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国产近红外仪分析油菜籽三种主要品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制的NYDL-3000智能型多参数粮油品质速测仪分析了油菜籽含油量、硫甙和芥酸含量,测定结果与传统化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其中含油量结果与PC-120核磁共振仪和MATRIX-I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做验证。内部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含油量、硫甙和芥酸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4 3、0.985 3和0.982 3,均方差分别为0.0469 、0.419 8和0.160 4,T检验显示三种品质参数交叉验证集的近红外光谱法(NYDL-3000)预测值和化学值差异均不显著。外部检验结果表明:硫甙含量、含油量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 6和0.951 7,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54%和0.02%,均在平均绝对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成对数据双尾t检验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和化学法两者结果差异不显著。芥酸分析中,NYDL-3000将342份样品中3份低芥酸材料判定为高芥酸,近红外光谱法和化学法两者结果符合率达99.12%。含油量的测定结果显示:NYDL-3000和PC-120、MATRIX-I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 6和0.901 5,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78%和3.06%。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YDL-3000智能型多参数粮油品质速测仪所建立的品质模型可以满足油菜育种对早代材料芥酸、硫甙含量和含油量的快速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芝麻种质资源搜集整理与特征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挽救和保护三峡库区宝贵的芝麻种质资源,对库区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及主要农艺性状和特征特性鉴定,调查了该区芝麻的地域分布、生产和品种利用现状。经过近10年的整理、归并、分离、提纯和鉴定、筛选,从采集到的50余份混合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不同农艺性状的材料166份,这些资源中蛋白质含量在27%以上的材料有3份,高度耐渍和耐渍的有46份,高度耐旱和耐旱材料103份,高抗和抗枯萎病的64份,高抗和抗茎点枯病的材料18份。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  王振华  张前进 《玉米科学》2006,14(3):036-039
利用FOOS公司的1241型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对2002~2003年的1360份早代玉米自交系、554份玉米自交系和643份玉米杂交组合的子粒品质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玉米子粒的3种品质在不同材料、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2002~2003年早代自交系粗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3.85%和3.80%,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1.16%和10.41%,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72.98%和73.96%;玉米自交系粗脂肪含量为3.74%,蛋白质含量为11.62%,粗淀粉含量为72.95%;2002~2003年玉米杂交组合粗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4.41%和4.35%,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0.12%和8.65%,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73.3%和70.52%。  相似文献   

4.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籽仁含油量是花生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快速高效的含油量检测方法,对加快高油花生品种选育意义重大。本研究选用高油亲本宇花14(含油量59.32%)与低油亲本LOP215(含油量48.97%)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建模材料,使用Thermo公司(美国)生产的Antaris Ⅱ型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229份样品籽仁进行光谱采集,随后测定籽仁含油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构建花生籽仁含油量近红外定标模型,该模型的内部验证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为0.885,相关系数R2=0.9147。选用未参与建模的21份花生材料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模型预测值和化学测定值的决定系数R2=0.9492,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花生籽仁含油量检测。利用该模型对宇花14与LOP215杂交后代群体进行筛选,获得含油量超过55%的优良株系21个,含油量低于48%的株系9个,可为花生高低含油量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根据含油量将材料分为高(含油量50%~55%)、中(含油量40%~49.9%)、低(含油量20%~39.9%)油组,利用Leica DM5000生物显微镜对高、中、低油组材料的油体及蛋白体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体粒径、蛋白体粒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白菜型油菜油体以圆形为主,蛋白体为近圆形。高油组油体数量多、粒径大,蛋白体粒径大、数量相对少,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2.12和5.24μm;中油组油体和蛋白体数量和粒径介于高油组和低油组之间,平均粒径分别为1.82和4.58μm;低油组油体粒径小、数量相对少,蛋白体数量多但粒径小,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1.44和3.81μm。相关分析显示,油体粒径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体粒径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小;种子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今后培育西藏高油白菜型油菜品种时应将油体粒径大且数量多,蛋白体数量少且粒径大作为筛选亲本的条件,将有助于高油白菜型油菜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挽救和保护三峡库区宝贵的芝麻种质资源,对库区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及主要农艺性状和特征特性鉴定,调查了该区芝麻的地域分布、生产和品种利用现状。经过近10年的整理、归并、分离、提纯和鉴定、筛选,从采集到的50余份混合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不同农艺性状的材料166份,这些资源中蛋白质含量在27%以上的材料有3份,高度耐渍和耐渍的有46份,高度耐旱和耐旱材料103份,高抗和抗枯萎病的64份,高抗和抗茎点枯病的材料18份。  相似文献   

7.
野生花生高油基因资源的发掘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属22个近缘野生物种87份种质为材料,系统鉴定和分析野生花生种子含油量。结果表明,野生花生中存在丰富的高油资源,其含油量最低值、最高值和平均值均高于栽培种花生资源的对应值。发掘出高油种质(含油量≥58%)12份,其中Arachis appressipila是目前所发现的花生资源中含量最高的种质,含油量达62.90%。不同物种以及同一物种不同资源的含油量差异很大,如A.appressipila的10-2含油量62.90%,11-7的含油量为55.92%。A.appressipila、A.macedoi和Arachissp的平均含油量较高,分别为57.54%,57.64%和57.68%。通过SSR分析表明,在所获得的高油野生花生材料中,四倍体野生种A.monticola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花生区组的二倍体野生种A.villosa。根据SSR扩增结果,绘制了高油野生花生材料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近红外分析仪(NZR)测定黄豆粕蛋白质含量。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样品进行光谱扫描,找出最佳吸收波长和校准常数值。21份豆粕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近红外法与经典的凯氏法所测结果呈密切的线性相关(R=0.91),标准偏差为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油用亚麻营养品质检测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利用无损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亚麻籽粒蛋白质、亚麻酸和木酚素含量,初步探讨蛋白质、亚麻酸和木酚素含量相关性.以具有代表性的200份亚麻籽为研究对象,采集近红外光谱,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净分析信号光谱预处理建立了蛋白质、亚麻酸和木酚素含量近红外模型.结果表明:亚麻籽蛋白质、亚...  相似文献   

10.
410份芝麻种质的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平均含量为53.13%,变异系数3.5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6.39%,变异系数为7.03%。油酸、亚油酸含量总和占6种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油酸和亚油酸对脂肪含量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6907和0.9322。筛选出具有两种以上优质性状的品种19个,其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超过56%、21%、42%、37%。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较高含油量芝麻品种“中芝13”(56.31%)和低含油量芝麻材料ZZM2748(48.75%)为亲本构建包含548个株系的RIL群体,采用近红外法对群体在2个不同环境下的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群体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含油量变化在42.43%~58.38%,其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棕榈酸显著负相关;应用软件WinQTLCart2.5和ICIMapping3.0基于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共定位到50个相关QTL,分布在芝麻11个连锁群上,贡献率变化在1.59%~40.62%。其中,有21个QTL被两个软件同时检测到,有7个QTL在2个环境下被重复检测到。位于连锁群LG10上的qSOC_10.3和位于连锁群LG11上的qSOC_11.1遗传贡献率较大,分别为34.38%和40.62%,为控制芝麻含油量的主效QTL,其中qSOC_11.1与定位到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位点重合,表现一因多效特征。通过基因组注释和差异表达分析,在两个主效位点发掘出24个候选基因。研究发现的芝麻含油量及不同脂肪酸含量遗传变异特征和获得的QTL及候选基因对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66份苎麻材料为检测对象,常规化学方法测定苎麻粗纤维含量,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其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苎麻粗纤维含量的校正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7,标准偏差为0.78。用16个验证集对所建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外部检验,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2,表明近红外光谱法用于苎麻粗纤维含量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花生种皮颜色及花青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山花15号×中花12号为杂交组合,自F2经单粒传法(Single-seed descent, SSD)多代自交后获得由302个家系组成的F9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光扫描仪对亲本及RIL群体花生种皮颜色进行扫描,采用万深SC-G自动考种分析系统对种皮颜色的RGB值进行量化评价,并对RIL群体进行花青素含量测定,用G3DH软件构建RGB值和花青素的遗传模型,进行种皮颜色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皮三原色G值和B值的最适模型均为3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7.61%和96.46%;R值的最适模型为2对主基因控制具有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5.06%;花青素含量的最适模型为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6.48%。  相似文献   

14.
芝麻种子木质素组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我国芝麻育成品种及高代品系共48份种子的主要品质成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及芝麻特有成分木质素(Lignan)组分芝麻明(Sesamin)、芝麻酚(Sesamol)和芝麻林酚(Sesamoli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57.78%;木质素总量均值为0.829%,变幅为0.266%~1.278%,其中主要组分是芝麻明,平均含量为0.593%,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粗脂肪与粗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芝麻明呈显著正相关,芝麻明与芝麻林酚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质与芝麻酚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完整子粒为实验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其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光谱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矢量归一化和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分别建立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效果最佳,外部验证结果证明校正后模型预测结果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6 9和0.924 0。  相似文献   

16.
范弘伟  宋同明  张林 《玉米科学》2004,12(Z2):17-19
通过对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给C型胞质不育玉米单交种授粉得到的子粒与高油玉米子粒进行品质分析,发现前者除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间呈负相关(r=0.36,r=-0.76)、含油量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呈正相关(r=0.47,r=0.88)、赖氨酸与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35)外,含油量与蛋白质间,淀粉、蛋白质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相关系数未达到5%显著水平,含油量(3.96%~8.47%)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0.57%,赖氨酸增加0.008%,能量密度每100g增加27.42 kj;而后者除淀粉与能量密度相关不显著外,其它营养成分之间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含油量与蛋白质、赖氨酸、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3,r=0.95,r=0.70),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和赖氨酸呈负相关(r=0.87,r=0.78,r=0.84),赖氨酸和蛋白质、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5,r=0.66).含油量(7.18%~14.09%)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1.74%,蛋白质含量增加0.36%,赖氨酸含量增加0.0164%,能量密度100g增加16.83 kJ.高油玉米(含油量7.1%~16.09%)给常规玉米(含油量3.71%~4.26%)授粉,含油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的花粉直感效应值分别为0.37、-0.27、0.27和0.24.  相似文献   

17.
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种子成分的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和高油酸含量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较差.通过对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能力不同的花生种质资源的种子成分的分析表明,高抗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资源的亚油酸含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性与种子大小和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出仁率和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抗性与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鉴定和筛选,发掘出2份优质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利用FOSS TECATOR 公司生产的1241型近红外透射光谱仪,对266份整粒糙米样品进行了光谱扫描并测定了其多项品质指标。借助于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建立了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同时测定糙米多项品质指标的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模型的分析效果最好,其外部检验 (经校正的) 工作标准误\[SEP (C) \] 为0.312,检验决定系数(RSQ )为0956,而其他4项指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碱消值)、透明度(透光率)和垩白度模型的SEP (C)分别为1.672、 0.389、 0034和4.024,RSQ分别为0.745、0.838、0.797和0.714。分析了近红外测定的重复性并讨论了该模型在水稻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93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项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44%,蛋白质含量为25.73%,总氨基酸含量为27.01%,油亚比(O/L)变幅在0.56~5.26之间.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21项品质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因子、饱和脂肪酸负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饱和脂肪酸正因子及粗脂肪因子,这5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7.34%,可用于花生品质的综合评价.不同地理来源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粗脂肪含量,而江苏资源与南北方区资源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芝麻资源主要性状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芝麻种质资源以分枝、三花、四棱蒴为主,茎秆茸毛量以中等较多,花色以淡紫、种皮色以白色为主。平均生育日数为101.5天,千粒重为2.66g;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3.59%和22.12%,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8.56%、4.92%、42.20%和44.33%。高耐渍、高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材料分别有198、352和159份,占鉴定总数的4.8%、8.5%和3.8%。筛选出了一批优质、多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