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中。如果不搞好羊圈舍的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工作,加上一些养羊户在接生时,对羊羔脐部不进行认真消毒和结扎,均可造成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发病。(一)症状羊羔出生4~6天后吸吮困难,逐渐牙关紧闭、不能开口,面肌痉挛,眼缝变小,口角向外牵引,呈痉挛样苦笑面容。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脊柱前凸,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呼吸肌和膈肌都发生痉挛,最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2.做好羊羔脐部的消毒、结…  相似文献   

2.
新生牛犊、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是因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或动物及人类的肠道中。如果不搞好牛羊圈舍的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工作,或者养殖户给牛羊接生时未对牛犊和羊羔脐部进行认真消毒,均可造成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3.
新生牛犊、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是因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或动物及人类的肠道中。如  相似文献   

4.
新生牛犊、羊羔破作风又名脐风,是因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使破伤风杜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或动物及人类的肠道中。  相似文献   

5.
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清洁的线解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中。如果不搞好羊圈舍的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工作,加上一些养殖户给羊接生时,对羔羊脐部不进行认真消毒和结扎,均可造成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正>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带风,是因使用了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致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的存在于泥土、粪便中,新生羔羊接生时稍不注意,极易导致羔羊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发病。  相似文献   

8.
新生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1症状羊羔出生4~6天后吸吮困难,逐渐牙关紧闭,不能开口,面肌痉挛,眼缝变小,口角向外牵引,呈痉挛样。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脊柱前凸,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呼吸肌和膈肌都发生痉挛,最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2预防措施2.1杀灭病菌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隐藏在不干净的泥土粪便中。因此必须搞好羊圈舍日常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清除粪便,每5~7天用石灰水、来苏儿液对圈舍内外消毒一次,粪便每日清理,保持圈舍地面清洁干燥。2.2做好羊羔脐…  相似文献   

9.
洪学 《北方牧业》2006,(21):23-23
<正> 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带风,是因使用了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致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的存在于泥土、粪便中,新生羔羊接生时稍不注意,极易导致羔羊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发病。1 症状羔羊出生4~6天后吸吮困难。逐渐牙关紧闭、不能开口,面肌痉挛,眼缝变小,口角向外牵引,呈痉挛样苦笑面容。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脊柱前凸,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呼吸肌和膈肌都发生痉挛,最后呼吸困难窒  相似文献   

10.
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梭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该病是一种创伤性、中毒性的人畜共患病,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一般呈零星散发,很少引起大批动物发病,但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应重视破  相似文献   

11.
《山东饲料》2007,(11):20-20
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剪断和结扎脐带时使用了未经消毒的剪刀或不洁的线,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感染破伤风的羔羊常于出生后4~6天开始出现吸吮困难,牙关紧闭、面部痉挛、眼缝变小、口角向外牵引等症状。病单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脊柱前凸,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病羊的呼吸肌和隔肌发生痉挛,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牛业科学》2012,38(3):90-90
新生犊牛破伤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器械处理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感染脐部所致。症状犊牛出生后4~6d吸乳困难,逐渐牙关紧闭,不能开口,面肌痉挛,眼缝变小,口角向外牵引,呈痉挛样,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脊柱前突,角弓反张,严重时呼吸肌和膈肌都发生痉挛,最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3.
杀灭病菌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一般都隐藏在不干净的泥土、粪便中,因此,必须搞好羊圈舍日常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清除粪便,每5~7 d用百毒杀、来苏儿液等对圈舍内外消毒1次。粪便要每天清理,勤换垫土并经常打扫,保持圈舍地面清洁干燥。做好牛犊、羊羔脐部的消毒,牛犊、羊羔产出后,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耳内及周身黏液掏净擦干。脐部创口用3%双氧水清洗后,用消过毒的剪刀断脐,断端涂布5%碘酊。  相似文献   

14.
1脐带炎 犊牛脐带炎主要是由于犊牛脐带断端感染发炎所致。在犊牛断脐时产房环境卫生差,脐带消毒不严,接产人员的手和器械消毒不严,舍内垫草不洁、潮湿,不及时更换,初生犊牛之间相互吸吮脐带等都能导致脐带感染而发生脐带炎。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与脉搏加快。脐带与组织肿胀,触诊质地坚硬,病犊有疼痛反应。脐带断端湿润,有的可挤出脓汁,恶臭,有的因脐带断端封闭而挤不出脓汁,但可见脐孔周围形成脓肿。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如感染破伤风杆菌,可引发破伤风。治疗时可将脐部及周围组织剪毛,用3%双氧水或1%~2%的高锰酸钾消毒后,再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在脐孔周围皮下分点注射。已形成脓肿的,切开脓肿,排除脓汁,切除坏死组织,用5%碘酊消毒创面,并撒上磺胺粉给以包扎。预防措施为在母牛产前对产房严格消毒,并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产后断脐时,应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5.
1正常分娩时的助产站立分娩时,应用双手接住胎儿。分娩后脐带多自行挣断,一般不必结扎,但须用较浓的消毒溶液消毒,以防感染或发生破伤风。有时产出后脐带未挣断,此时最好将脐带血管的血液用手指挤压进入仔  相似文献   

16.
家畜破伤风的诊治林家义,林乐峰(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兽医站341715)破伤风,是由于家畜创伤处侵入了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破伤风杆菌能产生芽孢,常存在于土壤、锈铁及粪便中。当断脐带、外刺伤、阉割以及外科手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容易感染得病。症状破伤风杆...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又称为强直症、脐带风,是创伤伤口被破伤风梭菌感染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兽共患病。犊牛破伤风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多由于断脐未消毒、消毒不严或处理不当而引发,死亡率较高。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个人建议,以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1正确断脐羔羊出生后,正常情况下脐带会自然断开,助产人员只需拉动脐带使其分离即可。如果脐带未能自然断开,则助产人员应对双手进行消毒后在距根部5~8cm处进行掐断处理,再用碘酒进行消毒。切记不可使用剪刀、刀片等工具剪断脐带,也不用对脐带进行结扎,避免发生感染。有些羊羔断脐后会出血,这时可在脐带根部进行结扎并消毒,等不再出血后剪断脐带。2早吃初乳初乳中含有羔羊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里面的抗体也可以增强羔羊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促进羔羊排便,因此初乳对羔羊的正常生长很重要。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19.
黄香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3):124-124,130
笔者从事奶牛饲养管理工作 ,现将犊牛常见病及其防治办法 ,作如下介绍。1 犊牛脐带炎症状 病牛脐带红肿、发热 ,脐中央肿硬 ,严重时脐部流出恶臭脓汁 ,体温升高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预防 犊牛出生时 ,为减少脐部感染 ,脐带不能留得太短 ,并用 5 %碘酊涂搽。如果脐带仍然出血 ,则要结扎脐带并用 5 %碘酊消毒。治疗 清洗脐部 ,已感染化脓的要进行手术排脓 ,并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干净 ,在创面撒上碘仿和磺胺结晶粉 ,然后用纱布包扎好。隔天清洗换药一次 ,并配合肌肉注射抗菌消炎药 ,直至愈合。2 犊牛拉稀症状 病牛起卧不安 ,常弯…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也叫做强直症、脐带风,是由于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导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全身骨骼肌持续出现痉挛、收缩,受到外界刺激时反射兴奋性提高。该病往往呈散发,且发生不呈季节性。羊通常是由于断脐、剪毛、刻耳、烙角、生产、外伤以及手术等没有经过消毒或者处置不规范等感染发病,尤其是创伤复杂,伤口足够深时更容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