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森林火灾风险要素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县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风险评估、减灾能力评估、重点隐患评估和防治区划等内容。结果表明:上林县森林火灾危险性指数为0.301 6,为高危险级;风险指数为0.302 5,为中高风险级;防火减灾能力指数为0.15 176 351,为中低等级;重点隐患区域等级均为“重点”;防治投入包括二级、三级和四级投入3个等级;提出了该县森林火灾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科学地预防森林火灾和进行应急资源配置,运用空间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对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为县级以下区域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提供技术方法。【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利用湖南省2008—2018年的地表温度数据、植被指数数据、气象数据、人文数据、植被类型数据、森林火灾监测数据等,构建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通过森林火灾风险概率分布区间对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结果】建立的湖南省空间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混合检验和Wald检验,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能显著反映森林火险发生概率;模型相对运行特征(ROC)值为0.779;经栅格图层计算得到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概率值,并根据概率大小将湖南省森林火险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5个等级。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概率≥0.6的极高森林火险等级和高森林火险等级主要分布在邵阳市、衡阳市、永州市、株洲南部以及郴州市部分地区;中森林火险等级主要分布在怀化市、娄底市、湘潭市以及长沙市;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极低森林火险等级主要分布在吉首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以及岳阳市。影响湖南省森林火险等级的主要因子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高程(GC)、年平均温度(TEM),其中TVDI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构建的空间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应急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频繁发生,使民生经济遭受严重危害。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省域内的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与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空间建模,探究随机森林模型在拟合、解释交界域火灾风险方面的优势,并与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因子对比,为进一步评估城镇森林交界域火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基于安徽省2002—2011年火灾历史数据,采用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9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月均火灾密度作为因变量。使用特征选择方法得到模型内不同自变量的贡献度、统计特征以及内部模型的平均表现,选择出进入最后模型中的自变量;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进行解释,分析影响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的重要因子。【结果】关键自变量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道路线密度、铁路线密度、月均最高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以及海拔;对森林火灾风险则为:月均最高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道路线密度、铁路线密度、人口密度以及海拔;经过训练与计算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在5个子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表现基本一致,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可见随机森林模型对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表现出显著的解释能力;此外,随机森林模型在总体数据集上进行了拟合,得到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为0.997,森林火灾风险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为0.996,表明了随机森林模型具备极强的火灾风险拟合性能。【结论】影响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发生的最重要自变量是道路和铁路线密度,而对森林火灾则是月均最高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可见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发生人类活动因素密切相关。随机森林算法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都能表现出稳健的和非常准确的拟合能力,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然而,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雷击火灾风险。森林雷击火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还对周围的人员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结合气象数据和火灾历史资料,对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爆发机理和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爆发主要受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林下可燃物湿度、林区人员活动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发现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风险等级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改善林下可燃物湿度、合理规划林区人员活动等防治对策,为有效防控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干旱定义和对干旱等级的划分,从持续干旱对森林可燃物、火源和林火行为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干旱会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使可燃物载量和分布发生变化,对森林可燃物有较大影响;持续干旱还会影响火源,使林火强度增大,林火蔓延速度加快,火烈度增大,提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和森林火灾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干旱定义和对干旱等级的划分,从持续干旱对森林可燃物、火源和林火行为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干旱会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使可燃物载量和分布发生变化,对森林可燃物有较大影响;持续干旱还会影响火源,使林火强度增大,林火蔓延速度加快,火烈度增大,提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和森林火灾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森林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迅速发现、准确评估和有效管控森林生态风险隐患,提高目标生态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和森林可持续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该文主要论述了森林生态风险评价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探讨了森林生态风险评价与预测的主要方法.旨在为建立一个适合辽宁林业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基础理论参考,在森林资...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易损性研究是森林火灾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选取人均GDP、人口密度、蓄积量密度、单位面积活立木增长量等9个评价指标作为森林火灾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易损性分为高、较高、较低、低4个等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14市州进行了森林火灾易损性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火灾易损性整体水平偏高,其中:高易损区有6个,较高易损区有2个,较低易损区有3个,低易损区有3个。研究结果为森林防火经费的投入、森林防火队伍配备、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择福建省北部地区典型山地城市武夷山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2002—2013年间的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与扑火投入状况的基础上,从树种类型、人口密度、降水量、风速、气温、路网密度等方面构建火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武夷山森林火险等级。结果表明:武夷山2002—2013年间爆发的森林火灾均属于一般火灾等级;而武夷山地区总体上森林火险等级处于Ⅱ级(火灾危险中等的水平)。加之武夷山具有双遗产地资源,森林火灾防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工林森林火灾发生和危害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25省区和南方4省区1999~2001年的森林火灾数据,分析评估了南方人工林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过程和危害的程度;探讨山火防范和控制,减少危害和投资风险的途径,并以肇庆市国有林场过去10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作验证。人工林森林火灾受气候、地区森林覆盖率和特征、人工林特征、经营管理系统等的综合影响,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为干旱季节,森林火灾发生最为频繁。肇庆国有林场过去10年森林火灾面积比率为0.023%0~4、840%0。通过设立健全的森林防火和控制系统,有效的营林管理,南方人工林发生火灾的面积机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应可以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前广东省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过建立4个体系,即:责任体系、防范体系、扑救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法制、机制和制度,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范、扑救和保障水平,构建广东省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其中,责任体系包括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包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防范体系包括建立预警响应机制、监测机制、宣教机制、培训机制、野外火源管理机制和隐患评估机制;扑救体系包括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联动合作机制、信息统一发布制度、火灾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组织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科技支撑保障机制、法制保障机制、风险分担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了解林火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并对林火进行预测,能为当地森林火灾的预防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1—2020年的历史火灾数据集,以及气象、地形、人为活动和可燃物载量等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探究广西林火发生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同时选择最优模型对研究区内森林火灾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林区建筑物数量是影响广西森林火灾发生最显著的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AUC值均在0.85以上,机器学习模型的精度要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SAUC=0.92)。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全区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桂西北、桂北、桂西南地区的林火发生风险最大,预测结果契合广西实际,能够为广西的林火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今后,应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控力度并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预警防范能力,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得到各地森林火灾风险值进行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排查森林火灾隐患,进一步提高和细化基层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在森林防火责任落实、火源管理、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降低森林火灾风险程度,提高防灾减灾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是八大自然灾害之一,具有事发突然、蔓延快、防治难、不确定因素多且损失大的基本特点。以范县地区为例,采集森林火灾可燃调查数据,数据包括地表覆盖物、腐殖质厚度、林木密度、蓄积量、可燃物实验检测等,将调查单元(样方)的危险性评估各项指标数据化和指标化,带入危险性指数计算公式,通过ArcGIS软件导出危险性等级图,并评估单元的承灾体暴露度等级和承受体脆弱性,带入风险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通过ArcGIS软件导出风险性等级图,分析得出范县总体森林火灾发生可能性和危险性为中等水平,针对此情况采取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措施,做到监管有效、防患未然,为我国平原地区森林防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受森林可燃物、气象、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和扑救风险极大,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本文在梳理总结典型森林灭火伤亡案例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造成森林灭火伤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新形势下森林灭火安全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造成森林灭火扑火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包括易燃植被类型、恶劣气象条件、特殊危险地形等三个方面。2)造成森林灭火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包括火情不明、麻痹轻敌、指挥不力、避险不当、过度疲劳等五个方面。3)加强新形势下森林灭火安全的建议包括: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导思想、建立森林火灾扑救风险要素基础数据库、增强森林火灾扑火指挥员专业指挥能力、强化森林灭火实战化演练和紧急避险训练、提升森林消防员扑火防护装备保障能力、提高森林火灾安全扑救效率不打疲劳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的工作效率,保证数据成果的准确性,分别介绍了利用GPS、RS获取外业调查数据以及利用ArcGIS获取内业矢量化数据的方法,总结了3S技术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中调查可燃物、重要火源点、森林火灾减灾能力以及内业图件成果编制方面的经验,且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今后3S技术应用于其他林业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的频繁发生严重破坏了林业资源和生态系统安全。为实现对我国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基于我国森林火灾风险因素的复杂特征,从经济水平、自然环境、管理水平、防火投入和历史灾情5个维度选取26个基本指标构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体系。鉴于组合赋权法的优势,将纵横向拉开档次法(VHSD)与熵值赋权法(EM)相结合,构建加权VHSD-EM模型,将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因素和个体信息量同时纳入评估过程中,确定森林火灾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加权VHSD-EM模型在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模型的稳健性良好,实用价值较高;内蒙古、四川和山西等地区仍面临较高的森林火灾风险。本研究的开展为从时间维度评估森林火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灾进行预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方法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MCD64 A1月度火点产品、地形、气候等数据,构建森林火灾潜在影响因子数据集,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大兴安岭的主要林火驱动因子按重要性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海拔、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与水域的距离等;CNN、RF、SVM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AUC值分别为0.838、0.794、0.788,CNN的精度最高;CNN能够有效划分出森林火灾易感性极高、极低的区域,有利于划分森林火灾的警示区。[结论 ]CNN模型比RF、SVM模型更适用于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的预测;大兴安岭林火风险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湖南省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精度,降低空报和漏报比例,基于湖南省各县2005—2015年森林火灾数据及各县气象站对应的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方法确定了日最高气温、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天气因子的分段区域,设定了各区域的得分值,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分段区域对湖南省森林火灾的影响权重,建立了加权森林火险天气指数模型,根据天气指数确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经2015年森林火灾数据验证模型精度达到了74.2%,表明了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模型具有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状况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特征,结合灾情指标对全国各省进行评价并分类,并定量分析风险水平.[结果]1)1950-2010年间,年均发生火灾12 683次,年均火场面积67.48万hm2,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灾面积7.95万hm2,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林蓄积损失167.5万m3,没有明显年际变化;1988-2010年间年均伤亡214人,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源的80%以上,烧荒烧炭是最主要的生产性用火火源(38.47%),上坟烧纸是最主要的非生产性用火火源(19.92%).3)华东、西南地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火灾次数明显较大,东北地区火场面积明显较大.4)按照一般和较大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大火灾次数、火场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成林蓄积、幼林株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8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1个省(区、市)的火灾状况进行评价并排序,然后根据主成分得出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受灾程度将31个省区按照严重、较重、中度、一般和轻度分为5类,其中,湖南受灾最严重,其次是黑龙江、贵州和云南等.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分析,全国每年发生3 000 ~9 000次一般和较大火灾的概率较大(> 0.482 4),每年发生0~30次重大和特大火灾概率较大(>0.430 2),每年受灾森林面积在15万hm2以下概率较大(>0.407 2).[结论]我国森林火灾频发、面积大,火灾高发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火源,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森林火灾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火灾风险压力较大.建议在准确把握全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科学的森林防火、预报、监测措施,制定合理的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森林保险政策,维护森林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