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忠文 《种子科技》2008,26(1):56-56
豆薯(paehyrrhlzus erosus)属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地瓜、凉薯、沙葛、土瓜、新罗瓜、地萝卜等,原产热带美洲,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和台湾省栽培较多。豆薯可食部分为其块根,可当水果去皮生食、炒食或凉拌,是八九月淡季的优良蔬菜,含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以及一些矿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B等,具有止渴、生津、解酒、降血压等功效。其种子和茎叶含鱼藤酮(C23H22O6),对人畜有毒性,可提炼生物杀虫剂。利用其耐旱、耐瘠、栽培管理省工省本、植株很少感染病虫害等特点,在其他作物生产地的周边栽培,能阻挡病虫侵袭,起到环保型生产的防护作用。兹以余庆县种子管理站选育成的豆薯新品种(黔审菜2006004号)余庆地瓜1号种子生产为例,谈谈豆薯种子高产繁殖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敏 《耕作与栽培》1995,(2):50-50,49
浅议我省南瓜资源的开发利用张敏(贵州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贵阳市550006)南瓜(Cucurbitasp.),别名倭瓜、饭瓜、番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依性状种类不同其栽培种常分为三大类:中国南瓜(C.moschataDuch)、印度南瓜(C.Ma...  相似文献   

3.
籽瓜属葫芦科西瓜属,为普通西瓜种的栽培变种。籽瓜较普通食用西瓜分枝多、蔓短而坐瓜率高。籽瓜的用途很广,营养价值高,随着市场对籽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籽瓜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膜下加压滴灌栽培技术及籽瓜联合收获技术后,提高了单产及品质,降低了成本,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美洲南瓜品种资源任吉君(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哈尔滨150040)美洲南瓜(CucurbitapepoL.)别名西葫芦,属葫芦科。种下可分珠瓜(var.ovifera)、飞碟瓜(var.patison,碟瓜)、棱角瓜(var.ford...  相似文献   

5.
砍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蔬菜,生长期间可任意砍着吃,被砍的截面伤口愈合快,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庭院栽培几棵砍瓜,不仅食用起来方便,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望谟菜(瓜)—稻—菜栽培技术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望谟县菜(瓜)—稻—菜栽培是从80年代初开始推广,这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天然温室”资源优势,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菜(瓜)—稻—菜栽培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以复兴镇为例,由80年代初的1867...  相似文献   

7.
栝楼高产栽培技术周明全,沈秀荣,徐国玉,王世久,陈玉军湖北农学院荆州434103栝楼(TrichosanbhesRirilu)别名瓜萎,药瓜等,为葫芦科括楼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据楼可入药,其果实(金栝楼)和果壳(栝楼皮)能润肺解痰,种子(栝楼仁)能...  相似文献   

8.
<正>西葫芦俗称角瓜,又称美洲南瓜、搅瓜、茭瓜、玉瓜、葫芦瓜、番瓜、荀瓜、白瓜、熊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普遍栽培的蔬菜。西葫芦较耐低温、耐旱,同时又耐瘠薄,适于在砂质壤土种植。目前,我国西葫芦通过加温温室冬春茬栽培(一般在10~11月份播种)、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大棚春提前或秋延后、地膜覆盖西葫芦栽培等各种栽培方式进行相互补充,可以全年栽培生产,已经做到了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9.
按照二元分类法,香瓜属包括9个(林奈,1753)至13个(Naudin,1859)及34个(Andres,2004)种。其中的甜瓜(Cucumismelo)和黄瓜(C.sativus)是分布于全球的具有经济重要性的两个种。按三元分类法,甜瓜种分为两个亚种,分别是网纹甜瓜(C.melo ssp melo)和白瓜C.melo ssp.agrestis)两个亚种。网纹甜瓜又再分为互交可育品种群如网纹甜瓜(reticulatus)、夏朗德甜瓜(cantalupensis)、冬甜瓜(1inodorus)、蛇形甜瓜(flexuosus)、越瓜(conomon)、柠檬瓜(chito)、苹果瓜(dudaim)、真桑瓜(makuwa)。  相似文献   

10.
通过豆薯不同花色性状品种(系)的自然异交试验,以及对虫媒传粉异交的调查研究表明:豆薯天然异交率为O.26%-4.16%,为自花授粉作物。提出在豆薯种子生产上,单纯的隔离距离应在50m以上为宜。观察到在豆薯开花期蜜蜂等昆虫的活动不是以采粉为目的,但从事豆薯种子生产时,还应根据蜜蜂等昆虫的活动密度加大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