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州省锦屏县稻田生态养鱼历史悠久,利用鱼吃草、灭虫、增肥,形成稻鱼共生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每亩水产品产值1000元以上、水稻产量1000斤以上的"双千"目标,养成的鱼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广受消费者欢迎。锦屏县把稻田生态养鱼作为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来抓,现把几点经验介绍如下:1.加固田埂选择排灌方便的稻田,把田埂加高至0.5~0.7米,  相似文献   

2.
不同稻鱼共生方式对水稻性状及稻鱼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适宜的稻鱼共生模式,开展了平作稻养鱼、平作稻凼式养鱼、垄稻沟鱼(垄作稻养鱼)和平作稻(中稻+再生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稻鱼共生方式对中稻、再生稻主要农艺性状及稻、鱼产量有影响。平作稻养鱼和平作稻凼式养鱼共生方式水稻单产能保持平作稻产量水平,增收鱼53.6~69.4kg/667m2,增加纯收益745~780元/667m2;垄稻沟鱼共生方式水稻单产比平作稻增产9.13%,增收鱼66.9kg/667m2,增加纯收益1 040元/667m2。说明垄稻沟鱼经济效益高,效果好,适宜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为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和农业生产能力,实现"一田多用、渔农获利"的发展目标,2014年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奚村一养殖基地开展了稻、虾、鱼生态高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在不破坏地块耕作的条件下,通过开挖环沟、加高和夯实田埂,保持水深1.2~1.4米,实施种植一季稻,轮养两季青虾、两季鱼的综合种养模式,即于2月投放春虾苗,4月种植水稻,5月投放鱼苗,  相似文献   

4.
正稻田科学种养是我国特有的节约型高效种养农业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新研发的稻田养鳖养鱼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很受国内适宜稻区农户的欢迎。截至目前,根据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点,稻田养鳖比较成熟的模式有田池型和田沟型两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本文介绍一种已在江浙地区试验成功的高产高效稻田养鳖新模式,即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模式,供适宜条件的稻区农户参考应用。一、模式特点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是在稻田田埂周围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以稻为主、稻鱼并重、以鱼为主的三种稻田养鱼法并比较了各自的利弊。总结了鱼窝、鱼沟占地面积及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和鱼种的优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垄栽稻萍鱼立体种养是以水稻为主体,红萍为纽带,鱼类在稻田参与能量和物质的转换,把传统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以及水稻垄栽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人为组成稻、萍、鱼共生复合群体,形成了一条“萍养鱼、鱼肥稻(萍)、稻护鱼、萍助稻”的生产食物链,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据  相似文献   

7.
<正>一、齐泥割稻、浅留稻桩,深沟高厢,规范整田1.齐泥割稻、浅留稻桩。齐泥割稻可以保证稻草长度在1米以上,方便秋马铃薯播种后覆盖厢面;浅留稻桩可以减少水稻再生苗,方便整田,减少用工。2.深沟高厢。水稻收获后按稻田排水方向开深沟做高厢,主沟深,沟壁要直,沟底要平,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从而降低土壤湿度。一般按一沟一厢宽2.25米拉线开沟做厢,其中厢面宽2米,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在距田埂四周1米处开设边沟,沟的宽度和深度与厢沟一致。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的基本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记载(魏武《四时食制》)。过去稻田养鱼主要是在一些可供养鱼河川、湖泊等水面较少的山区,通过稻田养鱼来弥补吃鱼难的缺陷。而现在的稻田养殖是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鳖等)养殖结合的一种立体种养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最终形成人们所需求的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9.
江口县一九八四年稻田养鱼九百五十六亩,一九八五年发展到一千零五十亩,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九点八五。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有如下好处: 稻田养鱼、鱼稻共生,鱼类里,能够吃掉稻田的某些害虫,特别是稻飞虱,鱼一碰到就把他吃掉,减少虫子的基数,降低危害成度。二是鱼生活在田里,可以吃掉一些杂草,他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稻田养鱼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杂交中稻新品种‘内6优106’为材料,在3个鱼-氮处理(CK:不养鱼+不施氮、F:养鱼+不施氮、FN:养鱼+施氮150 kg/hm 2)和4个本田栽秧密度下,研究稻田养鱼与氮密耦合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其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养鱼后的有机质显著提高、氮素能维持平衡、磷钾素则显著下降。鱼氮处理水稻产量、地上部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的总体趋势表现为FN>F>CK,FN与F分别比CK显著增产22.98%和13.43%。栽秧密度在9.0万~22.5万穴/hm 2范围内稻谷产量无显著差异,干物质和氮累积影响随密增加而增加。每1000 kg稻谷的地上部植株氮、磷、钾素的需要量分别为10.24~16.74、1.31~2.72、34.38~56.49 kg/hm 2。中高产养鱼稻田在施肥管理上应控制氮肥和增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1.
<正>稻田养鱼,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特别是稻鱼共生工程技术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但当年在稻田养鱼收割水稻时,把水稻收割完毕后几天或十天,田中的鱼有死亡和摄食减少的现象,经过走访调查,采取相应措施后,情况大有好转。具体调查分析与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发展生态产业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其中稻田养鱼即属于生态养殖。它不仅综合立体利用了冬水田资源,同时也利用了水稻与鱼类互利共生的关系,如鱼以稻桩上的虫及水中的虫卵为食,稻以鱼粪为肥,靠鱼松土等,目前这一模式已得到很大发展,不少农户把稻田养鱼作为一项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 稻田养殖黄鳝、泥鳅,既有利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一定数量的黄鳝、泥鳅,提高稻田的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率(每亩总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是一项一举两得的生态种养好项目,值得大力推广。1.稻田选择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自如,安全可靠,旱涝保收,且通风、透光、土壤保水性能好的弱酸性土质田块。2.稻田工程建设首先,加高、加宽、加固田埂:田埂  相似文献   

14.
鱼、稻共生期,鱼吃掉水稻纹枯病菌核后,转化为鱼粪,是养鱼稻田纹枯病株大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黑龙江省勃利县吉兴乡东村周宝军在自家稻田选用"鱼—鸭—稻"共作模式,同时养鱼、养鸭、种植水稻,鱼、鸭、稻喜获丰收。养鱼亩均增收55.00元,养鸭亩均增收82.00元,水稻亩均增收822.00元,亩均增收959.00元。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具体做法(一)稻田的基本条件面积:100亩。田块平整,面积较大,且与周边连片,辐射面积可达万亩以上。水源:系井水,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土质:系黑色壤土,保肥、保水性好。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新邵县陈家坊镇黄家桥村,在该县畜牧水产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近年来摒弃传统的"平板式"人放天养的方式,摸索出田开凼沟立体养鱼的新路子。2006年该村立体养鱼7.47公顷,平均亩产湘云鲤、湘云鲫等成鱼152千克,收鱼种967尾,每亩净产值983元,早晚稻两季亩产稻谷882千克,与未养鱼的丘块相当。他们的成功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是农家的传统养殖业,利用插上秧的水田放养鱼苗,实行稻鱼共生齐长,待水稻腊熟时,排干田水捕鱼,促水稻完熟。既不影响水稻产量,又可收几十斤鲜鱼.这也是一种集约经营。不过,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低下,管理粗放,每亩产鱼仅10多公斤,达不到集约经营的目的。本省有约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水源条件好,灌排自如。这部分农田在目前耕作技术水平下,光靠  相似文献   

18.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模式,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增收途径主要来源于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的收入。沈高镇河横汉土家庭农场稻田养鸭、鱼、虾种养结合示范应用,稻田养鸭、养鱼、养龙虾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1.7%、215.2%、255.5%,经济效益显著,据此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一、历史与发展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稻田养鱼最早的国家,杨昌雄先生认为至少有3 0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稻田养鱼经历了发展、衰落、恢复、发展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面积的多种方式稻田养鱼,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传统的稻田养鱼产量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稻田养鱼的生产面积有所下降。2007年后,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绿色农产品,走生态种  相似文献   

20.
水稻窄垄密沟栽培的高产高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水稻的栽培一般为平田式,为搁田和生育后期需要,也有一些稻区在田中开挖串心沟或井字沟。以排去过多的水份,起到了增产作用。我国西南一些省份在冷浸田中采用垄作方式种稻,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的稻田养鱼方式,虽增加了田中沟的密度,减少了种植面积,但水稻产量不减或有所增加。上述结果得到的启示是:改善稻田土壤水份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由此,设计了窄垄峦沟栽培试验,用以揭示改善土壤水份环境后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探索技术途径和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1年和19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