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蝗灾严重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哈萨克斯坦蝗虫发生防治情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蝗虫孳生地。近年来,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草原和荒地不断上升,蝗虫发生基地也逐年扩大。全国22亿hm2的农牧业土地(草原185亿hm2左右,种植业耕地2500万hm2左右)的大部分属于蝗虫发生区,蝗虫发生种类约350多种,优势种有15~20种,以亚洲飞蝗、意大利蝗、摩洛哥蝗等3种蝗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其中亚洲飞蝗和意大利蝗在高密度时具有明显的群居性和迁飞性。据悉,这两种害虫成虫的迁飞距离分别可达500~700km和200~300km。目前,亚洲飞蝗主要发生在西部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黑龙江西部地区草原蝗虫及天敌发生情况,利用网捕法、定点调查等方法调查蝗虫及天敌种类,结果发现蝗虫种类18种,隶属于8科。优势种蝗虫有中华稻蝗、短额负蝗、黄胫小车蝗、亚洲小车蝗、宽翅曲背蝗和大垫尖翅蝗。7月和8月蝗虫丰富度最大、多样性指数最高,是蝗虫危害高峰期。天敌种类共计14种,其中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包括虎甲、步甲、螳螂、螽斯、各种蜘蛛,主要捕食蝗蝻和成蝗,斑芫菁主要捕食蝗卵。寄生性天敌有麻蝇、绒螨。蝗虫天敌与蝗虫的发生趋势较同步,可以发挥自然控制作用。该调查结果对维持黑龙江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蝗区的重要优势种之一,主要发生分布在北部典型草原和与其相毗邻的农牧交错区,宜蝗面积约166.7万hm2左右。在农牧交错区主要危害小麦、莜麦、谷黍等禾谷类作物。蝗虫(混合种群)大发生年份,发生面积20 ̄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新疆草原蝗害的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有机磷农药稀释成一定浓度后喷施。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农药,蝗虫体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费用增加了,防效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化学农药的治蝗效果,探索适于蝗虫防治的农药品种,笔者于1987年6月20—26日进行了本试验。 试验设于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汗曹地蒿属半荒漠草场。这里植被盖度70%,主要蝗虫种类有意大利蝗、黑条小车蝗、土库曼蝗、红胫戟纹蝗、蓝胫戟纹蝗、黄胫戟纹蝗及两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农村实用技术》2015第1期)(四)农区土蝗发生区。主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新疆等北方旱作农区、农牧交错区,以及华南、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稻区周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复杂,草原蝗虫常常迁入危害,蝗虫发生种类多,主要有黄胫小车蝗、日本黄脊蝗、大垫尖翅蝗、短星翅蝗、笨蝗、意大利蝗等土蝗优势种,一般1年发生1代;南方农区蝗虫主要种类有中华稻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蝗是新疆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主要害虫.研究该蝗虫造成牧草的损失量,确定防治指标,对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意大利蝗体重、食量和掉落毁损量三者呈正相关, 意大利蝗个体一生造成牧草损失量为L=1.834135 g/头.意大利蝗在荒漠、半荒漠草原防治指标为≥8头/m2.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讯     
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Germar)在新疆分布甚广,几乎遍布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前较湿润地带,是为害草原主要蝗种之一。近两年我们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调查草原蝗虫微孢子虫病时,发现黑条小车蝗发病率甚高。1987年调查米泉县黑条小车蝗125头,发病率为10.4%;1988年调查乌鲁木齐县南郊287头,发病率为35.5%,红雁池376头,发病率竞高达48.1%。在蝗虫自然种群中微孢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构成与蝗虫群落构成的生态关系。【方法】运用典型相关、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及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由植物特征参数变化导致的蝗虫特征参数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类型中,羊草生物量损失率与草原蝗虫群落丰富度指数负相关,与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相对多度正相关。在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类型和克氏针茅富含杂类草的草原中,克氏针茅生物量损失率与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相对多度呈正相关。【结论】植物群落结构所构成的栖境条件影响蝗虫的群落组成,优势种植物的存在决定优势种蝗虫的存在,优势种蝗虫导致优势种植物高受害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草地优势种蝗虫分布与防治实际,指导蝗灾测报和治理.[方法]分析25年巴州来草地蝗虫调查、定位监测、防治资料.[结果]巴州草地蝗区总面积4.812×104 hm2.以地理特征来划分,可将巴州草地蝗区分为巴音布鲁克蝗区、焉耆盆地北部山区蝗区、博斯腾湖蝗区、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等4个蝗区.以草地类来划分,可分为平原低地沼泽草甸类蝗区、山地荒漠草地类、山地草地草地类蝗区、高寒草地草地类蝗区与高寒草甸草地类蝗区等5类.以优势种蝗虫来划分,可以分为宽须蚁蝗蝗区、西伯利亚蝗蝗区、肿脉蝗蝗区、黑腿星翅蝗蝗区、小垫尖翅蝗+亚洲飞蝗蝗区等5类.[结论]巴音布鲁克草地蝗区是巴州面积最大的蝗区,其高寒草地上的宽须蚁蝗是分布危害面积最大的优势种蝗虫.博斯腾湖蝗区是著名的亚洲飞蝗发生基地.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历史上是亚洲飞蝗重要发生地,现在随着植被的恢复,必将再形成蝗虫适宜生境,应加强监测.采取改善植被状况、促进牧草生长、改变蝗虫适宜生长环境等生态措施,并保护、利用好本土天敌,是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哈密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形成了草场类型多样化,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中,都栖息着该环境特有的动物种群.哈密地区蝗虫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密度高、孵化期不一致等特点.据查全地区蝗虫种类达80余种,造成危害的优势种蝗虫有西伯利亚蝗、红胫戟纹蝗、意大利蝗、黑条小车蝗、黑腿星翅蝗、伪星翅蝗等十余种.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虫剂农药防治草原优势种蝗虫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草原面积大,各种草场连年都受到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特别是荒漠半荒漠草场受到的危害更严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系列产品、蝗虫痘病毒、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治蝗、养鸭治蝗等生物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四平郊区蝗虫群落组成及其时间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四平郊区直翅目(OnhopteIa)蝗总科(Acridoidea)中蝗虫群落的组成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四平郊区蝗总科昆虫共有6科、22属、27种;时间动态变化表明:蝗虫6月末始见,8月中旬蝗虫的发生达到高峰,为6科、19属、22种,10月中旬之后成虫全部消亡。根据蝗虫发生数量确定绿牧草蝗[O.viri-dulus(Linnaeus)]、中华蚱蜢(A.cinerea Thnunberg)、黄胫小车蝗(0.infernalis Sauss)、条纹异爪蝗(Eu.vittatus Zheng)、素色异爪蝗[Eu.unicolor(Ikonn.)]、异翅负蝗(A.heteroptera B.-Bienko)和长翅素木蝗[S.shirakii(I.Bol.)]为本地区优势蝗种;分析了优势蝗种发生的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蝗虫种群各有其垂直分布的上下限幅,广域分布的种类仅有宽须蚁蝗1种。各典型地带的蝗虫种类差异较大,其中分布于高山沼泽草甸的蝗虫有4种,约占所采到的蝗虫种类数的44.44%,以白边雏蝗、宽须蚁蝗占优势;亚高山草原的蝗虫也有4种,约占所采蝗虫种类数的44%,以宽须蚁蝗占绝对优势;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的蝗虫也有3种,约占所采到的蝗虫种类数的33.33%,以西伯利亚蝗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一、蝗灾发生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澳大利亚蝗虫发生面积约2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6%左右,蝗虫发生区域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等5个州。常见蝗虫有几十种,其中为害最重的是澳大利亚灾蝗Chortoicetesterminifera,其次是刺胸蝗Austracrisguttulosa和飞蝗Locustamigratoria,还有小灾蝗、黄翅蝗和短翅蚱蜢等种类。早在1844年,蝗虫为害就有报道,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蝗灾频繁发生。澳大利亚灾蝗每年发生3~4代,一般5年…  相似文献   

15.
绿僵菌治蝗是一项低耗、无公害、可持续的生物治理蝗害措施,对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蝗虫不同防治区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揭示了化学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评价了绿僵菌制剂在保护和调节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明确了目前的主要优势种害虫和可能上升为主要害虫的次要害虫,对建立草原蝗虫的综合治理和其他害虫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土蝗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气候、栽培、生态等方面的原因,我省土蝗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局部达到暴发成灾、猖獗危害的程度,已严重威胁多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发生危害情况土蝗系指蝗科中除飞蝗外的蝗虫之总称。初步统计我省土蝗有60余种,优势种为中华稻蝗、小车蝗、短星翅蝗、笨蝗等。中华稻蝗主要发生在豫南和黄河流域稻区,主要危害水稻,其它三种常混合发生于丘陵荒坡地  相似文献   

17.
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本课题组研究了蝗虫微孢子虫疾病在蝗虫种群中的流行规律,和蝗虫的行为学、生物学、生态学、以及蝗虫微孢子虫的人工大量增殖技术等;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开展蝗虫微孢子虫田间应用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研究,制出了适合我国不同草原蝗虫蝗区(干旱草原、半干旱草原、高原典型草原)和不同农区飞蝗蝗区(滨湖蝗区、沿海蝗区、河泛蝗区、稀树草原蝗区)中的蝗灾持续治理对策和技术系,示范应用近130万hm^2,挽回经济损失3亿元,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我国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草原基本上属于较为中生的草甸草原,草的种类达103种以上,其分布最大的是羊草草甸草原、羊草和杂类草原。羊草、野古草、中华隐子草、贝加尔针茅、苔草、小叶樟、柳叶蒿、乌拉草、三棱草等为主要优势和亚优势种。危害草原的草地蝗虫常见种类约有17种,优势种有8种。针对黑龙江省西部草原、植被、草地蝗虫种类等的特点,提出了该地区草地蝗虫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昌吉市地域辽阔,草原广袤,蝗虫分布有54种,主要优势种为戟纹蝗、意大利蝗等,且数量大、危害面积广。多年来,主要采取化学药物防治蝗虫,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控制了蝗害,但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农药用量后大量天敌被杀死,而且污染环境,使虫害加剧并且防治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防治效果。我站开展了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生物治蝗试验,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沙漠蝗,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虫科,是一种栖息在热带荒漠地区的重大农业害虫,生命周期分为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存活时间约为3个月,一年可发生2~5代。沙漠蝗与我国常见蝗虫种类(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生存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后两者喜湿润,常生活在水的边缘;前者则常栖息于沙漠当中的山谷和绿洲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