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为优化宁波地区的雷笋稻草覆盖技术,提升农户产值效益,本文开展雷竹林稻草覆盖小区试验,对比不同的稻草覆盖厚度对雷笋出笋规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温度随着稻草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雷笋出笋的地表累计温度需要300 ℃以上,稻草覆盖处理出笋高峰出现在出笋后的9~10 d。稻草覆盖通过稻草自然发酵产生热量而促使雷笋早出,然而稻草覆盖过多,地表温度过高,反而导致雷笋产量下降,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处理的产量规律为:5 cm稻草+20 cm砻糠>0 cm稻草+25 cm砻糠>10 cm稻草+15 cm砻糠;产值规律为:5 cm稻草+20 cm砻糠>10 cm稻草+15 cm砻糠>0 cm稻草+25 cm砻糠。5 cm稻草+20 cm砻糠覆盖处理为最佳处理,其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每667 m2 2 419.6 kg和48 049.52元。雷笋产值受雷笋产量及上市时间双重影响,相较于常规春节旺季出笋高峰,争取在春节前一周达到雷笋出笋高峰,产值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茭白秸秆作为发热材料并加盖保温材料砻糠,开展雷竹园覆盖促早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与仅覆盖砻糠及露天无覆盖相比,茭白秸秆+砻糠覆盖表现为土壤温度升温快,发热时间长,出笋提早,茭白秸秆可替代70%的砻糠材料。因此,利用茭白秸秆+砻糠覆盖雷竹园不仅可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效益,也为茭白秸秆的环保型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大棚土壤采用土壤深翻 +秸秆覆盖和土壤深翻 +秸秆覆盖 +土壤改良剂 2种改良措施研究土壤的改良效果 ,结果表明 ,2种改良技术均能明显改善和消除一些土壤障碍因子 ,能使土壤 >0 .2 5mm水稳性团粒含量显著增加 ,表层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明显下降 ,土壤通透性改善 ,土壤疏松不板结 ,显著提高黄瓜经济效益。以土壤深翻 +秸秆覆盖 +土壤改良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表层土壤调控措施对苹果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甘肃省陇东旱塬苹果园缺乏有效的表层土壤管理措施的现状,通过优化表层土壤管理方式,研究了优化化肥施用条件下,不同覆盖材料和不同有机肥对陇东红富士苹果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常规管理(T1)与表层土壤调控措施(T2:覆膜+普通有机肥;T3:覆膜+微生物有机肥;T4:覆草+普通有机肥;T5:覆草+微生物有机肥)对苹果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5比T1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各增加了766.61cm、118.51cm2、6.64cm3和2216条,T5的根系活力比其他处理高,最高值达364.7μg/(g·h);相同有机肥条件下覆草处理效果优于覆膜处理;相同覆盖方式下微生物有机肥效果优于普通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笋地增温保湿效果及雷笋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5、10 cm稻草3个发热层处理,整体覆盖厚度25 cm,持续监测地表温度、湿度、每日出笋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砻糠覆盖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地表温度随着稻草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覆盖27 d后(2月16日),0、5及10 cm稻草处理地表温度分别为13.8、17.4、22.9 ℃。气温对地表温度的影响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降低,0、5及10 cm稻草处理地表温度与气温变化间的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7**、0.758**、0.493**。稻草覆盖前期产热规律:5 cm稻草处理为y=-0.010 7x2+919.31x-2×107(R2=0.922),10 cm稻草处理为y=-0.010 7x2+919.30x-2×107(R2=0.859)。雷笋的始笋时间和终笋时间随着稻草覆盖厚度的增加而提前,累计出笋温度达到300 ℃以上,但是稻草覆盖过多,反而导致笋期缩短,产量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5 cm稻草为最优覆盖处理,获得最高产量161.31 kg·hm-2,较0和10 cm稻草覆盖处理的雷笋产量分别提高27.5%、49.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南方植烟土壤钾肥种类和稻草覆盖对植烟土壤盐分表聚的影响。[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钾肥种类和覆盖栽培方法,对植烟稻田土壤盐分表聚及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烤烟各生育期表层土壤盐分离子均以K+、Ca2+、SO42-和NO3-为主,旺长期Na+和Mg2+含量也较高,说明这几种离子容易在土壤表层积累,绝对量增加K+>SO42->NO3->Ca2+>Mg2+>Na+>Cl-;相对量增加Ca2+>K+>Na+>NO3->SO42->Mg2+>Cl-;表层土壤总盐含量,移栽60d后处理2最低,为359.1mg/kg,处理5(对照)最高为536.1mg/kg,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移栽90d后,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收获期处理1为3278.4mg/kg,显著高其余处理;各处理表层土壤pH在3个不同时期都相差不大,数值在5.39~5.59之间;稻草覆盖能适量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加速烤烟旺长,使旺长期缩短,同时使株高增高,叶片数增加,叶面积增大,旺长期根系活力加强,根体积增大,但产量和产值较低,各处理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无显著差异,产值处理3最高为24196.8元/h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结论]合理的钾肥种类及其配比和稻草覆盖,由于有效降低了植烟稻田土壤总盐含量,提高了土壤中K+、Ca2+、SO42-和NO3-的有效供给量,进而促进并提高了烟草根系活力,有利于烟草的生长发育,最终可提高烟叶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广泛推广和优化宁波市桃园的水稻秸秆覆盖技术,以提高种桃经济效益,进行水稻秸秆覆盖试验。本研究共设置4组不同的水稻秸秆覆盖模式:薄覆盖、厚覆盖、厚覆盖+腐熟剂+尿素以及不覆盖对照组,分析检测秸秆覆盖后桃树土壤理化性质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并根据技术成本和产值评估效益增减情况。结果显示,厚覆盖的精品果率、果实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提升,每667 m2效益比对照组提升692元,为最优秸秆覆盖模式。薄覆盖处理的效益虽略有下降,但果实重要品质指标有较明显的提升,也是一种良好的覆盖模式。水稻秸秆覆盖水蜜桃果园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状况,对水蜜桃的品质和产量也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是一项十分具有推广意义的桃树栽种管理技术。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桃园秸秆覆盖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采取人工栽培措施,促使竹笋提早上市,可使产值成倍增加。其主要措施是抓住提高地温、施重肥、浇水和采笋四大技术关键。 1.提高地温。要提早出笋,必须提高土壤温度。在冬季采用覆盖物进行林地覆盖,覆盖材料以竹叶效果最好,砻糠次之,稻草效果较差。于12月上旬按每平方米覆盖竹叶11千克,厚约30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覆盖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cv.prevernalis)林出笋时间及竹笋产量的影响,于2011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以比较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对雷竹林提早出笋及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笋时间按以下顺序提前:尿素、复合肥、有机肥;竹笋产量来按以下顺序递减:施厩肥+化肥、饼肥+化肥、化肥。化肥与厩肥配施可减少化肥的投入量,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促进雷竹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添加促腐剂堆制有机肥后还田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可降低植烟土壤容重,增加植烟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植烟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与此同时,玉米秸秆还田还可提高植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烤烟大田生长前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但到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增加.以玉米秸秆+尿素+发酵菌曲堆制有机肥、玉米秸秆+尿素+BM有机物料腐熟剂堆制有机肥的两个处理效果优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添加促腐剂堆制有机肥后还田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可降低植烟土壤容重,增加植烟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植烟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与此同时,玉米秸秆还田还可提高植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烤烟大田生长前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但到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增加。以玉米秸秆+尿素+发酵菌曲堆制有机肥、玉米秸秆+尿素+BM有机物料腐熟剂堆制有机肥的两个处理效果优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分布有很大影响。从微生物总数看,秸秆翻埋处理JH3>常规处理JH1>秸秆全层还田处理JH2;分层施肥秸秆表面覆盖处理BH3>分层施肥保护性耕作处理BH1>干混施肥保护性耕作处理BH2。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其中秸秆全层还田对于微生物总数的增加不明显,但有利于耕作层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增加。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表面覆盖只进行土壤表层耕作造成了土层的"上富下贫",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土壤0~10cm土层内微生物数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1~2 mm粒级为主,在冬泡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2 mm团聚体比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且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相对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土壤>2 mm和>1~2 mm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了19.8%和6.5%,而0.053~0.25 mm团聚体比例则显著下降了9.2%,且>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提高了7.8%、20.6%和37.5%。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2%、34.0%和23.1%,且显著提高了<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促...  相似文献   

14.
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研究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旨在为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及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褐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研究长达27年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土壤肥力、氮素淋失风险和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施肥处理,即:对照(CK);氮磷钾(NPK);氮磷钾+有机肥(NPKM);氮磷钾+过量有机肥(NPKM+);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结果】(1)在27年的不同施肥处理中,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均能使作物增产,改善土壤肥力。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尤为显著,与NPK相比,NPKM、NPKM+处理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41%-50%和30%-32%;增加0-2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分别为62%-121%、107%-187%;但降低小麦、玉米氮肥偏生产力(PFPN)分别达22%-32%、27%-41%。而NPKS处理对作物增产及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低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对小麦产量、玉米产量、SOC、TN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4%、6%、9%、97%,但提高小麦季PFPN为216%、降低玉米季PFPN为40%。(2)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处理中,0-20 cm表层土壤SOC、TN、硝态氮(NO3--N)、可溶性碳氮等养分含量以及氮矿化速率、硝化潜势等微生物学过程显著高于20-200 cm,说明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外源碳的添加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过程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表层。(3)与NPK相比,NPKM处理能够显著增加100-200 cm深层土壤中NO3--N含量,NO3--N平均含量为17.8-26.1 mg·kg-1;而NPK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0-100 cm土层NO3--N含量,NO3--N平均含量为3.6-13.4 mg·kg-1,表明增施有机肥会促进土壤NO3--N的向下迁移,而秸秆还田对土壤NO3--N具有一定的固持作用。此外,由于有机肥和秸秆带入的氮素, NPKM、NPKM+、NPKS处理氮盈余比NPK处理增加312%、1 037%、953%,大大增加了土壤氮素淋失风险。【结论】在氮磷钾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会提高作物产量、增强土壤肥力,但会提高土壤氮盈余量,提高氮素淋失风险,尤其是增施有机肥会大大增加氮素淋失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滴灌条件下枣树田面覆盖对土壤水热和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秸秆、地膜覆盖和裸地(CK)3种处理,对各处理的土壤温度、水分和枣树生长指标及产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平均地温大小关系为:地膜覆盖>秸秆覆盖>CK;秸秆覆盖的地温较裸地白天低、夜晚高。灌水前,地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表层高、底层低,秸秆覆盖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水24h后,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土壤含水量呈现表层低、中层高、深层低的规律。地膜覆盖处理的枣吊和叶片生长速率最快;秸秆和地膜覆盖总耗水量较CK分别减少91.70和83.09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5.57%、2.68%和20.61%、15.25%,表明秸秆覆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稻—油轮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成都平原定位试验,进行了稻—油轮作条件下2种不同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耕作对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以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且均以秸秆覆盖免耕效果最好;秸秆覆盖翻耕对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而秸秆覆盖免耕效果较差.作物产量分析表明,稻—油轮作条件下覆盖处理对油菜的增产效果显著,尤以免耕覆盖处理产量最高;翻耕覆盖处理对水稻上却表现为的产量最高,而免耕覆盖处理的产量最低.研究表明,在稻—油轮作条件下,如何合理地采用秸秆覆盖翻耕或秸秆覆盖免耕,是今后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云南冬春季节旱区农作物因干旱造成的农业损失,采用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免耕+塑料地膜覆盖(处理2)、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处理3)、免耕+水稻秸秆覆盖(处理4),比较对小麦土壤耕层含水率、温度变化以及对小麦株高、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各层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均高于不覆盖处理(CK)。0~10 cm土层,处理2、处理3和处理4与CK间的土壤含水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4.41%,比CK提高17.75%,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12.03%和12.77%;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0.66%,比CK提高2.86%,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2.07%和2.58%;0~1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7.39℃,比CK提高2.18℃,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65和0.96℃。10~2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6.97℃,比CK提高2.12℃,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52和0.96℃。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处理2的保水保温效果都明显优于处理3和处理4;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的株高和产量影响显著。小麦增产顺序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3,其中处理2增产率最高达20.46%。产量提升的短期效果可考虑采用免耕+塑料地膜覆盖模式,但从可持续和无污染农业发展的长期效果考虑推荐免耕+秸秆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草酸对雷笋贮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测定雷笋的呼吸速率、硬度、电导率、失重率等生理指标,得出草酸处理能显著控制雷笋创面的褐变发生,有效地延缓笋体由创面而上的纤维化进程,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和客土技术对植烟酸性白沙泥田的改良效果,为烟叶产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技术措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用秸秆和紫色土(T1,CK)、仅秸秆还田(T2,3 000 kg·hm-2)、仅掺紫色土(T3,225 m3·hm-2)和秸秆还田(3 000 kg·hm-2)+掺紫色土(225 m3·hm-2)(T4)4个处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和客土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烟叶产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和客土方式均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T2和T4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38%和2.12%;土壤质地由黏壤土(CK)转变为壤土(T2)和粉砂壤土(T3、T4)。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T3处理的pH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1.43和19.98 mg·kg-1;对土壤化学性状的改良效果以T4处理最好,其植烟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T1处理的1.21、1.26和1.28倍(p0.05)。秸秆还田和客土方式都促进了烟草生长,提高了烤烟经济效益和品质,以秸秆还田+掺紫色土处理(T4)烟叶的经济性状、C3F等级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价质量最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比T1处理提高了35.04%、20.64%和38.59%。【结论】秸秆还田+掺紫色土协同处理改良酸性植烟土壤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从而实现酸性白沙泥田的改良和烟草的提质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量的响应,2019—2021年通过田间小麦与玉米轮作定位试验,研究免耕秸秆不覆盖(T1)、免耕秸秆半量覆盖(T2)、免耕秸秆全量覆盖(T3)、旋耕秸秆不覆盖(T4)、旋耕秸秆半量覆盖(T5)、旋耕秸秆全量覆盖(T6)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变化一致,其中耕作方式相同时,表现为秸秆全量覆盖处理>秸秆半量覆盖处理>秸秆不覆盖处理;秸秆覆盖量相同时,表现为免耕处理>旋耕处理,整体表现为T3>T6>T2>T5>T1>T4处理,免耕秸秆覆盖全量覆盖处理的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均为最高值;平均颜色变化率表现为T3>T6>T2>T5>T1>T4处理;T3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化合物、氨基酸、多聚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6.33%~47.37%、5.19%~39.66%、9.76%~28.57%、3.23%~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