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苹果树山楂叶螨发生盛期喷布三种浓度的风雷激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93.9%,91.8%和88.2%,防效级显著地高于三氯杀螨醇,且对果树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苹果树山楂叶螨发生盛期喷布三种浓度的风雷激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为93.9%、91.8%和88.2%,防效极显著地高于三氯杀螨醇,且对果树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6月初,用1.0阿维菌素WP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剂浓度分别为2500,3000,3500倍液。药后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6.7%,94.9%,89.8%,药后10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7.2%,93.2%,54.9%。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且对植物安全,对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10%吡虫啉WP防治梨木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剂浓度分别为10000、8000、5000和3000倍液。药后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4%、94.0%和93.6%,药后14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且对植物安全,对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6.
灭蚜净防治刺槐蚜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7.
用粉锈灵(15% WP)、苯来特(50% WP)药土田间撒施防治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原药用量为3.7g/m 2 ,施药3 个月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9.74% 和28.51% ,施药6个月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4.32% 和28.91% 。在当年新植苗较多、生长较差的园地,粉锈灵处理出现了强烈的抑制幼株生长的药害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多效复合剂拌油松种子,对松鼠,花鼠和鸟进行室内迫食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复合剂对鼠,鸟的忌食作用显著,日食量分别下降62.53%,60.05%和52.17%。飞播造林试验表明,用多效复合剂拌油松种子可使油松种子损失减少,保存率下降减慢,播后12天时,未拌药的种子保存率为1.0%,拌药的为13.8%-26.7%。拌药区出苗率是未拌药区的158.3%。由此证明,多效复合剂适于太原地区飞播拌种使用。  相似文献   

9.
2001苹果雌蕊授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显微观察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2001苹果雌蕊的受精时间、胚珠花期的发育过程等。结果表明:2001苹果胚珠从开花前2天形成八核胚囊开始到开花第9天卵细胞、中央细胞解体消失之前都具有受精能力;开花第1天、第2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84h,开花前2天、开花前1天、开花第3、4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96h,开花第5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108h。同等发育程度的2001苹果雌蕊用金冠、新红星花粉授粉后坐果率无显著差异。开花前20天至开花第2天的雌蕊授粉后花序坐果率高达72.83%~75.92%,花朵坐果率分别为67.32%~68.11%、52.66%~53.87%,极显著高于开花第4天的雌蕊;开花第4天的雌蕊授粉后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60.47%~60.83%、41.96%~43.65%,开花第3天、开花第4天的雌蕊授粉坐果率极显著高于开花第5天的雌蕊,开花第6天以后的雌蕊授粉坐果率极低,花朵坐果率小于15%,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2001苹果雌蕊的有效授粉期是开花前2天至开花第5天,最佳授粉期是开花前2天至开花第3天。  相似文献   

10.
使用扫螨净乳油对国槐叶螨的防治效果表明,在喷施2000倍和3000倍扫螨净乳油12小时后,叶螨校正杀虫率分别为96.7%和95.6%,有效防治时间长达30~50天,是目前防治国槐叶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文研究比较了三种杀虫剂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48%噻虫啉悬浮剂、10%高效氯氟氰微囊悬浮剂和8%氯氰菊酯微囊剂对云斑天牛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天,48%噻,虫啉悬浮剂的防效为72.5%~77.5%;8%氯氰菊酯微囊剂的防效为70.0%~72.5%。药后14天,48%噻虫啉悬浮剂的防效为89.9%~96.2%;10%高效氯氟氰微囊悬浮剂防效为73.8%~95.0%;8%氯氰菊酯微囊剂的防效为88.6%~91.1%。因此,这三种杀虫剂均可用于杨树云斑天牛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使用扫螨净乳油对国槐叶螨的防治效果表明,在喷施2000倍和3000倍扫螨净乳油12小时后,叶螨校正杀虫率分别为96.7%和95.6%,有效防治时间长达30-50天,是目前防治国槐叶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设计,对三叶木通根尖秋水仙素诱变,芽期根尖性状和抗旱性变异进行了研究,400~800ppm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0.5~1.5cm的三叶木通根尖3~4天,根尖膨大株率高达36%~51.3%。影响三叶木通根尖膨大株率的因素主要有3个,秋水仙素浓度(A)>稚尖长度(D)>处理时间(B)。经过秋水仙素诱变产生根尖膨大突起的单株,芽期抗旱性极显著提高。3天抗旱性锻练后,有、无根尖突起的2个处理复活株率分别为97%、24.7%,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再复水12小时后,有、无根尖突起的2个处理复活株率分别为100%和30%。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的试验表明∶协调使用JDSCPV(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和BT(苏云金杆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综合二者的优点;适宜的用量配比为(CPV5.0亿多角体+BT1500亿芽孢)/0.066hm2,使用此用量配比,药后6天松毛虫死亡率为60%;药后12天死亡率为78%,残存活虫CPV的感染率为81.37%,死+感比率为96.3%。  相似文献   

15.
虫死净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死净是广州农药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0%虫死净可湿性粉剂、20%胶悬剂和5%乳剂对马尾松毛虫均有较强的毒力,3种剂型的LC50依次为115,84.6,64.4mgkg-1;LC90依次为226,179,381mgkg-1;在使用浓度250mgkg-1下,LT50分别为4.4,6.1,3.9天;在250—1000mgkg-1浓度之间,施药后9天,松毛虫死亡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经测定,斯氏线虫属的5种病原线虫对云杉根小蠢Hylastescunicularius的侵染力,以芫普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Agritotos致死能力最强。该线虫对后期的蛹和高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明显高于前期的蛹,1:80用量48小时的致死率分别为97.5%、92。0%和3.3%。林间将线虫喷洒在云杉伐桩四周,每m ̄2用量2×10 ̄5-24×10 ̄5头之间,施后12天寄生率达53.4%-95.6%。云杉采伐后及时处理伐桩和保留地理设饵木,均可减少害虫的发生。云杉更新时采用根径大于lcm以上的大苗,并于植前用柴机油混合涂剂或辛硫磷药糊涂刷树苗极颈部,保护树苗,防治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17.
1994年7月在伊犁地区哈尔墩苗圃,通过对二年生苹果苗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用1·7%的BA-1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苹果蚜虫是经济有效的。施药后1-3天技正防治效果分别为87.1%、94.9%、99.0%,残效期为]-2周,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有虫株率明显下降:施药前在标准区内调查苹果苗309珠,其中238株有虫,有虫株率为91.6%。而用1.7%BA-1乳油1000-2500借液喷雾防治后第2天调查700株,仅377株有虫,有虫林率为539%,施药2天有虫株率即可减少37,7%。2、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用]000-25O0倍液四种浓度处理,施药一天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设计,对三叶木通根尖秋水仙素诱变,芽期根类性状和抗旱性变异进行了研究,400-800ppm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0.5-1.5cm的三叶木通根尖3-4天,根尖膨木株率高达36%-51.3%。影响三叶木通根尖膨大株率的因素主要有3个,秋水仙素浓度>根尖长度>处理时间。经过秋水仙素诱变产生根类膨大突起的单株,芽期抗旱性极显著提高。3天抗旱性锻练后,有,无根类突起的2个处理复活率分别为97%,24.  相似文献   

19.
泡桐萌芽更新造林苗期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萌芽更新造林苗期生长旺盛,发芽出土期比埋根育苗提前7-10天,生长高峰期到来早,时间长,生长量大,萌芽苗高为理根苗的147.52—162.23%,地径为112.20-123.93%。留桩萌芽更新造林又比留根萌芽更新造林苗期生长高峰期到来的早,时间长,生长量大,发芽出土期提前4—7天,苗高、地径分别为后者的113.83%、110.45%。  相似文献   

20.
利用16%虫线清乳油1:500于幼虫期防治青杨楔天牛,施药后第10天、15天、20天幼虫死亡分别达到87.2%、97.4%和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