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7个瓠瓜品种为试材,分别在立架和拱架2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瓜性状和产量等。试验结果表明,组合Ⅱ号早熟性最好;立架栽培中,浙蒲8号生长势较强;浙蒲6号和浙蒲8号瓜条上下粗细均匀,商品性好。综合参试品种各因素认为,立架栽培以浙蒲8号最优,拱架栽培以浙蒲6号最优。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设施栽培的中棒形瓠瓜品种,以越蒲1号、越蒲2号、浙蒲8号、102、南国1号、超级早生和杭蒲1号为试材,在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比较评价了7个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浙蒲8号瓜皮油绿,瓜条上下粗细均匀,商品性好,适合在杭州地区推广种植;越蒲1号瓜皮淡绿,瓜型短粗,目前不适应杭州市场的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外销储备品种。杭蒲1号、南国1号和越蒲2号瓜纵径均在40cm左右,属长棒形品种。超级早生瓜纵径低于25cm,且产量低,这4个品种目前不建议在杭州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大棚瓠瓜立架高产栽培具有结瓜率高、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适合秋季栽培,有一定推广价值。该文总结了大棚瓠瓜立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高山长瓜,又称瓠瓜,系浙江浙农种业公司、浙江省磐安县海丰蔬菜有限公司选育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杂交一代长瓜新品种。目前品种以浙蒲2号、浙蒲6号表现良好,该品种早熟、耐低温、弱光照能力强,长势中等,叶绿色,侧蔓第一节即可发生雌花,瓜条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长约40公分,横径约5公分,瓜皮绿,品质及外观均好,肉质致密,稚嫩味微甜,单瓜约0.4千克。  相似文献   

5.
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是瓠瓜育种的重要指标。以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为材料,利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已知的16个鲜味相关SNPs和37个瓜形相关SNPs。研究表明,浙蒲6号和浙蒲8号均含有4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1个瓜型等位变异;浙蒲1号含有6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个瓜形等位变异,浙蒲9号含有5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2个瓜形等位变异。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优异外形与鲜味品质的基因型基础,为利用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瓠瓜优美瓜形、鲜味品质与其他优良性状的的聚合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在自然界中主要靠昆虫传粉,但昆虫的活动又受覆盖物和低温、阴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大棚立架栽培西瓜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才能提高西瓜授粉质量.特别是早春大棚立架栽培西瓜大多在4月下旬开花,秋延迟大棚立架栽培西瓜大多在9月中旬开花,揭膜通风时间少,昆虫不易进入棚内授粉,容易导致授粉不良,畸形瓜多、坐瓜率低.为了提高大棚立架栽培西瓜的授粉质量,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浙蒲6号瓠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研究立架和拱架两种搭架方式下,栽培密度对绍兴地区春提早瓠瓜的产量和植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立架条件下,株距40 cm、密度25 000株·h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在拱架条件下,株距40 cm、密度16 667株·h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无刺水果小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立架栽培技术,对新引进的6个无刺水果小黄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戴多星、京研迷你2号综合性状表现出色,不仅生长势强、瓜形美观、适口性好,而且全株结瓜数多、产量高。因此,十分适宜舟山地区栽培,可以作为首选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浙蒲9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中短棒、耐热瓠瓜新品种。本研究围绕瓠瓜高品质关键指标游离谷氨酸含量,开展不同砧木嫁接、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方式辅助坐果等试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浙蒲9号的品质。结果显示,以思壮12为砧木进行嫁接、每667 m 2施用800 kg蚕沙有机肥和花粉授粉辅助坐果等方式最优。据此提出选用思壮12为砧木嫁接育苗、每667 m 2施800 kg蚕沙作为基肥、尽量采用花粉辅助坐果和严格控制氯吡脲(早瓜灵)浓度辅助坐果等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为浙蒲9号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择立架西瓜宜选用新宝兰、黑美人、黄美人、黄小玉等品种。2、栽培方法采用黑膜覆盖地面,实行立架栽培。立架用棚架、三角架或小木桩。双层篱架较好,有利于蔓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667米。种植i000株左右,植株长到5叶时摘心,选留2~3条健壮子蔓,然后引蔓上架,并注意调整植株,做到1蔓1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宜湖南地区秋季大棚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笔者以南蜜3号、南蜜4号等15个厚皮甜瓜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蜜3号、南蜜4号、江淮蜜一号、好运11、k-15、荃香蜜12号、红佳、雪蜜5号等8个甜瓜品种的产量高、品质优、货架期长,适合湖南地区秋季大棚立架栽培。  相似文献   

12.
甜瓜长季节栽培分为大棚特早熟避台长季节栽培和大棚越夏长季节栽培两种类型,大棚特早熟避台长季节栽培采用大棚配合多层覆盖、连续结果的栽培模式,选择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快、瓜能正常膨大、成熟,品质优的早熟品种,如白雪EL等,4月上旬前第1批瓜可上市,可避开台风影响连续采收2~3批瓜;大棚越夏长季节栽培采用地膜下铺设滴管、大棚全地膜覆盖连续结果的栽培模式,一般5月中旬始收,可连续采收3-4批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瓜早春红玉、南杂一号大棚立架栽培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立架栽培较露地栽培全生育期缩短15 d,固形物含量增加0.9%;早春红玉每667 m2产量1804.3kg,比露地栽培增产35.4%,前期产量632.5 kg,比露地栽培增产88.1%;南杂一号每667 m2产量1945.2 kg,比露地栽培增产42.5%,前期产量578.0 kg,比露地栽培增产81.2%;早春红玉每667 m2产值5576.7元,是露地栽培的1.78倍;南杂一号每667 m2产值5866.7元,是露地栽培的1.90倍。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 1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1.1 选用良种: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一般选用浙丝1号和江蔬1号,这两个品种为杂交一代种,生长势强,商品瓜长40cm、粗4cm,长棒形,绿色,主茎5~7节即有雌花,节节有瓜,连续结瓜能力强,采收期长,抗逆性好,单瓜重300~400g。 1.2 培育壮苗:温室栽培在9月上旬即可育苗,大棚栽培在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育苗。将种子精选后,在50℃温水中烫10分钟,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然后将丝瓜磕破种皮用20℃水浸3小时即可催  相似文献   

15.
应用小型恒温催芽箱,对浙蒲2号、绍兴长蒲、越蒲1号和农民自留4个瓠瓜品种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在20℃,25℃,30℃和35℃条件下对瓠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调查不同瓠瓜品种间种子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在25℃下瓠瓜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较快;35℃下种子发芽速度快;4种瓠瓜品种中浙蒲2号种子发芽情况较佳。  相似文献   

16.
网纹甜瓜抗病性强,坐瓜易,容易种植,网纹美,食味佳,产量高,适合衢州地区作秋季大棚避雨立架栽培。提出了适期播种、营养块育苗、科学温光肥水调控、合理整枝、人工授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网纹甜瓜优质高产栽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01,(5):17-17
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叶色浓绿,蔓中粗,节间稍短,株型紧凑.坐果容易,适宜大棚或小拱棚栽培.果实圆球形,果皮灰绿色,网纹稍细而密,均匀凸起.单瓜重1.5千克左右,果肉淡黄绿色,内厚而质软,香味浓,甜度高,含糖量在16度以上.坐果后50天左右收获,耐贮性较好.立架栽培和爬地栽培均可.爬地栽培,一般行株距2.00米×0.45米,留2条子蔓,在子蔓12~14节的孙蔓上坐果、留果.大棚立架吊蔓栽培,于元月份播种,2月份定植.小拱棚爬地栽培,于2月份播种,3月底定植,6月份收获.  相似文献   

18.
甜瓜秋季大棚立架栽培是近年来在本地区甜瓜种植中出现的一种新模式,可使甜瓜的外观、品质在同等条件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综合优势及关键栽培技术如下。1.栽培优势①甜瓜立架栽培可增加栽植密度,进而提高产量。立架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间,每667米2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冬瓜大棚栽培上市早、效益好,采用立架吊蔓一蔓一瓜式栽培,种植密度比地爬式明显增加,单果重 12~ 16 kg,亩产量可达 1 1万 kg,提高 60%~ 80%;病害轻,瓜形美观,果实受光均匀,品质佳,优果率达 99%,是一项冬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翠雪7号甜瓜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近几年在浙江各地的试验示范,提出瓜地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及田间管理的方法,以及栽培过程中3个重要环节,较系统地阐述翠雪7号甜瓜单蔓双瓜立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