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引入河南省内白杜泊羊和白萨福克羊两个绵羊品种的生理机能特性及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冬季和春季两个绵羊品种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3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不同季节两品种绵羊组内和组间血液生理生化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两绵羊品种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春季,且杜泊羊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萨福克羊,同品种公母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杜泊羊与萨福克羊血红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冬季两品种绵羊红细胞总数均低于春季,且两个季节杜泊羊红细胞总数均低于萨福克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品种绵羊冬季血糖含量均高于春季,杜泊羊血糖含量在不同季节内均高于萨福克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品种绵羊总胆红素、淀粉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不同季节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冬季绵羊血液磷含量高于春季,杜泊羊钠离子浓度低于萨福克羊,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标不同季节种间基本无差异。与河南地方绵羊品种及国内其他绵羊品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白萨福克羊高原过渡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渡阶段饲养的27只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抗病性等,研究引入的白萨福克羊在向高原过渡饲养阶段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我国绵羊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红细胞平均容积公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19项指标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羔羊初生重分别为(5.33±1.15) kg和(4.88±0.15) kg,初生至3月龄时生长速度较快,3~9月龄时逐步减慢,公母羊成年体重分别为(88.00±6.36)kg和(62.06±6.40) kg;过渡期间白萨福克羊的产羔率为145%,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白萨福克羊适应于过渡饲养阶段的环境,为转运至青藏高原地区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究萨福克羊、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采集萨福克羊血液21份,西藏河谷型绵羊41份,萨藏杂交肉羊血液24份。结果显示,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血清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P0.05)。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球蛋白(GLB)含量显著低于萨福克羊(P0.05),白蛋白/球蛋白(A/G)值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肌酐(CRE)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P0.05)。研究表明,不同绵羊群体血清生化指标存在差异,引入品种和杂交改良群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抗病性和自身免疫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白萨福克羊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以高海拔(四川红原)和低海拔(四川新津)饲养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体温在公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低海拔地区的呼吸和心率高于高海拔地区;2)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公母羊间差异较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等指标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高海拔地区公母羊血小板数极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P0.01);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总蛋白、球蛋白和胆碱酯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低海拔地区公母羊总钙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澳洲萨福克和杜泊羊在河北地区的纯繁及适应性,试验对母羊胎产羔数,对羔羊初生重、45日龄断奶体重及日增重、2.5月龄体尺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萨福克和杜泊羊平均胎产羔数分别为(1.39±0.38)只和(1.61±0.49)只,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萨福克公羔初生重为(3.64±0.54)kg,45日龄体重为(21.07±0.87)kg,均显著低于杜泊公羔(P0.05);萨福克母羔初生重、45日龄体重与杜泊母羔均无显著差异(P0.05);萨福克公羔与杜泊公羔45日龄断奶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萨福克母羔45日龄断奶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杜泊母羔(P0.05);萨福克羊2.5月龄腰角宽显著低于杜泊羊(P0.05),体高、体长、胸围、胸宽、管围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澳洲萨福克和杜泊原种绵羊引入到河北地区后,在舍饲条件下生产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够适应当地生态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藏绵羊的生产性能,利用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进行杂交,测定了白-藏F1代羊和藏绵羊的各年龄段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及肉质指标等。结果表明:白-藏F1代公、母羊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均有极显著提高(P<0. 01),6~12月龄日增重相对0~6月龄日增重有所下降;初生重、6月龄体重和0~6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藏绵羊(P<0. 01); 6月龄时体高、体长、胸围、管围都有所增加(P>0. 05),胸围增大最明显(P<0. 01); 12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均比母本藏绵羊有显著增加(P<0. 01)。白-藏F1代羊与藏绵羊相比,胴体重提高12. 36%,净肉重提高13. 28%,净肉率提高6. 02%,屠宰率提高7. 50%,差异均显著(P<0. 05); GR值高于藏绵羊,差异极显著(P<0. 01)。  相似文献   

7.
5个品种优质肉用绵羊的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不同优质肉用品种绵羊的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效果,本实验采用4种不同的超排方案(CIDR+FSH减量、CIDR+FSH+PMSG、CIDR+FSH+PG、CIDR+FSH等量)对17只绵羊(杜伯、白萨福克、黑萨福克、德克塞尔、美利奴)进行超数排卵处理,选择体况良好的杂交羊87只做受体,并进行胚胎移植实验。结果表明:第1组(CIDR+FSH减量)和第2组(CIDR+FSH+PMSG)方案超排平均可用胚数分别为6.20、6.60枚,显著高于第3组(CIDR+FSH+PG)和第4组(CIDR+FSH等量)方案(P<0.05);白萨福克、德克塞尔、杜伯超排平均可用胚数分别为7.67、6.20枚和6.25枚,显著高于黑萨福克和美利奴(P<0.05)。供体羊全部发情,得到95枚可用胚胎;51只受体新鲜胚胎移植3个月后经B超检查38只受体怀孕,妊娠率74.5%,产羔率88.2%。因此,CIDR+FSH+PMSG是优质肉绵羊超数排卵方案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选用40只5月龄的杂交绵羊(萨福克×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包被尿素组饲喂A日粮(2%包被尿素)、组合组饲喂B日粮(2%包被尿素+0.2%益生素)。研究益生素对杂交绵羊的生长性能、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添加益生素对绵羊的总增重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但组合组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要高于包被尿素组;②添加益生素对绵羊的碱性磷酸酶值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组合组碱性磷酸酶高峰值要低于包被尿素组;③饲喂后2h即10:30,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包被尿素组显著高于组合组(P<0.05),饲喂6h以后各个组别逐渐接近并趋于正常值;④饲喂后3h,组合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值显著低于包被尿素组(P<0.05),饲喂7h以后,各组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⑤饲喂后各组之间尿素氮差异不显著(P>0.05),但组合组血液中的尿素氮达到高峰的时间要长于包被尿素组。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乳腺过表达褪黑素合成酶基因AANAT和ASMT(HIOMT)绵羊的生物安全性,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乳腺过表达褪黑素合成酶基因AANAT和ASMT(HIOMT)绵羊模型,追踪阳性转基因绵羊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血液及尿液生理生化指标,对肠道微生物、乳中褪黑素水平及乳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阳性转基因绵羊0、6和12月龄的体重、体长、身高和胸围4项生长指标与普通绵羊均无显著差异(P0.05);2)阳性绵羊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含量和各类型细胞数量以及尿液中亚硝酸盐、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等指标均属正常,且与普通绵羊均无显著差异(P0.05);3)菌群测序结果表明,阳性绵羊及普通绵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均无显著差异(P0.05);4)转基因绵羊血液褪黑素表达水平与普通绵羊无显著差异(P0.05),夜间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白天(P0.05);乳中褪黑素水平极显著高于普通绵羊(P0.01),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羊(P0.05),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普通绵羊(P0.01)。综上所述,乳腺过表达AANAT和ASMT(HIOMT)转基因绵羊的生长发育、诸多生理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与对照组绵羊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此外,转基因绵羊乳中褪黑素和乳糖含量较高,体细胞数含量较低,可能是乳腺中褪黑素发挥抗炎作用,降低了乳中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11):30-3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小麦秸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40只平均体重为(19±1.05)kg的萨福克×湖羊杂交一代,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供试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以发酵小麦秸秆替代0(对照)、20%、40%、60%普通小麦秸秆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各组始重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减低(P0.05)。血液生化指标有些变化但没有影响羊的健康。综上所述,以40%的发酵小麦秸杆替代普通小麦秸秆配制日粮有利于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不影响绵羊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藏系绵羊为母本,通过白藏杂交提高产肉性能。在自然放牧条件下,经测定,12月龄白-藏羊活重比藏系绵羊高6.82%,差异显著(P0.05),胸围极显著大于藏羊(P0.01);胴体重提高12.36%,净肉重13.28%,净肉率提高6.02%,屠宰率提高7.50%,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提高1.65%,差异不显著(P0.05);GR值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提高18.02%,胸下肉降低21.13%,颈肉重提高95.24%,差异均极显著(P0.01);腰肉提高4.08%,肋肉提高6.90%,肩胛肉重提高6.30%,差异显著(P0.05)。大腿肌肉厚提高58.54%,腰脂厚降低23.08%,差异均极显著(P0.01);背脂厚度、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胴体后腿长、胴体后腿宽、腰部肌肉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白-藏羊与藏系绵羊相比,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藏绵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研究的最佳动物。本研究选择欧拉型藏绵羊(海拔约4 000 m)和湖羊(海拔约100 m)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HGB(117.59±0.557 g/L)、HCT(62.26±0.583%)值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而PO2(34.56±0.499 Pa)、SO2(64.14±0.571%)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在血液酸碱和电解质指标中,藏绵羊的PCO2、HCO3-、TCO2、BE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Ca2+高于湖羊(P<0.05),pH、Na+和K+3项指标在两品种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氧气运输相关指标的HGB和HCT值均为高海拔环境的藏绵羊高于低海拔生活环境的湖羊,藏绵羊低氧适应的主要生理表征是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而红细...  相似文献   

13.
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羊的体重、体尺、羊毛品质(包括净毛率和不同部位的羊毛的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2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早期生长速度快,初生阶段公母羊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成年时期公母羊体重差异显著(P0.05),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87.4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为78.7 kg,在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之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该杂交羊毛平均净毛率在60%以上,平均自然长度为(3.05±1.50)mm,伸直长度为(4.60±2.62)mm,细度较为适中(33.60±1.97)μm。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值在公母羊之间比较、以及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红细胞压积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中间细胞比率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均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和血糖含量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肌酐、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白蛋白含量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公母羊之间比较,淋巴细胞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和血小板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在生长发育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测定的羊毛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均为该品种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乳腺过表达褪黑素合成酶基因AANATASMT(HIOMT)绵羊的生物安全性,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乳腺过表达褪黑素合成酶基因AANATASMT(HIOMT)绵羊模型,追踪阳性转基因绵羊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血液及尿液生理生化指标,对肠道微生物、乳中褪黑素水平及乳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阳性转基因绵羊0、6和12月龄的体重、体长、身高和胸围4项生长指标与普通绵羊均无显著差异(P>0.05);2)阳性绵羊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含量和各类型细胞数量以及尿液中亚硝酸盐、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等指标均属正常,且与普通绵羊均无显著差异(P>0.05);3)菌群测序结果表明,阳性绵羊及普通绵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均无显著差异(P>0.05);4)转基因绵羊血液褪黑素表达水平与普通绵羊无显著差异(P>0.05),夜间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白天(P<0.05);乳中褪黑素水平极显著高于普通绵羊(P<0.01),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羊(P<0.05),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普通绵羊(P<0.01)。综上所述,乳腺过表达AANATASMT(HIOMT)转基因绵羊的生长发育、诸多生理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与对照组绵羊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此外,转基因绵羊乳中褪黑素和乳糖含量较高,体细胞数含量较低,可能是乳腺中褪黑素发挥抗炎作用,降低了乳中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 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阐明低温环境对杜泊羊和萨福克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为内蒙古地区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引种改良、杂交利用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取12月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各20只(公母各半)进行研究,蒙古羊20只(公母各半)作为对照,测定3种羊的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并做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杜泊羊和萨福克羊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全天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蒙古羊相比,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全天心率较低(P<0.05),且杜泊羊上午的体温显著低于蒙古羊(P<0.05),全天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与蒙古羊无显著差异(P>0.05),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萨福克羊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杜泊羊和蒙古羊(P<0.05)。与蒙古羊相比,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杜泊羊血清中IL-2的浓度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综上所述,在内蒙古冬季低温环境下,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全天心率显著低于蒙古羊,血清中ALT和AKP活性显著高于蒙古羊;杜泊羊血清中LDH活性显著低于萨福克羊,IL-2的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除AST活性超出正常范围,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在内蒙古低温环境下,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并较好地适应内蒙古地区的环境气候。  相似文献   

17.
通过瘤胃灌注占日粮干物质0%、1.5%和2.0%的酵母培养物(液态),研究其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培养物能够显著提高绵羊血清TP、GLU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TG和UREA含量(P0.05),ALP有升高的趋势;能够不同程度提高肉羊血清中T-AOC,SOD和GSH-Px水平,并减少MDA生成量;第7天和第21天极显著提高了绵羊显著提高了血清Ig G含量(P0.01),2.0%组Ig A含量在灌注第21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了IL-2、IL-6含量(P0.05),IFN-γ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各项指标分析,瘤胃灌注酵母培养物能够很好地改善绵羊血液指标,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绵羊免疫力;不同灌注剂量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高原低氧生态条件下昆明犬的低氧适应性,试验测定了拉萨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昆明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为幼龄组(3~12月龄)、成年组(1~7岁)、老龄组(8~13岁),每组10只(公、母各半);又测定了不同海拔地区昆明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为平原警犬组(海拔50 m)、高原警犬1组(昆明地区海拔1 895~2 000 m)、高原警犬2组(拉萨地区海拔3 500~3 900 m),每组8只(公、母各半),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龄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成年组、老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成年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幼龄组、老龄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老龄组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幼龄组、成年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拉萨地区昆明犬血液生理指标公、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警犬1组、高原警犬2组血细胞比容(HCT)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HGB)、MCHC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RBC、 MCV、MCH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警犬1组各指标与高原警犬2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年组各生化指标与老龄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警犬2组肌酸激酶(CK)、肌酐(CREA)、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极显著高于平原警犬组(P0.01),白蛋白(ALB)、总蛋白(TP)极显著低于平原警犬组(P0.01);高原警犬1组各项生化指标与高原警犬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昆明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低氧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绵羊红细胞钾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青海省8个品种绵羊的红细胞钾型多态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被检的8个品种绵羊均有高钾(HK)和低钾(LK)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其中欧拉羊、藏羊、小尾寒羊以HK型为优势表型,新疆细毛羊、青海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以LK型为优势表型;绵羊的红细胞钾型没有性别差异;红细胞钾型与生产性状指标间没有显著性关系;在被检的15项血液指标中,除WBC,BK值和EK值差异显著(P<0.01)以外,其他血液指标没有型间差异(P>0.05);不同红细胞钾型绵羊的HB型分布非常相似(P>0.0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