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将课程与机械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创作当中,为学生后续的工作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机械创新的一般设计流程,对学生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进行了系统陈述。列举了在教学环节中专业课程与竞赛的相互促进关系,教学活动要充分与竞赛相结合,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应用环节中,使机械创新大赛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激光切雕是基础工程训练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激光切雕由老师指定项目,学生机械式地完成,不能综合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制图以及结构方面知识,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根据激光切雕课程易于与CAD相结合的特点,结合新工科的综合要求,以项目为驱动,以切雕模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大纲为指导方向,以团队协作小组讨论为具体运作方式,以新型考核方式为手段,激发了学生在认知层面、知识运用层面、团队协作层面、创新运用层面等一系列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为了更好地建设一流课程,《农业机械学》课程团队以校院合署改革为契机,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反哺教学、地域特色教学的手段,开展《农业机械学》实践教学改革,以提升实践育人和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素养,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了促进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探讨分析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目标、团队建设机制、教育的方法论、教学成果的使用范围以及团队必要的协作文化建设,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培养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为提高教学的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将先进的CDIO教学理念引入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思  易铭  刘修泉 《南方农机》2023,(15):169-172
课题组针对高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缺乏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资源、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不够高、考核评价方法存在弊端的问题,进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竞赛和考证平台开发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相关的联调实践项目,校企合作开发企业案例教学资源,组建师生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与到开发专利、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科研活动中,并将创新实践能力考核纳入考核评价方法中。教学实践表明,应用改革后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参加课外相关科研活动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永强  王娟娟 《湖南农机》2011,38(3):153-154
培养高级工程型专门人才的轻化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本身要求较高,这对轻化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对硬件设施的改善要求不高,其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文章主要介绍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和教师的重视,大学生参加导师课题组讨论、创新创业竞赛、学术会议、博览会和项目汇报等工作,并在科研项目实践中逐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实践表明:大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加强,学生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且通过项目实践,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拓展项目研究创新思路和方法,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工程教育要服务于工程实践。在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认证大环境下,探索了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观内涵,据此开展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为例,通过对人才需求侧需求调研与分析,从顶层设计优化课程群结构、深度融合创新实践体系、学科竞赛创新实践与企业工程项目、面向工程教育的STEP教学模式四个层面研究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如何构建与一流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同时探讨了传统“老中青”传帮带、援疆政策支持教学骨干培养方法及现代虚拟教研室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培养模式以支撑面向大工程观的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CDIO教育理念,并将该理念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在开展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章基于CDIO理念,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学方法单一,内容老化缺乏延伸,课程设计没有模块化整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与实际的联系,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随着互联网软件与硬件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翻转课堂成为了当下教育界的热点。将翻转课堂引入《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一方面可以提升《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通过课堂内外实验、研讨、团队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2.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是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方法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目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存在过于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间难以融会贯通等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团队在以往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建设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教学案例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大专毕业生的未来就业问题也愈发突出,尤其是职业院校农村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棘手。据统计,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创业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多数人的选择。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对于朝气蓬勃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广大高职毕业学生提供了宽阔的创新创业舞台。笔者以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双创团队为例,详细阐述了高职毕业生利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拓宽创业路径的鲜活案例。实践证明,高职毕业生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能带动高职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保证,高职高专院校在创新人才方面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比如依托树莓派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创新精神。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对气缸体的检测技能十分簿弱。文章以项目教学法实施对气缸体检测的教学探索,通过项目教学,学生既获得了百分表、千分尺的使用和测量知识,又提高了测量技能。学生围绕项目,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小组协作探索,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探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通过气缸体检测的同时,学生也可掌握壳体类和孔类零件的检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定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卓越"班的零部件测绘实践教学体系。在测绘实践教学中强调草图的重要性,突出专业特色,且并入计算机成图教学。通过测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成图能力、计算机三维设计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机械加工是中、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理论实践统一等优点,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开展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是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制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包括金属材料铸造、锻压、焊接成形,高分子材料成形、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形、复合材料成形,以及3D打印等快速成型技术。该门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教学团队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团队人员有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标准比较片面、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采用校企结合优化教学团队、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新教学内容、思政内容进课堂等方式对教学进行了改进创新,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高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修课程,食品基础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积累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然而,目前食品基础实验教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培养受到一定制约,有必要以学生为中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及加强教学管理4个方面,对有效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思考与探索,实现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背景下,自主、创新、实践型人才是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趋势,应用型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实践技能和自主创新实践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实践的内涵与必要性,最后针对这四个方面讨论了改革途径,以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