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研究LED光源和节能灯对母兔同期发情的影响,试验选用1 120只伊拉母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560只,人工授精前进行7 d的光照,每天16 h。试验表明,LED光源促发情的组发情率、受胎率和节能灯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LED光源控制母兔同期发情技术完全能应用到商品肉兔的繁殖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獭兔主要繁殖性状重复力进行估测,试验采用组内相关的方法计算獭兔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21天个体重、21天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的重复力。结果表明:獭兔主要繁殖性状重复力均为中等重复力,其中以21天个体重最高,其次为初生个体重和断奶个体重,21天窝重最低。说明21天个体重是评价母兔繁殖性能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42 d繁殖模式下獭兔繁殖性能、体重变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56±0.17) kg的经产獭兔1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42 d繁殖模式,分别饲喂消化能水平为9.2、9.7和10.2 MJ/kg的试验饲粮.试验连续进行3胎.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母兔泌乳力(P=0.0062)、第1胎产后体重(P=0.002 1)和仔兔断奶窝重(P=0.000 6);显著影响第1胎(P=0.047 5)和第3胎(P=0.030 2)母兔泌乳期第21天体重.2)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血清肌酸激酶(P=0.001 5)活性和甘油三酯(P=0.001 3)含量,显著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36 8)、总胆固醇(P=0.047 6)和胰岛素含量(P=0.015 9),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42 d繁殖模式下獭兔适宜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2 MJ/kg.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光照强度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健康无病、胎次均为第1胎刚分娩,且同一天分娩的伊拉母兔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42d的繁殖模式,母兔产后11d再次配种,子母兔分笼饲养,每窝带仔6只,产后35d断奶。考查第3胎、第4胎和第5胎的产仔总数、活仔数出、出生窝重、泌乳力、成活率指标。结果表明:与50lx光照强度相比,采用70lx光照强度可明显提高哺乳母兔的受胎率、总产仔数和活仔数(P<0.05),提高幅度分别为18.45%、5.93%和3.70%;但光照强度对21日龄和35日龄成活率、初生窝重、21日龄和35日龄个体重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光照时间对初配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随机选择165日龄左右、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后备母兔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獭兔。对照组采用自然光照,试验1、2、3组分别人工补充光照至14h、16h、18h,光照强度为55~80 Lux。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光照时间为14h、16h、18h时,发情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P0.01);光照14h时,受胎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P0.05),16h与18h也有所提高(P0.05);光照时间为14h与16h时均能显著提高獭兔的窝产仔数(P0.01),18h相对于自然光照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指标,初配母兔每天光照时间为14~16h,繁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提高獭兔繁殖力是实现獭兔高产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近年来在獭兔饲养实践中不断摸索 ,通过给妊娠、哺乳期的母兔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 ,研究其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获得一定的结果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繁殖母兔的选择与分组从本市曹范镇种兔场饲养的 1岁左右的繁殖母獭兔中 ,选择年龄、体重基本一致、体质健壮、生长发育正常和健康无病的种母兔 2 4只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8只。在妊娠和哺乳期分别喂给不同营养水平日粮的 2个组设为试验 1组、 2组 ;而全期饲喂同一营养水平日粮的 1个组为对照组。各组日…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项目《饲料中硒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应用研究》的成果,验证硒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2011年在张家川县张家川镇、龙山镇、大阳乡选取了10个养兔场(户)5 000只繁殖母兔进行推广应用,与2009年和2010年饲料中未添加硒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饲料中添加硒后,受胎率提高了5.95个百分点,平均窝产仔数提高了1.5只,初生平均窝重提高了32.86g,初生平均个体重提高了7.68g,平均泌乳力提高了174.46g,断奶窝重提高了258.11g,断奶个体重提高了41.0g,断奶成活率提高了10.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青紫蓝色獭兔与皱襞型獭兔不同交配组合的生产性能,试验随机选取6,7月龄健康皱襞型獭兔和青紫蓝色獭兔各40只(30只母兔和10只公兔)进行不同交配组合试验,分别为青紫蓝色纯繁组、白色皱襞纯繁组、正交组和反交组,测定母兔繁殖性能和后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被毛品质。结果表明:正交组与反交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初生窝重、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屠宰率、皮张面积、被毛密度、被毛细度及粗毛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青紫蓝色纯繁组和白色皱襞纯繁组初生窝重和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幼兔料重比、皮张面积、被毛细度及粗毛率各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被毛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正交组(青紫蓝♂×皱襞♀)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略好于反交组(皱襞♂×青紫蓝♀)。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了初产母兔、1.5岁以内经产青年母兔、1.5~2.5岁壮年母兔以及2.5岁以上老龄母兔共113只的繁殖成绩,探讨年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因素对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兔均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其中经产青年母兔繁殖性能最好,老龄母兔繁殖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期1年,以月为单位,共分12个组,每月选择200窝空怀母兔、40窝产仔母兔研究不同季节因素对新西兰白兔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测定受胎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产活仔率、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春季总体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其中5月份为最好,其平均受胎率85.00%、平均窝产仔数7.33只、平均初生个体重73.08 g,平均初生窝重526.19 g;夏季高温对繁殖性能影响最大,其8月份的平均窝产仔数5.68只、平均产活仔率94.42%、平均初生个体重60.87 g、平均初生窝重326.44 g,基本处于最低水平;秋季繁殖性能总体呈恢复上升趋势,但由于高温的持续,繁殖性能低于平均水平;冬季除低温对受胎率影响较大外,其余指标相对稳定。试验表明,季节对新西兰白兔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春季最宜配种、随后为冬季和秋季,最不宜配种季节为夏季,其中高温比低温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7):44-46
选择年龄相近的经产健康妊娠母獭兔120只,随机分为2组,使用平口式和暗箱式产箱进行接产试验,通过母兔的产前拉毛、箱内外产仔和产后哺乳情况判断产箱环境对母兔母性行为的影响,通过仔兔断奶前死亡率、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及断奶窝仔数,判断产箱类型对仔兔健康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暗箱式产仔的母兔,在产前拉毛、箱内产仔和产后哺乳性能方面均优于平口式产箱的母兔。仔兔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和产仔数不受产箱类型的影响(P0.05),但断奶时窝重、个体重和成活率,暗箱式均优于平口式(P0.05)。  相似文献   

12.
獭兔学名为力克斯兔 ,最早育成于法国。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引进德美系獭兔 40 0 0多只 ,由于大多数生产部门基础设施不健全 ,重引种轻培育 ,重繁殖轻选育 ,致使商品獭兔皮合格率不高 ,效益波动较大 ,獭兔产品产销脱节十分普遍。为此 ,我们对獭兔选育进行了探讨 ,以寻求提高獭兔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1 选育目的獭兔选育的总体目标 :第一 ,毛色要求符合品种特征 ;第二 ,毛被品质要符合“短、密、细、严、美、牢”要求 ;第三 ,生长发育快 ,体重较大。1 .1 繁殖性能母兔窝产活仔数 6只以上 ,要求连续 3窝平均在 6只以上 ,初生个体重 5 0克 ,…  相似文献   

13.
獭兔母兔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獭兔养殖效益的高低,而影响獭兔繁殖性能的因素较多,包括品种、营养、管理、环境和疾病等,其中营养,如:蛋白质和粗纤维对养分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将会直接影响母兔生产成绩.因此,为了探讨饲粮中不同粗蛋白/粗纤维水平与四川白獭兔种母兔生产性能的关系,试验设计了4个水平的粗蛋白/粗纤维饲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两个兔场分别采用不同加光方式的哺乳期母兔生产性能做一个对比,他们都使用暖白氦气灯和冷白色的LED灯(光照强度在40~50Lux或50Lux)。这两个兔场都采用42天(产后11天人工授精)繁殖模式,日常光照9h。这两个兔场都是在人工授精前8天增加光照时间到16h,人工授精后3天逐步减到9h。在Galgamacsa兔场,6-10月期间,使用暖白色氦气节能灯的兔舍光强度增强到55~80 Lux,使用LED灯的兔舍光照强度增加到100Lux。在Kartal兔场,7-8月份,使用氦气节能灯的兔舍和使用LED灯的兔舍都没有增加光照强度,只是延长光照时间。Galgamacsa兔场,在夏季使用LED灯的母兔受胎率(91%)和产仔率(83%)比使用氦气节能灯的母兔(受胎率85%-87%,产仔率78%)高出5%(P0.05).在Karta兔场,这种差异不显著,只是高出1%~2%。Galgamacsa兔场,使用LED灯的母兔产活仔数量为10.6~11只,使用氦气节能灯的母兔产活仔数量为10.3只。Karta兔场,使用LED灯的母兔产活仔数量为8.8~8.9只,使用氦气节能灯的母兔产活仔数量为8.7只。Galgamacsa兔场在夏季使LED灯的母兔总体生产性能是最高的,人工授精100只母兔,产活仔782只。使用LED灯和在人工授精前后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在夏季提高哺乳期母兔的生产性能是可行的。试验证实,在人工授精的时候,光的特性对调整母兔的光照刺激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獭兔日粮中添加不同配方的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繁殖模式下的哺乳獭兔受胎率、泌乳情况和产仔性能及饲养成本的影响。选取健康、体况接近的妊娠獭兔,按照42d、49d和56d三种繁殖模式进行饲养管理,每种繁殖模式下分为基础日粮组、中草药配方Ⅰ、配方Ⅱ、配方Ⅲ组,每组12个重复,中草药添加剂量为日粮总量的2%。根据其所处繁殖模式不同,在产后间隔不同时间及时配种,统计受胎率,记录窝产仔数和分娩第0d、7d、14d、21d和28d的泌乳量,并计算饲料成本。结果表明,49d、56d繁殖模式下,以补肾为特征的配方Ⅲ组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试验中各繁殖模式下,各处理獭兔产仔数和泌乳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中以补肾为特征设计的中草药添加剂配方Ⅲ对促进獭兔产后恢复效果最好,配种受胎率最高,成本约0.235元/只·d。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獭兔母兔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美系母兔30只,按性别对等原则分成5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中草药添加剂,测定仔兔初生活仔数和窝重、21,30日龄窝重及仔兔成活率。结果表明:饲粮中中草药添加量为1.2%时,獭兔幼兔生长发育最好,成活率最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为探究海狸色獭兔与皱襞型獭兔不同交配组合生产性能比较,随机选取6~7月龄健康皱襞型獭兔和海狸色獭兔各40只(30只母兔和10只公兔),进行不同交配组合试验,分别为海狸纯繁组(海狸色獭兔(♂)×海狸色獭兔(♀))、皱襞纯繁组(白色皱襞型獭兔(♂)×白色皱襞型獭兔(♀))、正交组(海狸色獭兔(♂)×白色皱襞型獭兔(♀))和反交组(白色皱襞型獭兔(♂)×海狸色獭兔(♀)),测定母兔繁殖性能和后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被毛品质。结果显示:正交组初生窝重320.71 g、产仔数6.71只、泌乳力1 727.43 g、仔兔断奶成活率83.91%、仔兔断奶窝重5 304.14 g、幼兔料重比4.06、屠宰率62.43%、皮张面积1 160.20 cm2、被毛密度15 951.70根/cm2、被毛细度16.32 μm、粗毛率6.83%;反交组初生窝重315.14 g、产仔数6.52只、泌乳力1 710.00 g、仔兔断奶成活率80.19%、仔兔断奶窝重4 814.82 g、幼兔料重比4.30、屠宰率62.93%、皮张面积1 172.20 cm2、被毛密度16 092.01根/cm2、被毛细度16.43 μm、粗毛率6.78%,经比对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海狸色纯繁组的初生窝重、产仔数、泌乳力、仔兔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皮张面积、被毛密度、被毛细度均较皱襞型纯繁组低、而幼兔料重比、屠宰率及粗毛率均较皱襞型纯繁组高,经比对两个纯繁组间除料重比、屠宰率、被毛细度和粗毛率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正交组合亲代的繁殖性能及F1代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略好于反交组合;而反交组合F1代的被毛品质略好于正交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分娩季节对母兔产仔性能的影响,利用2010-2013年度665只齐卡新西兰母兔共计1 649窝次的产仔性能记录,按不同分娩季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娩季节极显著影响齐卡新西兰母兔的产仔性状(P<0.01),其中春季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均为最高,秋季产仔数和产活仔数较低,夏季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最小.由于产仔数是繁殖性能最重要的衡量指标,研究表明,齐卡新西兰母兔繁殖的最佳季节为春季.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法系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对四川省獭兔原种场法系獭兔不同季节繁殖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种季节,法系獭兔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仔兔数、断奶窝重等差异极显著(P<0. 01),断奶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 05),繁殖性能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20.
以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为基础育种群体,进行正、反交及其子代杂交。其中选择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公兔各20只,母兔各200只左右;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以其杂种后代美德獭兔(AG系)和德美獭兔(GA系)继续进行杂交试验;并以公兔组建家系,对所有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和后代体重生长性能进行系统测定,优化杂交组合,选择优良家系。美系与德系獭兔正反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均大于德系獭兔亲本(P<0.01),在亲本中,美系獭兔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德系獭兔(P<0.01);在所有杂交组合中,以德美獭兔♂×美德獭兔♀组合的平均产仔数(8.18只)、初生窝重(436.41 g)、断乳活仔数(7.6只)为最高,杂交优势率亦最高。美系獭兔♂×德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的产仔数、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德系獭兔♂×美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仅少数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P<0.05);德美獭兔♂×美德獭兔♀家系间的产仔数、初生窝重、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德美獭兔(GA)♂×美德獭兔(AG)♀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