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何京 《四川蚕业》2003,31(1):38-38
养蚕应本着“前期想后期 ,期期想全年 ,今年想明年”的思想和“春蚕分批养 ,夏蚕适当养 ,秋蚕分期养”以及“酌情养早秋 ,足量养中秋 ,看叶养晚秋”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气候条件、桑树长势、劳力设备通盘考虑 ,合理安排 ,确定全年的养蚕品种、次数、时期和比例。正确估计桑叶的产量 ,是确定养蚕工作的主要依据。通常春蚕的公斤茧用桑量为 1 4~ 1 5公斤 ,张种用桑量为 650~ 750公斤 ;夏秋蚕公斤茧用桑量 1 3~ 1 4公斤 ,张种用桑量为 450~ 60 0公斤。预测当年春季桑叶的产量一般在 3月 1 5日左右进行。方法是 :根据桑树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桑叶产量的计算 通常春蚕的公斤茧用桑量为14~15公斤,张种用桑量为650~750公斤;夏秋蚕公斤茧用桑量为13~14公斤,张种用桑量为450~600公斤。 预测当年春季桑叶的产量一般在3月15日左右进行。方法是:根据桑树生长情况将桑园分类,在各类桑园中选择  相似文献   

3.
刘玲 《北方蚕业》2004,25(2):50
多年来,我镇蚕农习惯于每年养三季蚕,即春蚕、中秋及晚秋蚕,而夏蚕不养,主要原因是一家一户栽桑养蚕,每户的桑园面积不大,一般为667~1334m2,而夏伐后,桑叶长不起来就开始喂夏蚕,不少蚕农觉得夏叶产量低,不足以养蚕,所以干脆放弃夏蚕的饲养.如此以来,不仅浪费了部分桑叶、蚕室、蚕具等物质资源,而且不利于夏季桑园管理,闲置劳力,给蚕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增强蚕桑生产的竞争力,我们自2001年起进行了夏季桑树伏条试验,以增加夏叶产量,促进夏蚕饲养,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4.
夏伐后,由于气温高,雨水多,肥料足,桑树生长发育较快,桑拳萌发枝叶丛生。此时利用疏采的条叶,适量饲养夏蚕,可谓“采养、增收”兼顾。一般每667m2桑园养蚕种0.25张,7月初收蚁饲养。此时多为雨季,小蚕期常低温、多湿,气候宜蚕;大蚕期时有高温,只要采取相应的养蚕措施和搞好降温工作,夏茧可获稳产高产,张种产量可达35公斤左右,产值500元以上。夏蚕期气象环境、桑叶叶质较春蚕期差,加之病源积累增多,因而易发生各种疾病,在饲养管理上必须掌握以下三大要点:一、彻底消毒防病。认真做好养蚕前后及期中清洗、消毒工作,这是夺取夏茧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叶丽娟 《中国蚕业》2005,26(2):35-36
建德市目前的养蚕布局是一年饲养春蚕和中秋蚕两期,全市90%以上的农户采纳这种养蚕布局,对桑叶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近年来,本市推广农桑12、14等桑树新品种已有400hm2,这些桑树新品种具有发芽早、生长势旺、产叶量高等优点.一年养两期蚕的布局,春蚕结束夏伐后到中秋蚕大蚕用叶时,大部分桑树下部约14张左右的叶片变黄和落叶,造成极大的浪费.夏蚕、早秋蚕由于饲养量少,加上本市的气候条件不是很适宜,这2期蚕不受蚕农欢迎.为了充分利用新品种桑树这种产叶量高、生长势旺的优势,更为了探索一种在新形势下适合本市的养蚕模式,于2004年春蚕结束后,紧接着又组织饲养了1期春蚕(晚春蚕).晚春蚕是通过推迟桑树夏伐,利用常规春蚕饲养后桑树梢上再生长的叶片,在春蚕生产之后接着饲养的一批蚕.这种方法在不影响春蚕饲养量的条件下,在春蚕之后、夏伐之前增加饲养的一批蚕.由于采用这种新的饲养模式,使原来的养蚕布局发生了改变,同样也使桑树的夏伐时间推迟,桑树管理模式和肥培措施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通过对晚春蚕饲养的全过程和桑树推迟夏伐后的秋季生长情况等方面的认真调查,认为晚春蚕在本市的饲养是成功的,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闯  张华东 《广西蚕业》2003,40(4):52-53
养中晚秋蚕,一般蚕病病原积累多,致病力强;桑树虫害严重,桑叶老化快,叶质差,加上农业用药频繁,养蚕很难获高产,怎样才能获得秋蚕高产丰收呢?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养蚕前追肥灭虫 8月20日前,每亩追施粪肥1000公斤,硫酸铵20公斤。9月上旬用0.5%尿素溶液喷施两次,使桑叶转嫩变绿,提高桑叶质量。秋季桑蓟马、红蜘蛛、桑毛虫等危害较重,在养蚕前10天左右用20%灭多威乳剂加水2000倍喷洒,隔7天再防治一次。同时做好桑园抗旱工作,促进桑树旺盛生长,推迟桑叶老化,秋蚕1~3龄期,由上而下选采适熟叶,4龄期及5龄初期采摘枝条中部适熟叶,5龄中后期由…  相似文献   

7.
养蚕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桑叶产量和质量是重要的基础。对桑树科学管理,就能大幅度提高桑园产叶量,蚕儿良桑饱食,就能增加鲜茧量和提高茧质。  相似文献   

8.
<正> 了解春期桑叶生长规律,是预测桑叶产量,搞好叶蚕平衡,确定收蚁日期,合理收获桑叶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于1978年春蚕期调查了桑叶生长情况,结果如下:一、调查方法春期结合养蚕进行收获调查,自收蚁开始,每隔一个令期调查一次,直至五令上山为止(5月8日~5月30日)。调查的桑树为普三区湖桑32号,四年生低干桑(未剪稍),每亩560株亩产春叶1500斤左右。每次选取代表株10株,调查总条长,芽叶产量,片叶量及气象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养蚕时,一年中要进行多次收获,因此,桑叶产量水平,不仅要有年周期内单位面积上的产叶量,而且维持高产的年限要长.一般来说,矮干密植桑园10~15年,低干树形养成15~20年,中干树形养成20~30年,高干树形养成30~50年.桑园持续丰产、高产和稳产,是人们栽培桑树的要求,也是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园  丰蓓 《蚕学通讯》2006,26(3):54-54
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立即下线,利用新梢生长的桑叶,续养第二次春蚕,既可增加春蚕的双倍产量,又不影响夏秋蚕的饲养,是提高养蚕效益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杜凤侠 《四川蚕业》2011,39(3):42-43
<正>桑树是养蚕的根本,桑园管理对桑树影响很大,桑叶是蚕儿的唯一天然饲料,桑叶的产量不仅影响蚕茧的产量,桑叶的品质也决定了蚕儿的体质,从而决定了蚕茧的质量,所以蚕茧能否丰收,不仅取决于养蚕技术,其桑田管理的优劣也起到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中亞細亞蚕业研究所里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闡明土壤中施用顆粒状过磷酸鈣对桑树产量的影响。茲将三年(1952~1954年)的試驗成績归納如下: 1、施用顆粒状过磷酸鈣对当年桑叶产量的影响:每公頃(折15畝)桑园施氮180公斤和顆粒状磷90公斤的試驗区,較之施氮180公斤和粉末狀磷90公斤的对照区,每株桑树的产叶量,乔木桑提高11.7%,低干桑提高4.8%。  相似文献   

13.
韦应科 《广西蚕业》2001,38(4):50-51
事实证明 ,种桑养蚕确实是我区农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很多蚕农包括一些技术员由于对养蚕技术的一知半解而造成养蚕生产产量低 ,效益不高 ,现概括如下 :1 重蚕轻桑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种下的桑树 ,管理水平高的养蚕户已养二批蚕 ,而疏于管理的 ,树势还很弱 ,收入明显减少。正确的方法是 :应加强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事实上种好桑叶蚕也好养。2 桑园施肥不科学。主要表现在 ,桑园偏施氮肥 ,导致叶质下降 ,或一次施肥量过多 ,浪费肥料甚至烧苗。正确的方法是 :桑园施肥应氮、磷、钾配合 ,比例是 2∶ 1∶…  相似文献   

14.
淳安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随着蚕桑生产的兴衰演变,其养蚕布局也不断地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1965年,该县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耕作制度、桑树生长等因素,借鉴嘉湖等主要蚕区的布局,提出了“多养春蚕,适量养夏蚕,合理养早秋蚕,养足养好中秋蚕,看叶养晚秋蚕”的布局原则,形成了全年饲养春蚕、夏蚕、三期秋蚕的5期生产布局。这一养蚕布局一直持续到1996年,历时30余年。  相似文献   

15.
春蚕结束后,桑园进入夏季管理。夏季气温适宜,雨量充足,是桑树生长的最好时期。加强夏季桑园管理,可促进桑树旺盛生长,提高夏秋桑叶产量和质量,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夏季桑园管理主要有五条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我市今年春蚕饲养的成绩看,张种平均产值1300多元,亩桑效益2000多元,户平均养蚕收入近4000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蚕茧产量、效益存在很不平衡现象,高产户春蚕亩桑养蚕2张,张单产达45多公斤,低产户亩桑养蚕一张左右,张单产不足35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户的桑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桑园施肥盲目性很大,肥料品种结构单一,归纳起来是三多三少:即化肥施得多,有机肥施得少;鸡粪肥施得多,磷钾肥和微肥施得少;复合肥施得多,桑园专用肥施得少.  相似文献   

17.
夏伏后,由于气温高,雨水多,肥料足,桑叶生长较快。此时利用疏采的条叶,适量饲养夏蚕,可谓“采养、增收”兼顾。一般每0.067公顷桑园宜养蚕种0.25张,7月初收蚁饲养。此时多为梅雨季节,小蚕期常低温、多湿,气候宜蚕;大蚕期时有高温,只要采取相应的养蚕措施和降温工作,夏茧可获稳产高产,张种产量可达35千克左右,产值500元以上。 夏蚕期气象环境、桑叶叶质较春蚕期差,加之病原积累增多,因而易发生各种疾病,在饲养管理上必须掌握以下三大要点: 1.彻底消毒防病。认真做好养蚕前后及期间清洗、消毒工作,这是夺取蚕茧稳产高产的关键。蚕一旦发…  相似文献   

18.
养蚕布局是以蚕儿自身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温湿度等主要生理特点为依据,以桑树剪代形式、桑叶生产为基础,以气象规律为条件来确定一年中养几季蚕、每季蚕的数量比例及蚕种出库时间的一种格局.合理的养蚕布局是提高养蚕单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大足县自1956年栽桑养蚕以来,直到1977年,都是实行的两季养蚕布局,即春蚕和秋蚕.从1978年开始,改为四季养蚕布局,即春蚕、夏蚕、正秋  相似文献   

19.
蒙庆裕 《四川蚕业》2001,29(4):24-26
<正>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是家蚕的粮食。桑叶产、质量高,养蚕蚕体壮、产量高、质量优。因此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是恢复发展蚕业生产的关键措施。 改进桑树栽 培管理,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的配套技术,包含优化桑树群体结构;提高桑树施肥水平;合理修剪定型;防治病虫害;选接良桑等的诸多因素。桑树单株  相似文献   

20.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3,23(1):36-39
1 养蚕布局与桑资源的利用现状 重庆一年养蚕次数,虽然各地不一,但主要蚕区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年养蚕4次,即养足养好春秋两季蚕的同时,增养夏蚕,看桑树上桑叶的多少再决定饲养晚秋蚕,一直延续到今,都为这种养蚕布局.下面将我市1999~2001年3年来养蚕发种量、产茧量、单产、桑园面积与1/15hm2桑养蚕数量和1/15hm2桑产茧量,以及蚕种出库时间分别列表于后,足以反映出重庆市种桑养蚕生产现状.据此笔者就我市"调整养蚕布局,提高蚕茧质量"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