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嗜肺性军团菌血清群1—5型、博杰曼军团菌、杜莫芝夫军团菌、高曼军团菌与米克达德军团菌制成沟加热灭菌抗原,以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直观健康的家畜血清标本196份(其中牛50份、绵羊48份、猪50份、马48份)。结果有绵羊2例(1%)与嗜肺性军团菌血清型有反应,其滴度为256。另有29%的马与24%的绵羊至少对嗜肺性军团菌以外的军团菌属其他品系有反应。在滴度128时,有72%的猪、56%的绵羊与50%的马至少对一种军团菌品系的抗原有反应。在试验中,虽然检出了对军团菌属抗原高滴度抗体,但军团菌对动物感染的确诊,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哲盟牲畜军团菌自然感染的调查于秀英亢丽华(内蒙古哲里木盟兽医工作站)军团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关于家畜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国内外资料报道很少,为了解我地区家畜中军团菌感染及感染菌型,我们于1988年至1990年对盟内部分地区的家畜进行了嗜肺型军团...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5年我国新疆报告从瘫痪羊羔脾脏分离出两株 Lp1,1986年以色列从2只死亡牛犊肺组织中培养出 Lp1后,人们开始注意到军团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关于健康家畜禽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国内外仅见零星报告,调查菌型谱局限于个别种(型),对其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认识肤浅。为了解南京地区家畜禽中多种(型)军团菌自然感染和传播特点,我们于1987年10月和1988年3月对南京地区部分猪、鸡、鸭进行了嗜肺军团菌1—8血清型(Lp1—8)、博兹曼军团菌(Lb)、米克达德军团菌(Lm)、杜莫夫军团菌(Ld)和高曼军团菌(Lg)自然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哲盟地区畜间军团菌自然感染状况调查于秀英亢丽华左军(内蒙古哲里木盟兽医工作站,通辽028000)军团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为了解本地区家畜中是否感染与感染菌型,我们于1988~1990年对哲里木盟部分地区的家畜进行了嗜肺型军团菌LP1型和LP...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对山东省济南等4个市县的4种动物进行了军团菌LP_(1-14)型及Lm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山东部分地区的畜禽存在着军团菌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鸡19.61%;羊25.53%;牛14.52%;猪(兖州)22.03%和(莒南)26%。血清型分布广泛,鸡以LP_1型占优势;羊以LP_1、LP_12型居多;牛以LP_1、LP_10和LP_12型较高,兖州和莒南县猪均以LP_10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军团菌病是70年代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的疾病。最初认为此病只是一种“退伍军人病”,后来发现不仅军人得病,而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得病,当时是为了纪念第一次暴发于退伍军人中的“重症肺炎”而命名的。近年来从马、牛、羊、猪和犬等动物分离到了该病的病原菌或者检出了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七种家禽,家畜军团菌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量凝集试验(MAT),对沈阳地区鸡、鸭、鹅、牛、羊、猪、狗等七种动物进行嗜肺军团菌LP_1、LP_6型血清学调查,结果军团菌Lp_1、LP_6型抗体阳性率为4.5—55.5%,牛的阳性率最高为55.5%,高于国  相似文献   

8.
动物轮状病毒病的防制黄光红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650212)动物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呼肠弧病毒科、轮状病毒属中的病毒。动物轮状病毒感染可引发新生动物腹泻。从马、牛、羊、猪、北美野牛、猴、羚羊、鹿、兔、鼠、狗、鸡、鸭和鸟等脊椎动物和人体内都...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已经在生物、医药、化工、农业、畜牧、环保、军工外贸、商检、宇航等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将实验动物当成经济动物、观赏动物、野生动物等,由此引起流行性出血热、鼠疫杆菌病、嗜肺军团菌病、b-溶血性链球菌病、真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并导致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必须加强法制管理,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并建立完善的实验动物与公共卫生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病是指旋毛线虫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寄居,它的幼虫在宿主横纹肌中寄生,导致疾病。该疾病通过含旋毛虫的肉类传播给人类,人因生食或未煮熟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而感染。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逐渐加大了对该病的检验和防治力度,以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培训班简况 7月16日,"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圆满结束。此次师资培训班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处处长王宏伟主持了培训班并做了培训班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一、培训班简况 7月16日,"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圆满结束。此次师资培训班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处处长王宏伟主持了培训班并做了培训班总结。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虫媒病毒病,为了解中国云南EHD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遗传特征,笔者课题组在云南省师宗县以EHDV血清学和核酸阴性的牛、羊为哨兵动物,拟对流行于云南省的EHDV进行分离与鉴定。将采集于哨兵动物的EHDV核酸阳性血液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与病毒Seg-2、Seg-3 ORF区的序列分析,确定病毒的血清型与遗传特征;采用C-ELISA和qRT-PCR方法对EHDV感染动物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与病毒核酸进行监测。结果如下:从2013年8月采集自云南师宗县哨兵牛的血样中分离出一株EHDV(毒株号YNSZ/V269/2013),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血清型7型(EHDV-7);Seg-2、Seg-3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病毒属EHDV-7 Eastern型,与日本毒株和澳大利亚EHDV-7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哨兵动物病毒核酸转阳后,血清抗体迅速上升,3周后达最高点并能在该水平持续较长时间,而病毒核酸含量却迅速下降,7周后已经检测不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EHDV-7型毒株在中国的分离、毒株序列特征以及在动物上的感染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中国EHDV-7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的建立和致病性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云南省曲靖市马传贫防控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以来,通过几代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经过三十多年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验,实行统一部署、明确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5.
市场信息     
云南加快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从云南省肉类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国际论坛上获悉,自云南省启动动物标志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以来,出省动物已全部实现挂标,数据开始传入中央数据库,一个现代化的防疫、检疫、监督网络平台正逐步建立,为从根本上切断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6.
10月30日.云南省饲料工作会议在大理市举行.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寸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段阶在会上致辞.云南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处长徐祖林主持会议.大理州农业局局长王兆炜.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站长马兴跃.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肖毅.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张思东.大理州农业局副局长、州畜牧兽医局局长左新.云南省农业厅草山饲料处副处长张存焕.云南省农业厅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文惠等省州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寸强 《中国畜牧业》2013,(10):40-43
近两年的防控工作实践证明,抓不抓不一样,抓紧抓实才有样。一、2012年云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回顾2012年,云南省面对境内外动物防疫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和动物产品安全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巨大压力,各地畜牧兽医部门按照省农业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迎难而上,加快防疫方式转变,认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云南省推动"互联网+"与动物卫生监督的深度融合,于2013年建成了云南省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了监督执法管理、证章标志管理、产地检疫管理、屠宰检疫管理、种用及乳用动物调运管理、规模养殖场管理功能模块,实现了动物卫生监督的网络化管理,使操作简单、规范,痕迹化管理完善,信息查询便捷,工作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2012年云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回顾 2012年,云南省面对境内外动物防疫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和动物产品安全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巨大压力,各地畜牧兽医部门按照省农业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迎难而上,加快防疫方式转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省动物疫病保持总体平稳,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安全事件,为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创造了良好条件,为确保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加快防疫方式转变,动物防疫整村推进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监测云南省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了监控点,筛选出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每年的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11月到次年4月份每月采血1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其抗体转阳情况,用转阳牛的红细胞接种BHK以分离病毒,用病毒RT-PCR和中和试验鉴定病毒。结果显示,从2头转阳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2株EHDV,其TCID50分别为10-2.5/0.1 mL和10-3.44/0.1 mL,血清型均为EHDV-5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分离到EHDV,明确了云南省反刍动物存在EHDV感染,为我国监控EHDV流行情况及疫病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