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数量化理论评定立地分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量化理论对立地质量进行评定,是通过与立木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与测树因子建立多元回归关系,即把自变量(X1)中的坡位、坡形、开阔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母岩、土壤松紧度等质的因子进行数量化,与因变量的优势高(y1)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应用电算,解出方程中的参数,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通过相关系数t值检验和残差分析,确定立地主导因子,编制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京西山区油松人工林的适生立地条件及生长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我们1978—1979年同类研究的延续。调查地区扩大到整个京西山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新设油松人工林标准地66块,采用四种生长指标(上层高Ⅰ,上层高Ⅱ,五年高生长段Ⅰ,五年高生长段Ⅱ)对它们与各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子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土壤肥力等级)及次主导因子(海拔与坡向),配制了多元回归方程,并以此编制了不同立地条件的油松人工林上层高和蓄积量(基准年龄25年)的生长预测表,判定了油松的最适生、一般适生及不适生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3.
数量化理论是多元分析的一支,是一种通过数量化得分的办法,把复杂的多元回归关系用得分值简明地表现出来。如划分立地条件时,要考虑立地条件的主导因子(即海拔、坡向、坡度……)的综合影响。根据立地指数对各种立地因子的多元回归,采用数量化予测模型的方法,把立地指数作为因变量(Y),把立地条件的几个主导因子作为自变量(X),各因子均通过级距划分为几个等级转化成质的因子,而因变量的立地指数则用量的因子通过大量调查材料来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计算求解多元回归方程的参数,可算出各立地因子  相似文献   

4.
长序榆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以长序榆种子育苗为对象,研究苗木年生长规律。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拟合了高、径生长的logistic方程,找出苗木高、径及主根生长的最优回归方程,了解苗木各部分生长的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植树造林的成败,与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确切地做到适地适树,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油松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的分析”中探索评定油松林地和宜林地的立地质量,确定油松的适生立地条件,以达到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因此,我们对本地区的油松林分进行了生长与环境因子的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用多元回归方程,找出了影响本地区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立地条件类型;为本地区造林规划设计和如何经营油松林、预测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丰宁地处河北北部,属燕山余脉的山区县,1983年以来,该县红果生产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红果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以六年生红果树株产(效益)为因变量,以影响作物效益的生态条件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做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以揭示在一定地区内诸生态因子与效益的内在联系和因子间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诸多因子中起关键作用的少数主导因子(即主导适生因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直接推导出最优多元回归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与柑桔产量的关系 ,寻求影响柑桔生长结实的主导因子 ,通过逐步回归 ,从地形、母岩、坡向、坡度等 8个因子中 ,选择出了母岩、坡位、土层厚度 3个对柑桔生长结实影响最大的主导因子 ,并依次划分立地类型 ,建立产量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8.
影响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建立净光合速率与单生态因子间的模型及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光照、温度和气孔导度 (生理因子 )对杨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均为 :y2 =Ax;在 I-69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长地、不同高程条件下 ,影响其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不同 ;影响 16.2 m高程处的 1年生、10年生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气孔导度 ,影响 14 .9m高程处 3年生和 10年生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温度 .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的造林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榆林市榆阳区设置了38块20 m×20 m的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调查了不同林龄樟子松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预测模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优势木平均树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确定立地评价等级,对樟子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结果表明:(1)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樟子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均会有显著增长,且在第10~20年增长速度最快。(2)以坡向、海拔和坡位这三个主导因子将樟子松人工林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区,进行立地分类结果评价。通过对调查样地进行立地评价,可以看出调查样地中75%的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评价等级在中级以上,表明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樟子松种植。预测方程经过检验达到要求,说明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可以对樟子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生长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消长预报的数量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连江县历年松毛虫发生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成不同虫灾级别和各种引起松毛虫发生的主导因子的级别。根据1960—1976年的虫灾级及因素级编成表,应用数量概率回归估计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的数量化模型,得出预报计算方法,并在1978、1979、1980三年的生产中进行回报,回报的结果是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此方法可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柚木(Toctona grandis)在海南岛西南部地区的播种、分床、苗木生长规律与苗木管理等育苗措施进行了试验观察研究,为1年生苗木生长过程配置理论方程,并对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苗木分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1月份播种能最有效地利用苗木生长季节:当芽苗第一对真叶达到正常大小时分床最合适;气温为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地径为苗木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库区柏树生长主导因子及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困难立地造林提供技术支撑,笔者对丹江口库区柏树生长的主导因子和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库区的柏树生态林优势树种以柏木和侧柏为主(分别占60.87%和36.25%).影响侧柏林分平均高的主导因子为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和坡度;最宜于侧柏生长的主导因子组合分别为:土层>20 cm,黄棕壤类,坡度≤15°;土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碱房林场二类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分层抽样控制总体,如何提高小班蓄积量回归估计精度的问题,对简单回归、分层回归、多元回归等多种回归形式估计小班蓄积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元回归的方法,可明显降低外业工作量、提高估计精度。同时提出了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时,选择辅助因子和质量因子数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以欧洲鹅耳枥2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年动态变化和苗高与地径、生态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两者生长基本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同时把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可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苗高在生长盛期有一连续生长高峰期,而地径在生长盛期有2次高峰期,且后期比前期更明显;苗高与地径变化之间呈线性相关,播种苗各部分生长具密切相关性,呈负相关性;通过苗高、地径生长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旬平均气温是影响苗高的主导因子,其他气象因子对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火烧迹地上竹笋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由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在竹笋生长不同阶段有着交互作用。竹笋生长的初期和中期,温度对竹笋生长起主要作用,而末期,湿度又成为影响生长的主导因子。出笋的最适温度为10—20℃之间。退笋量(除病虫害、人畜等因素外)受湿度的影响。光照与竹笋生长呈负相关关系,出现了竹笋生长量夜间大于昼间。此外,本研究也可用于指导毛竹林火烧迹地上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178块刺槐人工林标准地上进行各个立地因子和优势水平均高的调查,测定、分析、对比,找出影响刺槐生长的最主导因素为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对当地众多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并结合改算为同一基准年龄(14年)的各个标准地刺槐林优势木的平均高进行运算,提出不同立地条件下优势木的预测方程,编制出刺槐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由立地指数表看出,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为地形部位,坡向,坡度和母质,这四个因子恰可集中地综合地反映出影响刺槐生长最主导因素(土 水分状况)的分析和变化,据此,可应用地形,母质立地因子的外部特征及立地指数表提出刺槐立地条件类型表,它可反映刺槐适应的立地条件类型及其在基准年龄的生长指标,这个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有其科学基础和实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建平地区色木槭林分天然更新幼树(苗)株数和高生长主导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更新幼树(苗)株数影响大小依次为:坡向郁闭度坡位土层厚度,表明影响色木槭更新株数的主导因子是水分条件和光照;(2)对更新幼树(苗)高生长的影响因子排序为:坡向坡位郁闭度土层厚度,表明水分和养分条件是影响色木槭更新幼树高生长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与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决定着树种的分布范围,影响着林木的生长速度。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气候因子又有所变化,形成特有的森林小气候。为具体地揭示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本文拟利用数量化理论Ⅰ以落叶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为例作以探讨,找出影响落叶松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并给出预测方程,从而为制定营林措施。造林设计,适地适树,产量预估等提供理论依据。为进行此项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享有“蜀南竹海”之称的长宁县楠竹林分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把与楠竹林分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林分在子和生产力重要值(SIw),新竹(1-3度)株数、秆材重量等能全面反映楠竹生长的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方程参数求解,编制出了楠竹林分立地、林分结构因子三个生产力指标数量化查定表。同时,对楠竹林分立地质量进行了了数量评价,用主导因子逐级控制综合分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