著,其中分枝较多的品种有SIMA1099、Barbara SPI、Mvariax、13RSuperme、Victoria、捷卡1号、陇东苜蓿.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在贵州南部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分别为Barbara SPI、13RSuperme、Victoria、Millenium、WL414、捷卡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