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黄(♂)×德(♀)、黄(♂)×法(♀)、德(♂)×黄(♀)、德(♂)×法(♀)、法(♂)×黄(♀)、法(♂)×德(♀)六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繁殖性能与纯种比较,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90日龄成活数4指标,黄(♂)×德(♀)组合的优势率分别为17.49%、18.62%、14.31%,杂交效果好,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黄(♂)×德(♀)、黄(♂)×法(♀)、德(♂)×黄(♀)、德(♂)×法(♀)、法(♂)×黄(♀)、法(♂)×德(♀)6个杂交组合,杂交后代的毛皮品质与纯种比较,结果表明:被毛密度、被毛细度、生皮厚度和生皮面积4指标,黄(♂)×德(♀)组合的优势率较其他组合分别为10.00%、4.41%、1.17%和1.12%,从降低引种费用的角度考虑,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讨九种交配组合鳢的生长、消化酶等指标,试验选取乌鳢、斑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彼此之间交配繁殖的F1代来研究,其中G1代表斑鳢(♀)×斑鳢(♂)的F1代,G2代表斑鳢(♀)×乌鳢(♂)的F1代,G3代表斑鳢(♀)×杂交鳢(♂)的F1代,G4代表乌鳢(♀)×斑鳢(♂)的F1代,G5代表乌鳢(♀)×乌鳢(♂)的F1代,G6代表乌鳢(♀)×杂交鳢(♂)的F1代,G7代表杂交鳢(♀)×斑鳢(♂)的F1代,G8代表杂交鳢(♀)×乌鳢(♂)的F1代,G9代表杂交鳢(♀)×杂交鳢(♂)的F1代。结果显示:成活率以G1最高,G1、G4和G5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但G5的总增重和特定生长率低于其它组;试验分析了前肠、后肠、胃、肝胰脏和幽门盲囊中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在不同的组织中,淀粉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较高的组均为G1、G2和G5,胃蛋白酶活性较高的为G1、G2和G5。G1、G2和G5在不同的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综上所述,G1、G2和G4在本研究条件下有较大的生长和消化性能优势,可以为确定主养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粮营养水平和品种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夏洛莱羊、无角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为父本,研究了夏洛莱羊(♂)×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小尾寒羊(♀)3个组合的F1饲喂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后75日龄时羔羊的体重。结果表明:3个组合中,F1体型外貌均与其父本相似;饲喂高蛋白水平饲料的羔羊75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饲喂低蛋白水平饲料的羔羊75日龄体重(P<0.01);夏寒杂交羊和陶寒杂交羊的75日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夏寒杂交羊的75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陶寒杂交羊(P<0.01)。品种和饲料对75日龄体重也有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5.
选择适合我区的四个优良品种及五个杂交组合,探讨不同组合的产仔数、初生窝重,30天断奶窝重、75天成活率、75天个体重、100天个体重及屠宰测定等技术指标,选择最优杂交组合,指导生产实际。结果表明:最优杂交组合为比利时(♂)×大耳白(♀)、新西兰(♂)×大耳白(♀)、加利福尼亚(♂)×大耳白(♀),其成活率提高16—19%,100天个体重量提高22—29%,平均重量增加518克,通过不同品种杂交,肉兔屠宰率和胴体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杜泊、特克赛尔、无角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1代羔羊及湖羊纯繁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肥育的效果。试验选择杜(♂)×湖(♀)、特(♂)×湖(♀)、陶(♂)×湖(♀)和湖(♂)×湖(♀)F1代2月龄断乳羔羊各30只,分别设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Ⅳ,全部饲喂葵花皮型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育肥60d。结果显示:杜湖杂交羔羊(Ⅰ组)、特湖杂交羔羊(Ⅱ组)和陶湖杂交羔羊(Ⅲ组)的试验末重较湖羊纯繁羔羊(Ⅳ组)分别提高20.44%(P0.01)、9.69%(P0.05)和5.3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2.43%(P0.01)、25.43%(P0.05)和9.70%(P0.05);胴体重分别提高22.66%(P0.05)、6.59%(P0.05)和7.89%(P0.05);纯收入分别增加126.96(P0.01)、42.5(P0.01)和0.12元(P0.05)。各杂交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67.76、206.74、180.83和164.84 g,纯收入分别达到221.46、137.65、94.62和94.50元,日增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用杜波羊和湖羊杂交,其杂交F1代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商品肉兔的日增重和成活率,试验采用比利时兔分别与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和齐卡兔组成6个正反交杂交组合,进行品种间杂交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方面的杂交优势较明显,其中比利时兔(♂)×新西兰兔(♀)组与双亲对照组相比在日增重、料重比、28日龄成活率和90日龄成活率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新西兰、加利福尼亚和哈白三个品种肉兔的杂交组合试验得出,加(♂)×新(♀),新(♂)×哈(♀)和哈(♂)×加(♀)是生产商品肉兔较好的杂交组合。生产的商品肉兔,40日龄断奶重999.75g,90日龄体重为2.54kg,断奶至90日龄的日增重为30.8g,料重比(含青干草)3.46∶1,屠宰率为53.05%,同时,探索了一套适合农户饲养商品肉兔的生产模式,即杂交组合+青粗精料搭配+早期生长优势+综合防疫体系,按此模式生产商品肉兔,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著名肉羊品种萨福克为父本,以甘南州地方优良品种乔科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萨福克(♂)×乔科羊(♀)所产F1代的初生体质量、2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分别比同龄乔科羔羊提高34.44%、37.45%、29.91%,t检验差异均显著(P<0.01);萨福克(♂)×乔科羊(♀)所产F1代的杂种羔羊初生体尺高于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而2月龄、6月龄体尺明显高于本地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萨福克(♂)×乔科羊(♀)所产F1代6月龄杂种羊胴体质量比本地羊提高5.0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比本地羊提高4.20%;杂种羊净肉质量比本地羊提高4.36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率比本地羊提高5.24%。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河西肉牛最优杂交组合,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河西肉牛5个杂交组合的F1代公牛架子牛分为5个试验组(夏♂×西杂♀组、西♂×西杂♀组、皮♂×西杂♀组、安♂×西杂♀组、德♂×西杂♀组),用自行设计的配方日粮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F1代育肥牛的始重、末重(屠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肉牛日增重最高[(2.18±0.06)kg],且与其他4个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安♂×西杂♀为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杂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来源弗莱维赫牛冻精在云南大理州弥渡县农区改良西门塔尔与本地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利用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体系奶牛育种与繁殖功能研究室提供的数据,以弗莱维赫牛(Fleckvieh)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对弥渡县苴力镇农户家的西(♂)×本(♀)杂交牛进行改良,测定杂交一代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本(♀)杂交牛的效果要优于国产弗莱维赫牛冻精的改良效果,其后代杂种优势明显,进口和国产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F1公母犊牛的初生、2月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差别较大,差异均极显著(P0.01);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的F1公母犊牛体重大,生长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饲养效益。可以得出,以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本(♀)杂交牛能更大程度地推进农区乳肉兼用牛的育种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血统比例杜湖杂交羔羊出生早期生长发育间的差异性,以湖羊(♀)与杜泊羊(♂)杂交获得杜×湖杂交一代(下面统称为杜湖F1),再以杜湖F1(♀)与湖羊(♂)杂交获得子代(下面统称为杜湖F2),分析杜湖F1、杜湖F2和湖羊在2月龄期间体重与体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体重累积生长方面,杜湖F1、F2与湖羊在初生、0.5月龄、1月龄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1.5、2月龄,杜湖F1显著大于湖羊(P0.05),2月龄时杜湖F1日增重达到193.2 g/d;2月龄期间在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方面,3种血统比例羔羊体尺变化差异均不显著,但随月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通过对不同血统比例杂交羔羊生长发育测定的数据记录进行分类探讨,研究分析不同血统比例杜湖杂交羔羊出生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且为培育较高经济性状的商品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以红安格斯牛为父本的杂种牛33头,分为2组,其中红安格斯牛(♂)×秦川牛(♀)的F1代(A组)18头、红安格斯牛(♂)×秦杂牛(♀)的F1代(B组)15头。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对2组杂交肉牛进行体重和体尺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发现,B组杂交肉牛的体重、胸围、腰角宽、十字部高、尻长、胸围指数等指标始终高于A组,说明B组杂交肉牛体重和体型较大,而A组杂交肉牛体重和体型较小,在育肥初期尤为明显;2组杂交肉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除尻长)间的差距随月龄的增加而减小,说明A组杂交肉牛比B组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速度,并呈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应予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小尾寒羊纯繁(Ⅰ组)一元杂交、小尾寒羊(♀)×陶塞特(♂)二元杂交(Ⅱ组)、陶寒(♀)×特克赛尔(♂)三元杂交(Ⅲ组)三种模式下的繁殖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小尾寒羊纯繁的每胎产羔数和年产羔总数最高,但是,其所产羔初生重和生长速度最低。此外,无论是在3月龄前还是6月龄前,三元杂交的羔羊日增重最高,二元杂交次之。对每只母羊净收入分析,发现养殖模式以陶寒(♀)×特克赛尔(♂)三元杂交的收入最高(1367.1),小尾寒羊(♀)×陶塞特(♂)二元杂交次之(1322.7),小尾寒羊纯繁最低(866.5元)。  相似文献   

15.
尹华贵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7):26-26,28
用川牧土鸡与固始鸡青脚系、乌骨系进行正反杂交,以测定F1代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川牧土鸡(♂)×固始鸡青脚系(♀)杂交组,受精率达93.04%,受精蛋孵化率88.03%,F1代90日龄成活率92.31%,公母均重1790.09g,料肉比3.01∶1,优于其他杂交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母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交品种的母鸡32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饲料高中低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2、11.70、11.28 MJ/kg,高中低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0%、19%、18%,配制9组日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的饲粮对试验鸡日增重(ADG)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Ⅰ组(高能量高蛋白水平组)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明显优于Ⅸ组(低能量低蛋白水平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1~4周龄TY乌鸡母鸡选用代谢能水平为12.12 MJ/kg和粗蛋白水平为20%的饲粮生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高原环境下,用引进的良种肉牛西门塔尔、蓝白花、利木赞和皮尔蒙特改良当地黄牛.四个杂交组合F1不同年龄的生长速度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青海黄牛(P<0.01),说明用良种肉牛改良青海黄牛效果明显;在不同杂交后代的比较中,皮×黄F1各年龄段体重均高于蓝×黄F1、利×黄F1和西×黄F1(P<0.01),杂交组合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无角陶赛特、德克塞尔和萨福克3个引进肉用型品种为父本,研究了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德克塞尔(♂)×小尾寒羊(♀),萨福克(♂)×小尾寒羊(♀),德克塞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和萨福克(♂)×[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等5个杂交组合公羔羊的生产性能、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①3个二元杂交组合中,F1代母羊的产羔率以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组为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两组;②与二元杂交相比,三元杂交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羔羊哺乳期日增重、断奶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③三元杂交羔羊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厚度都极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1),或呈现增加的趋势;④5个杂交组合中,以萨福克(♂)×[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组的羔羊生产性能、产肉能力和饲料转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杜泊羊和特克塞尔羊对小尾寒羊肉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系统观测了后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的生长性能较纯繁小尾寒羊有较大提高。其中,特克塞尔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简称特寒,TH)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断奶前日增重和断奶~6月龄日增重分别比纯繁小尾寒羊增加了1.13 kg、4.95 kg、12.87 kg、58.77 g和68.67 g,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简称杜寒,DH)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0.91 kg、2.86 kg、7.66 kg、30.00 g和41.72 g。特寒羊和杜寒羊的宰前活重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13.05 kg和6.53 kg,胴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7.44 kg和3.82 kg,二者的眼肌面积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8.05 cm2和3.39 cm2(P<0.01)。3个群体间的大理石纹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其他4个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特克塞尔羊和杜泊羊对小尾寒羊肉用性能有明显的杂交改良效果,其中特克塞尔羊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